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魂》大結局留2處遺憾,吳迪、江雪明兩個工具人不可或缺
由劉暢執導,胡先煦、張超、郝富申領銜主演的青春奇幻網劇《棋魂》自播出來備受網友關注,一是該劇本土化的改編得到了觀眾的認可,二是幾個青年演員們的精湛演技徵服了觀眾,尤其是胡先煦是飾演的時光在褚嬴(張超飾)走後的哭戲令觀眾感同身受。
然而,沒想到精彩開頭的《棋魂》卻在大結局收官時不盡人意,頗有種虎頭蛇尾的感覺,觀眾們對最後收官的幾處劇情感到一些遺憾,而這些遺憾集中表現在2個地方。
遺憾之一:大改動漫中時光與沈一郎的對局,使沈一郎變得「雞肋」
在原動漫《棋魂》中,時光和沈一朗對局是重要的轉折點。這局棋是他們在上一屆定段賽遺留下來的,當時決定誰能夠成功定段,但是沈一郎心態不佳下錯子,而時光藉機贏得這場對局,導致沈一郎失去資格,遠赴日本學棋。當再次學成歸來時,卻聽到時光放棄圍棋,他怎能不生氣呢?
但是從劇集中來看,改編的略顯奇怪,沈一郎本來情緒的積攢已經如同洩洪之堤,即將爆發,但卻被多餘的對白磨平了,這改編對得起沈一朗嗎?前面做了那麼多的鋪墊都白費了?
沈一郎在劇中的戲份較多,還有劇中唯一一條愛情線(白瀟瀟),從弈江湖道場到蘭因寺再到東洋留學,他一直是不可或缺之人,但是為了襯託俞亮對曉光的作用,將俞亮還幼時手錶的劇情作為關鍵觸發點。不少觀眾表示,如果將這個順序調換,增加時光對戰沈一郎的劇情,這樣能夠最大程度保留原著的劇情,更符合整體劇情,不會讓沈一郎顯得雞肋。
遺憾之二:編劇強行讓洪河退出比賽,照顧父親,時光順理成章地進入國青隊
洪河心胸開闊、性格開朗關鍵是非常正直,是個值得信賴的朋友,生活中有這樣一個朋友足以,但是編劇或許為了增加戲劇性的效果,強行增加洪河為父退役的戲份,讓觀眾們心中憤憤不平。這對洪河實在不公,本是屬於他去比賽的機會,結果被編劇硬生生的改成退出照顧父親。也許這就是主角的光環吧,為了時光的成長,所有的人都在為他讓步。
雖然洪河是意難平,但是側面加強他重情重義的人設。在圍棋和孝道面前,如果他選擇圍棋,那他之前的重情重義的人設就顯得虛假,因此必然會選擇孝道。人生如棋,棋如人生,變幻莫測,這就是生活。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他不得已放棄圍棋雖然遺憾,但是也證明這個角色形象的高大。
總的來說,《棋魂》作為一部漫改劇,效果還是非常理想,播到大結局時豆瓣分數高達8.4,足以說明絕大多數的網友對該劇持肯定的態度,結尾時一點點小瑕疵和遺憾還是能夠接受。
其實,雖然該劇講述的是時光愛上圍棋和光亮從追逐到共生的故事,每一個人都那麼生動每一個人都能讓你忍俊不禁,或者辛酸流淚,也許並不是每個人都像時光、俞亮那般有天賦,但他們仍心懷夢想,奮勇向前。
時光的青梅竹馬江雪明和發小吳迪,他們就像時光的工具人,但他們又不可或缺。他們在高中時幫助時光建立圍棋社,時光和朋友鬧矛盾他們會從中開導,當時光傷心欲絕退出比賽時,他們熱情勸導,完美地展示了「紅花還需綠葉扶」的道理。
眾所周知,江雪明和吳迪是所有角色中棋力最弱的,他們熱愛圍棋或因時光而愛上圍棋,但他們有擔當有責任心,對朋友默默付出不求回報。時光走上職業棋手的道路他們熱烈慶祝,時光返回校園他們欣然接受,默默支持。
吳迪曾說:「我就是想拿一次冠軍,摸一下獎盃。」直到時光跟他:「圍棋和朋友一樣,都是你一但遇上就無法離開的存在,不同的地方在於,就算你離開了圍棋,你的朋友也不會離開你。」
他們將時光當作朋友的同時,時光又何嘗不是坦誠相待呢?最後,十三中學捧起獎盃時,「讓你摸摸冠軍的獎盃」又何嘗不是彼此的交心的話語呢?儘管時光在圍棋的道路上已經漸行漸遠,但圍棋依舊是他們的「媒介」。
無論是影視作品還是綜藝節目,都應該精益求精,能為觀眾帶來正能量,《棋魂》已經結束,但是該劇所傳遞棋魂精神卻永遠延續。
時光正如所言:時光會把你雕刻成你應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