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材料一:
從首顆人造衛星到一箭三星,從無人試驗飛船到航天員太空出艙,從探測器繞月飛行到月球背面軟著陸……中國航天事業正大步邁向國際最前沿。2020年,北鬥三號有望實現全球組網,火星探測提上日程,中國人認識和探索太空之旅正積蓄力量,向更高目標挺進。
材料二:
當年,你們發憤圖強、埋頭苦幹,創造了令全國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顯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勳已經牢牢銘刻在新中國史冊上。不管條件如何變化,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志氣不能丟。新時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為榜樣,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習近平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的回信》節選)
請從下列任務中任選一個,完成寫作。
①一位準備報考航天院校的高中畢業生,寫給參與「東方紅一號」衛星研製的老科學家的信。
②為參加學校舉辦的「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做強國一代新青年」演講比賽,寫一篇演講稿。
③為參加市科協主辦的「紀念『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50年」主題徵文活動,寫一篇時評。
④2020年4月24日「中國航天日」主題活動中觀看《東方紅一號》紀錄片後的觀後感。
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切合身份,貼合背景;符合文體特徵;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寫作提示 |鹿邑高中張月
此試題是雙則組合材料驅動型任務作文。兩則材料選擇是具有針對性的主流媒體報導的內容,並針對極具時代旋律的材料內涵設置了多重情境任務。這些都與高中生的實際生活貼合,符合「立德樹人」的理念:激勵考生保持理想和信念,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歷史觀,強化社會責任感。
因此,考生只需提取出材料的中心內涵和認真完成驅動任務,即可進行謀篇布局。
材料中心內涵:
材料一的中心內涵:回首中國對太空探索的歷史,中國科技力量不斷蒸蒸日上,取得輝煌的成就,並繼續向更高的目標挺進。
材料二的中心內涵:航天事業的非凡成就,離不開科學家們的奮發實幹、自強不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敢於面對艱險、勇於追求理想的精神。
驅動任務指令:
任務一,需考生完成書信體的格式,據結合材料內涵,考生可寫對老一代科學家精神的讚美、致敬和作為青年人要以他們為榜樣,接好精神的接力棒,實現中華民族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
任務二,需考生完成演講稿的格式,據材料內涵,考生要寫出如何成為一代強國青年,例如,要奮發實幹、不怕艱險挫折、要有理想追求,與老一代科學家們並齊,為實現人生理想和民族強國而不懈奮鬥。
任務三,是一個「時評」形式的任務,材料的內涵,考生在謀篇布局時,要體現「引、議、聯、結」的構思模式。
任務四,基於作文取材是2020「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50周年的時政背景,考生寫作時完成觀後感的表達情情境,再結合材料內涵,體現出看完紀錄片給你帶來正能量,不僅實現個人理想,還要為祖國的夢想奉獻一己之力。
名師範文1
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做強國一代新青年
崇陽一中 廖鵬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非常榮幸能夠參加本次演講比賽,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做強國一代新青年」。
「兩彈一星」精神是老一代航天人於困苦中開拓,於篳路藍縷中以啟山林的精神。他們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讓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不再凌空蹈虛。
憶往昔,前輩航天人於困苦中開拓,堪稱我輩青年表率。
羅曼·羅蘭曾言:「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他,赴美留學,僅用22月就獲得了博士學位。然而,美國的豐厚收入沒有留住他,錦繡燦爛的前程也沒有羈絆住他。他毅然決然投身到中國原子武器設計製造和研究的第一線。他,就是鄧稼先。當文革時期研究院兩派互相打鬧之時,他說服兩派繼續工作。當戈壁灘上黃沙漫漫,氣溫低至零下三十多攝氏度時,他只留下一句話:「我不能走。」古有十年磨一劍,今有二十年塑天眼。為了選址,他不分日夜地走訪;為了尋求技術合作,他東奔西跑不停歇;為了建造我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電望遠鏡,他耗費二十二年光陰。他就是「FAST之父」——南仁東。他們,發憤圖強、埋頭苦幹,只為助力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同學們,我們理應學習前輩航天人於困苦中開拓的精神,做強國一代新青年。
看今朝,我輩青年接續前輩精神,堪稱強國一代新青年。
梁任公「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錚錚吶喊縈繞耳畔,張之洞「國勢之強由於人,人材之成出於學」的諄諄教導言猶在耳。我輩青年理應擔當強國重任。看,在滷菜店案板下上網課的柯恩雅眼裡對知識充滿渴求,那麼強烈,那麼灼熱。空間再狹仄,也阻擋不了發憤圖強的心。聽,獨臂勵志籃球少年張家城運球撞擊地面的聲音,那麼激烈,那麼熱血。身體殘疾,也困厄不住頑強不屈的魂。感,曹原為了捍衛自己的夢想,夜以繼日地蹲在實驗室裡,那麼堅定,那麼執著。遭受質疑,也停滯不了埋頭苦幹的信念。他們或以眼中之光感染萬千眾生,或以不屈之魅震撼芸芸人心,或以不世之功驚羨世人耳目。他們接續「兩彈一星」精神,他們堪稱強國一代新青年。同學們,我們應當以他們為榜樣,接續前輩精神。
然而,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佛系青年蔚為大興。不知道你們是否也曾沉迷於物質之享受,浸淫於耳目之娛樂,而喪失鬥志,萎靡不振?如果沒有,那還不錯。如果你是其中一員,我就要奉勸你及早抽身,而要學習「兩彈一星」之精神,野蠻其鬥志,振奮其精神,這樣才能化身扶搖直上的大鵬,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上自己的綿薄之力。
同學們,正如約翰多恩所言:「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大海裡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著整個陸地。」將自己融匯到奮進的社會之流中吧!讓「發憤圖強、埋頭苦幹」的「兩彈一星」精神融入你的血液之中,你會發現進一寸有進一寸的歡喜。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名師範文2
星辰大海,有您在!
新鄭高中 王琳琳
尊敬的前輩:
你們好!
「嫦娥」問月,「北鬥」指路,「天宮」覽勝……從近地到探月,一顆顆衛星翱翔於九天。仰望星空,感謝有您——尊敬的前輩,讓夏夜的星河更加璀璨。
嶺上松如旗,抉疏鐵石姿。有您在,燈亮著。
擇一事,終一生。長河落日,大地瘡痍,國人四顧茫然。尊敬的前輩,是你們,從科研院所到試驗基地,從荒涼戈壁到浩瀚海洋,五十年堅守,五十年奮鬥,櫛風沐雨,終讓我們的祖國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東方紅」奏響太空到「天問一號」遙指火星……「強者,不是沒有眼淚,而是含著淚仍然在奔跑。」歷盡千難成偉業,人間萬事出艱辛。尊敬的前輩,您是我們摸索前行時溫暖的燈火,有您在,不懼暗夜;您是我們前行路上的北鬥,有您在,永不迷失方向。如今,你們踏下的足跡,留在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裡;你們的精神,熔鑄進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血脈。
喬木亭亭倚蓋蒼,櫛風沐雨自擔當。他們在,不止步。
踏南天,碎凌霄。尊敬的前輩,在您的身後,站起了新一代的航天人。他們擎起前行的火把,以令人驚嘆的速度奔跑,刷新紀錄,創造奇蹟。您看,不到33歲的他們,致力於長徵五號實驗;平均31歲的「小衛星家族」,創新研究微小衛星;平均28歲的他們,成功研發雲雀系統……您看,還有她們,一樣可以乘風破浪、徵服星辰大海的她們:長五發射時笑著笑著就哭了的孫振蓮,「天路」團隊負責任人姬濤,航天員劉洋、王亞平……她們亦並肩站在了您的身後,仰望星空,熱淚盈眶。「含淚奔跑的路上,每個中國航天人同在,我們的一滴淚,最終會凝聚成天上的一顆星。」上枝拂青雲,中心十數圍。年輕的他和她,至其誠,致其極。
一葉度春風,芳芳自相接。我來了,在路上。
百年樹人,念茲在茲。尊敬的前輩,感謝你們,不僅身體力行,艱苦奮鬥,自強不息,還堅持把這份情懷傳達給有志於此的我們。「科學普及了,才能讓更多孩子受益」,你們真摯的期盼,縈繞於耳;「我們盡力根植一片深厚的土壤,讓科學之樹枝繁葉茂」,王綬琯老人的坦陳,令人動容。對家國,最勇敢最浪漫的交付,莫過於為她而行超過了對自身得失的重視。丹心付家國,一脈繼承之。尊敬的前輩,您的一腔赤誠,不會被辜負,和我一樣胸懷航天夢的新一代,正在趕來的路上。
天梯無捷徑,唯有苦攀登。尊敬的前輩,請您放心,我輩一定謹遵教誨,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擁抱星辰大海,弘揚航天精神;讓夜晚的天空因無數顆星的閃耀而熠熠生輝,讓中國的航天事業因更多的我們而薪火相傳,行穩致遠。
此致
敬禮!
一高中生
2020年6月22日
(來源:百師聯盟團遇語文。本號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