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筆者還沒有走進新縣蘇河鎮新光村艾草種植基地,就聞到一陣陣獨特的香氣。剎那間,小小的山谷仿佛化身一座巨大的香爐。香氣的源頭,是一臺正在艾草地裡工作的收割機。這原本不起眼的小小艾草,如今正肩負起一方脫貧致富夢。
新光村地處新縣西北部。2018年,村「兩委」和駐村第一書記立足當地資源優勢,積極聯絡招商,吸引本地外出成功人士錢文返村投資發展艾草產業,成立了友愛艾草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和信陽友艾艾製品有限公司,並在該村建成扶貧生產車間。
在該公司生產車間,建檔立卡貧困戶向方彥身著藍色工裝,正忙著和工友們一起將幹艾葉裝進煎藥袋中。「一個月2000多元錢,離家近,比到處打零工好多了!」向方彥高興地說。
已在此上班兩個月的貧困戶錢珍珍說:「用艾條、艾柱燻蒸,有一定的殺菌、消毒作用。疫情發生後,我們的訂單更多了。」
「我們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由合作社推廣種植、收購艾草,公司負責加工、銷售,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艾草一年大部分時候都可以收割,種植起來也很方便,生產加工環節對環境也很友好,是一條『綠色』致富之路,現在已有許多農戶向公司購買艾種,準備自己種。」錢文說,公司流轉了28戶貧困戶75畝土地,吸納周邊貧困戶就業10餘人,並以高出市場價20%的價格收購貧困戶艾草5萬餘斤。
「疫情的發生,讓人們更加注重養生、保健,客觀上為艾製品進入千家萬戶打開了方便之門。」談及發展前景,錢文頗有信心,下一步,他打算擴大線上交易,帶領老區群眾走出一條綠色致富路。
(文章來源:信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