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一波三折」最常見的釋義,是和詩詞文章有關?

2020-12-17 永遠微笑著在你懷裡

本文系作者永遠微笑著在你懷裡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

什麼叫「一波三折」?很多朋友都會告訴您,這是指事情的進行和發展並不順利,充滿著起伏、波折和變數,但仍然在發展過程當中。這種理解當然是對的,但以「一波三折」來形容事情發展的不平靜、不順利和不簡單,甚至更進一步,用於形容人生過程的坎坎坷坷、百轉千回,都是白話文運動興起以來,人們對古代漢語中名言警句推陳出新,所闡發、引申的新含義,滿打滿算,上述在今天看來儼然「正義」的解讀,被大家普遍接受、使用,也就僅僅一百年上下的光景。而在此之前,「一波三折」最常見的釋義,是和文章有關的。

一波三折

眾所周知,明清兩代讀書人最羨慕的「遠大前途」,是「十年寒窗無人,一舉成名天下知」,也就是讀書、科舉、考中、做官的「一條龍」,這「成功道路」中最關鍵的橋梁,是考試中最主要的內容——八股文。八股文是由破題、承題、起講、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大結八個部分組成的議論文,由於字數和內容都有嚴格限制,且考官在閱卷時要在短時間內連續閱讀許多題目一模一樣、意思大同小異的「高考作文」,想讓自己的「這一篇」一下抓住考官眼球,留下深刻印象並藉此脫穎而出,就必須在文章結構安排上下足工夫,最討巧的辦法,就是巧妙藉助八股文的結構形式,將原本有限的文章主題用起承轉合、反覆對比烘託的方法層層渲染。

八股文

要知道明清科舉對八股文的要求是結構規範、字跡不能有塗抹錯誤,不能跑題,所有議論都必須出自古代「聖賢」,不在文章結構上「做足花樣」,還能有什麼別的好辦法呢?這種起承轉合、正著反著來回折騰的寫法,被當時編寫「高考教參」「時文選」的出版商和編纂者們稱作「一波三折」,並且他們在「教參」中指出,這種寫法古已有之,最出名的則是以唐宋八大家為代表的中古散文。這種說法並非沒有道理: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是北宋人,宋代科舉的主要考試形式是「策論」,這是一種較八股文體裁上稍自由的議論文體,而歐陽修和三蘇都是寫策論公認的高手。

歐陽修

尤其是蘇軾,時人有「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的說法,指蘇軾的策論波瀾起伏,意象萬千,讓閱卷者一見之下便愛不釋手,是當時考生模仿的對象。蘇軾的寫法其實頗類後世八股,剔除鉗制思想、個性一類的缺點,必須承認諸策論,八股文是更嚴謹精煉的議論文形式,蘇軾用「準八股考策論,頗有些「穿越劇」主角用現代「法寶」欺負古人的「不公平感」。當然,「一波三折」不一定指八股、策論,結構類似的散文也可以這麼形容。

蘇軾

清末民初著名文學家、翻譯家林琴南曾讚揚歐陽修的名篇《瀧岡阡表》,「至崇公口中平反死獄,語凡數折:求而有得是一折,不求而死有恨句又一折,世常求其死句又一折,凡造句知得逆折之筆,自然」,這段話表明,「一波三折」的文章結構,其目的是在有限篇幅內儘可能製造曲折和懸念,增加有限文意的感染效果,從而達到「自然刺目」的作用,也表明直到此時,「一波三折」的含義仍主要停留在形容文章結構上。

《瀧岡阡表》

那麼,形容文章結構就是「一波三折」的本義嗎?事實並非如此。「一波三折」最初出自王羲之《題筆陣圖後》,是用來形容書法的。《筆陣圖》是西晉大書法家衛夫人所寫、現存最早的楷書教學指南,王羲之是衛夫人的學生,《題筆陣圖後》是作為學生,對老師這篇教學指南的「讀後感」。在文章中,王羲之說衛夫人曾指點他「前後齊平,此不是書,但得其點畫耳」,並提到曹魏時鐘繇的學生宋翼在得到鍾繇指點後書法突飛猛進,「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意思是說,在寫「橫」的時候不能寫得太平太直,而要寫出波瀾曲折的效果,才更有感染力。

王羲之

直到宋代,「一波三折」仍然忠實於原本的意思,並沒有被「誤讀」,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由大書法家宋徽宗趙佶親自下令編纂的宮廷珍藏書法作品評論集《宣和書譜》,就形容宮中珍藏的一卷「正書」《金剛上味陀羅尼經》「累數千字,終始一律,不失行次…但恨拘窘法度,無飄然自得之態,然其一波三折筆之勢亦自不苟,豈其意與筆正,特見嚴謹,亦可嘉矣」。很顯然,這裡的「一波三折」所討論的,也仍然是書法中的筆畫,事實上,在較早的出處裡,「一波三折」經常是被寫作「一波三折筆」的。不過,相對於另一些在流傳演繹過程中含義「離題萬裡」,甚至與最初意思截然相反的「誤讀」,「一波三折」的「一再誤讀」之間仍可看出比較明顯的傳承脈絡,屬於對最初比較狹隘用法的多次「用途拓展」。

參考資料

《題筆陣圖後》

相關焦點

  • 常見詩詞名句賞析
    常見詩詞名句賞析楊萬星        有沒有一句話曾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被你反覆吟誦有沒有一首詩        博觀而約取則厚積而薄發常讀名句未必能馬上出口成章但一定能讓你的眼裡有詩情畫意能讓孩子不知不覺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和人生境界
  • 小學生背古詩詞被「櫻桃」氣哭,東北姥爺釋義逗笑網友:文化人
    小學時代,語文書上最常見的一句話就是「請熟讀並背誦全文」,特別是古詩,只要出現就會給小學生致命打擊。前陣子,瀋陽一位小朋友背古詩的時候就被氣哭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為啥謝謝櫻桃啊?」小學古詩不應該是常見、經典的嗎?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等詩人的作品居多,這個春花是誰寫的?」「名字都沒聽過,這也太難了吧。」然而,小學生沒意識到這個問題,他興致勃勃的背誦古詩,直到看到這句詩詞的時候,越想越不懂,直接被氣哭了!
  • 沈鵬書法:網友看不懂的「蚯蚓體」,其實是「一波三折」的高書!
    他曾說:「我是不怎麼喜歡臨帖的。」不臨帖,風格出自何處?常人很難找到他書法的淵源,猜測是自己琢磨出來的「書體」。沈鵬先生的草書,以枯筆寫就,線條瘦硬見精神,風格鮮明獨特;用筆更是老辣奔放,線條注重質感,有時長筆肆意伸展,疾中有澀,線條顫抖,格調不俗。但是對於很多不喜歡這種風格,或者看不明白的人來說,用形象語言來說,可稱之為「蚯蚓體」,甚至有人斥之惡俗!
  • 為什麼杜鵑在詩詞中象徵哀婉的意象,它和哪位古代君王有關
    我們可以看到,這只在詩詞中飛來飛去的小鳥,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悲悲切切的,這好生奇怪啊,在中國詩詞中,被提起過的鳥兒可不在少數,燕子、大雁、鴨子、鴛鴦、鷗鷺、黃鶯……可是,它們沒有一個,能比杜鵑更悽婉,更哀怨,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汪建新:有關毛澤東詩詞的若干「之最」
    臧克家曾說:「毛澤東詩詞是個永遠說不盡的課題。」毛澤東詩詞廣泛傳播與普及,陪伴了幾代中國人的成長。這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我梳理了幾十年來毛澤東詩詞創作、傳播、研究過程中的一些珍聞、要事和重要成果,和你們分享,希望能夠加深大家對毛澤東詩詞的理解和認識。
  • 有關冬天的15個成語出自這些詩詞,值得孩子一看
    快帶孩子了解一下這些描寫冬天的成語, 以及這些成語出自哪首詩詞吧! 【釋義】指寒風和冰霜像刀劍一樣刺著人的皮膚,猶如徹骨一般。 2 【傲雪凌霜】 【出處】宋·楊無咎《柳梢青》: 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攙借春光。
  • 張輶題匾「望重折衝」釋義
    「望重折衝」釋義「望重折衝」四個字,其中「望重」兩個字的意義比較淺顯,人們經常使用「德高望重」這個詞兒。「望重」的基本意思是:名氣很大,威信很高,引伸義是能力很強,出類抜萃,眾人欽敬。「折衝」兩個字的意義比較費解,其中最重要的意思是「克敵制勝」。衝,是古代戰車的一種,有臨陣衝鋒,一馬當先的意思,如衝鋒陷陣。折,有威懾、完勝、拜服的意思,如折服、折腰等。
  • 有關冬天的15個成語出自這些詩詞,值得一看
    快來了解一下這些描寫冬天的成語以及這些成語出自哪首詩詞吧讓你在描寫冬天時不再詞窮並且更有畫面感、意境美1【釋義】指寒風和冰霜像刀劍一樣刺著人的皮膚,猶如徹骨一般。2【傲雪凌霜】【出處】宋·楊無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攙借春光。
  • 常見【拉丁語法諺】釋義
    這些拉丁詞句在法律界沿用了若干個世紀,其含義被界定得十分精確,這些詞句的運用有助於體現法律文本體的嚴謹和莊重。【本文提要】本次推送將繼續帶大家了解一些常見的法律拉丁語句及其含義。(文末提供了關於拉丁語發展歷程的簡短閱讀,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品嘗。)【正文】1.
  • 16個冬天的成語,原來都出自詩詞,美極了!
    如果有機會,我願收藏所有跟冬有關的成語。 【釋義】指農曆的十月(寒月)、十一月(冬月)、十二月(臘月),年前最冷的三個月。
  • 成年人如何從零開始學好古文和詩詞?
    所有的兩句標語,都有文言文、詩詞、打油詩的特色在裡面,順口、清朗、感情昭彰就是古文最基礎的表達方式。談什麼從零開始?更不要說那些經過十二年教育後成年的年輕人了,哪一個不是在初高中的時候,古文背到吐?說沒有古文功底,那就不算個成年中國人了。即便小學沒畢業,順口溜總念過。
  • 《現代漢語詞典》釋義括註裡的「多見於」和「多用於」
    括註裡的「多見於」和「多用於」是括注用語,表示典型、常見的情形或比較明顯的傾向。一部辭書裡,同類括注的用語能否保持一致,相近相關的括注用語能否區別得清清楚楚,也是辭書質量的一個體現。我們以《現漢》第7版的「多見於」和「多用於」這兩個相關的括注用語為例,說明一部辭書要保持內部的一致性,殊為不易。
  • 雲南億萬富翁被殺,妻子放棄150萬民事賠償,致案件「一波三折」
    此後,由於各方意見達不到共識,檢方曾經先後三次延長對馬某某的起訴期限在案件發生之前,鑑於王某某發了財,被告嫌疑人馬某某,和他的哥哥一起入股了被害人王某某的公司,希望在這裡面得到較多的經濟利益。可之後由於各種問題,雙方發生經濟糾紛,此後經過好幾年都沒能解決。
  • 為什麼足癬很常見?和多種因素有關
    足癬是生活中常見的皮膚病,相信每個人都不陌生,如果腳部一到夏天就容易發癢、發臭,那麼多半是患了足癬,足癬的廣泛傳播,主要和足部特殊的條件有關,下面來講講為什麼足癬很常見。
  • 詩詞肯定是小眾化的,為什麼要普及?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排序,結果大多數考生都作出正確選擇。當時全國版語文教科書中明確提到了「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規律。如此「普及」,於詩詞何用?▲參賽小選手葉飛有人問我「那麼照你看法,怎樣才能普及詩詞」,我反問,「為什麼要普及」?詩歌和其它文學體裁一樣,都是用來寄託、遣懷、歌頌、諷喻、抒發某種意境或情感的。
  • 詩詞大賽題庫300首詩詞及釋義(二)
    回想過去,我和我的同學,經常攜手結伴來到這裡遊玩。在一起商討國家大事,那無數不平凡的歲月至今還縈繞在我的心頭。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大家躊躇滿志,意氣奔放,正強勁有力。 評論國家大事,寫出這些激濁揚清的文章,把當時那些軍閥官僚看得如同糞土。可曾記得,當年我們在那浪花大得可以阻止飛奔而來的船舟的激流中一起遊泳?
  • 生孩子的奇怪現象:為什麼一波男孩一波女孩?原來有「規律」可尋
    文|文兒生命是很神奇的,所以有關生命的孕育和誕生,也都有很多傳說。簡單來說,就是人們對備孕都有一套一套的講究,尤其是老輩人傳下來神乎其神的生子規律更讓人著迷。表妹最近到了預產期,總是詐和,前後跑了三趟醫院都是假性宮縮。
  • 在線飛花令,跟「雲」字有關的詩詞,每一句都是美景
    但今天我們要說的飛花令,雖然也是對詩對句,但卻與古人的行酒令有些不同。因為我們要說的是單子飛花令,也就是在行令人和對令人對出的詩句中,一定要有一個特定的字。相信類似的綜藝節目,有些朋友應該看過吧!所以閒話少敘,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在中國的古詩詞中,有多少句是與「雲」字有關的。
  • 下雨有關的詩詞有哪些?
    要是做了帳子,糊了窗屜,遠遠的看著就和煙霧一樣, 所以叫做『軟煙羅』。那銀紅的又叫做『霞影紗』。如今上用的府紗也沒有這樣軟 厚輕密的了。」賈母可以說是《紅樓夢》中品味、見識最高的一個人,她提到的軟煙羅,有一種顏色叫「雨過天晴」,聽上去就很美。
  • 說文解字:水、沝、淼、㵘,一篇文章讀懂古人造字智慧!
    好像古人已經暫時停止創造了,為什麼?確實我也想不懂,就類似於為什麼:一是一橫,二是二橫,三是三橫,四開始就不是四橫的道理一樣(不過這個道理我還懂,在下面那篇文章有介紹到),現在我們簡單從字義解釋上看看沝,淼,㵘四個字的含義,然後再說文解字,幫大家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