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泳是夏季市民最愛的休閒運動之一,但公共遊泳場所的衛生狀況令人擔憂。合肥市衛生監督所對公共遊泳場館的抽檢發現,今年問題仍集中在小區露天泳池,其中大多是水質沒有達標。
水質差是主要問題
「我們要求遊泳場館要在醒目位置放置公示信息欄,公示內容包括衛生許可證、員工健康證、衛生信譽等級、衛生監測報告、自檢報告等。」合肥市衛生監督所環境衛生監督科工作人員吳昕介紹,近幾年,衛生監督部門對公共遊泳場館進行衛生信譽等級評定,通過三種不同「笑臉」來標示遊泳場所的衛生狀況。餘氯含量、水溫等自檢信息,遊泳場館也要每日更新公布。
「從目前檢查的情況看,好於去年。去年被評為C級的遊泳場所,今年不少已經提升到B級了。」吳昕說,由於今年高溫天氣來得晚,不少遊泳場館營業得也晚,在目前已經抽檢的69家營業遊泳場館中,主要問題還是「水質不達標」。
「有些遊泳場館水循環處理不好,還需要靠人工清洗、消毒,餘氯含量達不到標準。」檢查人員介紹,渾濁度可以目測,而餘氯含量則是通過專門的快檢試劑檢測。氯是遊泳池的專用消毒劑,但含量並非越濃越好,含量過高會刺激皮膚,過低則很難起到殺菌作用。「有些泳池怕加多味道刺鼻,加量不夠,水質無法得到保證。」
小區泳池問題最多
每年衛生部門會公布遊泳場所的衛生信譽等級,但這並非涵蓋了合肥所有公共遊泳場所。「合肥有遊泳場館100多家,但其中取得衛生許可證的只有80家左右。」吳昕說,發現問題的多是小區內的露天泳池。
檢查人員發現,不少小區泳池人員比較複雜,「設施不完善,衛生就跟不上了。」吳昕說,按照要求,遊泳者下水前要把身體衝洗乾淨,再通過至少2米長的淨腳池把拖鞋和腳消毒,才能下水。但實際上,很多小區泳池並沒有淨腳池這一設施,即使有淨腳池,有些也是空空如也。
「有些遊泳者不衝洗就進入泳池;有些人素質較低,在水裡小便等,水質很容易受到汙染。」吳昕說,雜亂無章的結果就是水質變差的速度加快,如果換水的速度再跟不上,「水就非常髒了。」
記者了解到,目前合肥要求所有遊泳場所安裝水處理系統,通過雜質過濾、投藥消毒或補充新水的方式,每天至少要更新5%的水,「目前大部分泳池都具備這套系統了。」
持證救生員缺口大
記者在探訪中發現,遊泳場館的救生員也問題重重。
「救生員主要工作時間就是暑假這兩個月,專職的很少,所以大部分是找會遊泳的學生兼職。」合肥一家遊泳館的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即便是兼職的,有時候也很難招,因此遊泳館開業了,救生員還沒到位的情況也是有的。「而且想要招到一個持有救生員證的非常難,這方面的缺口也很大。」
記者了解到,按照要求,遊泳場所開放前必須按照水域面積配備足額的專業救生人員。水域面積在250㎡以下的人工遊泳池,至少配備固定水上救生員2名;水域面積在250㎡以上的,每增加250㎡及以內,增加1名固定水上救生員。救生員配置不達標的場所,一律暫停開放。
提醒
遊泳前後都要洗澡
「『泳池病』並非只有一兩種,各種傳染性疾病都有可能。」安醫大二附院急診內科副主任李景榮介紹,最常見的「泳池病」有皮膚病、中耳炎、角膜炎、結膜炎、腳氣、性病等等。
此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人最好不要遊泳。「突然進入到泳池的涼水中,很可能血壓升高,導致發生心腦血管疾病。」李景榮建議遊泳者,如果患有傳染性疾病,千萬不要去遊泳,而健康的人進入泳池前,應該把身上洗乾淨,遊完之後也應該再洗個澡。
貼士
1.自帶遊泳用具(包括遊泳衣物、毛巾、拖鞋等)。
2.入池前後應當用淋浴充分清洗,做到「來去一身清」。
3.不要在泳池內小便、吐痰、丟棄雜物。
4.進入遊泳場所時應當仔細查看公示欄和衛生信譽度標誌,儘量在公示欄信息全面、衛生信譽評級較高的A、B級場所遊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