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一名二年級學生方之瑜做了一副手抄報《我的媽媽》在朋友圈轉發。她在手抄報記錄母親穿防護服工作的樣子,幾句配文讓人淚目。
「大年三十,許多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都陪在孩子的身邊,一家開開心心、團團圓圓吃著年夜飯。但是,我的媽媽是一名白衣天使,每天戴著口zhào(罩)、面zhào(罩),穿著防護服在沒有煙火的戰場上打zhàng(仗)。」
母親堅守在隔離病房
女兒畫下媽媽穿防護服的樣子
發朋友圈的是孩子的父親方濤,同時配發了一張妻子穿防護服的背影和女兒的手抄報。他說,這是女兒偷偷做的手抄報,是送給母親的禮物。「我看了特別感動,就發朋友圈了,沒想到大家都來點讚!」照片裡穿防護服的就是顧敏敏,她是奉化人民醫院的醫生,從1月21日開始就在醫院的隔離病房「戰鬥」。除了偶爾和媽媽電話視頻連線,整個春節期間,女兒都沒有見到母親。
當時,醫院徵集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隔離病房一線的時候,顧敏敏第一時間報了名。「1月21日她本來說是下班開會,晚上 8點多接到電話,說馬上要去隔離病房,讓我給她準備好洗漱用品。」方濤說,作為家屬,他只能全力支持。
在手抄報裡,女兒還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我問媽媽:為什麼你不能陪陪我?媽媽說:我是一名共產dǎng(黨)員,國家有難需要我的話,我就上去。這就是我最美的媽媽。」
「放心,我會照顧好妹妹的」
女兒的懂事讓母親鼻酸
在微信上看到女兒的手抄報,顧敏敏瞬間就落淚了。「沒想到孩子這麼懂事,感覺特別欣慰。」
她說,家裡有兩個女兒,一個8歲,一個2歲。「一直在隔離病房,好幾天沒有見到她們了。」每次微信視頻時,女兒都很懂事。
「媽媽,我今天的寒假作業做完了,算術題全對。放心,我會照顧妹妹的。」「媽媽,你什麼時候回家?」每次面對女兒這樣的問題,顧敏敏都有些不知所措,她心裡默默想著。「等這場仗打完了,媽媽就回來了。」
「媽媽,你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們等你回來!」女兒稚嫩的童音,總能帶給顧敏敏一種力量。這段時間,顧敏敏每天都是「全副武裝」在隔離病房,不斷有隔離人員送進醫院。
因為醫療用品緊張,6個小時內都要穿著防護服、戴著面罩和口罩。「我們連喝水都省了,防護服穿著很悶,幾個小時下來就渾身難受。」
前兩天,顧敏敏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一個班頭下來,需要壓瘡小組會診一下」,配發的是她拿下面罩和口罩時的樣子,臉上、額頭的印痕清晰可見。「長時間佩戴口罩、面罩,現在她的臉上全是壓瘡,臉痛、耳朵痛,我看著都心疼。」方濤說,現在他能做的就是守護好這個小家庭,讓她沒有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