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蝕機國產化率迅速提升,長江存儲2020年達30%

2021-01-10 電子發燒友
刻蝕機國產化率迅速提升,長江存儲2020年達30%

中國半導體論壇 發表於 2020-12-29 16:34:07

北方華創ICP刻蝕機累計交付1000腔

刻蝕機國產化率迅速提升,長江存儲2020年達30%

半導體光刻與刻蝕論壇2020將於2020年12月30-31日召開。刻蝕設備與材料的國產化將是重要議題之一。

——北方華創ICP刻蝕機累計交付1000腔!

北方華創(Naura)官方宣布,ICP等離子刻蝕機第1000腔交付儀式近日在北京亦莊基地舉行,NAURA刻蝕機研發團隊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

北方華創表示,這不僅是公司發展徵程中的重要裡程碑,更是國產刻蝕機在歷經了20年自主創新後得到客戶廣泛認可的重要標誌,未來會持續在等離子刻蝕ICP技術領域尋求更多突破。

北方華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由北京七星華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方微電子基地設備工藝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戰略重組而成,是目前國內集成電路高端工藝裝備的先進企業。

北方華創成立後就開始組建團隊鑽研刻蝕技術,2004年第一臺設備成功起輝,2005年第一臺8英寸ICP刻蝕機在客戶端上線,並於2007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目前,北方華創的刻蝕設備已經覆蓋集成電路、LED、先進封裝、功率半導體、MEMS微機電系統、化合物半導體、矽基微顯、分析儀器、功率器件、光通信器件等多個領域,矽刻蝕機已突破14nm技術,進入主流晶片代工廠。

其中,12英寸ICP刻蝕機在實現客戶端28nm國產化替代,並在14/7nm SADP/SAQP、先進存儲器、3D TSV等工藝應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刻蝕:晶片製造中的關鍵工藝之一

刻蝕可以分為溼法刻蝕和幹法刻蝕,溼法刻蝕各向異性較差,而幹法刻蝕是目前主流的刻蝕技術,其中以等離子體幹法刻蝕為主導。所謂等離子體幹法刻蝕,就是利用等離子體進行薄膜微細加工的技術,具有良好的各向異性、工藝可控性,廣泛應用於微電子產品製造領域。在典型的幹法刻蝕工藝過程中,一種或多種氣體原子或分子混合於反應腔室中,在外部能量作用下(如射頻、微波等)形成等離子體。

等離子體刻蝕設備包括電容性等離子體刻蝕設備(CCP, 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和電感性等離子體刻蝕設備(ICP,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CCP刻蝕設備主要應用於刻蝕氧化物、氮化物等硬度高、需要高能量離子反應刻蝕的介質材料,ICP刻蝕設備主要應用於刻蝕單晶矽、多晶矽等材料。

刻蝕作為半導體製造的關鍵工藝之一,根據SEMI統計,刻蝕設備約佔晶圓製造設備價值量的24%左右。

刻蝕設備市場的行業集中度較高,目前,全球半導體刻蝕設備的主要供應商為泛林半導體(Lam Research)、東京電子(TEL)、應用材料(AMAT)三家,而Lam Research佔據刻蝕設備市場的半壁江山。根據Gartner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刻蝕設備市場約為115億美元,其中Lam Research獨佔52%的市場份額,TEL和AMAT分別佔據20%和19%的市場份額。

來源:Gartner

——快速增長的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市場及刻蝕設備國產化率

來源:SEMI

近年來,隨著國內晶片製造行業的興起,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需求市場快速增加。由於美國對中國半導體企業的進一步封鎖,國內企業如中芯國際、長江存儲等在今年加大了對半導體設備(尤其是海外廠商)的採購,亞化諮詢預計,2020年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市場將突破160億美元,刻蝕設備市場將達到25億美元。

在中國大陸刻蝕設備市場不斷擴大的同時,另外一個數字也在悄悄地提升——那就是刻蝕機的國產化率。

以長江存儲設備招中標情況,截至2020年12月16日,長江存儲共累計招標348臺刻蝕設備,其中美國廠商Lam Research佔據超過一半的採購量,達187臺。而國內廠商中微半導體、北方華創、屹唐半導體分別中標50臺、18臺、13臺,國產化率高達23.85%。

以華虹六廠設備招中標情況為例,截至2020年12月16日,華虹六廠共累計招標81臺刻蝕設備,其中Lam Research依舊佔據超過一半的採購量,達45臺。國內廠商中微半導體、北方華創分別中標15臺、1臺,國產化率約為19.75%

由於存儲晶片的生產需求的設備量較大,亞化諮詢還研究了長江存儲單年的國產刻蝕機採購佔比變化趨勢。亞化諮詢研究數據顯示,2018、2019年長江存儲採購的國產刻蝕機佔比迅速提升,預計2020年約為30%左右,2023年將突破40%。

——中微:國產刻蝕設備龍頭企業

中微半導體主要從事高端半導體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包括半導體集成電路製造、先進封裝、LED生產、MEMS製造以及其他微觀工藝的高端設備等。公司的等離子體刻蝕設備已經在國際一線客戶從65nm到14nm、7nm、5nm的集成電路加工製造及先進封裝中有具體的應用。

在邏輯集成電路製造環節,公司開發的高端刻蝕設備已運用在國際知名客戶最先進的生產線並用於7nm器件中若干關鍵步驟的加工;同時,公司根據先進集成電路廠商的需求開發5nm及更先進的刻蝕設備和工藝。

在3D NAND晶片製造環節,中微的CCP刻蝕設備技術可應用於64層的量產,同時中微根據存儲器廠商的需求正在開發96層及更先進的刻蝕設備和工藝。

中微各關鍵尺寸的刻蝕設備的具體應用

中微半導體從2004年建立起首先著手開發甚高頻去耦合的CCP刻蝕設備Primo D-RIE,到目前為止已成功開發了雙反應臺Primo D-RIE,雙反應臺Primo AD-RIE和單反應臺的Primo AD-RIE三代刻蝕機產品,涵蓋65nm、45nm、32nm、28nm、22nm、14nm、7nm到5nm關鍵尺寸的刻蝕應用。此外中微半導體還從2012年開始開發ICP刻蝕設備,到目前為止已經成功開發出單反應臺的Primo nanova刻蝕設備,同時著手開發雙反應臺ICP刻蝕設備。中微的ICP刻蝕設備主要涵蓋14nm、7nm到5nm關鍵尺寸的刻蝕應用。

責任編輯:l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國產刻蝕機的崛起,打破日美的壟斷,耗時11年從65nm到5nm
    國產蝕刻機的崛起 中微半導體成立於2004年,是我國高端半導體加工設備企業領頭羊。在全球刻蝕機大拿尹志堯的帶領下,中微半導體突飛猛進。
  • 特斯拉國產化報告:國產化率從30%到100%的機遇
    考慮 Model 3國產化率從 30%到 100%的提升,以及未來 Model Y的定點推進,相關產業鏈將持續受益。 特斯拉 Model 3 國產化進程持續超預期,2020 年 1 月即開始量產對外交付, 美國 Model Y 量產進程提前,國內也有望提前。
  • 上海微電子打破技術壟斷,長江存儲科技,再次站在世界之巔!
    然而我國民不懼怕任何事,你看國產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奮起直追,基本和國際巨頭並駕齊驅長江存儲科技CTO程衛華在SEMICON China2020上表示,中國首款國產NAND晶片將於2020下半年上市。今年4月,長江存儲128層QLC 3D快閃記憶體研製成功,若128層下半年實現量產,則與三星、海力士、美光等國外廠商技術差距縮小至1年以內。而在6月,紫光集團公布,長江存儲實施的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二期(土建)在武漢東湖高新區開工,規劃產能20萬片/月,達產後與一期項目合計月產能將達30萬片。
  • 中微5納米刻蝕機已獲批量訂單,僅臺積電、三星掌握工藝
    而長江存儲早在2018年已成為中微公司第三大客戶,當時,前者佔其營收比重為11%。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微公司的刻蝕設備已在國際市場擁有一席之地,但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目前仍由國外廠商主導,行業呈現高度壟斷的競爭格局,2018年前五大廠商佔據的市場份額超過65%。
  • 【提升】特斯拉加快提升中國車型零部件國產化率,目標明年中達70%...
    1、特斯拉加快提升中國車型零部件國產化率 目標明年中達70%2、特斯拉美國加州工廠復工時間至少推遲一周3、外媒:特斯拉提交英國電力供應許可證申請特斯拉正在加快提升國產Model 3車型零部件國產化率。今年1月,特斯拉上海工廠的零部件本地化率為30%左右,計劃到明年7月提升至70%—80%。
  • 群聯電子與長江存儲合作,促進為國內市場提供穩定的SSD產品
    打開APP 群聯電子與長江存儲合作,促進為國內市場提供穩定的SSD產品 佚名 發表於 2020-05-08 14:55:32
  • 【簡訊】長江存儲已位列全球快閃記憶體第七;OriginOS適配計劃公布…
    NVIDIA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 今天,NVIDIA公布了2020第三季季度的財報,在本季度裡面錄得了創紀錄的收入,達到了47.3億美元,比全年同期30.1億美元增長了57%,比上一季度的38.7億美元增長了22%。
  • 紫光存儲解散?國產快閃記憶體、內存市場人事地震:長江存儲、紫光存儲發聲
    今天國產的存儲晶片行業發生異動,傳聞紫光旗下的紫光存儲解散,相關人員要合併到長江存儲中。隨後這兩家公司分別發表聲明,闢謠相關報導。存儲晶片是近年來國產半導體發展的重中之重,畢竟一年進口的內存及快閃記憶體晶片超過1000億美元,份量極大,而紫光主導的幾家存儲公司是重點,尤其是長江存儲,去年首發量產了國產3D快閃記憶體。最新的爆料稱,紫光存儲公司解散,未來重點轉向DRAM內存,大部分員工正等著長江存儲挑選,沒有挑中的就要自謀生路。
  • 意義重大:中國芯再次取得新突破 12英寸大矽片國產化率不再是零
    根據SEMI發布的數據顯示,按半導體器件產值來算,2017年,全球95%以上的半導體器件和99%以上的集成電路用的是單晶矽作為襯底材料,化合物半導體市場佔比在5%以內。SEMI還預測,2019年,矽片銷售額在全球半導體製造材料銷售總額中所佔比重最高,達37.29%。需要指出的是,除了矽片外,半導體製造材料還包括電子氣體、光掩模、光刻膠配套化學品、拋光材料、光刻膠、溼法化學品與濺射靶材等材料。
  • 長江存儲計劃今年產能提高一倍 並試產192層3D NAND
    1月12日消息,據日經亞洲評論援引未具名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長江存儲計劃今年將產量提高一倍至10萬片晶圓,同時長江存儲還計劃最早將於2021年年中試產第一批192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  兩名知情人士表示,長江存儲計劃到2021年下半年將存儲晶片的月產量提高一倍,至10萬片晶圓,約佔全球總產量的7%。這將有助於該公司縮小與全球先進位造商之間的差距。
  • 首屆「長江存儲PM工程師訂單班」開班
    12月28日,武漢職業技術學院首期「長江存儲PM工程師訂單班」開班儀式在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武漢總部舉行。  長江存儲人力資源處社會招聘負責人邱增峰為訂單班2018級班主任袁昌寧頒發聘書開班儀式上,長江存儲人力資源處社會招聘負責人邱增峰為訂單班2018級班主任袁昌寧頒發聘書。
  • 機械設備行業2020年中期策略:布局未來,布局新成長
    Lam Research 預測今年中國大陸地區的需求仍會有不錯的增長,2020 年中國大陸地區相比去年或將進一步增加 20 到 30 億美元用於半導體設備的支出。(三)國內晶圓/存儲產線項目捷報頻傳,設備國產替代進程有望提速 本土晶圓/存儲廠捷報頻傳,未來產能建設有望加快:2019 年長鑫存儲 12 寸 DRAM 生產線宣布投產,武漢新芯二期擴產順利投產,粵芯半導體第一階段生產線正式投產、萬國半導體開始小批量生產 12 寸晶圓、時代芯存建成國內首條 PCRAM 後道生產線並投產、燕東微電子 8 寸生產線投片;2020 年 1 月華虹無錫首批功率器件晶圓投片
  • 長江存儲128層快閃記憶體研發成功 擁有業界最高單位存儲密度
    長江存儲近日宣布:128層QLC 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X2-6070研發成功,並已在多家控制器廠商SSD等終端存儲產品上通過驗證。長江存儲128層快閃記憶體研發成功長江存儲表示,X2-6070是業內首款128層QLC規格的3D NAND快閃記憶體,擁有業內已知型號產品中最高單位面積存儲密度,最高I/O傳輸速度和最高單顆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