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笙:國產劇的半邊天,拍戲捧紅王凱和靳東,自己卻在戲中跑龍套

2020-12-11 歷史回憶室

在現實中真的會有不想紅,甘願退居18線的演員嗎?現實的回答是有的,孔笙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可以說是國產劇的半壁江山,拍攝了好幾部國產劇中的經典《琅琊榜》、《歡樂頌》、《偽裝者》等。

憑藉一部部優秀的影視作品捧紅了靳東、王凱等演員,自己卻退居18線在電視劇中專職跑龍套。

說到孔笙就不得不提到將他的導演生涯推向高潮的《琅琊榜》、《父母愛情》、《北平無戰事》3部高質量作品。其中《父母愛情》可謂是家喻戶曉,每年央視頻道都會在寒暑假循環播放,筆者小時候就經常陪著外公外婆一起宅在家看《父母愛情》,百看不厭 。

孔笙導演的很多作品就和他的為人一樣,貼近現實,認真看就很容易有代入感,而且老少皆宜。他的作品和那些只注重外表的小鮮肉偶像劇不一樣。

對戲和演員嚴格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很多影視作品為了迎合年輕人口味,只是一味的挖當紅小鮮肉,去演那些千篇一律的偶像劇,這些劇大多沒有內涵,觀眾也只是追尋一張臉,毫無意義。

但是孔笙導演的國產劇打破了這些「花瓶」劇,他首先在選演員上花費了很多精力,像他所說的好的演員是一部劇的靈魂,他所選的大多都是老戲骨和一些有實力的新生代演員。

這些新生代演員都是孔笙從一批批的候選演員中精心選出來的,劇裡參演的老戲骨也是孔笙親自請來的。為了保證戲的高質量,一場戲往往需要重拍好幾次,直到孔笙滿意,這場戲才算過,他對戲和演員的要求都非常嚴格。

所以完全不會存在像之前議論紛紛的「數字小姐」一樣,連短短的幾字臺詞還要靠數字代替,這樣的戲沒有靈魂,是演藝圈的大忌。

孔笙本身就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為國產劇優秀導演,所以他的演員沒有靠背景的,都是憑藉自己的實力徵服他,有實力的演員,經典的劇本,這樣的電視劇怎能不受歡迎呢?又是怎樣的一塊土地孕育了這樣一個格格不入的孔笙呢?

孔笙的早期生涯經歷

孔笙生於1960年的山東省,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山東漢子,他的性格和大多山東人一樣,老實又硬漢。小時候的他和大多數小孩子一樣喜歡玩,喜歡胡鬧,可是誰又能想到這樣一個熊孩子長大後會成為赫赫有名的大導演呢?

從小學到大學畢業的他,並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普通人。早期的他和大多數他的同學一樣,大學畢業後就直接去了一家小雜誌社做了個不起眼的小編輯,領著微不足道的薪水,住著最差的房子。

在維持這種生活一段時間後,生活所迫他下定決心辭去這份工作。工作是辭的很瀟灑,可是以後怎麼辦呢?要去哪裡工作呢?

在他迷茫的時候,突然一道光照進了他的生活,前面的路也被這束光照的異常清晰。他跟著這束光走向了影視圈,他的人生也步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1990年剛開始接觸影視圈的他還是一個毫不起眼的攝影助理,在張新建等人執導的作品《孔子》裡負責協助攝影師。而不到一年時間,他已經可以擔當主攝像工作,獨當一面了。

1994年,他又憑藉影視名劇《孔繁森》一舉拿下山東優秀攝像獎,前途無量。後來他沒有因為獎項而沾沾自喜,也沒有僅僅滿足於優秀攝像。

1996年他開始嚮導演圈進軍了,同年9月,他第一次擔任獨立導演,拍攝了反映中國公安幹警一心為民的現實題材電視劇《民警程廣全》。

該片講述了民警程廣全身為基層民警,貼近民生,了解民眾的難處並盡全力去解決的一些過程,裡面有一個個打動人心的小故事。就是這部電視劇讓孔笙一舉榮獲山東省優秀導演獎項,該片還被評定為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二等獎。

捧紅別人自己卻是小龍套

孔笙的信心一下子到達了頂峰,他正式在導演圈紮根了。他將所有的工作重心全部投入到導演圈,他之後又相繼導演了很多影視作品,任何一件作品拿出來都是國產劇中的佳作,他也憑藉這些佳作捧紅了一些新生代的演員們。

比如《偽裝者》、《琅琊榜》中的王凱、靳東,《歡樂頌》中的喬欣等人,他們因為他的戲而火,也因為自己的實力而火。與其說是導演選演員不如說是劇本選演員,有些人站在那,你就知道就是他了,這個角色非他不可。

世有伯樂才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孔笙就是實力派演員的伯樂,他給你舞臺,讓你去盡情展現自己,紅不紅就看你自己了。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捧紅一個個演員的人,卻不去捧紅自己,喜歡退居18線跑龍套。說他沒有實力捧紅自己,這是不可能的,看在他手下一個個爆紅的演員就知道了,那為什麼他不去捧紅自己呢?

每個人的選擇是不同的,價值觀也是不同的。噹噹紅演員未必就比當跑龍套快樂不是嗎?沒有親身經歷就沒有什麼立場說別人的選擇是錯的。

在孔笙導演的電視劇裡經常看到他的身影,有時候是一個不起眼的民眾,有時候是稍微有點戲份的18線演員,雖然不起眼,但是你可以在他的眼中看見那份顯而易見的快樂。

他喜歡跑龍套,起不起眼不重要,紅不紅不重要,就算是一線演員那又怎麼樣呢?他享受的是那份身為戲中人的快樂,而這些快樂和名氣和片酬無關。

筆者想,在自己導演的劇裡演一個角色,那份參與感是再棒不過了,突然也能理解孔笙跑龍套的選擇了。

鮮花和荊棘滿載

從一開始的小攝像助理到如今的大導演,這一路不是滿是鮮花鋪路的,更多的是無奈和迷茫,那些荊棘一直都在,「扎」著孔笙讓他一心一意往前邁步。他的努力收穫了累累的「碩果」。

如今的他生活可以說是衣食無憂,導演圈中的地位也是如日中天,他的真實,腳踏實地的生涯經歷也激勵了導演圈的新生代導演們,畢竟努力和耐心總會成功的不是嗎?

孔笙鋪下的路一直都在指引著他們。相信新生代導演在他的指引下一定會青出於藍勝於藍,創造出更優秀的影視作品來。

孔笙的一部一部優秀國產劇將他推向了巔峰,他已經是國產劇的半壁江山了。他的作品總是在央視臺一遍又一遍重播,不論那個時代的人都可以看見,果然經典永遠值得反覆推敲。孔笙也沒有僅僅滿足於此,他手下的經典還在繼續,他就一直站在那裡拿著初入導演圈的初心執導一部又一部良心劇,不與人比,不被那些無內涵的偶像劇所影響,經典不會過時。

他手下的實力演員也層出不窮,他就像一個敲門磚,送一批批的新面孔入了演藝圈 筆者想這樣的孔笙讓人不得不佩服不得不愛呀。讀者們可以多去找一些孔笙的作品去琢磨琢磨,裡面的內容會讓人受益頗多。比那些偶像劇好的不是一星半點。

相關焦點

  • 對話王凱:「少拍戲,拍好戲」,是我對自己的嚴格要求
    自電視劇《大江大河2》在東方衛視開播以來,口碑、收視率持續領跑,憑藉9.3的開分成績,成為豆瓣2020年國產劇最高分劇集。目前播出過半,該劇的收視表演同樣亮眼,東方衛視CSM59城平均收視率1.952%,單集最高收視率2.453%,連續多天收視率破2%。
  • 靳東演過近50部劇,但最好看的是這幾部
    只不過靳東的戲份不多,本是好意想幫朱家,卻中了日本鬼子的套,龜田一郎覺得自己愧對朱家,自殺謝罪。《闖關東》是一部經典的電視劇,講述的是我國近代山東人到東北混跡,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這部電視劇當中有不少人後來都火了。《戰長沙》,導演孔笙,主演霍建華、楊紫和任程偉,靳東飾演王開復。
  • 王凱拍攝《大江大河》,因過於敬業暴瘦,被好基友靳東微博互撕?
    今天我們來聊聊當下兩位很火的男星,他們15年的熱劇《琅琊榜》和《偽裝者》而爆紅。他們倆個就是王凱和靳東。王凱拍攝《大江大河》,因過於敬業暴瘦,被好基友靳東微博互撕?王凱,1982年8月18日出生於湖北武漢,中國內地男演員、歌手,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03級表演本科班。
  • 靳東十二部經典電視劇 靳東主演的電視劇哪部最好看?
    2008年和陳數、郭達等合作,出演話劇《日出》。1、《偽裝者》《偽裝者》是山東影視傳媒集團、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李雪執導,胡歌、靳東、劉敏濤、王凱領銜主演的年代懸疑諜戰劇 。該劇以抗日戰爭中汪偽政權成立時期為背景,通過上海明氏三姐弟的視角,講述了抗戰時期上海灘隱秘戰線上國、共、日三方殊死較量的故事 。
  • 《偽裝者》的阿香正式轉正,嫁給了該劇導演,孔笙為他們證婚!
    《偽裝者》的阿香正式轉正,嫁給了該劇導演,孔笙為他們證婚! 《偽裝者》的阿香正式轉正,嫁給了該劇導演,孔笙為他們證婚 在近期以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大江大河2》也已經如期上映了,但是其中的導演卻換了人,原是孔笙導演換成了李雪導演,但是儘管換了導演,也沒有影響到這部劇的播放量。孔笙和李雪一樣都是很優秀的導演,說到李雪,當初的《偽裝者》也是讓很多人都在熱追,而該劇的導演便是李雪。
  • 《大江大河》演員們把道具當正餐頓頓吃飽,就連王凱吃紅薯忘了詞
    這部劇未播先火,要知道是孔笙導演執導的,製作團隊是正午陽光,一個非常有原則和實力的團隊,出品的《歡樂頌》、《父母愛情》、《琅琊榜》、《偽裝者》等等,每一部都是佳作。可想而知,這部作品也不會差到哪去。而隨著劇情的深入,演員們用精湛的演技為大家展開了一幅改革開放初期的時代風貌。因為要表現那個時代的艱辛,所以一切東西都是老舊的,拍攝的時候會不會煩悶呢?
  • 侯鴻亮對話孔笙:觀眾的審美被爛劇搞模糊了
    可無論是網絡點擊,還是金秀賢和全智賢的商業價值,中國總是買單的那一個。談及韓國模式,侯鴻亮認為,國情不同,效仿韓國模式並不可取,「花大價錢請人家捧出來的明星,這些都是追求短期利益,而恰恰韓國是在追求長期利益,人家看中的是文化輸出,而我們呢?有多少人看到了長期的利益?」  二、為什麼一直堅持這麼拍戲?
  • 靳東老幹部人設崩塌記,四段戀愛史,其中一位因孩子反對遺憾收場
    提及靳東,不得不提的就是他火遍大江南北的代表作偽裝者與琅琊榜。那年他與胡歌、王凱聯袂主演,獻出了精彩絕倫的作品。然而靳東在口碑爆紅之前,著實經歷了很長一段籍籍無名的日子。青少年時期的靳東,中專畢業,如浮萍一般,對自己的人生去向一無所知。
  • 推薦14部王凱出演的電視劇,你看過哪幾部?哪一部最好看?
    快留言告訴我吧~製圖不易,記得給小編點個讚和關注哦,謝謝親~~《歡樂頌》是由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山東影視製作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由侯鴻亮製片,該劇的第一季由孔笙、簡川訸執導,袁子彈編劇,劉濤、蔣欣、王子文、楊紫、喬欣、祖峰、王凱、靳東等共同出演的都市職場女性劇。
  • 盤點靳東的經典電視劇,你看過哪幾部?
    在這部劇中,靳東可謂是表演的淋漓盡致,那種霸氣大哥範簡直是酷斃了,這也許就是靳東的開頭吧!靳東飾演的男一號「榮家少爺」,他說過最多的臺詞,就是「開槍打死」,還是當著日本軍官的面說。靳東就是飾演如此霸道的人物,才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無懼,無畏。《偽裝者》這部戲有,靳東,胡歌,王凱三個男神出演。
  • 童年坎坷的靳東:與隋俊波戀愛、和江珊同居5年,最後娶了李佳
    與此同時,江珊憑藉《過把癮》裡的表現成了當紅的女演員,而作為男主演的王志文也一樣一炮而紅,兩個人因戲生情,王志文後來遇到了許晴,就跟江珊分手了。《過把癮》火了之後,江珊就跑去唱歌,出了自己的專輯,發完專輯之後,他又在1996年回去當演員,當時她和高曙光合作了《我想有個家》,兩個人在這部戲裡產生了感情,後來就結婚了,並生下了一個女孩,取名高亦心。
  • 孔笙執導的10部電視劇,個個堪稱經典,你肯定追過這部
    孔笙,出生於山東省,中國內地男導演、演員。他憑藉《阿里山的女兒》獲得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剪輯單項獎。獲得過2015年國劇盛典觀眾最喜愛的導演、第三十屆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導演等獎項。孔笙被公認是「成本控制最好的導演」。孔笙的作品傳達人性中那些溫暖、正面的價值。
  • 楊紫閨蜜昨天大婚,孔笙當證婚人,新郎竟然是《大江大河2》導演
    跟孔笙一樣,李雪當初也是從影視劇的攝影開始做起,最初搭檔的便是導演孔笙,從《闖廣東》劇組的攝像,直到兩人一起執導《溫州一家人》,當年便獲得了白玉蘭最佳導演獎。而《偽裝者》則是他首部自己獨立執導的電視劇,自己還在其中客串了一個角色。
  • 王凱:爆紅後的黃金兩年走的並不像看起來那麼一帆風順
    王凱出道很早,但《醜女無敵》後就幾乎沒有消息了,15年憑藉《偽裝者》強勢回歸,再加上《琅琊榜》一時風頭無二,但是這兩部劇他都不是男一,且《琅琊榜》口碑雖好收視率並不是特別高,再然後就幾乎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了。《歡樂頌》屬於醬油角色,熱度還不如同樣戲份不多的靳東,靳東還憑藉「老譚」刷了一波熱度呢,王凱在這部女人大劇中存在感太低。
  • 《偽裝者》裡的阿香正式「轉正」,嫁給了該劇導演,孔笙為其證婚!
    《偽裝者》裡的阿香正式「轉正」,嫁給了該劇導演,孔笙為其證婚! 近日,正午陽光的新劇《大江大河2》正式開播,這讓荒劇很久的小夥伴如同」久旱遇甘霖」,終於可以痛快地看部好劇了,而這部劇的導演也從第一部的孔笙導演悄悄換成了李雪,雖然導演歡了,但卻絲毫沒有影響這部劇的總體質量,都是正午陽光優秀的導演,當年的一部《偽裝者》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而這部劇的導演正是李雪
  • 對話|《大江大河2》王凱:我喜歡處在成長過程中的宋運輝
    播放暫停進入全屏退出全屏00:0000:00 重播 請刷新試試自電視劇《大江大河2》在東方衛視開播以來,口碑、收視率持續領跑,憑藉9.3的開分成績,成為豆瓣2020年國產劇最高分劇集。王凱十分感慨:「我喜歡處在成長過程中的宋運輝,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目前,宋運輝和程開顏遭遇婚姻危機,而楊採鈺飾演的成年梁思申已經上線,不少觀眾對宋運輝的感情線十分關心,王凱如此回應:「我可以向大家劇透,沒有談戀愛。第二部中,我們還只是普通朋友,或者亦師亦友的關係。」
  • 左手挽靳東,右手牽王凱,他同時徵服了兩大男神
    記得前兩年一炮而紅的《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嗎?這部劇至今還是書迷心中的經典,去年拿大獎的《大江大河》,也是高分良心劇。而這兩部優質劇中同時存在著一個寶藏男孩,他就是王胖子和大尋的扮演者——趙達。王凱旋x胡八一——出生入死的兄弟情對於趙達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還不太熟悉,但說起《鬼吹燈精絕古城》這部片子中的"王胖子",就沒人不知道了。趙達和靳東演出了原著迷心中最經典的一版王胖子和胡八一,這部劇也因為他兩的精彩搭檔至今仍是《鬼吹燈》系列裡口碑最好還原度最高的一部。
  • 靳東出演的6部影視劇,其中4部都看過,最後一部沒認出
    《我的前半生》想必大家都看過,這部劇在前幾年大火,靳東的演技也再一次得到了認可,是由沈嚴執導,靳東、馬伊琍、袁泉、雷佳音、吳越領銜主演的都市情感劇 。《琅琊榜》中,靳東的演技也是可圈可點的,由孔笙、李雪執導,胡歌、劉濤、王凱、黃維德、陳龍、吳磊、高鑫等主演的古裝劇。
  • 《偽裝者》收官5年後靳東轉型成功,胡歌專攻電影,王凱作品不斷
    這個新奇設定網友也是很買帳,才播出不久便穩佔同時期作品收視的前三,足見靳東的帶劇能力,相比於「明樓」大哥靳東的劇作接連上星播出收穫好成績,「明誠」王凱是三劇在手,備受期待卻遲遲未見定檔播出,小弟「明臺」至今已隔3年未出新作,三兄弟可謂發展大不同。
  • 為了捧紅表弟,張嘉譯用了11部劇,後登上央視終於紅遍全國
    為了捧紅表弟,張嘉譯用了11部劇,後登上央視終於紅遍全國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是輕而易舉的,光鮮亮麗的表面,背後都有著堅守初心不放棄的決心。老戲骨張嘉譯出道多年,跑龍套多年,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但他依舊沒有放棄,終於憑藉著《蝸劇》中的「宋思明」一角,讓他沉寂多年的演技得到爆發。那時的他終於火了,但是已經是39歲的年齡了,默默努力14年,終於獲得成功是真正的大器晚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