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攝影,有什麼有效的辦法呢?
向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學習,便是一條有效、快捷的學習方式。
國際國內攝影大賽的獲獎作品,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的範例,這些作品之所以能獲獎,肯定有其獨特的地方。
今天,我就結合2020年索尼世界攝影大賽獲獎作品的賞析,向大家分享不一樣的攝影啟示。
為了說明問題的需要,本文賞析的獲獎作品,均來源於中國攝影在線的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索尼世界攝影大賽是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攝影賽事,這些獲獎攝影作品代表了專業的水平,通過向這些優秀獲獎攝影作品學習,為拓寬我們的攝影視野具有重要的借鑑和啟發意義。
照片1:馬來西亞國家獎《蒙古》
這張照片,拍攝的是蒙古駿馬奔騰的場景。
這張照片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主要表現在:
一是學習攝影中光影的把握
這張照片,是在日落時分拍攝的,作者有效捕捉到日落時分駿馬奔騰的壯觀場景。
二是學習攝影中虛實的把握
這張照片,也很好地體現了虛實的結合。照片前面部分的馬就是實的體現,而後半部分的馬和趕馬的人,通過照片只能看到其大概輪廓,這就是虛與實的結合。
照片2:保加利亞國家獎《日落》
這張照片,作者拍攝的地點為義大利白雲巖,攝影師拍攝所站的位置是在一條隧道中往隧道洞口方向向外拍攝,作者很好地捕捉到日落的光影。
通過這張照片,我們主要學習以下幾點:
一是學習光影的把握
這張獲獎作品,日落的唯美光線照射到洞內,非常唯美,這種光影的呈現,需要拍攝者靈活地選擇拍攝的位置。如果攝影者站在洞外拍攝日落,日落的光影效果就不會那麼明顯。
二是學習框架式構圖
攝影者通過站在隧道洞口,藉助洞口的框架,向外拍攝日落,既可以讓日落的光線照射到洞內,又可以拍攝到洞口對面的巖石。
三是學習明暗的對比
這張照片,通過隧道的洞口向洞外進行拍攝,隧道洞口部分是暗色調,洞口以外的巖石山在日落光線的作用下,顯得更加明亮,從而形成明暗的對比。
照片3:日本國家獎作品
這張攝影作品,是由日本人Tooru lijima 拍攝的照片,這張照片拍攝的是雪地中行走的一個人。
這張攝影照片,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張照片,這張照片,對於我們提高攝影水平、拓寬攝影思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是學習大面積留白的攝影思路
極簡主義是攝影中追求的一種思想。而大面積留白法就是一種極簡的重要方法,通過大面積留白,讓照片的整個畫面元素列加簡潔。
這幅攝影作品,雪地是純淨的白色,雪佔據了照片的絕大部分,並成為留白的主要畫面。而拍攝的主體是雪中撐著紅傘的行人,大面積純淨的雪地便為突出主體提供了可能,同時,這種大面積的雪地也讓照片整個場景非常純淨和簡潔。
二是學習色彩對比的把握
攝影是色彩的藝術。
而顏色的對比往往就是色彩的表達方式,通過不同的顏色對比,往往可以更直接地突出拍攝的主體,可以將觀眾的視線集中到拍攝主體身上。
這幅照片,雪地是白色的,而撐著傘的行人,因為是採用俯視角度拍攝的,只能看到紅色的傘,傘的紅色與雪的白色,在顏色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強烈的對比,能直接將觀眾的視線集中到撐傘的行人身上。
三是學習攝影意境的表達
這幅照片,很好地表達出一定的畫面感和意境。作者通過雪與傘的顏色對比、雪地大面積與行人的小形成大與小的對比,再加行人行走後留下的一串腳印,給我們營造了十分唯美的畫面感。
在攝影中,我們可以通過色彩的對比、背景與主體在畫面中大與小的對比,可以更好地營造出畫面感。
以上通過對3張獲獎照片的賞析,說明了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借鑑獲獎作品的優點,為拓寬我們的攝影思路。
在學習攝影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多學習國際國內一些大型攝影比賽的獲獎作品,來提高我們的攝影水平。
以上是對三張獲獎作品的賞析,說的不正確之處,請專業攝影師指導。
如果大家喜歡我的文章,請大家關注我,支持我!歡迎大家轉發、收藏、評論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