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師如何預測2020年業績指標?

2020-12-27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接到老闆的預測任務該怎麼做?直接扔模型?不,你應該考慮業務問題,分情況進行分析。

臨近年底,企業都要做2020年預算,這個任務往往和數據預測業績指標有關,於是很多同學留言想看:2020指標預測該怎麼做?今天它來了。

一、指標預測的錯誤做法

在來年的指標預測上,一直以來有兩種觀點:

投降論:我說了又沒用!問老闆!您老說是幾就是幾。速勝論:我有人工智慧阿爾法大狗子模型,一模一個準。兩種做法都有問題。

投降論往往會引起老闆不滿:「你是做數據的,我都說了要你幹什麼!!!」

而速勝論開頭死於數據太少,手頭翻來覆去也就GMV、PV、UV、轉化率、客單價幾個數,預測模型沒準頭。

結尾死於業務口水:「你考慮業務情況了嗎?你一天業務都沒做過瞎嗶嗶啥!!」

本質上,投降論和速勝論是兩個極端。一個極端自暴自棄,完全沒有發揮數據該有的作用;一個極端自高自大,自以為有一堆代碼就天下無敵,忽視了業務的參與。

想要解決好這個問題,既要懂得預測方法,又要懂得如何做年度預測這個工作,雙管齊下才能解決問題。

二、指標預測的基本方法

預測常用的方法有三種:業務推演法(拍腦袋法)、時間序列法、因果關係模型。

三種方法的操作流程、適用範圍不太一樣。因為本篇不是專門討論算法的,所以先歸納如下,有興趣的話我們單獨分享。

注意:一提預測,往往大家都本能聯想到算法模型。可算法模型有個天生的短板:業務參與太少。

業務參與太少,結果就很難被認可。本質上,業績不是算出來的,而是產品、銷售、運營、供應鏈努力做出來的,誰掉鏈子都會讓業績出重大問題。

所以,單純指望一個模型搞定,往往會被業務用各種細節問題打趴下。想破局,就得首先理解:業務做年度預測的目的是什麼,這樣才能看如何讓他們參與進來。

三、結合目標做預測

年度預測,與其說是預測真實值,倒不如說是幫老闆圓夢。老闆們往往傾向於給出「我想達到」的業績值,而不是「可能達到」的業績值。

這也就是為啥老闆們一邊讓數據去做預測,一邊自己默默在心中拍一個數字的原因。一方面,他有自己想達到的目的;另一方面,他也想知道自然狀態能去到多少。

所以,遇到預測問題,第一時間不要急著搞模型,也不要「老闆想什麼就是什麼」。而是先搞清一個關鍵問題:老闆是否已經有了明確目標,無目標和有目標,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處理方式。

四、無目標下的預測

比如老闆說:預測一下明年的業績指標,然後沒有任何指示。或者乾脆說一句:你先預測預測看看。

這就是典型的無目標預測,很有可能是老闆自己還沒想法,想先看幾個數據找找感覺。這時候數據分析師自由發揮的空間很大,但要注意幾個原則:

原則一:預粗不預細

當我們用杜邦分析法拆解的時候,可以把一個核心指標拆解成一堆二級三級指標(如下圖所示)。

原則上,要預測的指標越少越好,越宏觀越好,最好是只預測GMV、銷售額這種一級宏觀指標。拆得越細,越折騰人,而且匯總起來誤差非常大(還不如直接拍腦袋呢)。

原則二:儘量上模型

因為預粗不預細,所以儘量用模型解決戰鬥。如果不用模型,而是用推演法,就會涉及大量業務假設,反而把預測拖進無窮無盡的細節,最後因為某些細節業務上無法達成一致,吵架吵到預測流產。

所以,儘量一個模型搞定。當別人問「預測數據怎麼來的時候」,就回答「假設條件不變情況下,基於過往趨勢預測」。

原則三:結果帶條件

回答中「假設條件不變情況下」這句話特別重要,一定要講。因為所有的模型,都是基於「過去的規律未來會重現」的基本邏輯進行預測的。

如果業務看了預測,「哦,原來能做這麼多呀」就放鬆了工作,那什麼業績都沒有了!我們至少要假設:業務不掉鏈子。

相應的,千萬不要說什麼:「這是人工智慧預測結果」。一般這麼說的,都會被業務噴得一臉「人工智慧能賣多少貨!」。

基於以上原則,一般預測總量用時間序列法比較多。

一來,它需要的數據非常少,只要1個指標就夠了(當然需要這個指標較長時間的記錄);二來,常見的業績走勢,比如生命周期型走勢,自然周期型走勢,它都能模擬形態;三來,短期內業務很難巨變,所以模擬趨勢往往是離當前時間越近就越準。

所以,在數據、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優選此方法(如下圖所示)。用因果模型,往往很難湊齊各種影響變量,特別對於數據建設滯後的企業,很難用。

這裡的預測結果,都只是個中間過程。

一般給了預測值以後,老闆會有想法,進而提出「我們的GMV/銷售額目標定到1500億」一類。這時候,問題就從無目標變成了有目標,還需要進一步深入分析。而不是讓你跟老闆大吵一架,大喊:人工智慧比你牛逼!你憑什麼不認!!

五、有目標下的預測方法

比如,領導給定:

按較今年同比30%增長去預測;按明年銷售額1億去預測;按DAU5000萬去預測。這就是給定目標下預測。

注意:領導給你目標,不是讓你去挑戰他的。希望你能夠幫他補齊相關資料,提示潛在風險。

因此,在做預測的時候,就不是傻乎乎建個模型然後對老闆說:這個目標太高了/太低了。

需要認真補充以下內容:

在此目標下,其他二三級指標會去到什麼水平;在此目標下,需要多大資源投入;在此目標下,較自然增長提升多少。在這種情況下,一般自然增長用預測模型(同無目標時的做法),而二三級指標和資源投入,則用業務推演法更合適。

圍繞老闆給出的大目標,各個部門看自己需要做到多少努力,能達成這個目標。把整體目標拆解到各個部門,清晰各部門的KPI。這樣明年各部門的報表就有了參照值,能很容易跟蹤指標走勢,發現問題(如下圖)。

同時,在拆解任務的時候,各部門可以基於自己對工作的理解,提出拆解假設。這樣能提前思考有哪些困難,早做準備。

同時,作為數據分析師,在收集拆解假設的時候,可以利用數據驗證假設是否成立,這樣也能體現數據分析的作用(如下圖所示)。

業務部門一般會本能地抱怨:目標定太高了。

注意:產出和投入掛鈎,高目標從來都不是問題,高目標且不給錢才是大問題。

作為數據分析,要做投入產出分析,判斷業務是真做不來還是假哭喪。想說服老闆「這個投入不可能達成目標」,是可以的,前提是做足功課(如下圖)。

通過一系列的分析,既能細化老闆提出的目標,又能提示風險,還尊重了業務意見,基本可以交差了。不想投降,不能速勝,還是得打持久戰才行。

六、小結

做年度預測,本質上是在平衡領導期望與業務實現能力,這是個和人打交道的過程。所以才需要考慮領導期望、業務行為、過往經驗,而不是簡單丟一個模型完事。

作為數據分析師一定要理解:追求完美的模型那是大學教授幹的事,我們的目標是為管理提供工具,解決實際問題,模型也好,拍腦袋也好,都是必要的工具。

剛學會用錘子的小徒弟,都是看啥都想夯一榔頭;只有爐火純青的大師傅,才是需要用啥用啥。

請注意,本文的方法僅僅是年度預測這個場景。預測這個問題,換個場景,思路可能完全不一樣。

雖然這些場景看起來,一級目標都是「預測銷量儘可能精準」;可在不同場景下,二級目標完全不同,催生出的思路也不同了。

甚至可以說:如何定義目標,直接決定了預測效果

十年資歷的數據分析師,擁有多個行業的CRM經驗。

本文由 @接地氣的陳老師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明知故問 | 2020熱門職業——數據分析師前景如何?
    不是優化數據,而是優化分析數據的模型和工具,他們往往都非常熟悉機器學習,可以構建機器學習模型,並基於大量的數據分析結果不斷完善機器學習模型;其二,他們重在預測。如果說數據分析師是基於歷史和當前數據分析眼下的問題,那麼數據科學家就是在前者的基礎上深挖異常原因和趨勢走向,對關鍵問題作出解答。
  • 2020年,轉行數據分析師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隨著大數據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數據驅動產品和精細化運營已經成為企業經營的制勝法寶,相應地,數據分析師這個崗位也越來越受到關注。2020年,還能轉行數據分析師嗎?不知是不是因為疫情影響,求職金三銀四推遲到了五月。最近,向我諮詢轉行網際網路或數據分析師的人一下子多了起來。
  • 數據分析師是怎麼使用統計數據的?
    數據分析師可以幫助確定這種差異是否足夠顯著,以致需要引起更多的關注,關注和投資。 它們可以幫助你了解實驗結果,這在你測量多個指標,運行相互影響的實驗或結果中發生某些Simpson悖論時特別有用。 假設你是一家全國性的零售商,並且你正在嘗試測試新的營銷活動的效果。
  • 美甲美睫門店業績六大數據指標
    美甲美睫店業績的六大關鍵數據指標在圈子中我們講到利潤,門店的業績減去成本,在成本相對固定的情況下,我們只有把業績做高,才能創造更高的利潤。那麼直接影響業績的關鍵數據指標有哪些呢?一家門店在日常的運營過程中,有6個關鍵數據指標直接影響業績,分別是:現金業績、耗卡業績、客次、客單價、有效客數和客戶滿意度。這6個指標相信各位多少都有了解。我來簡單講解一下。第一,現金業績。每天的現金流水,包括現金勞動業績跟現金辦卡業績。
  • 數據分析師的職業技能成長之路
    以往我都是以增長為主題,可能大家看得有些蒙圈,需要一定的門檻;同時2020年的開年就被暴擊了,大家都在開玩笑的說能否重啟2020年,這個肯定是沒戲了,但是我可以,對,數據分析師是可以重啟的。那麼今天我就給大家帶來一篇基礎性的文章,告訴大家數據分析師需要哪些能力(工具)、未來進階路線、職場的小建議以及工作中的小案例等。
  • 如何成為數據分析師
    最近幾年大數據的概念比較火,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數據的價值,許多公司都開始招聘數據分析相關的職位。但如果你去看看國內的高校,會發現沒有一所大學開有數據分析專業的,職位的成熟度還不夠。
  • 業務分析師和數據分析師之間的差異
    業務分析師和數據分析師都使用數據,不同之處在於他們用它做了什麼。數據分析人員收集數據,從數據中識別有用信息,並將他們的發現結構化為易於閱讀的圖表和儀錶板。分析數據是他們的終點。另一方面,業務分析師使用數據分析來制定戰略業務決策。對他們而言,數據是達到目的的手段。
  • 數據分析師的薪資上限究竟能給到多少
    數據分析師不應該只是一個獲取數據、清洗數據、數據建模、數據統計的工具人。熟練運用工具只是基本功,而真正通過數據分析結合業務,實現正確決策、賦能業務增長才是分析師拿高薪的關鍵。其實早在2017年,馬雲在IT領袖峰會上就曾說:「在未來,一切業務數據化,一切數據業務化,企業才更有出路。」
  • 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數據分析師,數據分析師需要哪些技能?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 企業對數據分析師崗位的需求量也是越來越大。但是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數據分析師,為企業創造更好的價值,是一名數據分析師時刻反省的核心問題。當然還有部分即將就業、剛入行久、轉行加入數據分析領域的群體,對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數據分析師,數據分析師需要哪些技能還存在諸多疑惑,那麼今天們就一起探討一下。1、 理論基礎篇作為一名合格的數據分析師,你需要有應用數學、統計學、數量經濟學專業數學知識背景。
  • 大數據分析師就業前景及薪資待遇
    從20世紀90年代起,歐美國家開始大量培養數據分析師,直到現在,對數據分析師的需求仍然長盛不衰,而且還有擴展之勢。根據美國勞工部預測,到2018年,數據分析師的需求量將增長20%。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數據行業的主要幾個職位:1數據分析師更注意是對數據、數據指標的解讀,通過對數據的分析,來解決商業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次層次:a)業務監控:診斷當前業務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問題?
  • 【乾貨】數據分析師工作實戰
    在這個依靠數據競爭和精細化運營的年代,數據分析師,作為日前炙手可熱的大數據技術的前端落地職業,在企業的發展壯大和輔助決策支持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考核數據分析師能力的核心指標就是看專題分析的數量和質量,質量指標最重要的是看分析建議有多少能夠落地。主要步驟包括:1.需求解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首先要學習業務,將業務問題轉換為數據問題。然後要不惜用大量時間挖掘出真實的業務需求,一定要當面的溝通。核心是界定問題。
  • 讓一位數據分析師崩潰有多簡單?
    偏偏需求的節點又非常緊,產品、增長、運營、市場各方大佬們,都在不斷地催促我們提供數據決策!基本每天都是好幾個需求,還被嫌棄出決策慢。。。這個工作量,求求你們再招個數據分析師吧!就在我快要自裁謝罪的時候,我同事偷偷跑了過來,悄悄拉我進了一個數據分析師社群!進群10分鐘,我就學到3個Python和SQL優化技巧!
  • Top30數據分析師常見面試題(附答案)!
    【IT168 評論】這是一個用數據說話的時代,也是一個依靠數據競爭的時代。各大網際網路公司都在不斷完善自己的數據分析團隊,數據分析師的薪酬也是水漲船高。業內人士透露,應屆畢業生的平均薪資大概在6K左右,1至3年經驗的大概在10K到20K之間,5至10年經驗的大概在25K以上。薪資還是十分誘人的,那麼,如何快速成長為一名年薪百萬的數據分析師呢?
  • 數據分析師成長記(七):如何提升數據敏感度?
    今天,我們就是要講如何提升數據敏感度的方法,幫助你快速了解數據邏輯的方案,一秒找到數據異常,從此告別「熬夜加班」一、什麼叫數據敏感度簡單來說, 討論問題的時候,不會說一些泛泛的概念,而是代之以「數據說明」,提供翔實有公信力的數據,同時,依據數據邏輯來推論結論
  • 不是專業數據分析師的你,該如何科學地看待大數據呢?
    例如前兩年的網際網路+,例如後來的大數據,又例如最近的區塊鏈……然而我看到的滿嘴網際網路+、大數據、區塊鏈的人,並沒有幾個真正理解這些東西到底是什麼,是如何運作的,以及如何達到世人所見的「神奇」效果。當人們在不了解某樣東西的時候,就會很容易神化或者妖魔化它。
  • ...股價上漲了1%】德州儀器第二季度財務業績超過Refinitiv分析師...
    文 / editor12020-07-22 05:49:02來源:FX168 【德州儀器第二季度財報超預期 股價上漲了1%】德州儀器第二季度財務業績超過Refinitiv分析師預期,報告收入為32.4億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測為29.4億美元,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
  • 2020年證券分析師勝任能力考試部分大綱
    第一節 資格管理了解證券分析師執業資格的取得方式;熟悉證券分析師的監管、自律管理和機構管理;了解證券分析師後續職業培訓的要求。第二節 主要職責熟悉證券公司、證券投資諮詢機構及證券分析師在發布證券研究報告中應履行的職責。
  • 企業數據應用的四個層級
    通過對以上各個指標進行排名,能夠看到哪個業務員更勤奮、哪個業務員更高效、哪個業務員業績更好。通過對歷史數據進行對比,還可以看到哪個業務員在快速成長、哪個業務員的業績止步不前等。通過數據可以知道過去發生了什麼,近 200 個業務員每天都在幹什麼、幹得怎麼樣、 誰幹得好、 誰幹得差。
  • 分析師預測Switch將在2021年推出新機型
    外媒 GameIndustry 每年都會邀請分析師等業內人士,回顧他們對去年作出的預測,並對新的一年作出新的預測。在今年的預測中,不止一名分析師認為任天堂將會在 2021 年推出 Switch 的新機型,並且推動 Switch 打敗 XSX|S 和 PS5,再次成為 2021 年最暢銷的遊戲機。
  • 數據科學家vs數據分析師,到底有啥區別?
    代碼示例,用於擬合數據科學中的模型並做預測。來源:作者的屏幕截圖。換一個角度看數據科學,這是一個實施自動化統計的行業,使用各種模型來進行分類和預測。做預測分析的數據分析師跟數據科學家的工作有很多重疊部分——與數據科學家有更多相似之處,但不是通過自動化、算法化的方法來輸出預測的。SQL——前文提到過數據科學家如何使用SQL,數據分析師也會進行類似的操作。但是,SQL對數據分析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