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臺北12月5日電(記者查文曄 傅雙琪)2019未來科技展5日在臺北世貿一館登場。
展覽共設置11個主題展區,集中展示逾百件創新技術,涵蓋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應用、電子與光電、智慧機械與新材料、生物技術與新藥、醫學材料、智慧防災等6大技術領域,全面展示臺灣產學研界在上述領域的最新研發成果。此外,擴大產業應用與推動產業轉型,也是此次展覽的重要主題。此次展覽推出智慧農業生物技術、半導體、精準運動、太空科技、文化科技等五大應用特色專區。
12月5日,參觀者在體驗一款沉浸式VR產品。(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
在智慧農業生物技術展區,一款名為「蘭醫生」的產品吸引了觀眾的注意。該產品由臺灣師範大學光電科技研究所教授謝振傑團隊開發,可利用光學手段激發植株的螢光,再通過儀器對螢光進行檢測,從而檢驗植物是否感染病毒。
謝振傑告訴記者,對於蝴蝶蘭等名貴植物而言,育苗需要在密封罐中進行,周期較長。傳統的萃取技術對密封中的植物難以檢測,光學檢測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目前,研發團隊已建立了特徵光學信號的大數據資料庫,檢測準確率達到80%以上,正計劃推廣商業應用。
12月5日,可以演奏音樂的特斯拉線圈引起參觀者注意。(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
在今年首次設立的精準運動展區,舉重、棒球、桌球等運動項目,都注入了科技元素。虎尾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許永和團隊研發的「魔拍對打」運動姿勢分析系統,通過在桌球拍中放入三軸感測器與壓力感測器,實時記錄運動員揮拍的姿勢與力量,分析其發球、接球的習慣,預測桌球的運動軌跡,從而增強訓練的針對性。
元智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施皇嘉介紹說,該校研發的「指壓棒球」系統,在棒球和球棒上設置指壓感測器,通過無線傳輸將運動員投球、擊球時的動作和力量數據傳入電腦,結合人工智慧進行大數據分析,可以優化訓練效果。
此次展覽為期4天,期間還將舉行「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決勝關鍵時刻」「細胞治療新顯學」「量子加密」等新技術趨勢論壇,預計今年的展覽將吸引10萬人次觀眾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