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文殊鎮翟山景區的美麗傳說

2021-01-11 禹州第一資訊

文 :桑曉東丨圖:連小旭、桑曉東

翟山景區位於文殊鎮境內,距禹州市城區20公裡。翟山景區,以翟山為主題景觀,涵蓋翟山公園、陳南新村、陳東村、陳西村及葛溝竹園溝村等區域。既有自然景觀,也有人文景觀。主要景點有翟山公園、陳南新村民居、革命老區功績紀念碑、迎風閣(東閣門)、福音堂、翟山廟、陳崗寨、土窯洞、核桃園、竹園、杏園、桃園、油菜花梯田、向日葵梯田等。景區南鄰文殊北溝、東臨坡西坡街、西連葛溝彭臺、北鄰坡村圪塔寨。省道236和縣道燕磨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從城區出發,沿燕磨路西行,至省道236交匯處,右轉直行300米即到。也可走禹神快速通道,在神垕文化牆右轉,沿省道236直行10公裡即到。

翟山屬箕山山系,呈東北—西南走向,長600多米,海拔309米,有大小四座山峰。遠觀翟山像一條巨龍,頭北尾南,意欲騰飛。翟山景色秀麗,自然植被豐富。春來滿山花開,爭奇鬥豔;夏至曲徑通幽,綠樹成蔭;秋季果實纍纍,鶯歌燕舞;冬天柏濤翻滾,炊煙嫋嫋。翟山盤山公路蜿蜒盤桓,太陽能路燈排列有序,景觀路拾階而上。翟山東坡下的陳南新村,別墅高樓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幸福大街縱橫交錯、花卉成行,文化廣場別具一格、歡聲陣陣,各項配套設施功能完備、嘆為觀止。

世代聚居於此的陳崗人,熱情大方,與人友善,自強不息。加之陳崗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十分豐厚。在這個美麗的地方,祖輩相傳,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

翟山來歷的傳說

陳崗村地處三河兩嶺中間,從南至北,分別為藍河、南嶺、湧泉河、北嶺、潁河。南北二嶺分別是從牛頭山和大洪寨山延伸下來的。相傳南北二嶺為雌雄二龍。很久以前,雌龍從牛頭山來到文殊西邊,一擺尾,一拱身,朝北下了一個龍蛋,這個龍蛋就是翟山。

龍蛋孵化白龍即將成型時,驚動皇宮,於是皇上派人四處查詢,了解真相後,皇上批道:「想方設法鎮住此龍氣,以免將來生事翻朝(意即改朝換代)。」白龍見狀, 向北順勢要逃入湧泉河。上方派人立即在翟山北山腳下,修蓋翟山廟,壓住龍頭以降服白龍,白龍大怒,一拱一拱,形成南北四個山峰。白龍又退到南嶺,欲退入藍河逃走。上方又派人修建文殊寺,才鎮住白龍。白龍大怒,氣得肚子破爛,流出兩股清水:一是翟山東坡山下白龍池,一是陳南村部口前黑龍池。

有龍就有印。村東面的靈山(當地人也叫鐵山嶺)即為龍印,故靈山山石為紅色。有印還得有印泥,故黃龍池的水底呈黃色。

註:南嶺,即鐵山嶺,又名靈山,因在陳崗村南,故名;北嶺,在坡村、圪塔寨北,因在陳崗村北,故名。

翟山得名的傳說

很久以前,翟山並沒有名字。因在村民居住的地方之南故名南山。

南山上有大量的寶物存在。祖輩傳說,南山老窪地裡有一匹金馬駒,南山聖母廟後有一隻金雞娃兒,南山大石橋一帶有一隻金蚰子。金馬駒每逢小霧迷濛的天氣,它的影相就能從老窪地裡,反射到山下老柿窪邊上一座墳地的墓碑上。金雞娃兒神出鬼沒,看見在前面,馬上就攆。誰知攆半天,一眨眼,什麼都不見了。金蚰子善於捉迷藏,有時在這裡叫,有時在那裡叫。你去東,它跑西;你去前,它在後;始終不肯現身。

外地人聽說南山有一群寶,財迷心竅,前來捉拿。可是不管他們怎樣用盡心機,也無濟於事。後來,不知從哪裡來了一位南蠻子,聲言不把南山上的寶貝「擇」完,決不罷休。「擇」完南山上的寶貝,就等於「擇」了山。因而後來人們把南山叫做「擇山」,再後來以「擇」的譯音,改為「翟山」。時間一久,這些寶貝究竟怎樣沒有了,誰也說不清楚。有人說南蠻子盜走了,有人說他根本就沒有找到,有人說金馬駒、金雞娃兒還在出沒,而金蚰子死在大石橋頭石龍頭裡了。

這些寶物到底去哪裡,至今人們還是一個謎。但南山改名為翟山卻世代相傳了下來。

註:①擇,有兩個讀音,一為ze,挑選;一為zhai,義同ze,如擇菜,另有分解並理清的意思。文中取zhai音。

②南蠻子:古指長江以南的少數民族居民。中原人眼中的南蠻子多狡黠聰明。

陳崗南北嶺雌雄二龍傳說

雌龍在文殊北產下龍蛋後,繼續東下,一直到方崗,龍氣才落底。因此,方崗就成為周圍出人才最多的地方。

雄龍順著湧泉河,遊至北嶺(現在的馬莊路口處),一昂頭、一拱腰,形成前後一高一低的拱動架勢,龍爪又朝南一按,按住馬莊,停落於虎頭山。因而馬莊祖祖輩輩出人才,人數多於其它村。

龍爪在虎頭山又一用力,擠出了陳崗的優越地勢,形成西高東低,南北溪河相間的神美環境。靈氣託於村東的西臺和東臺,讓外地人家攆塋地的佔住,其家中同時出了東臺御史、西臺御史兩任大官。外地人家當官後,在東臺和西臺建宅,並形成街市,位置在坡街寨偏向東南,名為前臺街。前臺街市面繁華,生意興隆,南來北往的,挑挑擔擔的,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後東西二御史被朝中奸臣所害,慘遭抄家,株連九族,並放火燒毀了東臺御史和西臺御史的宅院。其它居民見狀,怕牽連自己,就相繼搬走。所以至今在東臺和西臺留下大批的古代磚瓦殘片。

雄龍在谷水河入河時,心情高興,龍尾擺了一擺,擺出個歷史名鎮順店鎮。

這條龍順潁河一口氣兒跑到禹州北關,當它抬頭換氣時,一翻身,擺出個禹州城。

翟山蚰子不會叫傳說

故事發生在西漢末年王莽攆劉秀時。

一天中午,劉秀跑到翟山,發現王莽的軍隊被甩掉了。跑了三天三夜的劉秀,又累又瞌睡。他下馬後什麼也不顧了,倒在路邊的草叢中就要入睡。剛有睡意,就聽到周圍的蚰子叫起來了。蚰子的聲音大而響亮,「吱吱……吱,吱吱……吱」,鬧得他翻來覆去睡不著。劉秀非常氣惱,坐起瞞怨道:「這裡的蚰子要是不會叫,讓我好好睡一覺,該有多好呀!」誰知他話音一落,附近的蚰子就不叫了。劉秀躺下酣睡,一覺睡到第二天太陽發紅。他醒來一看,天也亮了,仿佛又聽見遠處有兵馬的喧鬧聲,推測是王莽帶人追來了。於是他再看看左右,發現沒有異常,立即上馬向西南跑去。

自此,陳崗境內的蚰子,就再也不會叫了。

翟山金馬駒的傳說

相傳西漢末年,有一老夫在翟山山前種一瓜園。整塊瓜地,長勢良好,特別喜人。轉眼,棵棵瓜藤都接上了瓜。

一天,一人來此閒遊。他來到瓜園,見滿地是瓜,便想買瓜解渴。站在瓜地邊,東瞅西看,忽見瓜棚前有一瓜,個大色鮮,與眾不同。他知其妙用,心中暗思道:好一寶貝,竟出現於此,煩我好找呀!因瓜不熟他先付數倍定金。臨走,他千叮萬囑地說:「不管多久,我不來,這個瓜不能摘,一定等我到來,才能摘瓜,切切!」誰知瓜園的瓜全熟摘完後,唯它不熟。老夫又等數日,還不見瓜熟,等得無奈,最後只得摘瓜放入棚中。

第二天,定瓜人來到瓜園,一看瓜被摘掉,心灰意冷,拿起瓜自語道:此瓜要長七七四十九天才能成熟,不料早摘一天,要它何用?說罷,舉瓜摔入山溝。瓜一著地,傳出巨響,翟山爆開。開處現一山洞,洞內一匹金馬,拉著一盤金碾,正在碾金豆。這人見狀,衝入洞中,拽開馬韁繩,就向外拉。哪知金馬駒拽斷韁繩,東躲西閃,跑到老窪地裡躲了起來。

那人悻悻出洞,再不見金馬駒的蹤影,無功而返。

翟山奇珍中草藥的傳說

翟山地處中原,山上生長著各種各樣的中藥材。翟山東緩西陡,徑石滿山。山頂上,塊塊大石,形態各異。古時人煙稀少,山中自然有飛禽走獸,珍物奇藥生存,所以古人有「薅斑茅、摘紅娘、搬雲梯上到翟山上」佳話。

從前,有一賣假藥的郎中,在翟山東坡大石橋旁的雙廟(翟山公園大門口附近)前鋪地賣假藥。他舞動手中的紙合扇,搖頭晃腦地吹噓道:「我的藥,無限靈妙;我親自登雲梯上翟山,薅下的斑茅,摘下的紅娘。」他還自吹自擂說:翟山如何如何高大,如何如何險峻,他採藥幾乎送命。說到這裡,在一棵大皂角樹下乘涼的巍大爺實在聽不下去了,站起身,走到野郎中前面,對他帶有諷刺味地說:「夥計,甭噴了,看看身後廟牆上的碑記,再說也不遲。」那人臉一紅,只得起身,一看碑記,才知道身邊這座山就是翟山。自己說了半天,原來已經噴掉溝了。

於是那人什麼也沒有說,整理了一下他的藥物,灰溜溜地離開了。

註:①紅娘,即紅娘果,植物果實;也有一說是紅娘蟲,屬昆蟲類。一種中藥材。

②斑茅,即斑茅草,一種中藥材。

翟山大石橋的傳說

翟山腳下,有一座不太大的石拱橋,村民稱為大石橋。

據說,明末時期,陳崗村居民鼎盛,人口倍增。陳家出了一個侍郎和一個州官,村威遠震。

一天,來了個南蠻子,自稱會看陰陽宅,準確無誤。陳家老太爺接待了他,並叫他去翟山腳下看一看他家墳地的氣脈。南蠻子到那一看,陳家墳呈西南、東北向,前面開闊,書案桌正南擺正,左扶右靠,來氣翟山拖出,真是一方寶地。他看罷,暗中尋思:這是一塊千裡難尋的好地,能出一升二合芝麻官,不如將它破壞,省得後世麻煩。於是,他裝模作樣地仔細查看墳地,然後,神秘兮兮地對陳老太爺說:「這塊墳地確實很好,將來陳家官出閣老、學士,但要費很多周折。如果能把去文殊的路,由原來的繞墳而過,改為沿雙廟牆邊從北而南直行,將來家中的官運就會更加亨通。」南蠻子的一番話,說得陳老太爺心花怒放,信以為真。南蠻子趁機又說:「從雙廟向南是平地,路好修。你再看墳的後面,從炸山流下來的雨水,正流經你家的墳地,墳背靠的炸山山石剛露出地面,擋不住雨水。雨水順勢蔓延到你家的墳地,甚至會衝毀墳地,從而破壞你家的風水。不如把墳後的山石挖掉,再修一座橋,讓雨水從橋下流走,這樣會使墳、路都好。」

一番話,使陳老太爺動心了。於是,他決定從墳後修通道路。工程修到墳地西南角的山石時,特別難挖,更使人驚訝地是,今天挖一點兒,明天就會長成原樣,好像它是活地一般。無耐之下,就讓人白天黑夜不停地挖,終於挖開了一條通溝。修橋後,山上的雨水從橋下暢流無阻。他還讓工匠在橋南頭雕刻一條石龍,頭朝東北、尾向炸山,並在橋北東側刻碑記之。這才了卻陳老太爺的一樁心願。

經過一段時間後,陳老太爺經人提示才慢慢醒悟,知道自己上了南蠻子的當,把好好的墳地破壞了。自此,陳家後代再也沒有出官,就是當時的兩任現官,也因做錯事被罷了官。全家人埋怨陳老太爺不該聽信南蠻子的話,但後悔已晚。

村中原先有兩處官宅,就是那時陳家留下來的。

註:炸山,山名,在翟山南。在炸山和翟山之間有一深溝,傳說是白龍逃脫不得,身體炸裂形成的。也有認為炸山屬於翟山的一部分,是最靠南的一座山峰。

湧泉河水簸箕的傳說

湧泉河從陳崗村北由西向東穿過。

相傳河中有一神寶——水簸箕。它有時向上遊,有時向下遊。上到虎頭寨邊的河灣處,下到柳林村南。它一遊動,河水就會發出「譁譁」的巨響。特別是夏季夜深人靜時,在村中就能聽見譁譁的水聲,象是發大水。聲音有時從上向下,有時從下向上。不管什麼時候,只要水聲一響,人們就會辨別出水簸箕是向東的,或是向西的。這一點,村裡的小孩都記得特別清楚。夏夜,人們在村中樹下乘涼,忽聽見譁譁的聲音,這時,老奶奶就會說:「你聽,水簸箕從下河上來了。」有時還會說水簸箕從上遊下來了。老爺爺更會形象地講些他在河中聽見河水聲響時,看到水會上拱的樣子。

傳說初夏的一天,水簸箕在湧泉河鍋底潭邊曬暖。一位老人去河邊墾荒,正好路過潭邊,無意中看見那裡有一個破簸箕。他順手拿起簸箕,看它太破舊,無甚用處,就隨手扔到了鍋底潭裡。哪知,寶物一見水,就「譁譁譁」地順水跑掉了。這時,老人才知道剛才拾起的是寶物水簸箕。看著跑走的寶貝,老人後悔莫及。後來,再沒有聽到水簸箕的聲音,有人說,南蠻子把它盜走了。

流傳在陳崗村的這些美麗傳說,猶如一道靚麗的人文風景線,給翟山景區增添了無窮的魅力和神秘的色彩,激發了越來越多的觀光者登山遊玩的欲望。在這裡,觀景,看戲,聽故事,逛夜市,拍抖音,逛廟會,唱歌跳舞,舞獅賞燈,品嘗農家菜,夜宿農家旅館,吃喝玩一條龍服務,給人一種回歸自然的感覺,讓觀光者體驗一把鄉村美的享受。

來源:禹州市三都文化

相關焦點

  • 為咱禹州文殊鎮這個大哥的所作所為點個zan!
    折翼「萌」鳥落難禹州被救5月2日中午,河南省禹州市森林公安局接到市110指揮中心轉來文殊派出所求助,稱有群眾撿到一隻不明大鳥,要求上交警方予以救護
  • 禹州好玩的景區都有哪些
    禹州大鴻寨風景區,大鴻寨風景區位於禹州市鳩山鄉境內,主峰大鴻寨高1156米,面積30平方公裡,以湧泉河流為界,自然分成南北兩大區域。大鴻寨景區集自然山、水、洞、林為一體,其優美而豐富的自然生態旅遊環境,符合人們回歸自然的心理要求。大鴻寨風景區是國家級4A級景區,門票32元/每位。
  • 禹州大澗村大風口景區將迎來大發展-禹州第一網
    禹州第一網小編從河南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獲悉,2020年9月1日即將投資2.033億元進行禹州市大風口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項目名稱:禹州市大風口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項目代碼:2020-411081-90-01-044680行業類別: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娛樂業項目建設性質:新建項目建設地:許昌市-禹州市
  • 禹州高三4月7日起有望開學!六個「壞蛋」在禍害咱禹州人!禹州這種病免費治療!禹州2名司機被罰!官方回應南水北調吃水工程收500元
    近日禹州多所學校為開學做準備進行複課模擬演練3月21日上午,禹州南區學校全體教職工參加了「禹州南區學校疫情防控知識」培訓會議。文殊鎮黨委、政府立即安排人員進行調查落實,2020-03-18通過中國禹州網書記市長信箱現將有關情況說明如下:
  • 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基層巡講活動在文殊鎮舉辦
    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基層巡講活動在文殊鎮舉辦為深入推進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發揚新時代道德模範引領作用,助力鄉村建設,傳播文明新風。12月16日下午,由市文明辦、郊區黨工委主辦,文殊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承辦的嘉峪關市2020年第12期道德講堂總堂暨「德耀雄關·身邊榜樣」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基層巡講活動在文殊鎮道德講堂開講。文殊鎮機關幹部、村組幹部、村民代表共計60餘人參加。
  • 禹州停車場收費標準公布!包含醫院、車站、景區等……
    在禹州不管是逛商場、去醫院還是去景區,都要擔心停車問題別慌,剛剛又有新消息流出近日,禹州市政府發布了「實行政府定價停車場收費標準」的通知,完善了對禹州各大醫院景區、地下停車場的收費標準禹州市景區停車場收費標準1大鴻寨景區停車場開始時間:(自2013年3月1日起執行)收費標準:1.七座以下(含七座)10元/車·次2.七座以上15元/車·次02逍遙觀景區停車場
  • 【圍觀】禹州警民救下一隻「萌鳥」!調查後發現它的「來頭」可不小,竟然是......
    一隻翅膀和尾翼骨折的大鳥突然出現在禹州市文殊鎮君垌村的野草叢中被禹州警民就下來以後發現它的
  • 【關注】禹州誠信「紅黑榜」出爐!248家企業上榜.....
    7禹州市美途電器有限公司8禹州市啟航運輸有限公司9禹州市文興昌藥業有限公司10禹州市中工泵業有限公司11禹州市神獅砂輪有限公司12禹州市長宏電瓷電器有限公司13河南省禹州市板框壓濾機廠14禹州市恆大水泥製品有限公司15禹州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16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禹州支行17禹州市鑫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18禹州市禹龍石油城19禹州市森發工藝品有限公司20禹州市豐燮養殖有限公司21禹州市方山鎮紅遠採石廠
  • 「毋忘在莒」的翟山坑道,金門遊必到景點之一
    它位於古崗村古崗湖東南方翟山,地圖上看也就是在啞鈴的左下端。坑道始建於1963年,總長357米,寬11.5米,高8米,可容納42艘機動艇駐泊。當年從臺灣本島運來的軍需品、民生物資,就是由這些機動艇運進翟山坑道後,再轉運到其他軍營的。翟山是花崗巖,開鑿坑道極為艱難。山體先要炸開口子,再由人工拿著十字鎬挖掘,這讓眾多工匠苦不堪言,飛石亂濺,一不小心就性命堪憂。
  • -禹州第一網
    專家團為禹州量身打造了兩堂大課,從美麗鄉村接待實操,到景區企業的有效管理,還以禹州本地的美麗鄉村大澗村、張家莊為實例,深入分析了我市鄉村旅遊接待現狀、鄉村旅遊餐飲標準化服務、如何做好鄉村旅遊接待、景區標準化管理與思考。
  • 禹州神垕鈞瓷詩三首
    之後,雖然在許多商場裡見過各式各樣的鈞瓷,但那鈞瓷的聖地神垕鎮,一直讓我魂牽夢繞,心儀神往,總想再睹它的芳容,今天終於如願以償,8月17日下午,我同好友全國名中醫毛德西教授於禹州講學後,在市政府王國斌先生的陪同下,到神垕參觀。
  • 河南禹州:上古傳說闡教鼻祖元始天尊的弟子廣成子成仙的逍遙觀
    文化氛圍特殊的地理地貌成就了特殊的文化積澱,逍遙觀是上古傳說—闡教鼻祖元始天尊的弟子廣成子-成仙的地方。據《神仙傳》記載:「三皇之時,玄中尺法師,全闕帝君,鬱花子,九昊老子布疲乏於仙山。」軒轅黃帝時有廣成子真人修道於此。《莊子》載:「黃帝為天子十九年,今行天下,聞廣成子在崆峒山,往見之。」
  • 禹州:柏山塔禹妃廟的傳說
    傳說,這口井下通海眼,又有人說可通潁河,有人將兩隻水鴨放入井裡,幾天後這兩隻水鴨竟然從潁河的大石頭下遊出。文峰塔所建的方位從風水學上叫做「文昌帝君」之位,它象徵著我們禹州文脈昌盛、文運長久的標誌。所以這裡歷史上湧現出了很多傑出人才,比如說:謀聖張良,秦大丞相呂不韋,畫聖吳道子,御史大夫晁錯,五朝元老馬文升,顧命大臣褚遂良等等。
  • 徐科實小攜手翟山小學共建「四有」好教師團隊
    徐科實小攜手翟山小學共建「四有」好教師團隊——開展共建交流互訪活動引領團隊成長  根據「四有」好教師團隊建設工作的要求,為進一步提升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徐州市科技實驗小學「四有」好教師團隊與共建學校翟山小學開展一系列參觀交流及研討活動
  • 河南禹州:打造多元化旅遊景區 融合鄉村旅遊化發展
    禹州神垕在2018年創建成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七裡長街橫貫古鎮,展示著深厚的傳統文化積澱和濃鬱的人文景觀風貌,秀麗的山脈給神垕帶來了發展休閒度假、觀光旅遊和體驗鈞瓷文化的休閒場所。神垕是唐宋以來馳名世界獨步天下的鈞瓷藝術的發祥地,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歷史。
  • 100元1把香椿自己摘,禹州人春遊出行必備攻略!
    可以徒步的地方春天萬物萌發選一條美麗的線路徒步一邊健身一邊欣賞美麗的風景潁河沿岸步道潁河兩岸累計修建人行彩磚通道數十公裡,這條河兩岸是沿線人們散步休閒的地方地址:禹州、新鄭、新密、長葛交界處大鴻寨景區大鴻寨風景區集自然、山、水、洞、林為一體,是河南省少有的自然生態旅遊區之一。主峰大鴻寨高1156米,駐足山巔,俯視遠眺,萬壑縱橫,群山拱衛,峰巒疊翠,氣象萬千。
  • 【新春特輯】2019年禹州「雙節」文化活動火爆來襲,百萬人民High...
    ,激發網友對美麗禹州、文明生活的熱愛。  四、旅遊景區、景點「雙節」文化活動  1.2019年禹州市第七屆鈞瓷生肖主題作品展  時    間:2019年1月21日至3月9日(農曆臘月十六至二月初三)  地    點:市鈞官窯址博物館  內    容:集中展示優秀生肖賀歲鈞瓷作品,大力宣傳弘揚鈞瓷文化,
  • 河南禹州:大鴻寨風光無限美
    大鴻寨旅遊景區位於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市,地處許昌禹州、鄭州登封、河南汝州三市交界地帶。景區山峻峰險、石奇水秀,泉清瀑壯、竹修峽幽,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河南省野生藥材根源基地、全國十佳生態文明景區。
  • 禹州唯一!清華錄取通知書已送達!-禹州第一網
    「同學你好,我是禹州郵政投遞員,你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到了。」8月21日上午,禹州郵政投遞員蘇師傅撥通了我校畢業生靳吉洋的電話,通知他這是一封來自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且是今年禹州唯一的一份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
  • 去禹州玩,不光是看鈞瓷和老街,這幾個地方也不錯
    龍泉寺,位大鴻寨景區臥佛山下,始建於漢魏時期,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晨鐘暮鼓,禪音繚繞。寺前一棵千年銀杏樹,很是神奇。畫聖吳道子紀念館,也叫吳道子國畫院,位於禹州市的鴻暢鎮。為紀念畫聖吳道子而建。紀念館不算大,兩進院子深。院子裡有碑林,沒有古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