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不僅為中國人民所敬仰,更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周總理雖逝世多年,但他的思想之火生生不息,對今天的人們依然有啟發。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周恩來總理4句經典語錄,最後一句西方人最愛引用,我們更要牢記。
第一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你不喜歡,你算老幾?」
眾所周知,文藝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就是為人民奉獻有價值的文藝作品。檢驗文藝作品的價值,離不開群眾的喜惡,周總理說這段話的目的就是呼籲少幹涉文藝創作,給文藝創作多點自由。
現在有些創作者喜歡孤芳自賞,將自己的作品雕飾成人工的藝術成品,看似華美,實則沒有價值,不受歡迎還要怪群眾沒有眼光;還有些批評家瞧不起下裡巴人,覺得俗不可耐,可周總理就說過:「上海人喜愛評彈、淮劇、越劇,要你北京人去批准幹什麼?」
第二句,「在現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若不強大起來,不建成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國家,就要受帝國主義的欺侮。」
周總理是知道中國受盡了欺負才會說出這段話,落後就要挨打,被打過的疼要永遠記得,因為下一次對方絕不會只讓你疼幾下就放過你。記得之前看過一部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鄧小平坐在日本高鐵上環遊日本時,被問及是什麼感受,他只回答了一個字:快。多年之後再看,中國高鐵發展之快令世界咋舌。這是進步,願這樣的進步再多點,再快點。
第三句,「敢於向一切國家的長處學習,就是最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現,這樣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夠自強的民族。」
你的對手也可以是你的「朋友」,哪怕有隔閡也要敢於學習對方的長處,用作己用,這不是弱者的表現,反而是強者的偉大之處。因為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國家完美的民族,所以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有長期的進步。剛愎自用絕不是自強。
第四句,「下結論為時過早」。
這句話在中國流傳不深遠,西方人卻很喜歡引用。這句話的出處有幾種不同的說法,流傳最廣的版本是1972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訪華期間,詢問周恩來總理對發生在300年前的法國大革命的歷史作用有何看法。據說周恩來總理沉吟了一下,然後回答說:「下結論為時過早。」這句話也漸漸成為了西方人在審視歷史、解讀現實時最常引用的一句「周恩來語錄」。
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在哈佛發表蘇聯解體,及其對歐洲和世界影響的演講時就說到,他對蘇聯改革的歷史作用的看法同周恩來對於法國大革命的看法一致,即「下結論為時過早」。
「人民永遠的好總理」周恩來於1976年1月8日逝世,全國各地人民群眾都自發悼念,去世後依然受萬人敬仰。周恩來總理5句經典語錄,最後一句西方人最愛引用,我們更要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