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人用這種苦澀的小果子做豆腐,沒想到味道極佳,令人垂涎

2020-12-22 遇見韓殤

對於在外的遊子而言,故鄉的一切都是值得懷念的,父母的牽掛,家庭的溫馨,親切的鄉音,熟悉的小路,令人垂涎的美食……

說起苦櫧,相信溫州文成人都不會陌生。記得小時候,同村阿婆家有一顆很大的苦櫧樹,每到苦櫧成熟的時候果子就會自然掉下來。我們放學回家第一件事情不是寫作業,而是同鄰居小夥伴們結伴撿櫧慄苦櫧,玩「打苦櫧丼」的遊戲。在地上畫一個長方形的遊戲區,摳出幾個小洞,從各自門前出擊,打到對方的苦櫧就算贏了,躲到小洞裡可以躲過對方的攻擊,如果太用力,苦櫧出界,那一顆就要歸對方。我玩遊戲的水平很差,常常輸光了自撿的苦櫧才悻悻地回家。長大一點才知道阿婆為什麼要看守苦櫧樹,以前農村人多地少糧食產量低,苦櫧可以用來做豆腐裹腹,以彌補糧食蔬菜的不足。而且苦櫧香味濃鬱,風味獨特,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天然食品。

相傳幾百年前,蝗蟲成災,大豆顆粒無收。沒有大豆就沒辦法做豆腐,阿婆的太婆看到自家門前的苦櫧樹長滿了苦櫧,個個顆粒飽滿,摘下來放嘴裡嘗嘗除了有點苦澀之外,和豆子的味道還真有點像呢。於是就嘗試著採苦櫧曬乾,浸泡以去除苦味,然後按照做豆腐的方法做成苦櫧豆腐。沒想到做出來的豆腐味道還很不錯,於是村裡的鄰居逐漸模仿製作,所以苦櫧豆腐的做法便口耳家傳,傳承至今。

作為一道純天然的綠色食品,它的製作工藝其實是很考究的。從一粒粒的苦櫧籽到豆腐,整個製作流程大概需要半個月左右。從撿到果實,然後經過撿果實、暴曬去殼、浸泡去澀、磨漿加熱、冷固成塊、切割、清水中浸泡……最後才能得到這道舌尖上的美食——苦櫧豆腐

01.撿果

苦櫧又叫苦珠、苦櫧栲、苦櫧錐、苦慄等,苦櫧樹結出堅果可以做食物。苦櫧果實熟了之後自然裂開落在地上,上山把果實撿來收好,挑除蟲珠、爛珠等殘次品。

02.曬果

剛撿來的果實不易剝開,這就需要在水裡泡一下,然後撈出,經過太陽的幾日暴曬後,外表黑色的硬殼就會裂開,露出雪白的果肉,甚是討人喜歡。

03.浸泡

苦櫧果實因為含有苦櫧黃酮成分,所以吃起來會有苦澀味,曬好的苦櫧剝出肉以後放在清水裡浸泡一周左右,期間一到兩天換一次水。這樣能去除大部分的苦澀味。

04.磨漿

浸泡完成清洗乾淨磨成漿。磨好漿之後靜置漿水澱粉下沉,上面的水分倒掉再衝入清水沉澱,如此反覆幾次能儘量去除苦澀味。取出漿粉倒在大鍋裡煮,不停的攪動,火候恰到好處,至成糊狀,直到沸騰開始冒泡,淡淡的清香逐漸瀰漫出來。

05.凝固

加熱完成以後待其自然冷卻,定型後用刀切成塊,苦櫧豆腐製作就完成了。

06.浸泡

如果要口感更好,在食用之前可以放在冷水中浸泡,再次清除其苦澀味,這樣經過多道程序的處理,苦澀味幾乎消除殆盡。

苦櫧豆腐品嘗時段有限,很難保存,不過聰明的人們早已琢磨出辦法,只要將苦櫧豆腐切片放到太陽底下曬成幹,製作成苦櫧幹,這樣保存到來年也不是問題。

苦櫧豆腐不僅味美而且具有補脾益胃,清熱潤燥、通氣解暑、去滯化淤、散風祛溼的功效。那麼問題來了,苦櫧豆腐該怎麼吃呢?

蒸著吃、炒著吃、煮湯吃、涼拌吃、炸著吃……

無論哪種做法,苦櫧豆腐總是清滑可口,柔潤細膩,清香而又略帶苦澀,別有風味;不管哪種做法,苦櫧豆腐總泛著淡淡的清香,仿佛解不開的濃濃的鄉愁……

到文成旅遊,一定得嘗嘗文成的特色菜——苦櫧豆腐。簡單純樸的一道菜,包含著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大山饋贈的珍惜,更有一代代人傳承創新的智慧。

苦櫧豆腐,過去為渡饑荒,果腹救命,而今為解鄉愁,傳承美食。

遇見韓殤,遇見更美的風景!本文由胡曉勇提供!

相關焦點

  • 鄉下這種樹叫「苦楝子」,味道苦澀,有催熟的效果,還能製作手串
    鄉下這種樹叫「苦楝子」,味道苦澀,有催熟的效果,還能製作手串農村裡除了地上生長的野草之外,還生長著很多特別的樹。小磊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叫做「苦楝子」的樹,這種樹的果子苦楝子吃起來口感比較的苦澀,連鳥兒都不喜歡吃。
  • 跟我學做「河南果子油茶」味道醇厚濃而不膩,放上果子酥脆爽口
    宅在家裡這幾天,我和媽媽研究出了做果子油茶的方法,味道不比鎮上的那家差。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下自己的心得「 河南賒店鎮果子油茶」做法吧!首先我們準備好做油茶的需要的食材和調味料。食材我這裡準備了一小袋麵粉,最好是使用小麥精粉,這樣炒出來的面會更細滑爽口。還要準備一些核桃仁,芝麻,還有花生仁。
  • 桂林這種豆腐烏漆嘛黑,但味道絕了,買的人絡繹不絕
    當豬血遇上豆腐,兩者會發生怎樣的神奇變化呢? 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兩個似乎並不搭調的食材,混在一起居然成了另一道美食——血粑豆腐。 關於血粑豆腐的起源,歷史資料中雖無具體記載,但據民間傳說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年間。 年代久遠是真,一代代傳承至今的血粑豆腐,是多少人自兒時起就已復刻在腦海中的鄉土味道。
  • 貴州這種灰做的豆腐,雖然髒但比油炸豆腐好吃!還能治胃出血
    這種食物就是用一種灰做出來的豆腐,在貴州成為灰豆腐。灰豆腐的原料主要是鮮豆腐、草木灰。在棲霞農村,大多還是用柴草做飯,草木灰多的是。到了臘月,家家戶戶都會把草木灰積攢起來,用細眼的篩子將雜質篩出備用。豆腐的製作工藝大體相差無幾,但因地域和文化差異,工序也有所不同。
  • 北方人早餐常吃的豆腐腦和老豆腐有什麼不同,你可分得清?
    老豆腐較豆腐腦稍硬,形狀口感有異吃法卻接近,有人把白白嫩嫩的豆腐腦比作妙齡少女,而把老豆腐視為飽經風霜的半老徐娘。這個比方倒也貼切,老豆腐的確比較老硬,而且吃起來還有一種苦澀的味道,就像飽經酸甜苦辣的老者,而豆腐腦就鮮香滑溜多了。先說說豆腐腦。
  • 令人垂涎的娘惹美食
    最近一部《小娘惹》電視劇開始在央視熱播,這部劇講述了幾個大家族的幾代恩怨情仇以及主人公月娘不屈不撓的奮鬥史,還有完全新鮮迷人的娘惹文化,讓人時時垂涎的娘惹美食。這部劇的播出也讓大家開始了解了娘惹這一特別的族群。 什麼是娘惹?
  • 農村這種桃子,味道堪比蓮霧,分布大別山一帶,絕大部分人沒吃過
    但在大山裡那些稀奇古怪的果子,別說吃過,見過的都很少。下面介紹一種野生的果子,它模樣和市面上的桃子相差不多,果子似桃卻不長在桃樹上。主要生長在大別山或南方個別區域,因為它需要在特定的溼度和溫度下才能結果,所以數量稀少,可味道非常的鮮美。
  • 山裡一種奇樹,葉子用火難點著,果實做豆腐可解暑,如今沒人敢砍
    南方因為水土條件更加優越的關係,生長的植物和動物都更加豐富,所以南方的小孩子從小就是把各種植物當玩具來把玩的,今天我們要講的這種植物也是如此,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有趣的小陀螺,它的學名叫做苦櫧,外表看起來非常的像是毛慄子,但是毛慄子要打開刺毛才能看見果子,而苦櫧則只是半包裹的模樣,沒有刺毛
  • 令人垂涎的雞肉蒸豆乾,潮汕美食,不妨嘗一嘗
    久違的雞肉蒸豆乾,似乎好長一段時間都沒吃雞肉了。雞肉呢,經常吃,也會吃膩的,那就變著法吃吧!不如就雞肉蒸豆乾,下飯香。就是沒想到,它的雞汁吃多了還會膩膩的,將它的雞汁淋飯攪拌吃,一次不超過兩碗飯,超過就吃膩了。
  • 巧克力這麼做最好喝是不是從來沒想到?
    巧克力這麼做最好喝是不是從來沒想到?生活了這麼多年,都知道巧克力是一種非常好吃的東西,但是沒有想到現在也可以當成飲品來喝,你們在家裡就可以做得出來,並且都是純巧克力的那種,只需要你們準備了兩塊黑色巧克力就可以了,是不是覺得非常簡單,先不要這麼出格,讓我們看看到底應該怎麼做。
  • 這種豆腐可以用線拴著賣,宣威黃豆腐味道就是不一樣
    俗話說「馬尾栓豆腐,提不起來」,說的是豆腐比較細嫩、柔軟,沒有強度,很難用線繩提起來。另外還有俗話說「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說的是豆腐白白嫩嫩的樣子。而今天我要說的這種豆腐,就跟上述豆腐的形態、顏色就有所不同了,這就是宣威的黃豆腐。
  • 大米做的豆腐!這種你絕對沒吃過,美味超級贊!附製作方法
    大家喜歡吃米豆腐嘛?就是一種用大米做成的豆腐!美味超級贊!你們一定沒吃過吧?這種食物盛產在湖南,味道非常好吃,而且色澤也非常地好看!小編記得自己小時候最喜歡吃米豆腐了,每一次去趕集的時候總會向外婆要幾毛錢,然後去集市上買這種食物,小編記得自己小時候是在一個小攤子上買的,這個賣米豆腐的主人是一個老婆婆,這個老婆婆每次都會很用心地位我做上一份米豆腐,把一塊豆腐很快速在在大豆腐上切下然後放在沸水中,接著撈上來放入一些調味料,比如鹽和一些醬油等食物,最後會倒上一點辣椒油,用筷子簡單地攪拌幾下就可以吃了!
  • 吃了這麼多年的涼粉,今天終於知道原來是這種綠色果子做成的
    所以在夏天最需要的就是各種冰冰涼的美食來解暑了,說到透心涼的美食,肯定很多的吃貨都會想到冰鎮飲料、雪糕還有清甜的冰西瓜了。而吃了這麼多年的涼粉,今天終於知道原來是這種綠色果子做成的,你知道嗎?不過吃了這麼多年的涼粉,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沒有見過涼粉是用什麼食材去做的。可能很多吃貨都沒想到透明如玉的涼粉竟然是用這種綠色的果子做成的。
  • 這種水果被稱為「神仙果」但在國內沒人吃,到了國外卻供不應求!
    這種水果被稱為「神仙果」但在國內沒人吃,到了國外卻供不應求!在農村有種水果,人們都叫它「神仙果」,雖然有個好聽的名字,但卻沒有人吃它,原因有很多種,有人說不知道它會吃,有人說它身上的刺太多,容易扎到手;久而久之,這種果子漸漸被人們淡忘了,每年到了成熟的時候,很多人也只是拍幾張照片發發朋友圈。
  • 樹根上長了好多綠色的果子,小夥伴:這種果子很少見
    昨天山裡下了一場大雨,所以今天山裡的空氣特別好,而且現在又出了太陽,所以就和幾個表哥家的小孩一起去山上玩,偶然間,發現一個樹下圍著樹根長滿了果子。據他們說這種果子可以吃,也很少見,但是具體叫什麼就不知道了,我是因為發現樹上有松鼠才過來看的,沒想到有意外收穫。
  • 解讀周作人的苦澀味道
    劉緒源在他的《解讀周作人》(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6月版)裡,認為知堂散文之所以味道是苦澀的,多是因為他對生活、對時代、對歷史的認識。   「周作人極其看重自己作品的『苦澀』的滋味。他自號『苦雨齋』,將自己的著譯編為『苦雨齋小書』,還將散文集題名為《苦茶隨筆》、《苦竹雜記》、《苦口甘口》……等等。後又自號『苦茶庵』,仍以『苦』字當頭。
  • 喝了小半輩子的可樂,主要原料是一種水果,這種果子「備受寵愛」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當中,大家對於可樂這個東西接觸的還是比較多,哪怕關於這個東西的謠言還是比較多,但是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喝這種飲品的人可是不少。大家喝這個東西還是比較多的,但是對於這個東西是怎麼生產出來的,這裡面的主要原料是什麼?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
  • 豆腐怎麼做更好吃?教你用這種方法,做出來的豆腐營養又好看!
    沒想到豆腐還可以這樣做,實話說,我完全是被顏值所吸引的。即使我做出來的效果沒那麼好看,但整體的視覺效果就感覺挺不錯。這道菜叫:百花蒸豆腐,蒸是我們廣東很喜歡的一種烹飪方式,能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準備工作:把豆腐切成塊,不能切成太薄,裝盤備用;摘2朵西蘭花,洗乾淨備用;把蝦洗乾淨,去皮去蝦線,留蝦仁衝洗乾淨,用廚房紙吸掉蝦仁的水分,用菜刀把蝦仁拍扁,剁成蝦肉餡備用;
  • 沒想到,遇到番茄的豆腐竟如此好吃
    西紅柿炒豆腐是以西紅柿和豆腐為主要原料,切成小塊後,搭配上一些調味品經高溫炒制而成。成品:顏色鮮豔、味道鮮香,是一道非常美味的家常菜。西紅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豆腐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兩種食材搭配在一起,讓這道菜營養更顯豐富。
  • 冬天,豆腐又有新吃法!簡單幾步,做出來比肉還解饞,刷爆朋友圈
    它能喚醒一個人對事物的眷戀,也承載著對過去生活的懷念……特別是,從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走過來的人來說,生活是苦澀的,是不忍回味的,同時也是難以忘卻的!記得小時候,豆腐不是買的,而是拿大豆換來的,一斤黃豆換多少豆腐。每天傍晚只要聽到梆子響(一種自製賣豆腐的工具),我拎起半兜豆子撒歡似的就往外跑,生怕賣家走了!一直到現在,每次去菜市場買菜,都要順手買回幾塊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