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4日,「紀念東吳法學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王健法學院舉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臺灣東吳大學法學院、華東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著名法律院校的專家,以及美國法律界代表、王健法學院教師及校友共300餘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3日上午,活動開幕式在王健法學院東吳大講堂舉行,王健法學院院長胡玉鴻教授主持開幕式。首先播放的宣傳片「百年鴻影」以史實為據,客觀真實地再現了一個百年法學院的榮耀與輝煌,記錄了東吳法律人為國家、為民族所立下的不朽功勳,敘述了蘇州大學恢復重建法學院以來的艱難困苦,呈現了今日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的發展成就。
我校黨委書記王卓君教授代表學校致歡迎辭。他著重講述了東吳法律人在東京審判上為國家、民族伸張正義的歷史功績以及在推動中國法制現代化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概述了王健法學樓落成以來學院在師資隊伍、學科建設以及科研成果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提出了王健法學院未來的發展方向。
潘維大校長對同根同源的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百年院慶表示熱烈祝賀,並著重談到了兩岸法學交流的意義和作用。
在開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鄭成良教授、華東政法大學校長葉青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姚莉教授、中國法學會研究部主任李仕春教授先後致辭,緬懷了東吳法學先賢們的業績與對中國法制事業的貢獻,表達了對東吳法學百年的敬意與祝福,並對在大陸承繼東吳大學法學院的王健法學院予以嘉勉與期許。
大會宣讀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西南政法大學等單位發來的賀信、賀辭。會議召開前夕,國內100餘所教學、科研單位和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發來賀信或送來禮品,表達對東吳法學百年的祝願。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徐顯明教授的妙對「天地正氣一準乎法,古今完人全在於學」賀聯,更是準確地詮釋了東吳校訓的深厚內涵。
為表達對東吳老校友王健先生的哲嗣王嘉廉捐資千萬美金資助法學院發展的業績,蘇州大學向王嘉廉先生授予「特別貢獻紀念」證書。王書記宣讀了蘇州大學給王先生的致敬辭:「嘉廉先生,業界精英;踵繼父志,孝敬雙親。巨資興學,恩澤永存;蘇大感佩,校史留名」。
王嘉廉先生欣然接受了獎盃與紀念證書,並作了熱情洋溢的發言。在致辭中,王嘉廉先生回顧了父親王健先生在東吳大學法學院所接受的公平正義理念教育,闡述了其體會父親感恩母校的願望而資助法學院建設的初衷,對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近年來所取得的飛速發展表示欣慰。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李後龍法官、江蘇省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錢斌法官、江蘇省蘇州市司法局局長朱正、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徐盛希、江蘇神闕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闕強代表校友致辭。他們回顧了在蘇大求學期間的經歷,感恩母校老師的培養,並對蘇大法學院的發展表達了良好的祝願。在校四名本科生則以「百年頌」的詩朗誦,回顧了蘇大法學百年的光榮歷程,表達了作為未來法律人要樹立法治理念、信守法律規則、維護法律權威的決心。王健法學院黨委書記周國華先生主持了本場議程。
大會主題發言由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公丕祥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原校長吳漢東教授主持。公丕祥教授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並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華東政法大學原校長何勤華教授,東吳大學法學院院長洪家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東京審判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東京審判中國檢察官向哲浚先生之子向隆萬教授,清華大學許章潤教授,杭州師範大學範忠信教授,西北政法大學研究生院院長王健教授分別作了「東吳大學法學院的英美法學教育」、「東吳法學院在臺灣法學教育中的特色」、「東京審判中的東吳人」、「一座文化孤城的靈性自白」、「東吳法學傳奇的史鱗片拾與滄桑浩嘆」、「研究法律教育的開路先鋒――孫曉樓法律教育思想論析」的主題演講,貢獻了他們的最新研究與學術智慧。
在隨後的分組討論中,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東吳法學教育的成就與經驗回顧」、「東吳法學教育對於當代法學教育的借鑑意義」、「法治人才培養機制的改革與規劃研究」、「法學教育與法治建設關係問題研究」、「法學教育與法治建設關係問題研究」等主題展開討論,既在諸多方面取得了共識,又在不同觀點上形成了交鋒。
為加強法學教育與法律實踐的互動,4日上午,大會專闢「法律實踐與法律教育專場」,邀請相關法官、檢察官、律師以及行政執法官員與法學教授們進行對話,既探討了法律實踐所期待的法律教育,又總結了法律教育如何培訓學生實踐技能方面的得失與教訓。
至此,紀念東吳法學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圓滿落幕。
值得一提的是,為配合本次研討會,我校王健法學院編印了八卷本的《東吳法學先賢文錄》,分「法理學卷」、「法律史卷」、「憲法學·行政法學卷」、「刑事法學卷」、「民事法學卷」、「商法·經濟法·社會法卷」、「國際法學卷」、「司法制度·法律教育卷」,匯集了東吳學人於民國時期發表的學術論文,使珠璣文字,重見天日。同時,《蘇州大學學報》(法學版)2015年第3期也推出了紀念東吳法學百年的專輯,法學名家潘維大、楊奕華、何勤華、姚莉、許章潤、範忠信、王健等紛紛應邀撰文,從「東吳法學教育之回顧」、「東吳法學先賢之研讀」、「東吳法學事跡之散評」、「東吳法學教育之借鑑」等多個角度,回顧了東吳法學教育的卓越成就,解讀了東吳先賢的學術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