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的轉暖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最近發現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都放棄了唱K喝酒,選擇聚上三五好友去到郊外體驗戶外帶給人的愉悅感。
不同於籃球、足球和其他運動,戶外以「玩兒」為基礎,玩兒戶外,玩兒的心情,玩兒的是裝備。沒有任何身體對抗,沒有觀眾為你喝彩,在戶外活動中你的行為躲不過別人的眼睛,逃不過自己的內心,這種最貼近生活的運動方式能讓你最直接的接觸自然,觸達自己的本心,那一刻,你會感到無比的輕鬆、暢快,所有的煩惱也就都釋然了。
玩兒戶外的日子教會了我如何生活,每段人生就如同每次旅程,是一次次出發去冒險去體驗的過程。生活也在教會我如何行走,無論有怎樣的起伏出現,去隨著它而流動、成為它,進入那個寂靜的中心,你會看見那無盡的愛和美。
說的有點煽情,但確實是這麼回事兒。來點實際的,今天先給大家分享實惠好用帳篷、地席、爐具和爐頭。
帳篷分類
從帳篷的結構上講,大致可以分成四種:1.測地線帳篷;2.圓頂帳篷(DOME);3.隧道帳篷(TUNNEL);4.超輕帳篷。圓頂帳我們一般稱之為可自立的帳篷,也是大家見的最多,最基本的結構是十字交叉帳杆,這種帳篷搭建簡單,空間良好,是初級山友的理想選擇,這類帳篷的抗風抗雪壓性能都非常突出,所以這類帳篷也是被運用的最廣泛的,比較有名的圓頂帳篷,比如牧高笛的冷山系列。
三季帳是針對春、夏、秋季而設計的,是佔據全球帳篷市場的主導的產品,因為三季帳佔據普通消費者主要的露營季節,也是各大品牌產品線最豐富的原因之一。三季帳的外帳布料一般防水指數1500mm~3000mm之間,這種布料對於一般性降水是綽綽有餘了,好一點的甚至可以防暴雨。
如果你只是在春夏秋三季使用帳篷,而且是使用在低海拔地區(3000米以下),普通的防水係數3000以內的三季帳篷就夠用了。如果你喜歡1個人長途旅行,可以選購單人帳篷,或1到2人帳篷,如單杆帳,重量較輕。
紮營小技巧
紮營時,使用營柱不要急,想要最短時間完成搭蓋,有時會造成營柱的龜裂或金屬環的鬆脫,最好攜帶一截三英寸長的鋁合金管備用。
不同的廠商對營釘有不同的設計,從六到八寸,T型,I型或半月型,螺旋狀的營釘則針對硬地,巖地或雪地。當然營地附近的樹幹或樹枝,樹根也可為營釘。
營地建設後,將不需使用的物品裝入帳篷套內,營柱接頭鬆動須利用膠布貼緊,若帳篷遺失某部份會使帳篷無法結合。若想在山區也有個好夢,平日最好注意一些接縫點,如角落,營柱接合點等,並強化之,即使惡劣天候不會有任何問題。
帳篷四角要用地釘固定。晚間臨睡前要檢查是否熄滅了所有火苗,帳篷是否固定結實了。帳篷摺疊收拾前,先曬乾後再擦拭乾淨,雪期時,可利用雪塊擦拭乾淨,不要弄髒睡袋,或將帳篷倒置曬乾與擦拭乾淨才收。
睡袋和地席的選擇
睡袋的選擇相對容易,對於新手來說一開始可以買個薄一點的睡袋,睡袋的溫標在五度以上,這樣的睡袋體積和重量都比較合適,不要一開始就去買個兩公斤重的棉睡袋,浪費你的錢不說還讓你背的辛苦;等你需要更低溫標的睡袋的時候或者怕冷的同學可以去買個好點的羽絨睡袋。地席買一個舒服防潮防水的即可。
爐具可以讓你大飽口福
在戶外活動中,不論是炒菜做飯還是燒開水、喝熱茶,你都會需要一個可靠好用的爐具。仔細了解爐具尺寸、特色和燃料種類的知識將非常有助於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爐子。再專業一點就考慮和確定你大部份的戶外活動類型,如登山還是徒步,肯定需要的不一樣,高海拔和低海拔也不一樣。
火楓家的鋁製套鍋經過陽極氧化在其表面形成穩定性較高的氧化鋁保護層,耐磨、耐高溫、耐腐蝕、易清洗,有一定的不粘性。配置中鍋、茶壺、煎鍋不僅可以勝任燉、煮、炒、煎、炸等需求,輕鬆滿足的小團隊飲食,收納起來還可以裝進大鍋裡,便於攜帶。
愛路客的這款套鍋加入了人工寶石鍍層,增加了硬度,可以直接用鋼絲球清洗(當然如果想要延長使用壽命最好還是用百潔布和海綿)
爐頭防風很重要
國內常見戶外用的燃氣爐頭通常按氣罐來分類,分為卡式爐和扁罐爐頭。扁罐爐頭按結構又分一體爐頭和分體爐頭,或者按照功能分普通爐頭和預熱爐頭。
如果你對於負重極其在意,帶上一個燃燒效率更高的爐頭可以幫你省下不少燃料負重。下面推薦的這幾款高海拔、防風、普通環境下適用爐頭大家可以根據需求來挑選。
氣罐使用技巧
如果氣罐溫度太低,這時熱效率和燃燒效率就會顯著降低。可以在睡覺時把氣罐放入睡袋中,或者放入外衣口袋中,並在使用前加熱氣罐。
浸泡食物。點火後就把食物加入,在煮沸前食物會吸收水分。
把火關小一點:這樣做煮沸時間會延長,但可以極大的節約燃料。
避免完全燒開。接近燒開的溫度足以完成大部分烹飪工作。
在鍋裡放上食物或水,把鍋架到爐頭上之後再開火。
每個人的需求和預算不同,本文介紹的裝備在戶外用品中屬於經濟實用型,適合剛剛接觸戶外運動朋友,有的朋友花了幾千上萬買了裝備,只用了一兩次,花錢又佔地。國產品牌也有它的優勢,每一款裝備都有他的優點和受眾人群,便宜又好用,何樂而不為。
編輯:d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