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國內知名藝術留學顧問張榮
通常人們認為只要進入大學,畢業也就順理成章,如今國內的一些大學也採用了淘汰制度,不能保證所有人都能畢業,比如浙江大學每年都會有一定比例的學生無法順利畢業,拿不到學位證書。而國外大學採用的是「寬進嚴出」的政策,所以要想順利拿到畢業文憑實際上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普通類專業如此,而藝術設計類的專業更加嚴苛。因為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學習的最終結果是靠作品來取勝,作品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好與壞之分,所以要想獲得學分,就必須獲得教授的認可。
2019年的4月中旬,美願教育張榮老師帶隊學生及家長到訪芝加哥藝術學院,校方特意安排了一位畢業於成都七中國際部的學生做接待,在帶領參觀的過程中,在一間審評教室裡跟看校團成員講到,每一門專業功課完成後,都必須交出教授要求的作品,每一個學生都必須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講創作的思路,創作的過程及所有跟作品相關的一切,同學則會在一邊提問,如果一切順利並能獲得絕大部分同學的認可,而此刻教授就會對剛才的經過進行總結討論,最終由教授給予作品的評分,只有通過,才能在所修的科目中獲得學分。可以說,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因為時常有人過不了這一關。
在帕森斯設計學院就讀傳媒設計的美願教育的學生MARA,也跟記者講了她在學校也碰到過這樣的問題,她向美願教育張榮老師諮詢,因為她的作品在討論會上遭遇到其他同學提出的質疑,他們認為設計的思路,還有闡述的觀點並不能說服人,所以教授給她的建議希望她能重新創作作品,否則的話就會面臨掛科的風險。張榮老師告訴她,美願教育歷屆來已經有那麼多的同學,他們都在一個微信群裡,所以建議她找一下在美國的美願同學的幫助。儘管美願的學生在在不同的學校學習不同的專業,但是他們中的大部分是大三大四的同學了,學習經驗要豐富,所以請求他們的幫助你並分析問題所在。只有將大家的意見結合在一起,這樣既能發揮出集體智慧的力量,還能在交流中完善作品創作。
專業上是如此,那麼藝術設計學習中還有一個巨大的挑戰就是文化課,這裡的具體表現在藝術歷史的學習。無論在綜合性大學裡學藝術還是在獨立藝術院校裡讀藝術設計專業,都有藝術史要修。讀藝術史,可以說這是個非常艱巨的任務,對於非母語的學生來說,還是非常難的。
今年暑假,浙大繼續教學學院的暑假學術補習班中來4位羅德島設計學院的學生,這是美願教育在羅德島設計學院的榮譽學生Annie的中國同學。這4位女生都已經是大三的學生了,怎麼還要到國內來修基礎學分呢?Annie說,基礎課程都是在大一的時候開設的,現在再來補的原因是她們由於入學時英文成績不好,不能勝任這些學科的學習,所以特意避開的。如今學分不夠,利用暑假在國內的大學裡上課補學是因為中文授課沒有學習的難度,還有所修學分比在國外學便宜很多。即便是入學羅德島設計學院這樣學術要求比較高的學生,也同樣面臨這方面的問題。
去國外留學,走進學校容易,但是要想從學校裡走出來,可是非常不容易的,真得步步留心,尤其是對於就讀獨立的藝術設計學院來說,更是如此,以下的圖表中的這些知名的藝術院校6年60%左右的畢業率就足以證明畢業相當不容易的。
《出發,為藝術》的音頻課第一季的正課部分到此結束,應讀者要求,「小時新聞」APP將會製作及安排本季音頻課程的花絮節目及線下交流會,邀請美願教育的張榮老師以視頻及面對面的方式跟大家見面,而後還會推出第二季的音視頻課程,以此幫助到更多的聽眾及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