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帶走的第一片落葉,為這個暑假畫上了一個句號,雖然2020年的夏天因為疫情而顯得不那麼普通,但國際學校的開學季還是隨著秋天的到來如約而至。
對於剛剛進入國際學校校園的新生來說,九月的開學意味著一場全新旅途的開始,他們就像剛剛揚起帆的年輕探險家,迎著微風初次駛入未知的未來。
如何在保障學生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融入學校氛圍、開始新的學習生活,許多國際學校使出了渾身解數,帶領學生們邁出第一步。學姐學長的熱情指引、富有學校特色的歡迎活動、承接愛國精神的經典儀式……讓我們來看看,這15所國際學校的開學第一天是什麼樣的?
在多所國際學校的開學典禮上,國際學校校長都進行了致辭,對重返校園的學生以及新生們寄予了深切的期望。
北京四中校長馬景林在開學典禮之際,做了題為「做青春年代的「智者」」的演講,從高中生的心態調整、學習壓力、人際關係、責任與擔當幾個方面,以長輩般親切的口吻,向學生們提出了懇切的建議。
深圳中學朱華偉校長的開學演講題目則是:《活出青春該有的樣子》。
「集麟鳳英才而育之,是深中之幸;育麟鳳英才而成之,是深中之責。」
培養優秀的人才一直是深圳中學的使命,朱校長對臺下殷切的年輕面孔提出了對未來人才的要求,希望他們能夠有敢於夢、有依於德、有志於學、有據於勤,未來可期。
成都樹德中學國際部副校長、樹德中學外國語校區執行校長劉濤先生在開學典禮上代表學校表達了對國際部2020級新生的期望與激勵。
「在當下的時代背景下,中國夢的實現,尤其需要更多未來的國家建設者、包括在座的各位同學,既了解中國,又具備全球視野和跨文化溝通、協作的能力,更多地關注全球問題,參與全球事務,有志於建立中國和世界的紐帶。」
「當你們的選擇與家國、時代的需求同頻共振,這個選擇必定將帶領你們達到個人的夢想彼岸,和民族的光明未來。」
開學典禮的另一個重要環節,則是往屆學長學姐的經驗分享。對於剛踏入校園的新生來說,學習的節奏變快了,生活中也存在著角色的轉換。在逐漸走向成熟的道路上,前輩們不僅分享了自己的經驗、也為學弟學妹們表達了勸勉和鼓勵。
北京市十一學校邀請到了紀錄片《在武漢》攝製團隊成員、優秀校友羅宇罡先生,為學弟學妹們講述在紀錄片拍攝過程中,他親眼見到中國人民穿越疫情的事跡,讓在場的全體同學無比動容。
他說:「在十一學校讀書的時候,我立下了這樣一個目標:做一個有用的好人。」學長以他親眼見證的人性光輝,勉勵同學們以積極的態度、情懷和勇氣面對這個世界,讓十一學校的開學第一天變得意義非凡。
在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中學部的開學典禮上,高三學長S同學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講,他回憶了在疫情期間尤為困難的學習過程,指出在一切未知的恐懼下,我們依然要在荊棘中磨練意志,努力是我們打破枷鎖的鑰匙!他的講話給我們帶來了無比的激勵。
在天津法拉古特中學的開學典禮上,收到4所美國頂尖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優秀畢業生M同學,將代表著「校園文化」的火炬傳遞給了高二年級的學生,再傳遞給高一年級的新生。這樣富有儀式感的活動,意味著新一代傳承被完成和繼續著,見證新舊法拉古特人的成長。
上海交大附中IB課程中心的開學典禮上,學生代表Z同學對全體新生表示了歡迎。Z同學指出,全新的環境和課程富有挑戰,但這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IB課程非常考驗學生的時間規劃能力和自主性,時間管理可謂是IB學生需要學會的最重要一課。
她還分享了在今年的抗疫鬥爭中與同學們共同發起並執行的」我們在一起「湖北疫情防控支援愛心活動中大家的工作與學習狀態,她指出,雖然能力有限,但只要有心,明確計劃、用心執行,就一定能有收穫。
最後,Z同學鼓勵高一新生們在第一年中勇敢探索,不斷挑戰自我,嘗試新事物,做一個特別的人,擁有有趣的靈魂。
今年的開學典禮與往年最不同的地方,在於2020年疫情下的國際和國內形勢對於校園的影響。經歷了半年多的頑強奮鬥,我們已經迎來了疫情的轉機。多所國際學校都為9月的開學做足了硬體上的準備,為學生保駕護航。
青苗國際雙語學校在防控疫情上絲毫不敢放鬆,從8月27日至9月8日,青苗北京海澱、上東、常營、順義四大校區及幼兒園各園區錯峰開學。積極做好人員管控、物資儲備、應急處置等系列培訓工作。各校區運營團隊也已對教學樓、食堂餐廳、各類場館及校車做了嚴格的衛生消殺工作。
北京市鼎石學校也為疫情可能造成的持續影響做了充足的準備,在考量受影響的不同程度後,針對不同情況草擬了校園重啟方案,提出了三種我們可能面臨的學習場景:遠程學習、融合學習及常規學習,並根據不同場景制定了針對不同學部、不同人群(學生與家長、老師)的應對方案。
由於部分外籍教師無法返校,學生們的部分課程依然會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融合學習模式。為了保障孩子們的學習,暑假期間,學術團隊和教育科技創新團隊又制定了一系列措施,開發了許多不同的技術應用程式來支持線上教學,從資源、平臺和技術等方面,進一步提高線上學習的成效。
上海哈羅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為了迎接開學第一天,也早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特殊時期校園裡也都做好了全面清潔消毒工作,確保為學生提供安全且舒適的學習環境。
學校還開展了防疫相關的排查、演練與講座,為孩子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在君誠國際雙語學校註冊日的第一天,家長和孩子們都通過掃碼、測溫進入校園,並由相關教師引導進入會場。
在「開學第一課」裡,君誠將疫情防控培訓和健康生活方式教育作為重要內容,所有的學科教師也與學生和家長一一見面,師生在校期間嚴格遵守防控要求,堅決做到每天三次體溫測量、保持一米安全距離等,並指導新生如何正確洗手、正確佩戴口罩等。
在新學期開始的第一天,不少國際學校已經開始打造家校共建的平臺,與家長一起凝聚教育合力,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萬科梅沙書院,學習發生在每時每刻。培訓課程讓新生們快速適應梅沙的學習和生活,新生家長專屬的「成長課堂」則讓每位家長成為課堂外的教育榜樣與孩子共同成長。
武漢外國語英中學校的「開學第一課」,就給新生們布置了一項任務。他們需要完成一項親子作業,主動向家長匯報本學期課表、作息安排、學校活動及開學心得。PA7班班主任Ivy老師表示,這項作業就當是學生適應高中自主學習模式的一次實訓。在英中,老師是主導,學生才是主角,學生學習的不僅僅是知識本身,還更應該珍惜學校提供的各種平臺,鍛鍊自身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當下飛速發展的社會,成為國家棟梁。
國際學校不僅要培養國際化創新性人才,也要將中華的傳統美德根植在學生們的心中。在開學第一天,多所國際學校都用不同的方式強調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喚起學生們對祖國的熱愛。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國際部邀請了參與過八萬餘次升旗的天安門國旗護衛隊的三位旗手,為學校舉行莊嚴鄭重的升國旗儀式。在這場特殊的升旗儀式上,三位旗手同國際部的國英部團隊一同走上主席臺,在莊嚴肅穆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校旗與國際部旗幟緩緩升起。
成實外國際部的學生,則在開學第一天體驗了別開生面的軍訓。「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成外AP、A-Level課程中心的學生們在教官們的聲聲指令下,同學們站軍姿、踢正步、練習擺臂、整理隊列、齊步走,以嚴肅端正的態度、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書寫新學期的青春篇章。
在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的開學典禮上,學校用大屏幕播放視頻,講述了在1977年,剛經過文革的中國正在全力尋找培養人才,中科大招攬各地神童,組織了少年班,為國家培養了大量人才的故事。因此得出對於教育要因材施教,並且尊重成長的差異性的結論。
追溯歷史,緬懷故人。在歷史的長河中,中國人民一次又一次穿越了苦難,戰勝了挑戰,在這次疫情中也不例外;而國際學校所培養的人才,也應該懂得求同存異和包容並蓄的理念,不管未來身在何處,都與祖國並肩同行。
學生們的重返校園,讓這15所國際學校重煥生機,新的學期開始,面對不斷變化的未來,我們已經有足夠的信心去迎接明天。
你的學校開學了嗎?回到學校的第一天又是怎樣度過的呢?
更多獨家內容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