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絨山羊、小尾寒羊、波爾山羊、青山羊、黑山羊、烏骨羊、奶山羊……走進位於齊河縣晏北街道高官屯村的山東牧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你一定會被各種「美羊羊」所吸引。
牧場主正是當地農家婦女張玉梅,她靠著在外地賣水果掙到第一桶金,2013年回鄉創業,開公司建牧場,做起了羊生意,賣羊肉、羊毛、羊奶、羊奶蛋糕和羊奶皂,還搞起了農事體驗親子遊、研學遊,7年辛苦耕耘,帶領親朋和周邊百姓脫貧致富,公司今年獲評「山東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點」。
10月26日上午,記者來到山東牧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時,張玉梅正在觀賞體驗區給小羊餵食。除了羊,體驗區還有寵物垂耳兔、香豬、荷蘭豬、孔雀等動物。
張玉梅(中)與員工交流沙瓶畫製作
在農場裡可以刨花生,挖地瓜,體驗騎馬、摸魚、滑草、射箭、陶藝製作、擠羊奶、烘焙製作、CS野戰等遊樂項目。
記者來到家禽養殖區,數千隻雞、鴨、鵝在裡面盡情奔走、嬉戲。養殖區旁邊有8個自助大灶臺,遊客們進到養殖區可以自己挑選家禽,隨後在農家大鍋裡進行烹飪。
張玉梅說,公司現已投資1500萬元,這7年中也經歷了不少波折。起初,公司只是單純養肉山羊,2014年,內蒙古自治區出現了山羊流行病,全國禁止活羊跨區域流通,活羊價格也從每公斤26元下降到每公斤14元錢,當時公司存欄4000多隻肉山羊,賣一隻賠400多元。連續三四年不掙錢,張玉梅及時轉變思路,引進了奶山羊。
奶山羊迅速佔領市場。
公司註冊有「牧羊緣」「羊基」兩個品牌,在濟南市建了5個羊奶配送點,擁有客戶1000多人,並在縣城開設了直營烘焙店及羊奶皂專營店。
「為了做好羊奶蛋糕,我們花了10萬多元,特地從臺灣請的製作師傅。」張玉梅介紹。
2018年,公司推出了鄉村旅遊項目,利用公司在濟南市場的影響力,大力開發園區的休閒功能。
「已開展手工羊奶皂和羊奶護手霜的製作體驗,擠羊奶及酸羊奶製作體驗,餵小羊,羊拉車,磨製豆漿,沙瓶畫製作,開展小農夫課程,讓小朋友們去地裡刨花生、挖地瓜、掰棒子,知道糧食是怎麼來的,體會農民伯伯的不容易。」張玉梅說。
公司生意日漸興隆,在濟南和德州周邊聲名遠播。2016年,公司被評為德州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20年1月,被山東省農業農村廳評定為「山東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點」。
去年,公司共接待遊客6萬餘人,營業額600餘萬元,牧場勞動力全部來自周邊村莊,帶動40餘人家門口就業,每年每戶增收20000餘元,被晏北街道確定為精準扶貧合作企業。
「4年來,我們累計為貧困戶提供扶貧資金20餘萬元,為確保貧困對象全部脫貧,我們一直在努力著。」張玉梅說。
農牧場還帶動了公司周邊採摘園的發展,公司經常組織遊客到附近採摘葡萄、蘋果、鴨梨,真正實現了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今年,公司引進了赤松茸採摘項目,還將建一個魚菜共生溫室大棚,讓孩子們在這裡學習到高科技農業知識,讓遊客在玩的過程中得到更加豐富多元的體驗。
當上了牧場主,做活了羊經濟,張玉梅在別人眼中已是個事業有成的女企業家,但張玉梅並沒有滿足,她還想著做大做強鄉村遊旅,也在擘畫公司更加遠大的藍圖。
「還是要不斷學習,上個月,我剛去濟寧參加研學培訓班,學習了造紙術、拓染、活字印刷,引進了多種勞動教育課程,在豐富鄉村體驗遊的同時,讓更多城市孩子親近自然、認識自然、熱愛自然。」張玉梅說。
來源:德州日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