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與新冠肺炎高度相似的症狀,都會令市民感到心慌,眼下,又正是流感高發季,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得了流感?如何預防流感?松江區疾控中心給出了相關解讀與提示,幫助市民更好地保護自己。
11月,上海市進入流感流行季,需要注意的是,流感與普通感冒不同。
普通感冒可由細菌、病毒、肺炎支原體等多種病原體引起,主要表現為鼻和喉部灼熱感、鼻黏膜紅腫、鼻塞、打噴嚏、流鼻涕,全身不適和肌肉酸痛也可出現,但全身症狀相對較輕,通常不發熱或輕中度發熱(體溫
而流感特指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一般表現為急性起病、發熱(部分病例可出現高熱,達39-40℃),伴畏寒、寒戰、頭痛、肌肉、關節酸痛、極度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常有咽痛、 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後不適、顏面潮紅,結膜輕度充血,也可有嘔吐、腹瀉等症狀。上海一般11月份已進入流感流行高峰。
人類對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因流感導致的住院和死亡病例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兒童、65歲及以上老年人、 孕婦,以及患有哮喘、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基礎性疾病的人群。
需要注意的是,輕型流感與普通感冒表現相似,但發熱和全身症狀更明顯。重症病例可出現病毒性肺炎、繼發細菌性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休克、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等肺外表現及多種併發症,甚至死亡。
此外,區疾控中心提醒,在傳播途徑上,流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季節性流感的主要傳染源。
流感的傳播途徑以飛沫傳播為主,也可通過口腔、 鼻腔、眼睛等鑽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在學校、託幼機構和養老機構等人群密集的場所易發生聚集性疫情。
對此,預防流感便成為了這個季節的重中之重。
區疾控中心表示,市民可以嘗試接種流感疫苗的方式,因為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推薦60歲及以上老年人、6月齡至5歲兒童、孕婦、6月齡以下兒童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慢性病患者和醫務人員等人群,每年接種流感疫苗。
此外,一般的預防措施也不能省略。
要科學規範佩戴口罩;儘量減少前往人群聚集的場所,堅持「一米線」;平時勤洗手,儘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避免近距離接觸有流感樣症狀的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或肘部遮住口鼻;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等。
一旦得了流感,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並且遵照醫囑按時服藥。注意休息,多喝水,注意營養均衡,家裡也要多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如果家裡有小孩感染流感,建議家長讓孩子暫時不要去學校,在家休息。當體溫恢復正常、其他流感症狀消失48小時後,可送孩子回校正常上課。其他家庭成員應儘量減少與流感患兒的接觸機會,尤其是未感染流感的孩子,儘量減少與患兒的接觸。
文字:張立
部分內容來自松江區疾控中心
編輯:王姝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