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幾個漁民在希臘克裡特島附近的安迪基西拉島(下稱安迪島)海域捕魚,結果漁網被海底未知物鉤住,原以為跟往常一樣潛水拉出來就行,卻不料發現一艘滿載數百件藝術品、珠寶、黃金以及大理石與青銅製品的沉船,其中就有轟動一時的安迪基西拉機械,一個被認定為比蒙娜麗莎畫像更值錢的物品。
由於海水的侵蝕,安迪基西拉機械已支離破碎僅剩三個部分,早期的物理學家誤認為是一座具備運算能力的計算機或機械鐘,而類似的複雜工藝直到14世紀才出現。
但隨著研究的深入以及3D列印還原技術的提升,人們卻發現它不僅僅是機械,而是一套十分先進的天文機械鐘,正反面刻有古希臘曆法和銘文,由手搖杆帶動30多組齒輪將太陽和月亮的位置精確展現在錶盤上,不僅能預測日食和月食具體時間,分針還會指向太陽系內的各個行星。種種未知之謎使得安迪基西拉機械在過去百年中一直困擾著人類,至今仍沒有定論。
在此之前,沒有人對荒蕪的安迪島有興趣,但自從安迪基西拉機械面世後,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卻在島上發現很多未知現象:位於地中海、愛琴海和愛奧尼亞海交匯處的地理位置,氣候現象十分複雜詭異,溫度、風向經常在三地之間無規律切換;島上先後發現來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塵、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埃特納火山灰,甚至連加拿大野火的煤渣都能飄到安迪島上。
為了解開這些不規則現象,歐盟特批2000多萬歐元成立氣候研究組,30名科學家常駐安迪島建立歐洲第一座塵雲實驗室,希望能找到制止氣候變暖的方法,為來的目標是將其打造成「全球氣候超級站」。
安迪島位於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與克裡特島之間,總面積約20平方公裡,青銅時期的克裡特漁民每年都會登島兩次捕獵候鳥,由於土壤稀薄植被稀缺且氣候多變,安迪島一直沒有常住居民,直到發現天文鐘後才迎來第一批正式居民,二戰前的巔峰期有880個常住居民,此後逐漸回落至2019年的24人。
僅從生活角度而言,安迪島確實有很多不便之處,2001年希臘曾實施網絡普及計劃,結果到了安迪島卻有90%的議員投了反對票,因為島上人口離通訊設施商業化的標準差了一大截,光鋪設海底光纜就要兩千多萬歐元,一直拖到2016年歐盟在島上成立實驗室,希臘政府才撥款拉了一條海底光纜直通安迪島。
因人口少而導致的諸多不便還體現在基建設施上,島上水源完全依賴雨水收集,電力則以太陽能為主,公路也是2016年才修的,唯一的一座碼頭也只能停靠小型郵輪,除此之外就是大片裸露的火山巖,植被稀缺猶如戈壁。
21世紀前也有島民提出開發旅遊,但高昂的成本以及落後的基建水平卻接連嚇退投資商,部分村民眼見開發無望,就慢慢地遷居到克裡特島上生活。
誰也沒想到的是,歐盟居然能說服希臘修建島上的基建設施,而且是一步到位地把網絡、公路以及水庫都修好了,更意外的是,歐盟與島民籤署了99年的土地租約,每年租金高達21萬歐元,這還不算工作人員的吃住消費。於是乎,鬧人荒的安迪島上出現了有趣的一幕:當初搬走的居民想搬回來,而留守的居民則以「不忠」為由拒絕了,為了吸引更多定居者,島民們決定付費招攬居民,條件只有一個:「忠誠」。
2019年5月,島民們第一次對外招募新移民,起初的標準是三口之家每月補償500歐元生活費,住房則至少保障人均30平米以上,水電衛生費等等全免,購買家具則全額報銷運輸費和購置稅。一開始確實有不少人諮詢,但問到就業崗位時卻都打了退堂鼓,因為安迪島只有漁民這麼一個職業,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收入。
兩個月後島民們又升級了補償標準:從原先的月補500歐元增加至700歐元,超過三口每人每月再多補200歐元,投資民宿旅館的定居者可終身免繳稅費與三年房租(三年後半價),同時還增加了一系列就業崗位,動用集體資產購置的漁船和遊艇,每個月就需要上百名員工維持運作,為了營造更持續的旅遊潛力,島民們還發起「植樹拿分紅」的活動,新定居者每種下十棵樹就能參與當年的集體分紅,保底100歐元。
都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一系列激勵措施下,安迪島先後迎來了50多位居民,其中5戶17人來自義大利,印度和摩洛哥各有2戶共15人,剩下的分別來自土耳其、俄羅斯以及烏克蘭等國家,希臘政府為此還特地舉行了為期3個月的語言培訓班,如今島上也有了民宿餐廳等旅遊設施。
當新冠疫情爆發時,很多人都以為安迪島旅遊業會因此頹廢,卻不料許多歐洲富人攜家帶口跑到島上來躲避隔離,雖說生活設施不算完備,但至少不用戴口罩,其中最長的家庭一住就是5個月。
如今,島民們仍在招募新定居者,「村長」萊爾斯說:只要對希臘、對安迪島忠誠的人,我們都很歡迎,通過語言培訓後就會發放補助,當然,越年輕的人越容易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