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 THE TRAVEL.
近日
呂四國家中心漁港上浩浩船隊,桅檣林立
一船又一船新鮮海產品即將從海洋到達大家的餐桌
那麼海鮮愛好者們,你們都有來過呂四嗎?
呂四港鎮,是啟東市第一大鎮,地處黃海之濱,擁有全國六大中心漁港之一的呂四漁港,是著名的旅遊漁港。呂四是新港,也是古鎮。兩千多年前的漢朝,呂四作為海上的孤島「瀛洲」開始在歷史上有了姓名,滄海桑田,沙洲陸地形成之後,呂四演變成了一座海邊小鎮,相傳仙人呂洞賓曾駕仙鶴到此救濟民眾,故而被正式命名為鶴城呂四。
呂四漁港外就是呂四漁場,為全國八大漁場之一,總面積約8000平方海裡,其南面是長江口漁場、北面是海州灣漁場,東面是大沙漁場。呂四漁場是多種名貴水產品的繁殖和攝餌的優良漁場,每年的八九月份是這裡最熱鬧的季節,漁船揚帆出海,帶回今年最飽滿鮮美的海味。
吃海鮮,就呂四。呂四港的海鮮,以無與倫比的「鮮」獨佔鰲頭。這裡的海鮮都是直接從碼頭運回來,靠岸的第一時間一部分被遊人或者市民直接買走,另一部分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海鮮店以及漁港附近的餐館飯店。大多時候,店裡的菜譜都是不固定的,一般都是今天有什麼海鮮到,就吃什麼,最大程度保證了海鮮的原汁原味。
梭子蟹
吃過了梭子蟹,這一年的秋季也就慢慢啟幕。呂四漁場的碼頭,幾乎每天都能見到一船船梭子蟹運上岸,個頭大,殼堅硬,但肉質卻非常飽滿細嫩,膏脂豐腴,味道格外鮮美。挑幾個活蹦亂跳的回家,用最簡單的清蒸方法烹飪,鎖住蟹肉最純粹的鮮味。
黃魚、鯧魚
呂四的小黃魚,名滿江海,近日「呂四小黃魚」和「呂四鯧魚」一起獲得國家地理標誌商標,呂四漁場自然地理環境獨特且優越,故而這個港口所出產的呂四小黃魚擁有品質和口感雙重優勢。呂四小黃魚體長而扁側,體表有光澤,呈金黃色,魚肉很有彈性,而且富含蛋白質、鈣,以及鉀、磷等有利於人體的微量元素,非常營養豐富。
芙蓉海底松
「芙蓉海底松」即指海蜇冷盤。呂四海蜇,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身體半球形青藍色,半透明,上面有傘狀部分,下面有八條口腕,口腕下端有絲狀器官。呂四人吃海蜇很有一套,過水清洗衝沙去鹹,用白灑、香菜和胡椒粉調製,爽口、脆嫩。
呂四不僅「好吃」,好玩的地方更是不少。除了獨具南黃海風情的呂四漁港之外,還有不少標記著千年古鎮符號的老屋古寺。
進士故居
呂四進士府是清末進士李磐碩於同治年間所建,現已有100多年歷史,是呂四地區保存完好的最古老的清代建築。硬山頂、三級踏跺、八架前簷廊磚木結構、硬木地板、琉璃窗格都是典型的清式風格。
百年銀杏樹
在呂四,有這樣一個關於銀杏的傳說:迷路的漁民曾經以銀杏樹作為返港的航標。所以銀杏在呂四人心中是有靈性的靈眼樹。古鎮境內有三個百年以上的銀杏樹,分別位於原城隍廟、文昌宮、中心小學。原城隍廟舊址內的銀杏樹年歲最長,人煙最旺,已有370多年歷史,高20多米,樹圍需3人合抱方可。
集慶庵
集慶庵位於鶴城公園南側,始建於北宋,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是啟東地區最古老的佛寺古剎。千年之前,海門知縣在此修築了一條綿延70公裡的堤壩以防海浪侵襲,當時一位真慧尼姑參與築堤並在附近搭建草舍居住,大堤竣工後,遂將草舍定名為「集慶庵」。因大堤的修築成功擋住了風浪,而後才逐漸形成了呂四鎮,於是便有了「先有集慶庵,後有呂四鎮」之說。
初秋季節,來呂四漁港
吃這一季最鮮美的海鮮
看百舸爭流,大海遼闊
來源 :南通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