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2425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7 分鐘
今天本來想寫如果做親子民宿
能添加哪些親子元素的
但最近參觀了幾家所謂「親子民宿」
讓我改變了主意
如果有人感興趣親子元素篇
我下期再寫吧~
參觀完親子民宿
有點感慨
到底怎樣才算是親子民宿呢?
是放個鞦韆、搞個愛心便當、做個活動
就能叫親子民宿了麼?
和一般民宿有什麼區別?
和一般的民宿比
突兀地多了這些親子元素
就是了麼?
所以今天特別想聊聊
關於親子民宿的話題
先來看個家庭改造案例
△
這是高雄某戶人家的家庭住宅
家裡一對夫妻、個孩子
138平方米的公寓中
只有客廳相對寬敞
好在客廳的風格本身十分簡潔
設計師所做的改動主要有兩處
(設計團隊: HAO Interior Design)
一是進門的左手邊
從餐廳到客廳的整面牆
都設置裡整排的矮柜子
很像幼兒園的儲物櫃吧
這樣所有的玩具
都在小朋友伸手可及的地方
水泥牆很酷
柜子就採用了清新的湖水藍
讓氣氛也變得活潑起來
二是客廳的另一側
沿牆壁設計了一整面的書架
讓儲物空間更大
同時在中間安放了一隻
可以畫畫的黑板
讓孩子隨意塗畫
不用擔心整面牆的架子會顯亂
設計師還在外面加了活動木板
可以把遊戲空間整個遮擋起來
起到了屏風的作用
兩側的柜子都靠牆之後
中間盡少放家具
留給孩子奔跑的空間就大多了
吊燈像一輪滿月
仿佛看得見月亮上的環形山。
△
從這個案例裡我能感受到
如果把這個當成100%兒童房也是可以的
換個角度
讓大人居住也是舒服的
大人和孩子的活動空間
互相交融、密不可分
能真切的感受到
這的確是一個親子住宅
如果把它當做民宿
相信年輕人也會喜歡
這類偏幼兒的空間
又不顯幼稚
說完案例
再說點別的
01 親子定位思路
你的定位是否清晰?
前幾天聽《人物》雜誌的一個寫作課,雖然和我們民宿跨界了,但思路還是一樣的。
裡面提到「框架思維」,先確定大框架,再往裡填充細節。我們往裡添加親子元素,就是在添加細節,而其實我們更需要的,是理清晰大框架。
這個框架,就是親子化定位。
我們說親子化定位,那麼親子化的意義是什麼。是院子裡放個鞦韆,放個滑梯,房間裡放個小帳篷就算是有親子元素了麼?
是千篇一律的親子活動,參加一次覺得好玩,下次還想參加,可是下次一了解,卻還是同樣的內容?
親子民宿既要通過一些親子活動,來放大親子間感情互動,遊戲互動的意義。又要讓每一次親子活動都有不同的體驗和收穫。
要是民宿定位是看星星,那就架上高倍望遠鏡,輪番請天文群主來講星星,退一步就輪播星星科普的視頻。
定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那就把烤羊做出特色,倆星期不來,就瘋狂想吃。
說到底,就是喜歡玩兒,玩兒爽了,不管大人孩子,就都是一群孩子,不差錢。
就怕你的定位模糊,一切特色都是表面文章,什麼都沾一點,什麼都不吸引人,去一次,拍拍照睡一覺,就算打卡了,來過了。
別人一問,他說,恩,還不錯,去玩玩挺好的。
02 思路參考
要做親子遊,幾乎所有的城市都有一些親子類的公眾號和線下群體組織。讓她們參與到親子項目的優化中來。
不僅能接地氣的了解媽媽們的真實需求和痛點,還能夠在核心圈層快速建立影響力。
03 親子元素添加
當把上述兩個問題想明白了,就等於給自己的民宿搭了一個框架。有了框架,接下來才是用元素來填充框架。
大家都很明白孩子不再是旅行中的小拖油瓶,而是非常重要的小客人,於是,很多民宿也是準備了充分的兒童用品,從浴袍,牙刷,拖鞋,到浴缸的小玩具,特色的床品,甚至是床。
這些元素是服務於整體框架構想的,如果和整體整體相悖,即使再是兒童喜歡的東西,那也是冗餘。
比如,做星星主題,而你把小床布置成書型,就會比布置成漢堡型要強得多。
以上,給大家提供一個整體設計親子民宿的思路。不知道有沒有表述清楚,希望能對你的民宿改造有一點幫助。
△
一個打廣告的分割線
【一個合集】
從傻瓜式房源攝影技巧教授
到私藏線上營銷獲客經驗分享
如何創造衍生二次銷售新產品
還有如何運營自媒體
極致運營的房東
告訴你利潤指數增長
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他的運營之道
那些花20%精力學習
利潤效果提升80%的乾貨
都集合在這裡了
幫你篩課程、省時間
課程費用 199 元
(也可單買單節課程)
掃二維碼,了解更多
www.taobnb.com
人人皆可做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