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民曹小姐的手機掛件引起了同事的議論。原來,曹小姐掛在手機上的小掛件不是一般的絨毛玩具,而是一個保險套。據出售該掛件的店老闆介紹,這種手機掛件15元一個,賣的就是噱頭。曹小姐稱,她買的時候覺得沒什麼,就是一個普通的手機掛件,只要自己不把它想得很噁心,也不必去在意別人怎麼看。不過,曹小姐的同事認為,小女孩用這樣的東西做手機掛件讓人很不解,一定程度上也破壞了曹小姐以前留給他的乖巧懂事的印象。(南京晨報,2008年5月7日)
用保險套做手機掛件,對想出這個點子的人,我簡直可以用「天才」來形容他!就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再小小不過的保險套,因為換了個「套」法,便身價大漲,每個飆升為15元。據店家介紹,「來買的大多是80後的小女孩,而且賣得非常好!」
聽了這席話,我不知道大家心中做何感想?80後年輕、愛時髦,有追求時尚的自由,這點無可厚非。但追潮如此,為了一個「噱頭」,和所謂的「個性」、「特別」、「與眾不同」,便把保險套手機掛件當成香餑餑,分不清「飯香屁臭」的「審美觀」,連我這算不上老朽的「70後」,非但自嘆弗如,也委實難以接受。
曹小姐說的沒錯,只要自己不把它想得很噁心,它就是一個普通的手機掛件。可問題是,它的的確確是品牌標識清楚明了的保險套,你總不能改變大家對保險套的認知?保險套是幹什麼的?我想,成人,包括一些稍大的孩子,恐怕都很清楚。對於一個小姑娘,無論你把保險套放在包裡還是裝在兜裡,讓人察覺了都難免臆想,更別說明目張胆地掛在手機上!
假想一下,有人得寸進尺,把成人用具也做成掛件掛在手機上彰顯個性、追求「噱頭」的時候,我們又將該如何面對?作何感想?那時回頭再看,恐怕我們今天縱容的一小步,將直接導致文明向惡俗滑出了一大步。尤其在今天保險套「堂而皇之」地掛上手機並成為時尚的時候,這種膽心並非杞人憂天,實在讓人憂心如焚。
我們每個人都已為或將要為人父母,實在不敢想像,有朝一日,自己的孩子手機上掛一個保險套掛件在家裡很隨意地打電話時,對我們會是怎樣的刺激?老師面對擁有花花綠綠保險套掛件手機的學生,還將怎麼去給他們傳道授業解惑?為他們講「真善美」?那又是怎樣的一種難堪和尷尬?
時代在進步,改革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從洞開的大門中,既能飛進蝴蝶、蜜蜂,也能飛進蒼蠅、蚊子。面對飛進的蒼蠅,我們即使把它美化成飛蟲,但它依然脫不了蒼蠅的外衣,依然丟棄不了追星逐臭的本性。難道為了噱頭和時尚,我們便容忍他們登堂入室,在客廳、廚房興風作浪、招搖過市嗎?
別拿惡俗當時尚!保險套手機掛件,實在「很黃很噁心」。這是我對曹小姐及和她一樣愛美、追求時尚的80後們的忠告。美,應該是一大群人的共同認可,那種把「個性」、「 特別」、「與眾不同」當成美和時尚追捧的人,只能是穿著「個色」的外衣,合著「惡俗」的音樂在自我醉舞!
[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只代表署名作者的個人意見。]
察己今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