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動物對地球的敬意 史詩般的動物遷徙

2020-12-15 搜狐網

  你知道有些動物為了食物竟然會爬行環繞地球,而有些動物為了躲避嚴寒,甚至可以飛越所有的海洋嗎?這是動物對地球的敬意。

  你知道動物為什麼要遷徙嗎?你知道有些動物為了食物竟然會爬行環繞地球,而有些動物為了躲避嚴寒尋找一個溫暖的環境,甚至可以飛越所有的海洋嗎?在科學家的眼中,史詩般的動物遷徙充滿了對地球的敬意。

  為了更多地了解這些壯觀的「地球旅行」,科學家們給一些動物裝上了可以追蹤定位的儀器,甚至出動輕型飛機跟蹤追尋一些鳥類的遷徙路線。通過科學家長時間的研究和探索認為,以下幾種動物的遷徙堪稱是最典型的「史詩般」遷徙。

  1、鮭鯊(salmon shark )——鯊魚中罕見的遷徙

  科學家正在給阿拉斯加海域的一頭鮭鯊安裝衛星定位晶片。衛星跟蹤結果顯示,鮭鯊按照一定的周期在冰冷的阿拉斯加海域與溫暖的夏威夷海域之間遷徙,一頭成年鮭鯊能在640天內遊11321英裡。鮭鯊(salmonshark),是一種極為罕見的遷徙性鯊魚。容易被誤解為是普通的鯊魚。  

  2、美洲王蝶(monarch butterflies)——弱者的偉大曆程

  黃色和黑色的美洲王蝶看起來非常弱小。但是為了躲避冬天的嚴寒它們可以飛行幾千英裡。其中最長距離的遷徙是從美國北部或加拿大南部遷徙到墨西哥中部米卻肯州的蝴蝶谷,這段路程超過3400英裡(約5471公裡)。但並不是每隻美洲王蝶都能完成這個偉大的歷程,它們一邊停下來繁殖後代,一邊遷徙,只有它們的第四代第五代子孫才能到達目的地。這對於瘦弱的蝴蝶來說,堪稱弱者的偉大曆程。  

  3、駝背鯨(humpback whale)——傳奇之旅

  駝背鯨身長40到50英尺,有大概8萬磅重,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它們具有固定的遷徙路線,夏季時,它們在南極地區覓食大量的蝦蟹、浮遊生物和小魚,為接下來的遷徙儲存能量;在冬季時,它們會長途跋涉到中美洲的太平洋海域,在那裡完成交配繁殖。世界各地的海洋都可以發現駝背鯨的蹤跡,駝背鯨是哺乳動物遷徙最遠距離的創造者,遷徙距離超過5100英裡。  

  4、信天翁(albatross)——空巢症候群患者

  研究人員發現,信天翁(albatross)是典型的空巢症候群患者。這些海鳥在後代離開自己後,會成群結隊的遷徙到別的地方尋找新的歸宿。科學家在這些海鳥身上安裝了可以追蹤位置的標籤,並在接下來的18個月裡每天兩次記錄它們所在的位置。記錄的數據顯示,在這段時間裡超過半數的信天翁環遊世界至少一次。僅在46天內就飛行了13000英裡。  

  5、稜皮海龜(Leatherback)——孤獨的流浪者

  稜皮海龜目前面臨著滅絕的危險。稜皮海龜可以長至9英尺長,超過2000磅重。雄性稜皮海龜在海洋中終老一生,而雌性稜皮海龜會孤獨地獨自遷徙到別的地方產卵。一頭最近才被安裝衛星跟蹤標籤雌性稜皮海龜竟然在647天裡遊行了超過12744英裡,從印度尼西亞穿越太平洋遊到美國俄勒岡州隨後又返回了夏威夷,全程12744英裡(約2萬公裡)。  

  6、灰鸌(sooty shearwater)——追風的海鳥

  一種名為灰鸌的小型海鳥雙翅展開有3.5英尺長,它們每年飛行路程達4萬英裡(約6.4萬公裡)左右。它們總是在海洋季風的影響下向,在太平洋水面上按八字形的路線飛行。有時它們會向北飛到白令海,有時會向南飛往南極洲、有時會向東飛往智利,有時會向西飛往日本或紐西蘭,這一切都取決於風向。  

  7、鳴鶴(whooping crane)——跟著我

  圖為剛孵出不久的20隻小鳴鶴尾隨裝扮成鳴鶴的飛機飛行。這些小鳴鶴要進行長達1250英裡的漫長旅程,從它們威斯康星州的夏季巢穴飛到佛羅裡達海岸過冬。鳴鶴每年春秋都要在加拿大北部和美國德克薩斯州墨西哥灣區之間穿梭往返2600英裡(約4184公裡)的路程。  

  8、食人鯊(white shark)——難以置信的旅程

  這是讓科學家難以置信的旅程,一隻雌性大白鯊從南非遊到澳大利亞,9個月後又從澳大利亞遊回來,整個行程達12400英裡(約1.9萬公裡)。這項發現有助於解開食人鯊的生活習性。  

  9、大鱗大馬哈魚(Chinook salmon)——王的旅行

  大鱗大馬哈魚是最戀家的魚,它們會花數月的時間遊回它們出生的河流去產卵並死去。在阿拉斯加,這種魚被當地人稱為「王」,它們要從育空河(加拿大一地區)一直沿美加邊境向上遊,旅程全長2000多英裡,持續60天。

  這些典型的史詩般的動物遷徙,將會讓我們進一步了解這些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特點,會幫助人類更有效的開展保護工作。科學家相信,這些史詩般的遷徙,將是動物和人類和諧之旅的開始。

(和平)

(責任編輯:史少晨)

相關焦點

  • qq畫圖紅包動物遷徙怎麼畫 動物遷徙簡筆畫圖片
    動物遷徙簡筆畫圖片  qq畫圖紅包動物遷徙如何畫  其實動物遷徙聽起來很難,畫起來很簡單。  以上就是qq畫圖紅包動物遷徙簡筆畫圖片分享。 原標題:qq畫圖紅包動物遷徙如何畫 qq畫圖紅包動物遷徙的畫法 責任編輯:曾少林
  • 《遷徙》一本很美的關於動物之旅的科普繪本
    話說回來,《遷徙》跟我以往和孩子一起閱讀的其他繪本不一樣之處在於,我認為它不僅僅是一本給孩子閱讀的繪本,還適合成年人閱讀。《遷徙》是我見過的最美的一本關於動物遷徙之旅的繪本,將它歸為兒童類閱讀繪本很容易讓喜歡它的成年人錯過。幸運的是,這本猶似寶藏一樣的繪本,孩子可以第一時間體驗到它的美和妙。
  • 全球十大不可思議的動物遷徙(組圖)
    原標題:全球十大不可思議的動物遷徙(組圖)   動物遷徙是自然界裡一些最動人的現象,有的遷徙以速度之快著稱,有的遷徙則以規模見長,有些遷徙距離的和時間最長的則讓人嘆為觀止。有意思的是,有的遷徙則創下了速度最遲緩的紀錄。
  • 角馬、瞪羚、斑馬都是怎樣遷徙的?一起來看非洲動物遷徙奇觀!
    下面我們跟隨動物研究所的老師一起來去非洲看看吧!遷徙中的動物群為什麼要遷徙?那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陸地野生動物遷徙,號稱非洲七大自然奇觀之一。遷徙中的瞪羚永不停歇的動物群遷徙大軍在7月下旬到達肯亞,在旱季剩下的時間裡,除了湯普森瞪羚和格氏瞪羚會向大草原東部或西部移動外
  • 伊西曼格利索溼地公園:動物遷徙必經之路,是不折不扣的動物天堂
    伊西曼格利索溼地公園:動物遷徙必經之路,是不折不扣的動物天堂又到了小編每日分享的時刻,今日分享給大家的伊西曼格利索溼地公園。它為南非第一處世界遺產保護區。它還是某些動物遷徙的必經之路,是不折不扣的動物天堂,蝴蝶和鳥類的種類尤為驚人:前者有100多類,後者約有530類。坐落於公園中心的是非洲最大的河口——聖露西亞湖,這片區域生活著河馬、尼羅河鱷魚和火烈鳥。不管非洲其他地方有多麼乾旱,這裡都不會缺水,因此它成為鳥類遷徙過程中重要的落腳點。
  • 非洲草原最熱愛遷徙的動物,一年奔襲3200公裡,長著牛頭馬面羊須
    但角馬在全世界最出名的原因不是長相,也不是傳說,而是它們的一種行為,那就是角馬大遷徙,又稱東非動物大遷徙,在每年的六月份左右,坦尚尼亞大草原的青草被逐漸消耗,加之季節輪換食物變得越來越少。為了食物,草原上的動物會長途跋涉3000公裡,這場大遷徙是地球上最大的遷徙。
  • 隨手記:社交動物的「線上遷徙」
    而這幾天,我感覺到的是一場明顯的「線上遷徙」。 社交動物的「線上遷徙」 在我看來,女兒班上的英國媽媽,大多都是喜歡「在晚上安頓好娃之後,相約出去喝一杯」的社交動物(social animal)。 隨著英國媽媽們線下社交機會被逐步「剝奪」,她們將社交的熱情轉向線上——班級群裡,從之前幾天沒有一條信息,到現在一會兒就十好幾條信息(更別說可能大量存在的各種私聊),一場明顯的社交動物「線上遷徙」,基本完成。 目前家長群裡不一會兒就有一堆信息,這樣的日常反而讓我有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像極了國內時的微信群。
  • 最醜陋禿毛動物:基因缺陷致眼鏡熊變裸體熊[圖集]
    最醜陋禿毛動物:基因缺陷致眼鏡熊變裸體熊[圖集] 下一組:盤點09紅遍網絡的動物[圖集](
  • 動物能意識到地球是球體嗎?地球是虛擬實體,其它動物無從認知
    有人問:地球上除了人類,還有沒有其它動物能意識到地球是一個球體?沒有任何動物能意識到地球是什麼球體。雖然我們無從知道其它動物的感受,但我們可以通過推理,明白動物沒法知道地球是不是球體。你是怎麼知道地球是球體的?當然不是因為你親眼見到地球是球體,即使古希臘最聰明的哲學家,他們猜測地球是球體,也是從間接的觀察經驗推測出來的,所以幾千年來,地球上生活過那麼多人,沒有幾個人會認識到地球是球體。
  • 生活在廣闊的非洲熱帶草原中的動物,為什麼要不停地來回遷徙?
    非洲草原上的動物為什麼要遷徙?非洲熱帶草原動物們的遷徙路線非洲廣闊的熱帶草原是野生動物的樂園,其中生活的野生動物包括獅子、河馬、非洲象、斑馬、角馬、長頸鹿、獵狗、鱷魚等等,動物種類之豐富,動物數量之眾多,為世界罕見,所以非洲又被稱為
  • 西安交大舉行醫學實驗動物祭一束菊花表敬意
    「2017西安交通大學實驗動物祭」24日在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舉行,500餘名師生向「動物慰靈碑」行禮獻花,表達對實驗動物的感恩和敬意。據了解,生物醫學領域許多研究成果都來自實驗動物。動物身體的組織、器官、生理代謝特徵與人類相似,並且幾乎人類所有疾病在動物身上可以找到或者複製出來,所以研究人類的疾病離不開醫學實驗動物。近年來,西安交通大學實驗動物實驗數量以每年10%速度增長。2016年,西安交通大學使用實驗動物超過10萬隻,1.3萬人次使用實驗動物設施進行動物實驗研究。
  • 西安交大舉行醫學實驗動物祭 一束菊花表敬意
    「2017西安交通大學實驗動物祭」24日在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舉行,500餘名師生向「動物慰靈碑」行禮獻花,表達對實驗動物的感恩和敬意。  據了解,生物醫學領域許多研究成果都來自實驗動物。
  • 動物能意識到地球是球體嗎?
    那就是好像從小到大我們都知道地球是球體,以至於現在我們隨便採訪一個人問地球是什麼形狀,百分之百的人都會回答是球體。既然人類都能認識到地球是球體,那動物也能意識到地球是球體嗎?當然動物是不可能意識到地球是球體的,畢竟我們也不是親眼得知地球是球體的,而是通過推理來認識到地球是球體的。
  • 《走近地球上的神奇動物》:一本用心良苦的童書
    兒子翻閱著《走近地球上的神奇動物》一書,不時發出驚嘆。這本由作業盒子旗下品牌,「小象科學」鼎力打造的書,是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德國慕尼黑大學的優秀青年科學家,共同開發的生命系列叢書之一。這本書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獨特,引導孩子獨立思考,處處體現出匠心。
  • 為什麼看動物大遷徙要去坦尚尼亞而不是肯亞?
    還是一次又一次震撼世界的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當小西在BBC紀錄片第一次看到角馬「天國之渡」時,世界觀被小小撼動了一下。想像自己也在一望無際的非洲草原感受大自然的野性,看到非洲人民多年來為保護珍惜動物所做出的犧牲和努力。只有站在了那裡,才會真切的對這個世界敬畏,認識到這個地球上的生命從來就不止有人類。
  • 最醜陋禿毛動物:基因缺陷致眼鏡熊變裸體熊[圖集]_幻燈圖片_鳳凰網
    最醜陋禿毛動物:基因缺陷致眼鏡熊變裸體熊[圖集] 下一組:盤點09紅遍網絡的動物[圖集](
  • 圖說犬科動物
    在很多人眼中,犬科動物裡和人類最親密的也是最常見的就是狗,所以狗也成了眾多犬科動物中最典型的代表。
  • 這一次的世界地球日 一起聆聽動物的私語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在線旅行平臺去哪兒網繼2019年的「旅行愛地球」世界地球日公益活動後,又攜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百度百科,推出了「傾聽生靈,與地球同行」品牌公益項目。用傾聽動物聲音、做野生動物保護同行大使的創意方式呼籲大家保護野生動物,與地球共生。
  • 動物實驗先過「倫理關」
    人民網天津6月2日電(朱虹、張劍)用於實驗的動物要精心飼育,不讓它挨餓、缺水;對於實驗結束需要處死的動物要採取安樂死……近日,南開大學成立了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其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加強實驗動物的保護,禁止虐待和野蠻處死動物。
  • 愛德華·斯坦福旅行寫作獎 | 地圖與攝影圖集裡的旅行啟示
    這個獎項是為褒獎那些在旅行、冒險、地理與文化探索領域成績斐然的視覺創作而準備的,今年共有6本地圖集和攝影集上榜。從歐亞大陸的萬裡騎行,到遙遠荒蠻之地的長距離徒步,再到古地圖裡隱藏的奇聞異事,每一本書都是一段引人入勝的紙上旅行,帶領我們到地球的盡頭或者乾脆到街的對面,感受真實世界的另一重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