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的參考消息頭題是《中美關係有望打開「希望之窗」》,文章引用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話稱,「最可持續的領先是不斷提升自我,而不是阻擋別國的發展」「中美完全可以找到既有利兩國、又造福世界的大國相處模式」。這兩句話一針見血地表明了美國對華打壓的實質,更表明中美之間的關係應是合作。
回望川普政府期間的中美關係,惡化到了極點,對華打貿易戰,對中國科技企業打壓、制裁,對中國香港內政說三道四、妄加幹涉,無理侵犯中國南海,派偵察機騷擾我近海區域,多輪對臺軍售……這些都讓兩國的外交關係走向冰點,而損傷的是兩國人民的利益。看看破敗的中美關係,如今到了確實該改善的地步了,臨近美國總統換屆,中美人民都期望中美關係能迎來一個拐點,這不只對中國有利,也對美國有利。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
中方希望拜登政府重拾理性,重開對話
近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說,「中美關係已經來到新的十字路口,也有望打開新的希望之窗。希望美國新政府重拾理性,重開對話,兩國關係重回正軌,重啟合作。」
中方的表態,也是看在美方的意願的。從拜登與哈裡斯競選時的發言可以看出,他們的外交政策與川普政府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將俄羅斯視為美國的最大威脅,而不是中國。
拜登是中美建交以來兩國實力變化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拜登作為美國參議員代表團成員,首次訪問中國大陸,當時美國視中國為制衡蘇聯的東方大國。他當時是對華接觸政策的堅定支持者,他支持給予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他也致力於一個中國政策,支持美國在臺灣問題上採取「戰略模糊」政策。
1991年8月,中美外交重啟,拜登當時以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身份,率參議院代表團訪華。
2011年8月,擔任副總統的拜登曾帶著家人訪華,當時他的主要目的是與中方高層建立關係。彼時的中國剛剛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當年,拜登還在《華盛頓郵報》上發文質疑小布希總統有關「美國對保護臺灣負有義務」的表態;他還曾表示,「若因『臺獨』而引發臺海軍事衝突,美國不應出手幹預」。
2013年,拜登再度訪華,當時他表示,「一個崛起的中國對美國和整個世界都具有積極意義」「美中關係將影響21世紀的進程」。
2020年10月25日,拜登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60分鐘》節目採訪時明確了他對中國的定位。他說,俄羅斯是美國當前最大的威脅,中國是「最大的競爭對手」。
縱橫美國政壇數十載的拜登,對中國不可謂不熟悉。現在作為決策者,他更應認識到中國崛起的現實和美國領導力的軟肋。拜登將如何處理中美關係這一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倍受矚目。
川普的「美國優先」,只會讓中國同多國聯繫更緊密
川普執政前,美國官方一直主張「歡迎一個和平崛起的中國」的立場。但到了川普執政期間,這句表述沒了,更是否認中國崛起,否認中國的科技及經濟發展取得的成果,並採取霸權手段封殺和打壓。而這一政策肯定會影響或左右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目前,拜登及其提名的國務卿布林肯等主要成員也不再提及「歡迎和平崛起中國」。拜登主張和盟友及合作夥伴形成統一戰線,再應對中國。拜登最近曾談到,新政府外交政策的總體方針,即「美國回來了,美國不再是單槍匹馬」。
拜登在執政後,其很可能會首要解決國內疫情問題。而在對華政策上,其短期內或依然延續川普對華政策,對華展示強硬姿態,這是美國國內政治因素的考量,也是為了執政的順利與方便。但長期來看,拜登或會理性看待中國崛起、制定與中國打交道的正確策略。而其若依然採取川普路線,其對美國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這從近段時期中國與多國的互動與達成的協議就能看出來。
最近,中國與歐盟於2020年末完成了歷時7年的《中歐投資協定》(CAI)談判,這是中國繼11月與日本、韓國、東協、澳大利亞等國籤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後,經貿外交再下一城,這證明了「逆全球化」是不現實的,川普掀起對華貿易戰、帶隊脫鉤中國、重返保護主義路徑,未沒有得到各國的認同與支持。
川普任內「美國優先」,極大化美國利益,傷害了不少盟友,因而創造了中國與歐盟、日本等美國盟友拉近距離的機會,拜登想力挽狂瀾,但川普的戰略收縮與退群多邊機制已侵蝕美國的領導力,讓歐盟在世界秩序重構過程中,得到更佳的發言地位。歐盟不會錯失川普送上的機會,與中國合作提高歐亞大陸經濟板塊在全球的地位,此為未來最具經濟活力的區域,亦可為未來與拜登政府談判《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TTIP)創造籌碼。
此外,在與盟友關係上,美國也受到重創,德國外長馬斯指出,即使拜登入主白宮,惡化的美德關係難以恢復到從前的狀態。
中國影響力越來越大,美國是時候考慮重塑中美關係了
在全球不斷封住國門,經濟抗疫的時刻,奈及利亞外長奧尼亞馬、剛果(金)國務部長兼外長通巴、波札那外長誇佩、坦尚尼亞外長卡布迪、塞席爾外長拉德貢德外長聯合向中國發出邀請,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將於2021年1月4日至9日對上述國家進行正式訪問。此訪也顯示了中方對在後疫情時期深化同非洲國家友好關係的真誠意願和堅定決心。
而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中國外長王毅接連收到巴基斯坦和墨西哥外長的電話,兩國外長均表示,要同中國深化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希望中國政府為兩國採購中國疫苗提供便利。
而美國和土耳其,曾經的盟友如今也是分崩離析。美國因為土耳其購買了俄羅斯的S-400,而在不久前制裁了土耳其,這讓美土兩國關係緊張。而幾天前,中國外長王毅同土耳其外長進行了通話,土方希望對當前中國生產中的疫苗進行緊急採購。
可見,在美國不斷損害盟友利益的同時,中國卻不斷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力。
總而言之,拜登執政下的四年,是重新塑造中美關係,重新指引中美關係向良性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中美關係如何,將深刻影響後續美國對華政策走向。而中國也應該重新思索新形勢下中國的對美戰略是什麼,不能只是簡單應對美方的出牌和變化,而應在某些方面變為引導者。(郭宇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