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劇《楊三姐》告狀起源於唐山的一件真實案件,你知道嗎?

2020-12-27 唐山大牌

姐姐「急病」暴斃,姐夫急於葬屍,妹妹拼死守護,最後,驗屍官從姐姐的下腹部,取出了一把鋼刀……

這是一個曾經在華北地區家喻戶曉的事件。民國年間,發生在河北灤南縣青坨營鎮一起命案因有隱情,引發死者妹妹楊三娥捨命告狀,最終打贏了官司,真兇被正法,冤情得昭雪。取材於這一真人真事,劇作家成兆才先生創作了《楊三姐告狀》,一時聲名大噪,為評劇藝術奉獻了一部百年經典不說,劇中的楊三姐(楊三娥)也成了婦孺皆知的「名人」。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離奇案件?真相到底是什麼?楊三姐又是何人?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楊三姐告狀》背後的故事。

案件真相

史料記載:1918年舊曆三月十三日,直隸(河北省)灤縣馬狗莊發生一起命案。富家子弟高佔英與五嫂金玉勾搭成奸,嫌其妻楊二娥礙眼,便殘忍地將妻謀害。次日到楊家本縣甸子村報信,說是楊氏昨夜得急症而亡。楊家兄妹四人,大哥楊國恩隨父在樂亭縣打短工;姐妹依次叫大娥、二娥、三娥,習慣上叫大姐、二姐、三姐。大姐也已出嫁,二姐便是被害的楊氏。居家未嫁的楊三姐1902年生,當時16歲。

楊三姐見到二姐屍體後,發現疑點,覺得二姐死得不明,決定到縣衙告狀。在灤縣告狀受阻,楊氏兄妹經律師指點到直隸首府天津上告,最終經開棺驗屍證明了殺人真兇。1919年10月5 日,在「開棺驗屍」一年多以後,直隸高等審判廳終於開庭審判,兇犯高佔英隨後被處死。

楊三姐告狀轟動一時。天津出版的《益世報》1919年10月6日載:「灤縣高佔英謀殺其妻一案,經高等審判廳判決,判處死刑。」

評劇《楊三姐告狀》大獲成功

就在楊氏兄妹苦苦在天津等待懲辦高佔英的日子裡,評劇《楊三姐告狀》應運而生,這齣戲的編劇是我國評劇創始人、著名劇作家成兆才。

《楊三姐告狀》在哈爾濱慶豐茶園的首演便引起轟動,隨後唱遍了唐山、天津、北平等地。這部劇獨特之處在於劇中除官方等幾個人物外,主要人物均使用了真名,而且演的是法院正在審理的案件,並在舞臺上「槍斃」了兇犯。一時間,「槍斃高佔英」成為當時人們共同的呼聲,戲劇產生了重要的輿論助力效果。

改革開放後,由中國評劇院組織全院創作力量對《楊三姐告狀》進行重新加工精煉,由谷文月等藝術家主演。除中國評劇院外,唐山市評劇團等許多地方評劇團,也都排演過《楊三姐告狀》。

評劇《楊三姐告狀》創作和演出的極大成功,使各種藝術形式紛紛利用這一題材,進行藝術地再改編、再創作,於是楊三姐告狀的故事走上了銀幕、走上了電視、走上了各種戲曲舞臺,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

1980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將楊三姐告狀的故事搬上銀幕,拍攝了評劇電影《楊三姐告狀》,影片由中國評劇院一團演出,導演為石嵐,編劇為高琛,主要參演人員有谷文月、趙麗蓉、王景明、張秀蘭、張彥生,其中谷文月飾演楊三姐,趙麗蓉飾演楊母。《楊三姐告狀》1981年被拍成電影,上映後引起強烈反響,其拷貝發行量居當年戲曲藝術片之首。

楊三姐其人

楊三姐本名楊國華,1902年出生。她生性耿直,敢作敢為。打贏官司、為二姐報仇雪恨之後回村才得知,最初幫她家打官司的律師周永清,因此案得罪了當地官員,被迫放棄了縣衙「代書房」的官差回家鄉務農,她心裡很是過意不去,於是拜認周律師為義父,還與周家兩個女兒結為乾姐妹。

哪知鄉裡有些人並不理解並胡亂猜疑,散布流言蜚語,說楊三姐是通過向周律師出賣貞操才換來的幫助。這些謠言使本來與她親近的同村姐妹開始疏遠她,楊氏家族甚至把她捆綁在祠堂前的大樹上興師問罪。楊三姐未婚的婆家聞訊後承受不住輿論的壓力,毀了婚約。

23歲時,楊三姐才嫁給了本縣雙柳樹村的薛慶和為二房(大房不能生養),育有三男二女。丈夫靠打長工省吃儉用買了十幾畝大田,孰料,土改時被定為富農成分。不久,丈夫一病不起,很快亡故。

1980年9月,中國評劇院再次重排和上演《楊三姐告狀》,谷文月作為劇中楊三姐的第4代扮演者,聽說楊三姐依然健在,便萌發了拜訪這位歷史原型的念頭。正在與有關部門聯繫時,得知七十多歲的楊三姐在外甥女的陪同下正在北京治病。劇院領導立即設法找到了她們,派人把老人接了過來。這是楊三姐幾十年來第一次接觸戲劇界,並且破天荒地走進大劇場,完整地看了一場演她自己的《楊三姐告狀》。

當這位古稀老人看到戲臺上的楊二姐抱著孩子出場時,禁不住熱淚長流。她對陪著她看戲的劇院同志說:「跟俺二姐年輕時一個樣。看見自己的親人了,我咋不哭呢!」散場後,演員們把老太太請到後臺,谷文月問她,「我演得像嗎?」老人家慈祥地笑著說:「像,你演得真像!如同當年的事又回到我的眼前,我心裡真有說不出的滋味。」

第二天上午,楊三娥被接到劇院座談。看到著名演員趙麗蓉時,她激動地拉住趙麗蓉的手說:「你演我母親演得太像了,走路說話和我母親一模一樣,看著看著,我的眼睛模糊了,忘了你是趙麗蓉……」

當年當地領導看望楊三姐

1982年楊三娥被選為灤南縣和唐山市政協委員。

1984年1月7日,楊三姐病逝,結束了轟轟烈烈又是非相伴的坎坷一生,終年83歲。

相關焦點

  • 評劇經典電影《楊三姐告狀》
    評劇《楊三姐告狀》,是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攝製的評劇電影。這是一部評劇的經典曲目。主要演員是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谷文月、趙麗蓉、王景明、張秀蘭、張彥生等。演員們表演的非常好。每一次觀看這部影片,都為劇中楊三姐的不屈不撓、追求公正的精神感動。我們為這位聰明勇敢的農村姑娘點讚!這是根據真實故事寫的電影。楊三姐告狀的故事,發生在民國時代。那時候,草菅人命者逍遙法外的情況,屢見不鮮。
  • 民國七大奇案—楊三姐告狀
    1918年舊曆的3月13日,天津發生了「楊三姐告狀」的千古奇案。案件還未等結案,第二年評劇名家成兆才把這件事改編成著名評劇《楊三姐告狀案》(原名《槍斃高佔英》),上映後全國震動,該案從此家喻戶曉。受到波及的高家飽受輿論壓力,曾找到成兆才要求停演《槍斃高佔英》。
  • 趙麗蓉早期電影 劉巧兒 花為媒 楊三姐告狀 小品大師的評劇經典
    趙麗蓉在《劉巧兒》中的戲份不多,但她的表演自然貼切,很好地詮釋了人物,比新鳳霞還小一歲的趙麗蓉將思想進步熱心腸的中年婦女李大嬸刻畫的真實可信。這個電影中除了新鳳霞、趙麗蓉,扮演趙振華的張德福後來也成了評劇小生流派的代表人物,當年他們三人是中國評劇界的「鐵三角」,創演了很多至今膾炙人口的評劇劇目。《花為媒》是評劇創始人成兆才編演的評劇傳統戲,1963年由著名劇作家吳祖光改編,拍攝成戲曲電影。成為傳統戲翻新的經典之作,也成為中國戲曲電影的典範。
  • 特約評論:方向的迷失和責任的丟棄 再談《楊三姐告狀》的改編
    特約評論:方向的迷失和責任的丟棄 再談《楊三姐告狀》的改編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5日 22:54 來源: 來源:燕趙都市報(楊立元)新版電視劇《楊三姐告狀》不僅僅是對歷史的歪曲、對英雄的褻瀆
  • 近代中國大案紀實——楊三姐告狀
    高、楊兩家的婚姻系自幼訂親.當時,高佔英之父高貴章只 是一個小販,與楊家也算是門當戶對.後來,高貴章因在唐山開 辦磁器店發跡,成為暴發戶.高佔英畢業於灤縣傳習所(即灤縣師範學校的前身),後回村教私塾.地點在高家院內廂房,招收學 生十數名.
  • 唐山印記|敢說唐山沒文化?我和你辯!
    其實,則不然,唐山是一座文化燦爛且歷史悠久的城市。不信?你往下看! 據專家考證,遷安曾是黃帝都城,中華民族姓氏有50餘個大姓均起源於遷安。 ,第一件衛生陶瓷等等。
  • 戲曲 評劇的藝術特點
    辛亥革命後,成兆才依據當地的時事新聞創作和改編了《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槍斃駱龍》《槍斃駱虎》等,基本上奠定了評劇以演現代劇目為主的特長。著名男演員魏榮元用兩種方法演唱評劇大面腔和老生腔,為評劇大面相老生的旋律和演唱方法奠定了基礎,創立了「魏派」唱腔,著名男演員還有馬泰形成了「馬派」;小生演員張德福也形成了「張派」小生唱腔流派。評劇發源地唐山的洪影形成了「洪派」女小生唱法。男生唱腔已經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喜人局面,大大增強了評劇表現力。
  • 天津寶坻區的方言,別誤認為是唐山方言
    天津寶坻區是人文寶地,京東大鼓,評劇的發祥地都在這裡,寶坻區的文藝名人,大腕也很多,比如相聲大師馬季,評劇兼小品名家「趙麗蓉」等全國知名的大伽。但是有這麼一個情況,趙麗蓉老師在小品中經常採用唐山的方言,而人們都知道趙麗蓉老師是我們天津寶坻區的人,都誤認為那種唐山口音是我們寶坻區的方言了,所以這有利要特別說明一下。
  • 劇目簡介——評劇《母親》
    六十年來,劇院恢復、整理和創作了300多出優秀現代戲及傳統劇目,如《楊三姐告狀》、《秦香蓮》、《花為媒》、《劉巧兒》、《小女婿》、《金沙江畔》、《高山下的花環》、《評劇皇后》、《黑頭與四大名蛋》等,也造就了如小白玉霜、新鳳霞、喜彩蓮、花月仙、李憶蘭、魏榮元、馬泰、張德福、席寶昆、陳少舫、趙麗蓉、胡沙、賀飛、張瑋、蘇丹、張堯、谷文月、劉萍、李惟銓、戴月琴等幾代優秀評劇藝術家。
  • 評劇輝煌幾十年,領軍人物小白玉霜,值得我們讚揚
    評劇白派藝術是深受觀眾喜愛,流傳廣泛的評劇重要流派,白玉霜是評劇史上的一位極具代表性的評劇大師,她根據自己的嗓音條件,和著名鼓師龔萬才、著名琴師焦景俊一起大膽革新,創造了低弦低唱的演唱方法,還把以北京音為主的普通話用於唱念之中,使評劇得以流傳全國。
  • 中國傳統戲曲文化,評劇藝術,唐山落子形成和女演員的興起
    本文乃作者朱軒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我已敘述了評劇從蓮花落到蹦蹦到唐山落子的二十多年的演變過程,這個新起的劇種,已從她的誕生,到了她的少年時代,具有了戲曲的形式和規模。
  • 《親愛的》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虛構情節被女主原型起訴侵權
    《親愛的》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虛構情節被女主原型起訴侵權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親愛的》全國熱映,《親愛的》講述的是一個家庭艱辛尋子的故事。孩子偶然走失了,夫妻二人努力尋找孩子,在路上遇到了像自己一樣找孩子的父母,發生了很多震撼人心的事情。
  • 著名評劇女小生張俊玲榮獲文華表演獎(圖)
    著名評劇女小生張俊玲榮獲文華表演獎是我省第二位獲這一政府最高獎殊榮者  環渤海新聞網青島訊(記者賈寶芳)10月26日,在青島大劇院舉辦的第十屆中國藝術節頒獎禮上,我市著名評劇女小生、洪(影)派傳人張俊玲喜獲「2013年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表演獎」,她與殷秀梅、楊麗萍等21位獲獎者一起領取了中國舞臺藝術領域的最高獎項
  • 唐山博物館的正確打開方式
    唐山是歷史悠久的古地。自古以來,北部燕山山脈、古灤河流域就有古人類活動,世界文化遺產清東陵在這裡興建。唐山是文化燦爛的名城,曹雪芹、李大釗、成兆才等歷史文化名人層出不窮,評劇、皮影、樂亭大鼓,被譽為「冀東三枝花」。唐山是「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和「中國北方瓷都」。
  • 河北最「有錢」的城市,不是省會石家莊,而是魅力獨特的唐山
    讓我看看今天三線城市的魅力,這個城市就是唐山,說到唐山,大家應該都知道唐山大地震受災嚴重,地震以後,唐山人一直努力建造自己的房子,使它的經濟更加向上,它的工業十分發達,還是我國有名的瓷都,所以,它的經濟也大幅度向上了。唐山素有「北方瓷都」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