網紅」一籠小確幸「日翻臺12次,單店坪效1萬

2020-12-19 聯商網linkshop

5年打造4個網紅品牌,其中創辦一年多的「一籠小確幸」人氣最旺:平均排隊2小時,日翻臺12次,單店坪效1萬。

那麼,這個平均年齡還不到28歲的團隊,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一籠小確幸創始人殷良、張靚聊產品團隊

看著他倆,你似乎能瞬間明白,為啥餐廳叫「一籠小確幸」,因為這對小年輕夫婦,本身就是「小而確實的幸福」的代言。

十幾年的相愛,兩人的默契,彼此的欣賞,沒特地撒狗糧你都啃了好幾口,特別當你聽著張靚這個女孩「呵呵呵」地笑,會突然覺得,做餐飲居然可以這麼幸福。

這是在紅餐網鏡頭前,第一次夫婦兩人同時上陣,也是年紀最小的一對,都是1989年出生。一起和小確幸兩位創始人——殷良、張靚,探討網紅餐廳背後的故事。

1、港式點心+花樣糖水,全新模式的探索

2016年初,一籠小確幸旗艦店進駐上海最火的商圈——來福士,以一抹清新薄荷綠的文藝範,和全國首創的「港式點心+花樣糖水」紅了起來,平均排隊2小時,一天翻臺12次,單店坪效1萬。很多同行也都好奇這背後是怎樣的團隊。


▲一籠小確幸門面

關於「港式點心+花樣糖水」模式的誕生,張靚很活潑地說了四個字,兼吃則明,吃多了自然就有靈感。在一籠小確幸創立之前,張靚、殷良經常跑去香港、廣州找吃的,一天吃十幾頓是常事,把各種點心和粵菜項目都看過為止。

不過,他們可不光是去看的產品,更是奔著研究模式去的。

比如「添好運點心專門店」,為什麼能從一家不起眼的街邊小鋪,成為米其林一星餐廳,而人均僅60餘港元?

張靚發現,添好運把傳統粵菜中一個品類細分出來並做精,只做點心,款式也只有三、四十樣,同時延長營業時間,做正餐、下午茶、夜宵多個時間段。

這種在「質」和「量」上看起來能夠很好結合的模式吸引了她,再加之觀察到多數女生愛喝糖水的現象,則基本定下這種「甜鹹組合」的模式。


▲一籠小確幸店內環境

當然,最終模式的確定,還在產品團隊更高層面的探討:產品能否實現標準化,是否具備可複製性,能否持續玩出創意。

確定所有產品都可以在中央廚房標準化製作,門店進行去廚師化的熱加工,創意團隊有好多有意思的產品創意可挖掘,這才使得港式點心花樣糖水一概念最終敲定並付諸實施。


▲張靚受邀參加《天天向上》節目錄製

作為產品團隊的「首腦」,張靚認為在產品設計上除了要好吃,還必須要好看、好玩。

她分享,在設計「蝦餃三溫暖」這款產品時,她就想,蝦餃除了裝大蝦還可以裝什麼?除了蒸著吃,還可以怎麼吃?然後產品團隊就想到做黑松露、蟹粉、鵝肝三種口味的蝦餃,並把蝦餃泡在蟲草花雞湯裡,用好看的茶具把它們盛起來。所以,客人吃的時候,要先喝湯,再吃蝦餃。最後,一個高顏值、趣味足的產品就誕生了。


▲蝦餃三溫暖

那傳統的菠蘿包,又可以怎麼創新呢?做成小烏龜造型,裡面還塞滿菠蘿奶油陷,還可以吃到一顆顆的菠蘿顆粒。


▲菠蘿龜包包

說起產品設計時,張靚總是滿臉幸福的樣子。她告訴我們,一籠小確幸近20款的原創產品,都是由團隊這樣腦洞大開而來。

而在問到做「一籠小確幸」品牌的初衷時,張靚說道:「現在大家生活都太累了,每天都在不停地奔波,卻很少有開心的時刻。一籠小確幸就是想讓大家在吃飯的時候停一停,提醒大家去感受生命中那些微小而確實的幸福。」

就像他們有一句語錄,「凡是用盤子裝不下的幸福,都靠籠子來解決」。

2、CEO被踢出產品團隊,產品總監是「鏟屎官」

前面我們提到小確幸的模式,最終由產品團隊確定。那麼產品團隊在小確幸到底是何等意義呢?

一般來說,餐廳要賣什麼,定價多少,基本由研發團隊完成。而在小確幸,研發團隊只負責執行,至於他們研發的方向,以及研發出來的東西到底能不能推向市場,最終都由產品團隊來決定。就像張靚所說:「在我們公司,產品團隊還是蠻有話語權的。」

產品團隊源於網際網路思維,產品團隊專注於發掘用戶需求,產生一個想法後,把功能和訴求告訴代碼工程師,又把內容、經營、管理傳達給運維團隊,最終變成產品。

他們認為,產品團隊是品牌的核心,打造品牌最重要的因素。「好的產品團隊能夠非常準確地把握市場動向,甚至通過不斷創新引領市場潮流。」


▲小確幸創始人張靚(左)、殷良(右)

那麼對於像小確幸這樣的品牌,應該交給誰來打造呢?殷良說,基本都是交給張靚以及更年輕的90後小姑娘。

因為這些年輕女性消費者,本身就是小確幸品牌受眾。用戶畫像連勾勒都不必,直接就站在眼前。

反過來,如果不是非常匹配的管理層,能加入產品團隊嗎?

「作為智囊團,我被產品團隊踢出來了,因為被稱為『直男癌』的我,很難理解這些女性消費者的心裡訴求。」殷良大笑著說。

你能想像作為創始人兼當CEO的他,居然不是核心部門的一員嗎?可想而知,產品團隊對於每一位成員吻合度的要求有多高。不妨來看看他們是怎樣找到最搭調的領導者。

去年年底,小確幸在自家微信公眾號發布一文《聘|小確幸創業合伙人兼鳳總專屬鏟屎官》。要招的人是合伙人兼產品總監。試想,如果你招一個這麼重要的角色,敢說成是招「鳳總(公司養的一隻小貓,也是一籠小確幸的代言人)鏟屎官」嗎?

誒,結果人家一看,有共鳴,說的正是自己,一位10年創意廣告人就真來了。


▲招聘產品總監的微信

3、5年做了4個品牌,業態卻完全不同

兩個小年輕從2012開始,自創了4個品牌:

2012年:丸初章魚君。

以創意把街邊小店,開進購物中心。目前在上海共10家。

2014年中:Aza Aza!芝心年糕料理。

韓式年糕火鍋街邊店改造升級,開進商場。目前全國共40家。

2016年初:一籠小確幸。

港式點心和花樣糖水。200平米的店內還開拓一小塊「解憂雜貨鋪」地方做日式Zakka餐具的銷售。目前全國共16家。

2016年中:美拉得反應

外帶西式輕餐,推出「一杯搞定一餐」的概念,日售約500杯。目前在上海共5家。


▲美拉得反應 推出「一杯搞定一餐」概念

你可能已經發現,4個品牌的業態完全不同,小吃、火鍋、點心、西餐,不像一個大型壽司品牌延伸開來做拉麵店、小吃店等的子品牌,它們看起來都搭不上邊呢。

如果不是像美心集團實力這麼雄厚的公司,也很少人敢去這樣操作,除非是打算東打一槍西打一炮,在短時間內造個品牌賺些加盟費。

面對紅餐網提出的疑問,殷良卻給出一個有意思的回答:

這裡邊有很多共通點:用戶畫像基本相似,產品標準化程度高,選址邏輯相同。也就是說,內核基本一致,找到一個群體,然後為他們輸送不同的東西。

一籠小確幸開拓一塊地方販售日式Zakka風雜貨是這樣,公司開拓新品牌的邏輯也一樣。既然目前服務的都是年輕女性,那麼只要能吸引這個群體的,都鼓勵大膽開發。

而這背後,讓殷良自信的依然是他們的核心競爭力——產品團隊。他希望團隊的成員能夠不斷實現自身價值,也希望能把公司做成一個平臺,吸引優秀的人才加入團隊,而非封閉式的堡壘。


▲希望不斷吸引優秀人才

目前公司推出新品牌的頻率是:一年到一年半推出一個品牌。按照計劃,今年下半年還將推出新的一個品牌。

這樣的頻率,確實很快。紅餐網再次提出質疑,不怕有些品牌短命嗎?

殷良沒有正面回答,倒是說起了2014年和投資方的討論,他認為生命周期是一個偽命題。「如果一個團隊能夠不斷自我更新,創新的速度比市場追逐新鮮感的速度快,那麼品牌的生命周期就可以無限長。」

他也很坦誠地告訴我們,「持續創新力」是他最看重的,最緊張的,也有可能是將來最恐慌的問題。

有創新力不夠,還要有持續的創新力才足夠,否則他們很可能被抄襲,甚至被超越。年輕的殷良很清楚,他們選擇了一條相當不容易走的路,但也已經在路上了。

4、復旦和上外學霸,大學時已種下餐飲種子

殷良和張靚,雖然年紀輕輕,卻已經有了7年的餐飲創業經驗,從大三就開始踏入餐飲行業,最初選擇加盟這個看似容易的敲門磚。而這就要追溯到兩名學霸的戀愛史了。


▲張靚、殷良合照

高中就開始談戀愛的殷童鞋和張童鞋,未能如願進入同一所大學,殷童鞋上了上海東北角的復旦大學,張童鞋則考上上海西南角的上海外國語大學。

他們不僅接受了長達4年的上海市內「異地戀」的組織考驗(當時地鐵還沒通,坐巴士單程要3小時),還瞄準了商機,把復旦大學門口一家僅6平米,卻每天都要排隊幾小時才能買到的創意美式加州卷,通過加盟的形式引入松江大學城。拉上兩個童鞋做合伙人,並親自參與所有環節,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收回了所有前期投入。

問起殷良為啥放著好端端的常人眼裡的500強求職路徑不走,而要做餐飲這麼辛苦的行業,這個少年眼中閃爍著光芒,「一開始是初次創業信心有些爆棚,後來是希望自己能夠在這個行業內做出不一樣的事情,帶來一些新的思維。」結語

兩人帶領團隊,從創業初期投入300萬,做到如今估值3個億。有人感慨後生可畏,也有人認為是在「炒作」。而他們卻始終保持著對餐飲的熱情,並不斷創新下去。

來源:紅餐網 林如珍

相關焦點

  • 一夜從100歸0,網紅餐廳一籠小確幸之殤 | 花萬裡餐廳設計
    一籠小確幸福自2016年第一家門店於2月1日在上海來福士廣場開業,以一抹清新薄荷綠的文藝範和清洗美味的口感虜獲大部分白領青年的青睞,平均排隊2小時,一天翻臺12次,單店坪效1萬,試問這麼年輕的品牌是如何做到的呢
  • 被罰百萬、吊銷許可證 「網紅」餐飲一籠小確幸還撐得下去嗎?
    資料圖 中國商網 唐硯/攝上海知名網紅餐飲品牌一籠小確幸導致68人食物中毒的最終判決出來了!1月28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一中院」)對一起涉食物中毒行政處罰上訴案進行公開宣判。據了解,2017年7月19日,上海市寶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寶山區市監局」)接到市民舉報,稱多名到一籠小確幸就餐的顧客發生腸道不適情況後即展開調查,發現食物中毒的68人均曾食用「一籠小確幸」奶油芝士醬製作的甜點,該芝士醬系由一籠小確幸的中央廚房供貨。
  • 一籠小確幸回應上海關店事件
    一籠小確幸回應上海關店事件 出處:
  • 漲知識丨讓一籠小確幸「全軍覆沒」的沙門氏菌,如何避免感染
    漲知識丨讓一籠小確幸「全軍覆沒」的沙門氏菌,如何避免感染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2017-07-28 18:58 來源
  • 以海底撈為例看餐飲行業單店經營特性
    因為桌數是天然確定的指標,因而我們著重討論的兩個變量為翻臺率和客單價。海底撈翻臺率水平較高,緩步邁向理論上限。海底撈是業內翻臺率最高的公司之一,17 年翻臺率 5 次/天,單店日平均銷售額 14.08 萬元,日接待顧客 1441 人次,客單價 97.7 元。
  • 臺灣女教師大陸教書的「小確幸」
    臺灣女教師大陸教書的「小確幸」 (1/7) "← →"翻頁
  • 含有小確幸的唯美句子 一句關於小確幸的話
    生活中總要多一些小確幸,多一些感知幸福的能力,以下是由PConline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含有小確幸的唯美句子,覺得不錯就點個讚吧!1.能把小確幸當成幸運才是最大的幸運喲。2.每一個美好的瞬間,都是生活中的小確幸。3.平淡生活中也有小確幸,儘管生活中有很多不確定性和未知,但依然充滿期待。
  • 盒馬官方公布數據:線上佔比超60%,單店坪效超過5萬
    封面新聞記者 崔江9月17日,阿里巴巴2018全球投資者大會開幕,這是阿里巴巴連續第三年舉辦投資者大會活動,也是9月10日阿里巴巴公布「傳承計劃」之後的首次投資者大會。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盒馬CEO侯毅透露,盒馬1.5年以上門店單店日均銷售額超過80萬元,線上銷售佔比超過60%。盒馬公布首份成績單盒馬透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31日,盒馬已在全國擁有64家門店,分布在14個城市裡,服務超過1000萬消費者。
  • 臺高校校長:臺生競爭力慘輸陸生的關鍵在小確幸
    臺灣高雄大學校長王學亮(右一)(臺「中時電子報」)海外網3月17日電 據臺「中時電子報」報導,比起大多數求學態度積極的大陸學生,臺灣學生教育環境安逸、求知慾不高,致使競爭力遠落於人後,臺灣高雄大學校長王學亮接受問時建議,臺灣學生可去大陸沿海一線城市,通過交流、互相學習打開眼界,反思自身不足的原因,並直指臺灣競爭力低落的關鍵便是在「小確幸」。
  • 臺灣人的小確幸
    我所理解的小確幸,常常是指臺灣年輕人不屑於追求高大上的志願,只求生活中有小小的確定幸福就日復一日過下去了。不知道正不正確? 上網查了一下「小確幸」出處,小確幸一詞來源於村上春樹的隨筆集《蘭格漢斯島的午後》,由翻譯家林少華直譯而進入的現代漢語。意思是心中隱約期待的小事剛剛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那種微小而確實的幸福與滿足。
  • 臺灣女教師大陸教書:「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小確幸』」
    而秀外慧中的翁如辰也因為優秀的業務能力和在學生中的人氣,成了網際網路上的「網紅」美女老師。翁如辰說,大陸近年來飛速發展,創造的經濟奇蹟有目共睹。如今,大陸惠臺政策越來越多、越來越細化,臺胞在大陸工作、生活越來越便利,不少臺灣朋友也託她幫忙留意大陸的工作機會。圖為課間時間,翁如辰與學生們討論功課。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 開業半年,他的雞蛋餅小店成了網紅店,日營業額達1.5萬
    距離張德七雞蛋餅開業不足半年,這家小店便已成為當地有名的網紅店,不足90平米的小店,12張桌子,最高日營業額達1.5萬,翻臺最高達26.25次,這麼好的戰績,是創始人吳小勇沒有想到的。不足90平米的小店,12張桌子,最高日營業額達1萬5,翻臺最高達26.25次……在這樣一個消費水平有限的四線小城市,張德七雞蛋餅儼然是一個現象級的存在,也成功引起了當地媒體的注意,張德七雞蛋餅在開業不足半年的時間裡,就成為了當地家喻戶曉的網紅店。
  • 沒有了大陸,臺灣哪有什麼「小確幸」!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臺「行政院長」蘇貞昌第一時間宣布口罩禁止出口,臺「經濟部」1月23日發出公告,自1月24日起至2月23日止,1個月期間將限制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及活性碳口罩出口,連普通民眾攜帶口罩出境也進行數量管制,被認為是明顯針對大陸。
  • 甜寵劇《我的小確幸》定檔1月13日上線,網友:顧未易知道嗎?
    甜寵劇《我的小確幸》定檔1月13日上線,網友:顧未易知道嗎?相信很多觀眾們都知道,如今電視劇的題材雖然很多,但比較受觀眾們青睞的還是當屬古裝仙俠以及青春甜寵題材,像《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都是高口碑之作。
  • 蔡英文版「小確幸」:讓斷電成為常態?
    蔡英文版「小確幸」:讓斷電成為常態? 2018年06月05日 13:4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當局的說法是「饋線跳脫」。臺灣「中時電子報」對此發表羅智強的評論說,臺北市信義區的斷電已不是「偶發」狀況,這幾個月全臺頻頻斷電幾乎成了常態,而臺當局千篇一律的理由都是「饋線跳脫」。然而,為什麼以前馬英九執政時,不會三天兩頭的「饋線跳脫」,而蔡英文上任短短2年,「饋線跳脫」卻在全臺各地變成一個不穩定的夢魘?
  • 長沙:小確幸之城變網紅|年度網紅
    對長沙人來說,最近一兩年,這個城市最為明顯的變化是遊客倏忽間變得多了起來。一到周末和節假日,黃興南路和解放西路交叉的十字路口就會變得水洩不通。在小吃攤匯聚的黃興路步行街,一位負責垃圾處理的工作人員告訴《第一財經》雜誌,黃興路步行街的垃圾產量在近兩年至少比以前翻了兩番。
  • 小確幸,大社會--洞頭新聞網
    小確幸,大社會2020年12月10日 16:54:03來源:核心提示:  洞頭區鹿西中心小學陳葉楠  何為小康?對於一個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否太難?  其實,複雜的名詞解釋背後,引起我共鳴只是六個字「小確幸,大社會」。口袋無零錢時,好心的陌生人為你付了2元公交車費;接聽電話,傳來的是最熟悉的心心念念的人;打算購置的物品,適逢折價期間;排隊的時候,隊伍前行的速度極快;當你我經歷完一場激烈的運動後,喝上一杯冰鎮透涼的飲料——「唔唔,這就是夏日的味道。」
  • 香港人移民臺灣意願低:小確幸無法戰勝低薪現實
    香港人移民臺灣意願低:小確幸無法戰勝低薪現實 2015-07-24 16:10:15根據臺灣「觀光局」統計,去年香港和澳門遊客來臺觀光超過137萬人次,僅次於大陸、日本,追根究底發現真正申請移民臺灣的港澳人士,從10年前592人到去年697人,竟然不到申請居留人數的1/10,資深移民業者坦言背後和收入有很大關係。  香港人吳鳳華說:「我第一天拿到臺灣居留證時,真的非常開心。」
  • 素質教育專題報告:素質教育單店模型優化方向初探
    (2)薪酬方面,參考獵聘網數據,假設校長 1 萬/月,前臺客服 0.5 萬/月,銷售 0.8 萬/月。教師的薪 酬多於行業招聘要求以及教學特性有關,鋼琴,美術假設為 0.8 萬/月,編程機器人教育由於師資的相較於 其他領域獲取難度較大,教師薪酬假設為 1 萬/月。
  • 生活巧思之美,家務生活中的小確幸
    生活巧思之美,家務生活中的小確幸   國內日化用品市場白熱膠著,國內外品牌在不同消費層中花樣競爭。   電商辦公面積達到2400平方以及倉儲面積20000平的大型倉庫(日吞吐量20萬單);截止2020年9月12突破了2019年總銷售額6億的成績。目前在行業前3的爆款連結達到了60個,類目主要涉及家居清潔用品,母嬰玩具,收納整理;家居清潔用品(核心店鋪為,益偉家居旗艦店,好巧家居旗艦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