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生活中,總是會需要有一點點的樂趣來調節所有的愉悅與不悅,而音樂不僅能夠給人帶來安慰,也可以給你一份積極向上、振奮人心的力量。很多人喜歡聽歌,但因為五音不全,唱歌跑調導致不敢唱;也有些人有一點點的基礎,卻總覺得自己唱歌聲音不好聽,音準不行,甚至跟不上調而失去了唱歌的信心。其實我想說,唱好歌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五音不全、唱歌跑調可能是唱歌發聲的方法不對;聲音不好聽,音準不行可能是沒掌握正確的氣息與呼吸方式。現在,我給大家分享幾個唱歌發聲的小技巧,希望所有的音樂愛好者都能勇敢地唱出來。
唱歌發聲練習的目的,簡要地說,就是將歌曲演唱中對聲音所需求的各種技術環節,通過有規律、有步驟的發聲練習,逐步提高唱歌發聲的生理機能,調節各唱歌器官的協作運動,養成良好的唱歌狀態,使唱歌發聲的技術成為唱歌表現的有力手段,為達到聲情並茂的演唱服務。
我們練聲的目的是要調整鞏固科學的發聲狀態,把良好的歌唱狀態保持到歌唱中去,改變平時生活中自然的發聲習慣,使之成為符合歌唱發聲的習慣和狀態,所以必須明確我們練聲的目的,而不是簡單的「開開聲」而已。
第一步,如何開嗓
1.把嘴張大,頭放正,深呼吸,這裡使用腹式呼吸,控制自己吸氣呼氣的速度,控制自己的氣息。使唱歌時不至於沒氣。張大嘴巴有助於活動面部肌肉,使唱歌更加輕鬆。
2.數數練習:「吸提」的氣息向裡向,「推送」的氣息向外向下,在「推送」同時做氣息延長練習。在「推送」同時輕聲快速地數數字「12345678910」,一口氣反覆數,數到這口氣氣盡為止,看你能反覆數多少次。
3.嗚發出wu的聲音,每次10秒,連續做3次,目的是初次帶動聲帶震顫以及丹田氣息的初次湧動 嘟發出du的聲音,發聲時候上下唇跟著一起顫動,每次15秒,連續做3次,目的是加大強度帶動聲帶震顫以及進一步帶動丹田氣息的湧動。
第二步,如何發音
1.學會張開嘴巴唱歌,上下齒鬆開,有下巴松松的「掉下來的感覺」,舌尖松松的抵下牙。
2.唱歌時放鬆頸部肌肉和下巴、用腹部呼吸。肩膀放鬆、深呼吸、向前運動,張大嘴巴,伸出舌頭,發音。找出用力的部位和感覺。如果唱歌時喉嚨完全張開,正確的感覺應該是喉嚨向外擴張,感覺頸部向外伸展。要感覺喉嚨兩側肌肉酸痛,可以把喉結往下推。
3.用「微笑」狀態來打開喉嚨,我們講的「微笑」不是光笑,而指的是把「笑肌」抬起來。笑肌抬起是要鼻、咽腔打開,大牙關打開,面部兩邊的笑肌(顴骨)呈微笑狀,這樣的微笑狀 態可以使你的喉嚨打開,可以使你獲得高位置的聲音。
4.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正確地掌握語言的回聲,明確漢字語言的結構規律,將歌曲曲調與咬字吐字結合起來練習。練唱時,將每個字按照出聲引長歸韻的咬字方法,先念幾遍,再結合發聲練習,以字帶聲,力求做到字正腔圓,聲情並茂。
第三步,如何控制氣息
1.儘量用鼻子呼吸或者用嘴巴輕輕呼吸。唱歌的時候,應當儘量用鼻子呼吸,除非是要大換氣的時候。而且用嘴巴呼吸的時候應該輕些,這樣發出的呼吸聲不會很大,可以避免喉嚨會產生的刺痛,發癢,發乾等情況。
2.要注意斷句。其實斷句和唱歌的人的呼吸是很有關係的,儘量找合適的地方斷句。有的時候,在可以短暫呼吸的地方用鼻子快速吸一口氣,是聽不出來的,這樣也很方便保證自己始終有一定的氣唱歌。
看了以上的步驟,是不是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希望所有喜歡唱歌的人看了這篇文章後能夠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