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 個人心中,就有 1000 種小戶型改造法。
有人更喜歡按釐米摳面積,擠出一個兩個三個功能區;有人卻喜歡打破界限,融合功能連結區域。
今天要分享的設計師 @TK&JV 和 @Hi Design 案例屬於後者,他們在 48㎡ 的小戶型中畫出一條完美的環形動線,讓原本平平無奇的小房子變身成四通八達的大空間。
想知道是怎樣做到的嗎?話不多說,立即給你展開說說!
# 先 睹 為 快
房屋信息
戶型:一居室
使用面積:48㎡
房屋位置:上海
預算:50w
戶型圖
屋主情況:
主要是屋主一人居住;需要滿足在家辦公+生活的需求;空間烹飪相對簡單,平時有做手衝咖啡的愛好;家裡物品都比較多,希望能有相應的收納與展示空間;最重要的是希望能有日式的三分離衛生間。
改造點:
將2房改成1房1廳,客廳和餐廳連成了一條直線中軸;串聯洗漱衣帽間動線,構成四分離式衛浴空間。
餐廚客廳中軸線
打通功能區域,充分利用空間
榨乾每 1㎡ 的價值
改造之後的玄關、餐廳、廚房、客廳被打通,連成公寓的中軸線。
環形動線的設計,實現了自由穿梭在各個功能房間的可能,也是這套公寓設計的核心概念之一。
餐廚的動線設計,由左至右是:水槽洗,廚餘進左邊溼垃圾桶,瀝水臺,小砧板切配,下鍋,隨手垃圾進右幹垃圾桶。
設計的時候特別考慮了垃圾分類及垃圾桶的位置,高度正好可以滿足按壓後蓋子彈起的空間。垃圾桶的背後還收納了摺疊凳,尺寸正好極度舒適。
這條中軸線可以比作整個住宅的中樞神經,從玄關一直貫穿到客廳,打通並連接了4個區域,功能互相融合,同時充分利用了兩側過道的空間,誓要「榨乾」每一平方的價值。
多功能中島的三側空間都可以利用,料理食品、製作咖啡、日常清洗、吃飯品茶、辦公娛樂,吃個火鍋燒烤也是愜意無比。
再往裡走,就是原本的次臥、現在的客廳區域。打破牆體貫通空間之後,為狹長戶型的公寓,帶來更好的採光和通風條件。
這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客廳,面積相對較小,主要依據屋主的個人喜好、舒適度、易打理等特性來進行布置。
餐邊櫃:Nitori
沙發:紅星美凱龍
衛浴
四分離式空間
洗漱、收納、衣帽間集合一體
四分離式的衛浴空間,是本次改造中的最大亮點。它四通八達,串連起了餐廚、客廳、臥室、衣帽間、衛生間,使這些本來各自獨立的區域通過它完成了一個環形雙向的動線。
完全封閉的浴室設計和施工,有別於普通玻璃門淋浴間,可以很好的隔絕水汽,控制散熱,不用擔心浴室的溼氣跑的滿房間都是。
浴室雖小,五臟俱全。即使空間相當有限,還是能夠通過定製,把用來泡澡放鬆的小浴缸給安排上。
浴缸對面位於半身高度的長窄形鏡子,是在住酒店時受到啟發。這樣一來,無論是坐著衝淋還是泡浴缸,都可以對著鏡子敷面膜。
洗漱更衣區相對的寬敞舒適,動線是洗面櫃刷牙,換衣服扔進洗衣機,洗澡,洗完左轉在衣帽間拿衣服。
儘管和浴室只有一門之間,但空間之間的合理分隔,有效解決了潮溼異味、功能混雜等問題,從而為提供了更大的收納空間,讓使用的人感受到真正的便利和舒適,同時也減少了許多家務清潔的負擔。
盥洗室是標準的日式配置,帶有儲物和洗手池。值得一提的是排風扇開關的位置(便蓋控制器旁邊那個),並沒有和燈的開關一起放在門口處,而是在使用馬桶時伸手可及的地方。
步入式衣帽間代替了傳統的衣櫃,設計成兩側對應的儲物單元,視野通透,神清氣爽。
這同時也是一條隱藏的走廊,順著它可以通往臥室。無論是早上起床洗漱打扮,還是夜晚歸家梳洗進睡,都充滿了便利性和舒適度。
玄關
1m 摳出一個下沉式玄關
收納展示兩相宜
完成度很高的日式下沉式玄關,乾淨整潔。
考慮到屋主的「展示」需求,入戶門選擇了更乾淨簡單的樣式,直接變成一面展示牆。門旁還做了一個小壁龕,業主朋友送的畫和她喜歡的藝術品有安放之處。
斜下方是一塊摺疊式的換鞋凳,不佔地又實用,穿難穿的鞋或者給狗子擦腳的時候都很有用處。
進門鞋櫃採用底部鏤空的設計,方便放置常穿的鞋子或居家拖鞋。
牆上安置了換衣掛鈎,回家進門兩分鐘,就可以非常利索的卸下身上的裝備,投入家的舒適懷抱。
入戶門:曼特
臥室
隱藏「秘道」衣帽間
主臥是衛浴區之外,全屋唯二的獨立空間之一,它通過兩道門與其他區域連結。
一道是原戶型中的臥室門,連結餐廚客廳中軸線;一道是步入式衣帽間門,利用它可以通往衛浴區域。
四通八達,形成全屋的環形動線。
# 設計師經驗分享
Q1:連結全屋、四通八達的環形動線,是本次改造中的一大亮點,請問當時你是如何構思出來的?
TK&JV:一方面是考慮到業主的需求,衣帽間,分離式衛浴空間;另一方面房型的特點,也可以較好地完成這樣的回遊動線,兩者相結合就有了這個構思。
Q2:想在寸金尺土的小戶型裡,打造分離式衛浴空間的話,您會提供什麼建議呢?
TK&JV:小戶型對於打造三分離衛浴的難度要求較高,尺寸一定要計算精確,建議每個物件都確認好再做設計。同.時,馬桶間獨立是相對首要的,這個空間是硬指標,省不了。但也不能想當然的做得很小,多長多寬如果沒有經驗的話,建議在家裡多比劃感受一下。
Q3:將有限的空間充分利用,對此您有什麼經驗和心得?
TK&JV:作為設計師,首先對生活要有自己的體驗和洞察,才能更好地關注到使用者的需求如何滿足。其次是對家裡物品尺寸的把握,要做到心中有數。最後,根據屋內牆體空間的不同,珍惜每一個牆面角落的收納面積,好好利用,按功能和動線來分配收納,無需一個大大的儲物間,也能將收納做到無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