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這條500米的公路走起來怎麼這麼難?

2020-12-20 上遊新聞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實習生 汪浩燃 孫彥欽

一條長約500米的公路,路面上多達七八個大坑,公交車行駛而過,坐在車裡的乘客杜先生雙手扶著座椅旁的扶手,隨著車子的起伏屁股不停地顛簸。

「師傅還算開得穩的,遇到不熟悉路況的小車司機從這裡經過,抖完這段路,底盤都抖壞了。」杜先生說,這條路是自己平時出行的必經之路,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儘快將其修復,讓大家出行更舒適。

杜先生口中的這段路,就位於九龍坡區中梁山盾安公交車站附近。

▲路面的坑凼讓車輛行駛舉步維艱

市民:晴天一身灰 雨天一身泥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乘坐公交車來到了這段位於華龍家園社區附近的公路時看到,破損的路面分為兩段,較嚴重的一段,500米長的路上有七八個大小不一的坑,坑邊緣有修補的痕跡。

由於之前下過雨,坑裡還有積水,一輛計程車快速駛過,濺起一陣水花。記者用腳丈量了一下,最大的坑直徑約為30釐米。

家住華龍家園的陳師傅告訴記者,這條公路最大的煩惱是灰大,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下雨天出門偶爾還要穿筒靴,不然泥漿子濺得褲子上到處都是。」

▲大大小小的坑有七八個

調查:這些大坑全是貨車壓出來的

「這些坑,是大車子壓出來的。」旁邊等車的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家住附近,該路段前些年修好後,不知什麼時候就變得坑坑窪窪了。

附近的清潔工告訴記者,晚上從這裡路過的重車很多,才導致道路修好了又被碾壓壞了。

記者注意到,由於車輛碾壓,路基損壞,路面出現很多小石頭,需要長期清掃,清潔工說,「曾有工人前來修補,過不了多久又被壓壞了。」

回應:專項整治已獲批准

九龍坡區市政設施維護管理處中梁山管理所工作人員冉先生說,這個情況已經向區政府打了報告,申請專項資金全面改造,報告已獲批,現在正在走招投標程序,今年八九月進場施工。

據了解,這條路以前是建委相關部門修的,現在移交給管理所,這條路之所以路面出現凹凸不平的坑,是因為當時華福路改造,把車流量改道到這條路,這條路原本設計是支路,不是主幹道,承載量沒有那麼大,大量車輛,特別是重車碾壓後造成路面破損。

對於路面出現的坑,目前採取的措施是「補」。如果出現一定面積的坑氹後,派專人看護,視路面情況,採取用冷補瀝青自行填補修護,保證車輛通行,防止破損面積再次擴大。

冉先生表示,「坑邊緣的瀝青是新的,就是我們修補的。」這條路全線改造預計在七八月用專項資金來修護。

責編 曹園園 審校 黃豔春 總值班 楊波

相關焦點

  • 找記者 上壹點|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冠縣胡莊村下雨出行難
    聊城壹粉56429998通過齊魯晚報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情報站反映:聊城市冠縣辛集鎮嶽胡莊村村內現在還是泥路,下雨無法出車,垃圾無法運出,垃圾只能倒村內池塘。壹粉「簡單的自己」與齊魯壹點壹粉「夢想成真」也反映,該村內現在仍然還是泥路,一到雨天,就真成了水泥路,晴天一身土,下雨一腳泥,連最基本的出行都成了問題,周圍村莊的公路都已修建的很好,唯獨嶽胡莊村的公路沒有修建,嚴重影響到了村民的正常生活需求。記者採訪了解到,聊城市冠縣辛集鎮嶽胡莊村位於冠縣最東側與東昌府區一河之隔,屬辛集鎮管轄。
  • 泰安探針|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上高鄉教委宿舍業主出行難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見習記者 金文茜近日,有壹粉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情報站反映,靈山大街修了一年多了,但進上高鄉教委宿舍小區的路卻沒有,經過這裡,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小區騎電動車的已經摔倒好幾個了。
  • 告別「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 !陽江「四好農村路」自成風景線
    告別「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 !陽江全力落細落實廣東省「四好農村路」建設攻堅各項工作逐步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服務保障鄉村振興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近日,記者來到陽西縣塘口鎮C899線砂土路改造工程現場了解到,該工程路線連接竹逕村委會的白石頭村與新村兩條自然村,全長431米,
  • 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 膠州修路為何獨缺這一條
    「當天下雨,路很不好走,我的前方有兩名步行的學生,我不想將泥水濺在他們身上,所以就跟在後面緩緩行駛。」陳樹說,就在這時對面駛來一輛汽車,可能視線被停在路邊的工程車遮擋,直奔兩名學生而去,幸虧兩名學生及時閃開,雖然濺了一身泥,但總算沒有受傷。「當時我跟在後面,心都快跳出來了,為何不能給學生修一條柏油路呢?」陳樹說,為此她的老公還多次撥打12345熱線反映,但均杳無音訊。
  • 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幾千學生走都不值得「青年路」鋪上柏油?
    「當天下雨,路很不好走,我的前方有兩名步行的學生,我不想將泥水濺在他們身上,所以就跟在後面緩緩行駛。」陳樹說,就在這時對面駛來一輛汽車,可能視線被停在路邊的工程車遮擋,直奔兩名學生而去,幸虧兩名學生及時閃開,雖然濺了一身泥,但總算沒有受傷。「當時我跟在後面,心都快跳出來了,為何不能給學生修一條柏油路呢?」陳樹說,為此她的老公還多次撥打12345熱線反映,但均杳無音訊。
  • 以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今開放的長蟲山,爬山鍛鍊好去處
    市民:「比以前好多了,以前就是石頭、灰,上來一身灰下去一身灰,特別是下雨,下雨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現在好多了,現在你看清清爽爽。」市民:「很好很好,就是綠色環保。」市民:「下雨泥巴爛了不好走,這是以前,現在好了。」
  • 揭陽這條道路驚現晴天「沙塵暴」,原來是泥巴路
    近日,揭西縣部分居民向我們反映,灰寨鎮通往金和鎮新龍公路坑窪難行,沙土飛揚,晴天「沙塵暴」,雨天泥漿水,給周邊群眾的出行帶來極大不便。到底情況怎麼樣?昨天下午,記者來到了新龍公路,只見車輛行駛中揚起沙塵,猶如「沙塵暴」來襲,能見度非常低。路面僅供兩輛車對向而行,但狹路相逢時,往往一方要停車讓步,避免因視線受阻而發生意外。
  • 中國最難走的5條公路,213國道不算啥,西藏的這條路才是真的險
    每一個自駕愛好者都有心中最難走的那條路,往往現在回想起來還會後怕。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中國最難走的5條公路。首先是213國道。213國道是中國著名的一條南北國道。北邊起點是甘肅蘭州,一直向南經過了甘肅,四川,貴州和雲南四個省份,南邊終點是雲南磨憨。
  • 為了脫貧致富,麻城這個村修了5條5米寬的通灣水泥公路
    修路前,晴天時吳德兵還能出門到周邊打打零工貼補家用,可一到雨天泥滑路爛,就面臨著「出行難」問題。據村支部書記張仁志介紹,修路以前這裡的農戶出行困難,農產品運輸又不方便,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貧困戶的發展,今年4月份,鎮、村幹部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硬化、改造道路,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一條長600米、寬5米的土路硬化成了水泥路。
  • 太平鎮:開工建設「四好農村路」73條 農村公路通暢率100%
    一事一議泥結石硬化公路【核心提示】三年來,太平鎮開工建設「四好農村路」73條、78公裡,完成泥結石路硬化21公裡,農村公路建設通暢率100%「以前,我們這裡條件比較差。這是銅梁區太平鎮坪漆村村民時常掛在嘴邊的話。今年,太平鎮坪漆村590畝桃樹迎來大豐收。村裡的水泥路四通八達,進村來採摘購買桃子的遊客和商販絡繹不絕,許多村民僅靠賣桃子收入就有幾千元。而在以前,就算桃子成熟了,因道路不暢,村民守著致富果卻無法賣錢增加收入。「過去,村裡由於交通和自然條件差,全村無特色支柱產業。
  • 甘肅大力推進農村公路建設 變爛泥道為「致富路」
    央廣網蘭州6月25日消息(記者孟永輝 蘭州臺溫建峰)甘肅天水市清水縣大力推進農村公路建設,打通了制約該縣偏遠山區群眾致富奔小康的最大瓶頸。「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這是天水市清水縣山門鎮旺興村通村道路的真實寫照。
  • 路修好了,再也不用走泥路了
    日期:[2012年12月05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2] 路修好了,再也不用走泥路了 曹縣磚廟鎮王樓村「第一書記」為村民修路1380米 本報訊 (記者 解中衛)「這水泥路很結實,輕易毀壞不了……」11月19日,記者來到曹縣磚廟鎮王樓行政村,聽到最多的話題就是村裡新修的公路。
  • 疑因泥路耽誤急救,如皋市九華鎮一婦女搶救不及身亡…
    泥路通常給人最大的煩惱,就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了,不過,除了出行不便,如皋市九華鎮二甲村的村民李秀芳告訴我們,他們家附近的一條泥路,還讓她與母親陰陽兩隔,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李秀芳是如皋九華二甲村8組的村民,她常年與丈夫在南京打工,家裡就是父母兩人住著。
  • 居民出行困難 門前泥路何時能修好?
    本報記者 劉翔 實習生 辛雨童 「我們小區這條路下雨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近日,平橋區建材港附近心安小區居民反映,小區的道路未硬化,全是泥路,尤其下雨天泥濘難行,每天走在這條路上讓人苦不堪言,出行極為不便。
  • 村村通、巷巷通、戶戶通……可這幾條路咋就不修?
    家門口乾淨整潔的路面,讓人走得放心,看著舒心。據了解,農村道路「三通」是指村村通、巷巷通、戶戶通,從而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以及實現鄉村振興。近日,有市民撥打泰安市12345政務服務熱線反映,有的村莊的道路遲遲沒修,不方便村民出行。到底是為何不修呢?督辦員進行了實地走訪。
  • 一身大媽風走機場,塗指甲油一言難盡
    一身大媽風走機場,包包一言難盡。說起周震南,如果你沒看過他在《明日之子》的表現,可能會被他奶白的長相所迷惑,典型現在小鮮肉的外形,很容易產生鄰家弟弟的感覺。只不過,當他站上舞臺的時候,卻與自己的外形相差很大,火力全開,甚至還有點霸氣的感覺。然而,周震南除了在舞臺上表現非常霸氣之外,他在私底下的穿搭也是讓人有些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