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517 年,滄州正式建州以來,已經歷了 1500 餘載風雨,歷史給這片沃土留下了斑斑點點的印記,如今滄州博物館歷史文化陳列館內陳列了眾多在滄州本地出土的歷史文物,它們將滄州歷史的發展脈絡連接在了一起。為了讓更多的孩子了解滄州歷史,9 月 12 日,滄州小記者走進了博物館,與歷史文物近距離接觸,探秘曾經的滄州。
走進 " 滄海之州 -- 滄州歷史文化陳列 " 館,滄州小記者們首先被牆上的巨幅鐵獅浮雕所吸引。" 牆上的獅子是用什麼製成的,跟真的鐵獅子有什麼區別?"" 鐵獅子是哪一年建造的?"…… 在求知慾的驅使下,滄州小記者們禁不住開始發問。鐵獅子是滄州的象徵,鑄造於公元 953 年(五代後周廣順三年),距今有一千多年歷史,如今依然屹立在滄縣舊州鎮內 …… 講解員耐心地向小記者講解。跟隨著講解員的指引,在左側牆體上,小記者們找到了滄州歷史沿革簡表,滄州自新石器時代至今已有長達 6000 多年的歷史,滄州之名始於北魏熙平二年,取滄海為名。
東漢陶狗,2006 年出土於獻縣後孫村東漢墓;漢代錯金豹鎮,1968 年出土於獻縣漢墓群貫公墓封土;唐代三彩刻寶相花紋盤,1988 年出土於泊頭齊橋鎮米莊唐墓;宋代菱花形人物故事鏡,出土於滄縣宋屯;清朝抄手硯,1982 年原滄州地區文物商店收購,南皮張之洞族人捐售 ……" 樞衡介祉 " 匾額原件陳列在南皮,系慈禧太后賜予張之洞堂兄張之萬家門匾,匾額中上方刻 " 慈禧太后御筆之寶 " 印 1 方,長 246 釐米,寬 94 釐米,厚 5.6 釐米;1997 年,考古人員在滄縣舊州鎮滄州舊城遺址發掘出了 48 噸鐵錢,鐵錢塊被發掘前埋藏在鐵獅子附近,因先前有部分裸露在地表,像一頭側臥的驢,故得名 " 鐵驢 "……
講解過程中,講解員將部分文物具體出土情況進行了介紹,還給小記者們講述了文物自身所蘊含的故事。" 我對古代的錢幣感興趣,比如貝幣、刀幣 …… 還有那塊看上去很重的鐵錢。"" 我喜歡錯金豹鎮,想了解它給古人帶來了哪些作用,錯金豹鎮在現在演變成了什麼樣子。"" 我想了解滄州的運河文化,曾經有多少貨物經滄州出入,都是些什麼貨物。"" 我覺得古人用的化妝盒挺有意思,它是怎麼演變成今天的樣子的。"…… 講解員在把 " 滄海之州 -- 滄州歷史文化陳列 " 館從頭至尾講解完後,小記者們都找到了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文物或歷史時段,並對其進行詳細記錄。
" 滄州,有著數千年的歷史,自正式建州以來也已經歷了 1500 多年,這裡面蘊含著的厚重歷史文化需要傳承,希望今天的參觀、採訪能讓滄州小記者們喜歡上滄州歷史,傳承滄州歷史。" 滄州博物館一位工作人員說。同時,滄州小記者的家長們也都表達了同樣的心聲,希望滄州小記者俱樂部能與博物館策劃更多活動,讓孩子們能更多的了解滄州歷史,傳承滄州文化。(燕趙晚報融媒體記者 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