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潔再搏衛生棉條三闖中國市場 之前因文化差異敗走

2020-12-19 紅商網

  相比於衛生巾,衛生棉條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一直存在滯後性。日前,寶潔旗下的衛生棉條品牌「丹碧絲」宣布三闖中國市場,回想起近30年前因背後的文化差異遲遲打不開市場的尷尬狀況,如今借著多元化、個性化和年輕化的國內消費趨勢,寶潔似乎看到了勝利的希望。然而,高企的教育成本加之依靠賣品牌維穩業績的現狀,寶潔和它的丹碧絲能堅持多久仍是未知數。

  三闖中國市場

  1989年和1999年兩次進入中國市場失敗後,寶潔近日宣布,旗下衛生棉條品牌丹碧絲將第三次登陸中國。最先發布這個消息的是丹碧絲的微信公眾號,除了介紹品牌,丹碧絲還在這篇公眾號文章裡解釋了如何使用衛生棉條以及所帶來的便利性。目前,該產品可以在寶潔的天貓旗艦店購買。1月16日之後,丹碧絲將在線上和線下渠道同步銷售。

  在過去兩年中,外資日化品牌都明顯感到中國消費群體向年輕化傾斜的趨勢。一直被詬病品牌老化的寶潔,也開始著力改革品牌、產品形象及營銷方式。丹碧絲的前期宣傳選擇微信這一埠,顯得更貼近「80後」、「90後」這一年輕消費群體。

  今年已經是丹碧絲第三次嘗試進入中國市場。「擁有超過13億人口的中國對衛生棉條存在偏見,衛生棉條市場的發展大大滯後於美國。」日化行業觀察員趙向暉解讀。據了解,丹碧絲衛生棉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29年,它的發明者是美國醫生Dr.Earle Cleveland Haas。1933年,這項發明獲得專利,Dr.Hass將其取名為丹碧絲。隨後,衛生棉條產品開始在美國市場銷售。1997年,寶潔公司以18.5億美元買下丹碧絲的母公司Tambrands。

  無論彼時還是此刻,丹碧絲都是美國以及全球市場銷量第一的衛生棉條品牌。在被寶潔收購之前,1989年,丹碧絲就嘗試進入中國市場,並在中國擁有自己的生產線。對於丹碧絲來說,當時首要的工作是教育市場,它在報紙和電視上做廣告,宣傳自己的產品。

  1989年的中國仍然相對保守,在公共場合討論女性生理用品並不常見。即使有電視廣告,這種有別於衛生巾的產品仍然很難向公眾解釋清楚使用方式和優勢。產量遠大於銷量,丹碧絲退出中國。1997年被寶潔收購之後,1999年,寶潔在南京市場悄悄上架了丹碧絲,最後仍然由於銷量不理想的原因於2000年再次退出中國。

  期待借力消費升級

  如果掀開時間的簾幕,回顧寶潔的產品線就會發現,除了此前在中國市場「曇花一現」的丹碧絲以外,寶潔還有不少產品在中國市場匆匆而過、難以長久生存。在進入中國的前18年裡,寶潔旗下至少有7個品牌已經退出中國市場或已毫無影響力,至少一個產品延伸失敗。其中包括「三年懷胎,兩歲夭折」的潤妍,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得寶、紡必適、速易潔,來無影去無蹤的CCM鈣、激爽沐浴露,以及2004年好似流星的舒膚佳洗手液等。

  「有時候產品在特定市場的表現不佳,並不一定是產品本身的質量有問題。面對市場的瞬息萬變,企業需要在先期設計縝密的市場調研和新品開發流程。」趙向暉認為,多年前丹碧絲進入中國市場沒有收穫任何成果,主要的問題就是產品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對於寶潔來說,此次引進丹碧絲,面向的主要是一線城市、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女性。隨著年輕消費者的崛起,丹碧絲相較於幾十年前或許有希望收穫更大的市場。

  從數據層面來看,衛生棉條在中國確實是「紅海中的藍海」。美國調研機構的數據顯示,中國擁有6.7億名女性,其中3.7億15-50歲的女性是衛生棉條的潛在目標人群。根據位於倫敦的市場調研公司英敏特的數據,2013年,中國的衛生棉條總銷售額只有1.9億美元。雖然這一數據較前一年已經有了8.7%的提高,但其金額仍只能等於總計76億美元的衛生巾市場的2.5%。

  對於寶潔的好消息是,年輕人主導的消費市場在近年來出現了改觀。年輕女性們期望在例假期間能夠更加自由,而越來越多的社交媒體也開始幫助品牌進行市場教育。

2頁 [1] [2] 下一頁 

寶潔旗下的衛生棉條在中國正式上架,這次能行嗎?

寶潔的衛生棉條再次進入中國 這次能賣得動?

2016「世界品牌500強」:日化類寶潔排名第一

應對消費升級,寶潔用跨境電商挖掘潛在市場

外資化妝品齊降價最大降幅達30% 歐萊雅及寶潔或跟

搜索更多: 寶潔

相關焦點

  • 三闖中國市場 寶潔再搏衛生棉條藍海
    相比於衛生巾,衛生棉條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一直存在滯後性。日前,寶潔旗下的衛生棉條品牌「丹碧絲」宣布三闖中國市場,回想起近30年前因背後的文化差異遲遲打不開市場的尷尬狀況,如今借著多元化、個性化和年輕化的國內消費趨勢,寶潔似乎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 觀察「衛生棉條」 市場1年復盤
    對於消費品而言,國外市場是一個不錯的參考,但卻不能照搬。衛生棉條在國內市場的水土不服一方面是因為操作難度和使用習慣的巨大差異導致的,另一方面,它挑戰了中國幾千年來形成的對於性、女性月事的傳統觀念。最近幾年,不管是老牌寶潔、恆安還是新興的初創公司,都致力於衛生巾的高端化。「丹碧絲」在中國三進三出,但寶潔仍然把最多的資源給到衛生巾升級產品線「always」液體衛生巾,不僅請流量擔當迪麗熱巴代言,廣告投放上也相當捨得。
  • 觀察」衛生棉條「市場1年復盤:中國女性為什麼不愛它?
    對於消費品而言,國外市場是一個不錯的參考,但卻不能照搬。衛生棉條在國內市場的水土不服一方面是因為操作難度和使用習慣的巨大差異導致的,另一方面,它挑戰了中國幾千年來形成的對於性、女性月事的傳統觀念。最近幾年,不管是老牌寶潔、恆安還是新興的初創公司,都致力於衛生巾的高端化。「丹碧絲」在中國三進三出,但寶潔仍然把最多的資源給到衛生巾升級產品線「always」液體衛生巾,不僅請流量擔當迪麗熱巴代言,廣告投放上也相當捨得。而恆安雖然據業內人士透露也已經在布局「衛生棉條」,但能看到的還是推出七度空間高端線,請來王子文代言。
  • 觀察「衛生棉條」市場1年,我發現了什麼?
    藉助我國巨大的人口紅利和本土化改良,有些「拿來」的東西雖發源於國外,但卻在國內開花結果,發展程度遠超國外,比如我們今天用到的電商平臺;而有些東西雖然在國外已經習以為常,但飄洋過海到本土後卻遭遇水土不服,比如衛生棉條,即使在歐美滲透率達到70~80%,在國內經期護理產品市場佔比卻不到3%,就連日化巨頭寶潔也是三進三出,屢戰屢敗
  • 寶潔要把衛生棉條第三次引進中國,它能和護舒寶一樣受歡迎嗎?
    寶潔要把衛生棉條第三次引進中國,它能和護舒寶一樣受歡迎嗎?△ 1992年丹碧絲年曆卡CBO 網訊(編輯 橘子)1月9日,寶潔通過其衛生棉條品牌Tampax(丹碧絲)官方微信號宣布,要在今年登陸中國,這也是丹碧絲在1989年和1999年後,第三次進入中國市場。
  • 寶潔旗下的衛生棉條第三次進入中國市場,這次能行嗎?
    寶潔旗下的衛生棉條丹碧絲(Tampax)今天在中國正式上架了。上周,丹碧絲在即將開售的消息。微信號上宣布了這不是丹碧絲第一次進入中國市場。它曾經於 1989 年來過,不過非常不順利,以至於望而卻步。1997 年,寶潔以 18.5 億美元收購了丹碧絲的母公司,後者又於 1999 年進入過南京市場 —— 因銷量太低,第二年再次退出。這一次,據說是發明了「導管式衛生棉條」的丹碧絲又捲土重來了,除了天貓和京東,它還將進入線下渠道。這可能是他們的信心來源:去年淘寶「雙十一」的時候,寶潔在自己的海外旗艦店裡上架了丹碧絲,12 個小時賣斷貨了。
  • 貿然進軍中國市場的衛生棉條,堪比「裸泳」於衛生巾的海洋
    此外,從榜上僅有的兩大美國品牌來看,中國女性消費者對源自亞洲的產品更顯青睞,同時也從一定程度上顯露了亞洲女性與歐美女性在選擇生理期用品上的偏好差異,歐美市場的人氣產品衛生棉條在中國市場尚屬小眾。衛生棉條、月經杯;褲型衛生巾、護墊1)衛生棉條的小時代:醞釀「暢銷」前,可觀的「教育」成本請備好眼看著中國女性生理期用品市場的飽和在即,歐美市場的主流「衛生棉條」又豈會坐得住?尤其是對於從80年代末就大膽將旗下衛生棉條品牌推入中國市場的寶潔而言,此前已有兩次退市的失敗經歷,如今可能就是等待已久的「良機」?
  • 美國銷量第一的衛生棉條丹碧絲(Tampax)登陸中國
    2017新年伊始,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支「導管式衛生棉條」的品牌、美國銷量第一的衛生棉條丹碧絲(Tampax)宣布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以期滿足中國女性希望在經期也能夠主動掌握生活節奏、獲得無感自由的經期保護「中國女生是很棒的女生,她們很獨立,有夢想,有開闊的眼界。近兩年,越來越多女孩子問我們,為什麼Tampax丹碧絲還沒有進入中國。很多女孩子出國旅行的時候,煞費周折地屯好多盒Tampax棉條回國,或者要找海淘才能買到。」寶潔女性護理品類副總裁楊珊珊分享說,「棉條是過去八十年裡一個重要的發明,從1936年開始,Tampax 丹碧絲讓更多女孩子可以選擇更自由的經期體驗。
  • 中國衛生棉條市場出現增長勢頭
    據《今日美國報》8月14日報導,擁有超過13億人口的中國對衛生棉條存在「偏見」,衛生棉條市場的發展大大滯後於美國。  報導稱,衛生棉條在中國的潛在市場很大。中國擁有6.7億名女性,其中3.7億15-50歲的女性是衛生棉條的潛在目標人群。不過要想說服中國女性放棄衛生巾,使用衛生棉條並不是件容易事。
  • 【深度】衛生棉條誕生90年,為何中國女性很難愛上它?
    棉冊的三個創業合伙人都是男性,其中一個過去任職於ABC衛生巾公司,曾經在公司內部試圖做衛生棉條,但是立項未果,於是懷揣著一個「棉條夢」加入了棉冊。據劉佳說,創業初期一共投入800萬元,第二期追加了2000萬元。2017年底劉佳接受媒體採訪時還是信心滿滿,認為這個市場「三年之內會迎來爆發」。僅僅一年後,他對界面新聞坦言,高估了市場增速。
  • 中國性別平等,要等到衛生棉條普及的那一天
    魯迅在《阿長與山海經》裡的阿長就說:「城外有兵來攻的時候,長毛就叫我們脫下褲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牆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來,再要放,就炸了。」裡面的長毛,就是太平軍。這種邪術源遠流長。明朝時傳教士把火炮傳入中國,農民造反時見到火炮很困惑,覺得這是邪術,決定用最「髒」的東西:婦女生殖器。
  • 想說服中國女性用衛生棉條?先問問這十大衛生巾品牌答不答應 |...
    此外,從榜上僅有的兩大美國品牌來看,中國女性消費者對源自亞洲的產品更顯青睞,同時也從一定程度上顯露了亞洲女性與歐美女性在選擇生理期用品的偏好差異,歐美市場的人氣產品衛生棉條在中國市場尚屬小眾。>眼看著中國女性生理期用品市場的飽和在即,歐美市場的主流「衛生棉條」又豈會坐得住,尤其是對於從80年代末就大膽將旗下衛生棉條品牌推入中國市場的寶潔而言,此前已有兩次退市的失敗經歷,如今可能就是等待已久的「良機」?
  • 中國女性喜歡用衛生巾,外國女性喜歡用衛生棉條,為何有這種差異
    但是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就是我國的女性朋友大部分都還是使用衛生巾,而外國的女性朋友更加喜歡使用衛生棉條,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中國女性喜歡用衛生巾,外國女性喜歡用衛生棉條,為何有這種差異存在這種差異與中西方文化的差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我國女性朋友受到封建傳統思想的關鍵,相對來說思想還是比較保守的。女人的私處又是一個非常私密的部位,衛生棉條需要塞入女人的身體內,這讓很多的女性朋友感到非常的排斥,而且還會認為衛生棉條可能會不衛生。
  • 外媒:中國女性不愛用衛生棉條 文化因素成最大障礙
    就在美國發明衛生棉條80年後,中國首個國產品牌的衛生棉條終於和廣大女性朋友見面了。來自河南的51歲電子工程師葉德梁(音)計劃於8月推出一個名為丹碧爽的衛生棉條品牌。他打算利用社交媒體來搞宣傳,以向廣大女性灌輸衛生棉條給健康帶來的好處。「中國擁有自己的衛生棉條品牌很重要,」葉說,「每個行業都需要一個先驅,我希望做國產衛生棉條領域的先驅。」
  • 從衛生巾到棉條,中國女性的月經自由實現了嗎?
    不過,我們也注意到,在1920年即誕生的衛生棉條、1932年即出現的月經杯,至今未在國內普及。即使在歐美市場,衛生棉條的市場教育也花費了將近20年的時間,而在中國,這場教育還沒有太大的成效 。主打衛生棉條的丹碧絲在1989年曾經嘗試進入中國。但是對於剛剛開始接受衛生巾的中國老百姓來說,衛生棉條「就像在全民都只騎自行車的時候,突然做了一個奔馳的廣告」。人們雖然充滿好奇,但仍然對棉條的高價和使用方法產生一種敬而遠之的心情。衛生巾在中國的銷量一直一騎絕塵,在2018年衛生防護用品總銷售額中的佔比達到88%。而衛生棉條在2016年全國只有2%的女性使用過。
  • 從衛生巾到棉條,中國女性的月經自由實現了嗎?-虎嗅網
    大多數出生在80年代之前的中國女性,最早接觸的並不是一次性衛生巾,而是一種叫做月經帶的東西。月經帶其實就是一個布條加上窄窄的長帶子,女性在布條上放些棉絮、碎紙等吸水材料,然後利用長帶子系在腰間就直接在經期使用了。
  • 非秘超淨棉條,中國女性衛生棉條市場的推動者
    根據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2010年的研究,中國女性的初潮年齡已經提前至12.3歲,比十年前提前了0.81歲。可見從增量上來看,衛生棉條在國內的市場空間會比較開闊。衛生棉條可以從源頭吸收經血,乾爽、不悶熱、可以讓女性自由活動,被稱為解放女性的神器。在美國女性中,使用衛生棉條的比例已經超過了70%,但在中國的使用率僅保持在2%。
  • 衛生棉條是紅海中的藍海?NAT那天有機棉條強勢來襲
    談及女性生理期用品,衛生巾在中國女性衛生用品市場中佔據約83%的份額。但據調查顯示,近幾年中國衛生巾市場增速開始放緩,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也越來越難感知產品間的顯著差異化,國內衛生巾市場逐漸演變為「紅海」。
  • 衛生棉條和姨媽巾,哪個更適合女性?為什麼歐美人偏好棉條?
    為什麼國內女性從不使用衛生棉條?01生活觀念存在一定的差異由於生活環境的不同,我國女性和歐美女性在習慣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尤其是兩種衛生棉的使用方法不同,對於衛生棉條的塞入式,大多數中國女性還是不能接受的,尤其是一些還沒有成年的青春期少女,如果在使用過程中一不注意導致損傷,也就更沒必要了。
  • 8款主流衛生棉條測評:原來衛生棉條比衛生巾吸收量更大?
    據歐睿國際的調研數據顯示,2015年美國市場的衛生棉條銷售額達11.8 億美元,與衛生巾的14.8 億美元相當。   另據《洛杉磯時報》報導,近7成的美國女性消費者使用過衛生棉條。而與此截然相反的是,在中國,衛生棉條卻一直十分「小眾」,毫不起眼。   2015年,衛生棉條在中國的銷售額只有 390萬美元,在106.3 億美元的衛生巾市場面前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