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作為三大主科之一,是所有學科學習的基礎,需要語文鍛鍊的不僅是讀書識字的能力,更是邏輯、分析能力的培養基礎。學習語文不需要技巧,只需要花費時間去背誦記憶,這一點是存在很多人心中的刻板印象。毫無疑問,語文同許多科目一樣,在記憶基礎知識點後,將其靈活運用然後在題目中實踐,甚至能夠在之後不斷的深入研究與發展,才算的上是真正的會學語文。
在初三的一次期中考試卷子復盤的時候,語文老師賀老師將班裡的第一名的卷子作為講題範例,為學生講解每個知識板塊。這張卷子滿分150分,這位學生拿到了148分,其中作文扣了2分,其他的全部都是滿分,而這一張凝練了多年學習經驗方法的卷子,在賀老師看來,答題秘訣主要在3點。
不難看出,這張卷子從頭到尾最大的特點就是字跡工整,每個題目對應的答案都會按照順序一一書寫清楚,如果需要多點闡述,就按照編號1、2、3來將答案梳理清楚。賀老師認為,很多老師都在授課的時候,對學生強調自己規整的問題,但是有些學生總是不當一回事,每每考試的時候總是會在分數上吃虧。
字跡規整本身也是對學生的答題要求,能夠將自己的答案提取、整理、歸納後,用簡練、準確的語言回答問題,這本身就是需要平時的不斷訓練的能力,也是拿高分的必要因素之一。
從答題頁可以看出,在填寫答案的時候,這名學生幾乎沒有過任何遲疑或者下筆反悔的情況,尤其在前半部分基礎知識模塊,沒有一絲一毫的疏漏或者馬虎,這代表著除了學生本身嚴謹的答題習慣外,更是基於紮實的基礎知識掌握。
對於前半截的基礎知識,幾乎沒有任何可以討巧或者走捷徑的方法,無論是字詞選擇、古詩填寫,還是文言文通假字,都是需要背誦記憶,而唯一想要多拿分的關鍵,除了注重平時的背誦儲備外,還有在每次做題時的積累。
賀老師認為,雖然很多的閱讀理解、作文等題目,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參考答案,但是在實際中答題過程中,這些主觀題其實都有一定的答題套路,以及基礎拿分點。
譬如在解作者思想、意義這類的總結題目時,先要從題目中的例子為切入點,以文章中以……的例子,表達出……的想法,進而表達出作者……之心或者之情。
學會掌握一定的答題套路以及思路,學會按照套路去拿到每一個得分點,即便是答案的思路與正確答案有所偏離,也能拿到一定的分數,這些都是考試中拿高分的技巧之一。
成績的取得需要方法與技巧,如果沒有,那麼可以看看下面這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