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經濟、會計專業近年來一直是考生報考的熱門專業,這三大專業的畢業生職業發展前景好、收入高,是吸引眾多考生報考的重要原因,也被人們戲稱為最有「錢」途的三大專業。
近幾年,中國經濟市場正在走向國際化,並且與個人、家庭經濟生活也息息相關,在社會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事與經濟相關的從業者,在人們眼中也成了高端的金領。而與經濟市場聯繫最緊密的金融、經濟、會計專業近年來一直是考生報考的熱門專業,這三大專業的畢業生職業發展前景好、收入高,是吸引眾多考生報考的重要原因,也被人們戲稱為最有「錢」途的三大專業。
爭議不斷的經濟學
武漢大學 經濟學博士 李 菲
經濟學往往被認為是最接近自然科學的社會科學,在諸多人文和社會學科中地位顯赫,但也是一門爭議頗多的學科。隨便想想也能找到很多段子來嘲笑經濟學家。比如「對於某個問題十個經濟學家會有十一種觀點」「經濟學家炒股的悲劇」,這種情況,難免會讓同學們一頭霧水,經濟學是一門什麼樣的學問呢?
經濟學是一門基礎學科,目前已經在社會學、歷史學、管理學等諸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還衍生出發展經濟學、公共經濟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城市經濟學這樣的應用經濟學學科。可以說,基於自身嚴密的理論體系和數學工具的廣泛使用,經濟學已經基本奠定了社會問題研究中的基礎性理論的地位。
但是話說回來,理論和現實總是有差距的。經濟學作為一門「偽自然科學」,在處理具體問題的時候往往只是「看上去很美」,實際上卻難以得到確定性的結論。現實中,經濟問題往往不是單純的經濟學學術問題,又會牽扯到諸多政治問題、利益問題、意識形態問題,所以難免就會剪不斷理還亂,牽扯出諸多爭議。
那麼這種爭議不斷的情況對於同學們的專業選擇有何意義呢?
首先,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基礎性學科,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有限的,更多的是給你提供一個解釋性的分析工具,所以不要抱有學了經濟學就能發大財之類的幻想。學術意義上,你可以把它近似的和數學、歷史學、物理學之類的基礎性專業相提並論,總之,絕不是一個能賺錢的應用性專業。
基礎性專業一般帶有兩個特點:一方面,本科的學習只能學到一點皮毛;另一方面,該專業可以作為轉向其他相關應用性專業的良好平臺,因為專業選擇面廣而且學生知識基礎紮實。所以,想要選擇本專業的同學最好能抱著考研的打算並爭取出國留學的機會;如果不能出國的話,則建議在考研時轉向應用經濟學的其他方向,這也是我的經驗之談。
其次,經濟學常常和政治乃至意識形態問題糾纏不清,具體到中國經濟學界的話,就是所謂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的分歧。1990年以來,在我國,西方經濟學大行其道,至本世紀基本確立了主流地位。西方經濟學是一門快速發展的學科,學科前沿不斷變化。所以,老教授們往往社會關係深厚,實踐經驗豐富,但知識體系往往陳舊,而且大多是政治經濟學或者其他背景而非科班出身。所以在選擇院校乃至選擇導師時,應該注意此特點,根據個人的需求進行選擇。比方說,偏重學專業知識乃至出國的同學,則建議選擇海歸教師較多的名校。
第三,經濟學理論中大量使用了數學工具,所以報考本專業的學生最好能有較好的數學基礎,最起碼不能望數學而生畏。而本學科國外的研究水平明顯高於國內,所以有志在經濟學領域發展的話,英語能力也是必需的。而在做實證研究時則還需要用到很多統計和計量軟體,有時還需要編程,如果是徹底的「電白」的話也會遇到一些困難。
總之,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和技術性很強,實踐運用廣泛但實際能力存在明顯缺陷的基礎性學科。選擇該專業的同學會獲得運用自己聰明才智的機會,以及未來廣泛的選擇機會和職業發展空間,但是有時也難免眼高手低或者屠龍之技的感慨。
夢圓金融我的非典型金融學之路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金融學專業 張 博
金融學雖然只是經濟類專業的一個分支,但它仍然包含一系列更細分的子專業,包括金融工程、國際金融、保險、證券投資等。
由於我從小就對經濟、金融有強烈的興趣,高中時《經濟觀察報》《財經》就成為案頭讀物,填報志願時結合自己的分數選擇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金融學專業。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金融學院在本科階段有兩個專業,分別是金融學與金融工程,其中金融學又在大三時劃分為證券投資、國際金融、財務管理三個方向,進一步強化各自方向的課程,在寬口徑的同時,培養學生細分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其實,金融學教育並不是一般人想像的那麼高深,尤其是國內的金融學教育,目前課程安排還比較偏向宏觀,除了經濟學課程之外,主要安排貨幣銀行學、金融學、金融市場學、國際金融、公司理財(財務管理)、財政學等內容,數理方面的內容相對較少,像貨幣銀行、國際金融等其實很多就是宏觀經濟學內容的擴展。
相比之下,國外的金融學教育一般偏向微觀一些的課程和數量化的課程,對外經貿大學的金融學院在國內金融院校中率先啟動了與國際金融教育接軌的工作,不僅強化了西方經濟學教育,而且在數學方面加大師資和課時投入,除了金融工程專業之外,普通的金融學專業也要學習16~20學分的數學課程,並安排了金融時間序列分析、金融風險定量分析、運籌學、隨機過程、金融數據處理、金融衍生工具等數理性很強的課程,作為基礎選修或專業必修。除此之外,作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特色,金融學專業還安排了26學分的英語課程,佔到所有課程學分的近五分之一。
為了進一步深造,我和眾多「屌絲」學友們一起選擇了考研。我報考的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金融學碩士,應該說,光華是國內金融學碩士教育改革的先鋒,在國內首創採用類似專業碩士的模式培養金融碩士,實行兩年學制,前三個學期修完主要課程,最後一個學期選擇導師完成學術論文。光華的金融教育更重視數理能力,當年考研的專業課題是十五道計算或證明題,每題10分,沒有論述或簡答題。碩士生階段的高級宏觀/微觀經濟學、金融計量經濟學等課程也與數學課無異。
除了學習專業知識,光華還重視學生的就業工作,就業指導中心安排了非常專業的人員為學生提供求職方面的資源和指導,學院領導每年都要到各大知名投行拜訪,宣傳光華品牌,推薦學生,並了解他們過往招聘的光華應屆畢業生的意見與反饋。學生中也自發形成了光華人俱樂部、投資諮詢協會等互助社團,一方面高年級或已畢業校友會分享有關的經驗和教訓,提供一些機會或資源;另一方面也是求職同學的良好互助互動平臺。像我個人就從光華人俱樂部組織的歷次活動和學長交流中學到了大量非常實用的求職經驗,並獲得了很多校友的推薦機會,受益匪淺。
畢業之後,我首先在一家券商從事境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諮詢與服務工作,後來又投身一家國有企業從事金融市場分析和投資併購諮詢方面的工作,以更好地發揮金融專業知識,為實業興國作出應有貢獻。
做一絲不苟的會計人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會計專業 鍾 鳴
會計專業是大熱門,一是文科、理科都可以報,專業不偏、方向不窄;其次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財經金融類專業一直是熱門,屬白領層次;最後就是大家都會考慮的問題:「這個專業好不好就業?」企業都需要財務,財務就要會計,所以良好的就業,也促成了會計專業的熱門。
當年高考填志願的時候,我選擇了會計專業,經過四年的大學學習加上三年的工作經驗,現在以一名會計學子、會計工作者的身份跟大家談談對會計專業的理解。幾乎每年高考填志願的時候,會計專業都是熱門,尤其是女生選會計的更多。
進入大學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課程學習了。會計專業的課程設置除了高等數學、計算機、英語等基本課程之外,還有會計學原理、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等專業課程,專業性很強。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財經類課程需要修讀:管理學、統計學、金融學、管理信息系統、經濟法、稅法、財務管理學、管理會計學、審計學等。我當年就讀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除了普通的會計學,還分了註冊會計師方向和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簡稱ACCA,成立於1904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及最有影響力的專業會計師組織之一)方向,如此廣泛豐富的課程學習,讓會計學專業畢業的學生日後得以在政府、稅務、財政、企業、銀行等眾多領域廣泛就業,就好比學會計可以當會計,也可以去銀行,但是學金融的就只能在金融領域了。
畢業之後找工作,大致跟其他專業的一樣,先是考公務員,然後就是參加招聘會,公務員考上的機率畢竟很小,所以大多數會計專業的學生還是會去銀行或企業。本人畢業之後就職於一國企財務部門,如今工作三年有餘,現在倒回來看,心裡有很多想法,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會計要多參加考試。會計學專業雖然知識領域廣泛,不過一定要學得精,使自己在專業方面加強。除了在校學習好應有的課程之外,該參加的技術考試一定要早點考,要走在別人前面,比如專業技術職稱考試,註冊會計師考試等。所以會計學專業說簡單也不簡單,入門很低,大專就可以考會計從業資格證,但是不是人人都能做財務總監,要想在這個領域發展好,一定要專業知識過硬。
隨後,要培養自己的管理能力。會計專業的良好就業性,讓會計人員就業的領域很廣,層次也相當大。好的企業的財務月薪過萬,一般的小企業會計就只能溫飽。要想當一名成功的會計,在課外也要不斷豐富自己,多閱讀財經方面的書籍,多鍛鍊溝通協作能力等都是很有用的。
最後講講會計專業的弱點吧。在會計信息質量要求裡面,有一條就是謹慎性,而且財務信息要求真實性,在別人眼裡,財務工作是相當嚴謹、死板的工作,每一條規章制度都必須嚴格遵守,每一項信息的披露都要求真實,容不得你半點的變化。所以會計工作是相當缺乏創造性的,不能有半點「創意」,所以喜歡創造性的同學要謹慎選擇。
金刊提示
大家也不要誤認為只要學了金融、經濟、會計這三門專業就一定能找到一份高薪工作,成為成功人士,也要認識到這些熱門專業所帶來的弊端。首先,此類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場,一般本科畢業生很難在剛畢業的時候就獲得如此高的職位;其次,本科課程設置有面「廣」而實用技能不「專」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