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生孩子,這可能對於每位經歷過的女性來說,都是一種永遠無法忘懷的痛。尤其是對於一些順產的女性,雖說順產對寶寶和產婦都更好些,但順產的疼痛卻也更劇烈得多。甚至一些經歷過順產疼痛的女性在產後都會留下心理陰影。
前不久,在網上就有看到一位助產士分享的一組關於女性順產的模擬圖片,可謂是揭開了女性順產的真相,而不少網友們看完之後更是被嚇得紛紛不想生孩子了;更有不少網友表示:不敢想像有多疼。
從這組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順產時,產婦首先需平躺在床上,並將兩腿放在床尾兩邊的腿架上。這種姿勢對於產婦來說或許會感到有些不適,但卻有助於寶寶的順利娩出,也更方便產科醫生的操作。
這一切準備好之後,就需要產婦在助產士的引導下開始用力分娩,並且整個過程需要一直持續到寶寶的頭部娩出為止,期間都需要靠產婦自身的努力。
直到醫生看到了寶寶的頭部娩出之後才會開始幫助生產,但我們都直到,即使是剛出生的寶寶,頭部也都不會太小,而女性的產道都比較狹窄,因此可想而知這個分娩的過程是多麼的痛苦。
尤其是碰到一些寶寶可能由於在媽媽的肚子裡發育比較快,體形較大,醫生還需要對產婦進行「側切」,這樣產婦等於需要承受著雙倍的痛苦,直到寶寶的整個身體都慢慢娩出才算徹底結束。
本來順產分娩就已經夠痛苦的了,如果還要加上側切,真是光看圖都覺得疼,這也難怪不少網友們看完之後紛紛表示自己不敢生孩子了。
對於順產媽媽而言,無側切無撕裂真的是每個順產媽媽的願望了。當然如果按照理論上來說,只要術前評估一切條件均好,加上產程順利,一般是不需要側切的。但我們也知道現實往往會更加複雜,因此,為了能夠在順產過程中少受罪,減少側切的機率,準媽媽們可以提前做好一些相應的準備。
簡單來說,側切就是在準媽媽分娩時,為了讓胎兒能夠更快、更容易地分娩出來,而切開會陰,人為的把「門」開大一點。
根據切開的位置不同,也分為正中切開,斜側切開等不同的術式。而因為斜側切開不易傷及其他結構,因此採用最廣,故側切也就成了會陰切開術的代稱。
在產婦順產的過程中,如果產程不順利,必要時,醫生就會採取側切的方式來幫助胎頭娩出,如:
1、胎兒的頭部較大,無法順利通過陰道口;
2、屬於高齡產婦,或有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等高危情況;
3、胎兒有明顯的缺氧現象,心率發生異常變化,或心跳節律不勻;
4、羊水已破,但產婦產力不強,產程很慢,導致胎寶寶有感染的風險;
5、初次分娩頭位時會陰較緊、陰道口窄小,或遇急產時會陰未能充分擴張;
6、其他的一些醫生經過綜合考慮需要進行側切,加快胎寶寶娩出的情況。
凱格爾運動可以有助於預防準媽媽們在順產時造成更大的裂傷、減少被側切的機率,加快產後恢復,因此建議準媽媽們在孕期裡就可以做起來。
這個動作主要是要求準媽媽自主反覆地進行收縮肛門和陰道,方法也比較簡單,而且沒什麼時間地點限制,基本在哪都能做,動作要點如下:
1、以自己舒服的體位站立或坐下都可以。
2、收緊陰道和肛門附近的肌肉,堅持10秒鐘,之後再慢慢放鬆,這個過程算1次。準媽媽如果一開始感覺有壓力,可以先從5s或3s開始練習,每10次一組,一天三組。
3、準媽媽必須專注於盆底肌的收縮,完全放鬆自己腹部、臀部的肌肉,並保持呼吸順暢,別刻意屏氣。如果準媽媽感覺到的是胃部緊張或大腿、臀部的收縮,而不是盆底肌的緊張,那說明練錯肌肉了。
凱格爾運動可以從孕期就開始,一直到產後很久都可以做。有助於增加準媽媽皮膚的彈性和會陰部的組織伸展性,不僅能幫助減少準媽媽在順產時的撕裂,降低側切的機率,還可以減少產後尿失禁,提高房事的體驗等等。
除此之外,準媽媽們在孕期裡也應注意合理飲食,適量運動,在醫生的科學指導下控制胎寶寶的大小,同時也為自己儲備分娩時的體力,以免分娩乏力。
我是你的藥師朋友洪姨,寫文不易,如果您覺得有用,麻煩點個讚再走唄!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可以關注後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健康生活方式##雨滴醫生說育兒##我們一起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