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為什麼真正覺悟的人,一切都向內求

2020-12-15 念佛清齋

下面這說到阿彌陀佛,「聞法發心」。請看經文:【有大國主名世饒王。聞佛說法。歡喜開解。尋發無上真正道意。】這善根深厚,經文雖然不長,說得很清楚、很明白。世間自在王會下有一個大國主,他的德號叫「世饒王」,「世」是世間,「饒」是豐饒。

換句話說,這個國王確實是大國王,有大智慧、有大福報,仁慈博愛,這個世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人民幸福。饒是饒益。  

我們看念老註解,「世饒王見《漢譯》。經曰:世饒王,聞經修道,歡喜開解。便棄王位,行作比丘。」這真不容易!世饒王在世間自在王佛會下,聽佛講經,聽佛說法,而且真幹,聽懂了真幹,修道就是真幹:歡喜開解,開解是覺悟,在此地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開悟之後怎麼樣?捨棄王位,行作比丘,比丘是跟佛出家修道者。

義寂法師說,「準彼經文」,從經文上我們得到的信息,所看到的世饒王就是法藏比丘在世俗時候的名號,他是作國王聽經覺悟,放棄王位出家修行,是這麼個人。下面念老給我們注的,「蓋《漢譯》之文甚為明確」,經文雖然不長,很清楚,很明白,「作國王時,名世饒王」,出家之後就是「法藏比丘」。  

我們再往下看,念老給我們解釋,「當時有一大國王,名為世饒王,聞世間自在王佛說法,頓然心開,了解實義,故曰開解。由於開解,自然歡喜」。如各經末後都說,「聞佛所說,皆大歡喜」,聽懂了就大歡喜。同樣一個道理,聽經遍數要多,愈多愈好,才有開解的機會,不多這個機會就沒有了。

所以中國古人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那個自見就是開解,此地講的開解,自然明白了。為什麼明白?佛講經是從自性真心裏面流露出來的。那我們為什麼聽不懂?我們用妄心來聽,真妄不相應,所以聽不懂。我們要用真心就聽懂了。真心是什麼心?清淨心,沒有染汙。什麼叫染汙?七情五欲,染汙。

我們用什麼心?喜怒哀樂的心,妄想分別執著的心,這個心不行,這個心不會開悟,聽一百年也沒用,愈聽愈迷惑,聽到最後不相信了。所以印祖常常教人,一分誠敬得一分受用,十分誠敬得十分受用,那我們就曉得,如果用萬分誠敬,他就得萬分受用。回過頭來想想現在人,包括我們自己,我們什麼心?心浮氣躁,妄想心。從早到晚妄念止不住,前面這個妄念滅了,後頭生的還是妄念,它不會停止,這個事情就麻煩了。

所以自了師昨天那份報告非常有價值,這個我們應該放在網上流通,真正有人看懂了,真正有人發心想離開輪迴,往生極樂世界,他提供的是印光法師的十念法,總的原則,大勢至菩薩所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用什麼來攝六根?一句佛號。用什麼成就淨念?還是一句佛號。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把妄念念掉,把分別心念掉,把執著心念掉,清淨心就現前,平等心現前。

清淨心是小乘聖者所證得的,開小智慧,雖然說小智慧,六道天人沒有人能跟他相比;平等心是大智慧,是大乘菩薩所證得的;覺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是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表演的境界,六祖惠能大師在五祖方丈室裡頭所表演的,那是開解。六祖當年說出這五句話,跟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大徹大悟所說的《華嚴經》完全相同。

《華嚴經》內容是什麼?總的綱領就這五句,告訴我們自性(真心)什麼樣子。第一個清淨的,沒染汙,第二個不生不滅,第三個本自具足,具足智慧、具足德能、具足相好。換句話說,樣樣都不要向外面求,向外面求的是凡夫,不是覺悟的人。真正覺悟的人一切都向內求,為什麼?本自具足,有求必應,心想事成。

向外求未必能求得到,所以向內求。第四句告訴我們本無動搖,本無動搖是什麼?自性本定、真心本定,真心沒動過,沒有搖晃過。它在哪裡?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它是一切法的本體。所以最後一句說能生萬法,萬法是什麼?整個宇宙。整個宇宙,在佛法裡講,遍法界虛空界從哪裡來的?從心想生。

佛在經上不只講一次,這重要的概念佛常說,說很多次,讓沒有能力記憶的人也能隨口念來。這遍數太多了,聽得太多了,能生,整個宇宙從哪裡來的?從心想生。《華嚴經》說什麼?就說這五樁事情,每一樁都說得非常詳細,我們凡夫無法想像,佛全說出來了。能大師這五句是《華嚴經》的略說,《華嚴經》是能大師這五句話的細說,內容是一不是二。

能大師所證得的,跟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所證的是相同,此地講的開解就屬於這個境界。海賢老和尚的師父告訴他,明白了不能亂說,不能說,就這個意思。為什麼不能說?沒有這個聽眾,沒有對象,你跟人說人家不懂,別人說你胡說八道。如果有緣的,釋迦牟尼佛遇到的有緣,不少人真能聽得懂。所以佛每次說經都有證果的,證小乘果特別多,阿羅漢的人數多。  

聽眾真有開悟的,世饒王聽經開悟了,發心出家。念老在此地告訴我們,這一段後頭這一句,《漢譯》之文甚為明確,作國王時,名世饒王,出家後,即法藏比丘。當時有一大國王,名為世饒王,聞世間自在王佛說法,頓然心開,了解實義,故曰開解。由於開解,自然歡喜,就像一切經最後的一句都是,「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於是尋發無上真正道意」,尋就是立刻,開悟之後立刻就發心,這是無上菩提心。「發者,發心也。無上真正道,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佛所得之道。更無能過之者,故名無上」。他發這個心,這是無上菩提心。「真者,真實。正者,聖智,如法相而知故。道者,無礙道也」,沒有障礙,通了。「意者,能求之心。即此求菩提道之心,名意。故知發無上真正道意,即是發無上大菩提心也。」這個心是成佛之心。

為什麼要成佛?成佛才能普度眾生沒有障礙,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眾生,你統統有智慧、有能力去幫助他們,而且幫助決定沒有求報酬的。為什麼沒有報酬?因為眾生跟自己是一體,沒有求報酬的心,眾生苦是自己苦,眾生樂是自己樂,沒有付出還要求回報的,沒有。如父母對兒女一樣,真是全心全意的去照顧,絕沒有想到將來要怎麼回報,沒想到這個,這叫天真。  

我們再看下面這段,「出家修行」。這段文長,分十個小段,第一個「修道無踰」。這又分三小段,第一段「出家修道」。請看經文:【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修菩薩道。】這大乘,他能把王位讓給別人。「世饒王聞法開解」,開解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他發心作佛,「隨即發無上大菩提心,捨棄國土與王位離世出家,成為沙門」。沙門是梵語,下面給我們解釋,「沙門原為出家人之通稱,包括外道」。

在古印度只要是出家修行都稱沙門,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變成中國出家人的通號,「後始作為佛教僧侶之專稱」,稱沙門。它的意思是「勤息」。《會疏》裡頭有解釋,「此人勤修善法,息諸惡故」,這叫沙門。真修,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這人是沙門。「至於《四十二章經》云: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為沙門。」

這個意思比前面意思深,前面是從形象上看,這是從修證功夫上講,真正的沙門,辭親出家,重要的是識心達本。識心是覺悟了,本是什麼?本是自性,自性就是真心,真心、妄心搞清楚了,用真心,不再用妄心。本,中國人講本性本善,這達本。妄心不善,為什麼?真心沒有念頭,真心離念,也就是說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阿賴耶識,起心動念是妄心,是一切虛妄的根本,不起心不動念是一切真實的根本。

唯有識心達本的人,識心達本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一個境界,他解無為法。無為法是一切諸法的真相,從無為裡頭變現出來的有為。《百法明門》把一切法分為兩大類,前面九十四法是有為法,後面六法是無為法,無為跟有為比較,有為是假的,無為是真的。無為沒有相,不能說它無;有為有相,不能說它有,相是幻相,無是真相。

大乘佛法是以無為為終極目標,法藏比丘他的境界就可想而知。經上(小本經上)講得很清楚,成佛到今天才十劫。十劫的時間在大乘法裡頭很短,不長,在我們世間人很長,這一點我們要搞清楚。這是沙門兩個字,這個名詞比較深的說法。  

「號曰法藏」,法藏是世饒王為比丘時候的法名,世饒王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家,阿彌陀佛出家就是法藏比丘,法名。「《漢譯》為法寶藏;《吳譯》為曇摩迦;《唐譯》為法處;《宋譯》為作法」,《大智度論》裡面稱「法積」,「唯《魏譯》為法藏,今經沿之。諸本不同,祗是譯者用辭之異而已。」

你看法藏這個名詞,五種翻譯本裡頭都翻得不一樣,只是曹魏康僧鎧譯作法藏。這個本子流通得很廣,所以大家也都知道,法藏是阿彌陀佛,捨棄國王出家,跟世間自在王佛學法的時候的法名。這裡給我們舉出,你看《漢譯》、《吳譯》、《唐譯》、《宋譯》,還有《大智度論》,再加上《魏譯》,所翻譯的名字都不相同。  

「又藏者《探玄記》雲」,有四個意思:第一個「含攝」,第二個「蘊積」,第三個「出生」,第四個「無盡」。「一切法為所藏故,名法藏」,藏有藏的意思,收藏的意思。「如《嘉祥疏》曰:在能蘊蓄佛法,故曰法藏。又以能開佛法藏故,名為法藏。」從這些譯文都講得通,把它的意思合起來講就圓滿了,法藏兩個字可以圓滿含攝各種不同譯本裡面所翻的意思,世出世間一切法都含藏在其中。

這是什麼?這是阿賴耶,阿賴耶含藏一切世間法,阿賴耶轉識成智的時候,這一轉變,圓滿含藏出世間一切法。妄心跟真心是一體,只是迷覺不同,覺悟了就是佛菩薩,迷了就叫凡夫。所以佛看到一切凡夫的本來面目,告訴我們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個意思要曉得。

「修菩薩道」,這一句經文,這是從《吳譯》本裡面會集出來的,「表法藏菩薩直趨一乘,不落權小。」你看,他沒有從聲聞、緣覺修起,他直接修菩薩道。不落權小,權是善巧方便,不是究竟圓滿,小是小乘。

換句話說,法藏比丘沒有像一般人修行,從小乘到大乘,從權教到實教,他沒有經過這個,他直接修大乘。而且是什麼?直趨一乘,還不是大乘,一乘是直接成佛的方法,這給我們顯示的什麼?念阿彌陀佛就是直趨一乘,不落權小。這個意思要懂,這個意思非常重要。 

「《宋譯》曰:大乘第一,故知菩薩所修唯是一乘真如圓滿大法。」這還得了!法藏之所修就是我們今天之所學的。我們為什麼要學淨宗?我們是跟法藏比丘學的。法藏比丘唯是一乘。由此可知,後面我們會讀到,他做世饒王,世饒王過去生中修行的功夫高,到什麼程度?實在講久遠劫他就成佛了,這一次到世間應以國王身而得度者,即現國王身而為說法,是這樣的人,不是普通人。

普通人怎麼可能直截了當修大乘第一,一乘真如圓滿大法?這不可能的。所以做世間國王的時候,他已經成無上道,這個時候來表法,勸人放下,你們要爭的,要爭國王,國王是大智慧、大福報、大圓滿,世間人求之不得,他已經得到手了,放棄。像釋迦牟尼佛一樣,十九歲捨棄王位,捨棄榮華富貴的生活,出家學道去了。表演給我們看,這是表法,我們一定要能看得出來,他不是普通人。

這教我們真正能放下,放下欲望,放下財色名利,放下五欲六塵,放下七情五欲,煩惱障全放下。下面還有教我們放下所知障,這才能圓滿成佛道,都在這裡做榜樣給我們看。我們現在小名小利都放不下,彌陀在因地上示現的,大名大利都肯放下。這個國家不是到動亂,不是,盛世,世饒王,太平盛世,最強盛的時候,都放下了。

我們要在這個地方多多去想想,要向他學習,大名大利、大富大貴都能舍,不舍脫離不了六道輪迴,成不了無上道,一定要舍,一定要放下。所以經上棄國這個棄字重要,放棄,不要了。做沙門,沙門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這個重要。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相關焦點

  • 淨空法師:老天不殺悔過的兒郎 彌天大罪一悔便消【太上感應篇49】
    古時候的領導人,其它的國家地區我們不談,單說在中國,都是接受過最良好的教育。帝王要培養他的接班人,煞費苦心去尋求國內外最好的老師,道德、學問、經驗都是超越一般人的。選這些人來教導接班人,來陪伴接班人,讓接班人能夠接受到聖賢的教育,真正懂得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的大道理,所以一個政權的建立,能夠綿延幾百年而不衰。末代的帝王把老師的教誨忘掉,縱情縱慾,隨順煩惱習氣,這個國家就會滅亡。
  • 淨空法師: 破迷開悟是因 離苦得樂是果【太上感應篇87】
    所以諸位要曉得,真正的幸福,所謂是心安理得,心為什麼安?義理他得到了,得到就是他明了了,起心動念,一切造作,這就是講我們的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都能符合義理,他身心就安穩,這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滿。義理要是不明,我們的生活一定是隨順煩惱、隨順習氣。這些習氣都是壞習氣,我們常常講,講得很淺白,自私自利的習氣,貪圖名利的習氣,造十惡業的習氣,這種習氣天天在增長,沒有看到收斂。
  • 【發人省思】【章嘉大師對淨空法師的教誨精華】緬懷師恩—淨空法師跟隨章嘉大師學佛的因緣
    六、淨空法師的恩師章嘉活佛 6.緬懷師恩——淨空法師跟隨章嘉大師學佛的因緣章嘉大師是淨空法師學佛的第一位老師。淨空法師接觸佛法不到一個月,就承蒙鄰居敏孟經(清末蒙族的一位親王,人稱敏親王)介紹他認識章嘉大師。當時淨空法師二十六歲,尚有工作,因此,只有星期天可向章嘉大師請教。
  •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淨空老法師)
    這是我們親眼所見的,幾百人在一起共同見到的這個例子。我這些年來接觸的不少,不是假的。鬼道苦!他們現在比我們人間學佛的人更真誠,更懇切,更認真。為什麼?他們知道苦。尤其知道什麼?大災難的苦。大災難來的時候,鬼都沒有地方住,何況是人。災難什麼時候來?幾乎都是這麼說,快了,快了,很快了。可是我們人間迷惑,茫然無知,依舊在造業,你說怎麼得了?
  • 淨空法師說,佛門中,有求必應,求什麼得什麼!
    命裡沒有的,我們是可以求得到的,佛門裡說,有求必應,也是真的,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淨空法師說,佛門裡有求必應,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但是你要懂得如何去求,你要懂求的方法,不懂方法,你在佛菩薩面前,燒香磕頭,也是沒有用的。
  • 淨空老法師開示: 現代童蒙養正教育的落實
    過去我們注重講解中國古人對胎教的重視,以及出生之後一千天的保護:母親在懷孕期間,一切的行為、言語、思想都必須端正,讓胎兒稟受正氣。出生後的三年內,大人要保護小孩,讓小孩所看到、聽到、接觸到的,都是正面的言語與行為。這三年的根紮下去,小孩就具備判別是非善惡的能力,一輩子不會改變。現在我們要更進一步,探討三歲之後的童蒙教育。
  • 緬懷師恩——淨空法師跟隨章嘉大師學佛的因緣
    六、淨空法師的恩師章嘉活佛 6.緬懷師恩——淨空法師跟隨章嘉大師學佛的因緣章嘉大師是淨空法師學佛的第一位老師。淨空法師接觸佛法不到一個月,就承蒙鄰居敏孟經(清末蒙族的一位親王,人稱敏親王)介紹他認識章嘉大師。當時淨空法師二十六歲,尚有工作,因此,只有星期天可向章嘉大師請教。
  • 佛門裡面培養弘法人才,就採取這個模式(淨空老法師)
    現在人沒福,如果用這個約束,他侵犯他的自由,他不服,這完了。所以老師能不能教?不能教。我們在臺中跟老師,我們二十多個學生,裡面我們就知道,有三、四個老師完全聽他的,他自己愛怎麼樣,從來不責備。真正聽話的,老師很嚴格,有打有罵。我們也看到,對那些同學怎麼特別好,都是笑咪咪的?我們雖然不說話,我們那個態度老師看出來了,找我,跟我講,為什麼對那些人那麼好?不肯學,不聽話。
  • ➮親近過淨空法師的青年法師的感言---悟泓法師和星慈法師
    6.佛陀教育的義務工作者——追隨淨空老和尚修行的法師們1、悟泓法師「今日世界,舉目四望,各地天災人禍不斷,災難發生的間隔時間愈來愈短、愈來愈頻繁,也一次比一次嚴重;社會上也不斷傳出因貪婪、暴力、無知、傲慢等相衍生的一系列問題
  • 懺悔文(淨空法師認可)
    正法閱讀推薦淨空法師微信號:jkfs777中國佛緣微信號:zgfy777大悲禪寺微信號:dbcs777
  • 不得不認識的當代高僧——淨空法師
    所以由「淨宗學會」的命名中,我們即可以看出法師的一番苦心,雖然此名在二戰後即由夏蓮居老居士提出,但一直以來,並未落實到實際修學生活中,淨空法師所推行的「教育」理念才真正把夏老居士的理想變成現實。各類佛學院如雨後春筍般的在紅牆綠瓦中矗立起來,一批批的寺院管理和弘法人才,也被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大江南北大大小小的寺院中。毋庸置疑,這次會議為中國佛教的發展和法門中興奠定了十分深厚的基礎。尤其讓外界感到不可思議的是,自「文革」之後,中國佛教界在政府支持下,能在極短時間內,運用極其有限的師資和資金,在頗為艱苦的條件下培養出一大批頗有素質的佛教後繼人才。
  • 選舉制度最早是在佛門,​佛教要興旺,一定要恢復叢林制度(淨空老法師)
    道場裡面的管理是自己管理沒錯,一切執事人員是選舉的。所以選舉制度最早是在佛門,住持當家都是選舉的,任期一年。因為什麼?那是服務。服務不能老叫他服務,每個人都要有這個義務,完全是義務,所以每個人至少都要有一年。寺院裡面臘月三十總辭,選舉選上來,第二天新選的人正月初一就職,三十總辭。所以它是這麼好的一個制度,不會有人爭,真的叫選賢與能來住持道場,所以它是一個教學的機構。
  • 淨空法師:知不知道我們有多大的福報?
    1.淨空法師:知不知道我們有多大的福報?我們今天在無比法門裡頭又遇到無比殊勝法門,那是什麼?夏老居士的會集本。等於說世尊在世,在不同的場所講《無量壽經》講很多遍,不同的時節因緣。夏蓮居老居士把各個不同講解裡面的重點核心節錄編成一本,就是這個會集本。我們連痕跡都看不出來,好像字字句句都是佛說的。是佛說的,沒錯,不是一時說的,不是同一個時候,不是同一個處所。
  • 真正修行人,惡鬼纏身也未必是壞事|淨空老法師
    《學佛答問》精選 · 系列之044 真正修行人 惡鬼纏身也未必是壞事恭錄自 《學佛答問》第二十九集|淨空老法師由於他也是被人下降頭,在半夜的時候,我被一批眾生幹擾,過後我感覺有六隻眾生從我的腳底進入我的體內。在家裡的時候,無論是白天、晚上,當我在念佛、繞佛之時,就有無形的眾生一直跟著我。至今我都有念佛回向,問題還無法解決。現在無論是在白天、晚上,都能見到白色的影像或來或去。敬請老和尚為我講解。」
  • 國家能辦一個佛教大學,這樣把考試制度就恢復起來(淨空老法師)
    為什麼?拿到度牒就是肯定你有道德、有學問、有修養,皇上才肯發給你。發給你這個文憑,等於說肯定你可以代替皇上教化人民,所以這個度牒不是地方官員發的。出家人的水平高,大概世間法的程度要能夠達到進士這個水平,還要考佛法。所以那些做官的人見到出家人恭敬,為什麼?你知道的比我多,真的很虛心向出家人請教,出家人真有本事能教他。
  • 淨空法師的真面目和陳曉旭病死的原因
    也就是這進一步的舉動,讓佛教界真正大跌眼鏡——淨空原來真是個徹頭徹尾的假比丘!因為佛教界內千百年來都不許無性能力的男子出家為僧的,他們歸為廢殘人員之列,不是出家僧料。如果淨空具備健全男性功能冒犯女士,那他是欺騙狡辯;如果淨空並不冒犯女士——無性能力,則構成造假做僧人之罪,兩罪必存其一!這個細節堪稱是淨空嘴臉的大暴露!他因為自己的無知,煽了自己一巴掌!
  • 看看淨空老法師是怎麼忍辱的!
    看看淨空老法師是怎麼忍辱的!淨空老法師從容面對難堪【一】、我(定弘法師)經常有時候跟悟字輩的法師聊天,向他們請教,法師們跟師父很久,我年紀最小,跟他們在一起,他們都把我當小弟弟也很愛護我,就跟我講很多師父以前的事情。他說,有次韓館長,就是我們知道韓館長護持師父三十年。
  • 淨空法師是清淨比丘的鐵證!
    ,說淨空法師沒有剃度師、沒有受比丘戒,或不具備比丘資格等等,說的煞有介事,雖然真正了解淨空法師的人看後只是付之一笑,可確實有很多人輕信了誹謗,其中不乏佛教內的法師、居士。會找沒有德行的人擔任戒師?正相反,這十位大德都是當時臺灣佛教界有極德行持戒精嚴的法門龍象!淨空法師在十師中最年輕,戒臘最短,也不是什麼方丈住持,更未曾在「中國佛教會」掛個什麼頭銜,因為淨空法師他的德行深孚眾望,才能得到臺灣前輩諸山長老的肯定,禮請他擔任戒師。淨空法師一生以講經教學為己任,幾乎從不參與法會、傳戒等事務。
  • 淨空老法師:英國漢學院餐後開示 (第四集)
    為什麼?很多東西不能看,不能聽,頭腦清楚,得這個好處。我向老師做報告,老師點頭。所以臺中求學,嘗到古時候的師生關係。以後沒有了。我們如果教給學生,要叫你只聽我的,所有任何學的東西都得要放下,沒有一個人服你。所以我大概是受這種教育最後的一個,我以後沒有人了。我也不敢像李老師這種限制學生,不敢這樣做法,也沒有這個能力。   李老師確實解行相應。
  • 淨空法師:念阿彌陀佛,什麼壞命運都能轉過來!
    每個人的生命都會有所區別,很多人都想改變自己的命運財富,那麼淨空法師教你一個方法只要你精修什麼壞的命運都可以轉變過來,淨空法師認為人的一生之中你會遇到自己最好的五年,這五年你的好運接連不斷,同時你也有最壞的五年,這五年你會黴運纏身痛不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