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構建安全文明和諧校園,大力推進青少年的「心防」建設工作,2020年11月27日14點30分,由成都市公安局、成都市教育局主辦,蒲江縣公安局、蒲江縣教育局協辦,成都少年警訊、蒲江縣鶴山初級中學承辦的「兩防一化」普及講座之《校園侵害 背後真相》公開課程在蒲江縣鶴山初級中學舉行。
蒲江縣公安局鶴山派出所副所長、鶴山初級中學法治副校長陳川發表講話:歡迎大家來到「兩防一化」專題講座,很榮幸能夠和大家一起來聆聽這場專家講座。陳副所長表示,為進一步加強兒童青少年心理安全防線建設,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質發展,2020年初,市公安局和市教育局聯合啟動了「防止過激行為、防範校園侵害和化解矛盾糾紛」的「兩防一化」工作機制,在全市23個區(市)縣,1279所中小學範圍內開展線上、線下「兩防一化」專題講座,通過警校共育的新方式,不斷加強師生心理安全防線建設,及時發現問題苗頭和隱患,防止未成年人異常行為發生,培養學生自我保護和珍愛生命的意識,共同構建平安和諧、美好校園。同時,對各部門前期的準備工作表示由衷的感謝。
本次講座由成都少年警訊心防建設運營中心主任、國家高級心理諮詢師、心理督導師、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碩士、清華大學MBA課程研修班客座導師、心理學應用及普及專家、親子關係與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英國Tavistock Centre訪問學者常軍導師擔任主講。
常軍導師以「兩防一化」即「防止過激行為、防範校園侵害、化解矛盾糾紛」為切入點,從「心理塌陷」的大環境出發,提出當前青少年過激行為的嚴峻現狀:我國17歲以下青少年3000萬存在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其中焦慮10%,抑鬱30%,每年因心理問題自殺人數約27萬,其中青少年10萬。課程現場,常導通過經典案例和視頻講解分析了校園侵害行為的心理成因,是由原生家庭創傷、人格障礙、認知偏差和情緒障礙逐漸發展形成的。特別強調了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長產生的重要影響,指導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運用心理學知識給予孩子有價值的愛,幫助孩子建立完整的人格。課程中,常導告訴大家,所有情緒背後,都暗藏著一個潛在需求,並不斷引導家長、老師們學會覺察,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變化和潛在需求。呼籲大家一起,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校園安全,從心開始,形成政府、社會、家庭、學校四位一體的聯防體系,為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鶴山初級中學副校長甘明上臺分享總結感言。甘副校長表示,通過今天的學習,相信大家對校園侵害和背後的心理成因有了充分的認識。學校與家庭是杜絕校園欺凌的主戰場,請家長和老師一定要明確界定校園欺凌,教會孩子正確認識校園欺凌,將校園欺凌扼殺掉。甘副校長說,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一方面要加強孩子文明習慣的養成,另一方面,家長和老師要互通消息,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避免因小失大。也要明確告訴孩子,同學間發生矛盾後一定要及時報告老師,正確妥善處理。還要教育孩子當受到欺負時,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方法,向老師、家長或警察求助。當自我能力無法解決時,更應該積極主動向父母、老師和學校求助。甘副校長還提到,老師和同學們應多關注、關心弱勢孩子,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同時教導孩子上學時結伴而行,待人接物要態度謙和。希望家長們加強對孩子的監管,教導孩子做遵紀守法的好學生,學會正確處理與夥伴之間的關係。大家一起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一起向校園欺凌說不!
「兩防一化」普及講座內容貼近生活實際,老師和家長們進一步認識到青少年心理安全的重要性,了解了維護青少年心理安全的心理學方法,對構建和諧校園以及青少年的心理安全建設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