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東吳法學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

2021-12-09 蘇州大學校友會

9月3日—4日,「紀念東吳法學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王健法學院舉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臺灣東吳大學法學院、華東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著名法律院校的專家,以及美國法律界代表、王健法學院教師及校友共300餘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3日上午,活動開幕式在王健法學院東吳大講堂舉行,王健法學院院長胡玉鴻教授主持開幕式。首先播放的宣傳片「百年鴻影」以史實為據,客觀真實地再現了一個百年法學院的榮耀與輝煌,記錄了東吳法律人為國家、為民族所立下的不朽功勳,敘述了蘇州大學恢復重建法學院以來的艱難困苦,呈現了今日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的發展成就。

我校黨委書記王卓君教授代表學校致歡迎辭。他著重講述了東吳法律人在東京審判上為國家、民族伸張正義的歷史功績以及在推動中國法制現代化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概述了王健法學樓落成以來學院在師資隊伍、學科建設以及科研成果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提出了王健法學院未來的發展方向。

潘維大校長對同根同源的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百年院慶表示熱烈祝賀,並著重談到了兩岸法學交流的意義和作用。

在開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鄭成良教授、華東政法大學校長葉青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姚莉教授、中國法學會研究部主任李仕春教授先後致辭,緬懷了東吳法學先賢們的業績與對中國法制事業的貢獻,表達了對東吳法學百年的敬意與祝福,並對在大陸承繼東吳大學法學院的王健法學院予以嘉勉與期許。

大會宣讀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西南政法大學等單位發來的賀信、賀辭。會議召開前夕,國內100餘所教學、科研單位和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發來賀信或送來禮品,表達對東吳法學百年的祝願。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徐顯明教授的妙對「天地正氣一準乎法,古今完人全在於學」賀聯,更是準確地詮釋了東吳校訓的深厚內涵。

為表達對東吳老校友王健先生的哲嗣王嘉廉捐資千萬美金資助法學院發展的業績,蘇州大學向王嘉廉先生授予「特別貢獻紀念」證書。王書記宣讀了蘇州大學給王先生的致敬辭:「嘉廉先生,業界精英;踵繼父志,孝敬雙親。巨資興學,恩澤永存;蘇大感佩,校史留名」。

王嘉廉先生欣然接受了獎盃與紀念證書,並作了熱情洋溢的發言。在致辭中,王嘉廉先生回顧了父親王健先生在東吳大學法學院所接受的公平正義理念教育,闡述了其體會父親感恩母校的願望而資助法學院建設的初衷,對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近年來所取得的飛速發展表示欣慰。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李後龍法官、江蘇省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錢斌法官、江蘇省蘇州市司法局局長朱正、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徐盛希、江蘇神闕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闕強代表校友致辭。他們回顧了在蘇大求學期間的經歷,感恩母校老師的培養,並對蘇大法學院的發展表達了良好的祝願。在校四名本科生則以「百年頌」的詩朗誦,回顧了蘇大法學百年的光榮歷程,表達了作為未來法律人要樹立法治理念、信守法律規則、維護法律權威的決心。王健法學院黨委書記周國華先生主持了本場議程。

大會主題發言由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公丕祥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原校長吳漢東教授主持。公丕祥教授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並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華東政法大學原校長何勤華教授,東吳大學法學院院長洪家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東京審判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東京審判中國檢察官向哲浚先生之子向隆萬教授,清華大學許章潤教授,杭州師範大學範忠信教授,西北政法大學研究生院院長王健教授分別作了「東吳大學法學院的英美法學教育」、「東吳法學院在臺灣法學教育中的特色」、「東京審判中的東吳人」、「一座文化孤城的靈性自白」、「東吳法學傳奇的史鱗片拾與滄桑浩嘆」、「研究法律教育的開路先鋒――孫曉樓法律教育思想論析」的主題演講,貢獻了他們的最新研究與學術智慧。

在隨後的分組討論中,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東吳法學教育的成就與經驗回顧」、「東吳法學教育對於當代法學教育的借鑑意義」、「法治人才培養機制的改革與規劃研究」、「法學教育與法治建設關係問題研究」、「法學教育與法治建設關係問題研究」等主題展開討論,既在諸多方面取得了共識,又在不同觀點上形成了交鋒。

為加強法學教育與法律實踐的互動,4日上午,大會專闢「法律實踐與法律教育專場」,邀請相關法官、檢察官、律師以及行政執法官員與法學教授們進行對話,既探討了法律實踐所期待的法律教育,又總結了法律教育如何培訓學生實踐技能方面的得失與教訓。

至此,紀念東吳法學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圓滿落幕。

值得一提的是,為配合本次研討會,我校王健法學院編印了八卷本的《東吳法學先賢文錄》,分「法理學卷」、「法律史卷」、「憲法學·行政法學卷」、「刑事法學卷」、「民事法學卷」、「商法·經濟法·社會法卷」、「國際法學卷」、「司法制度·法律教育卷」,匯集了東吳學人於民國時期發表的學術論文,使珠璣文字,重見天日。同時,《蘇州大學學報》(法學版)2015年第3期也推出了紀念東吳法學百年的專輯,法學名家潘維大、楊奕華、何勤華、姚莉、許章潤、範忠信、王健等紛紛應邀撰文,從「東吳法學教育之回顧」、「東吳法學先賢之研讀」、「東吳法學事跡之散評」、「東吳法學教育之借鑑」等多個角度,回顧了東吳法學教育的卓越成就,解讀了東吳先賢的學術思想。

相關焦點

  • 百年東吳兩岸情
    設在海牙的國際法院,至今共有六位中國籍法官,從1956年的顧維鈞到1993年的李浩培,全部都是東吳法學院的教授或畢業生。  在第七屆兩岸和平發展法學論壇期間,來自東吳大學法學院的程家瑞、王冠璽、鄭冠宇教授向我們講述了他們眼中的東吳大學以及兩岸法治情懷。  百年東吳中國情懷  王冠璽,是一名在大陸生活了18年的臺灣同胞。
  • 第八屆池田大作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
    開創「精神絲綢之路」的新紀元第八屆池田大作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10月18-19日,我校建校七十周年系列學術活動之一,開創「精神絲綢之路」的新紀元——第八屆池田大作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馬場善久校長肯定了學問流通在歷史及當今的意義,把今天與會的諸位學者譽為現代版的學問行動先驅者,並祝願陝西師範大學繼續蓬勃發展。周偉洲教授從絲綢之路的含義與性質、絲路的興盛與衰落、絲路的交通與道路、絲路與中西貿易四個方面,講解了作為中西文化交流大動脈的絲綢之路。
  • 胡玉鴻:傳承東吳法學理念的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
    在1953 年全國高等院校調整時,東吳大學易名為江蘇師範學院,作為專門培養師資的高等學府;東吳大學法學院則與南京大學法學院、浙江大學法學院等一起併入新成立的華東政法學院。由此開始,作為正式院名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在大陸不復存在。
  • 範忠信:東吳法學傳奇的史鱗片拾與滄桑浩嘆│東吳法學百年紀念
    後來雖赴北京讀博士並奉父母命回鄂,但仍「心常系之」,仍以蘇大法學院編外職員自許,繼續螞蟻負土般參與東吳法學重光事業,比如自1998年開始與胡旭晟、王健等友人一起編輯「二十世紀中華法學文叢」在法大出版社出版,其中校勘整理再版的泰半是東吳先賢的法學著述(已出版四十餘種)。再後來,艾永明兄發起編輯「東吳法學先賢文叢」,把我列為「學術顧問」,我也因此常思再續前緣有所真實貢獻。
  • 科學網—東吳大學法學院迎來百年華誕
    本報訊 9月3日,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的前身——東吳大學法學院迎來百年華誕。
  • 第十七屆海峽兩岸行政法學學術研討會暨第十二屆東亞行政法學會國際學術大會在臺灣高雄順利召開
    2016年11月12日至14日,第十七屆海峽兩岸行政法學學術研討會暨第十二屆東亞行政法學會國際學術大會在臺灣高雄順利召開。
  • 特拉維夫大學舉行五四運動百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
    特拉維夫大學舉行五四運動百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孫伶俐):今年是五四運動一百周年,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近日舉行了五四運動百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在為期兩天的學術研討會上,與會學者思路開闊,討論了五四運動的各個方面,包括中國普通話的普及問題,中國的注音字母問題,女性主義問題,中國和日本、印度以及西方其他國家的關係問題,魯迅的文學及魯迅生活軌跡的轉變,五四時期的其他思潮等等,給人以啟發,使人們對五四運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 東吳大學法學院百年華誕 10位校友參與東京審判
    本報訊(記者劉曉婷)昨天,蘇州大學舉辦「紀念東吳法學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紀念蘇州大學前身學校東吳大學的法學院成立100年。來自東吳大學法學院的校友代表、蘇大法學院的校友代表以及全國兄弟高校法學教育界專家學者共350多人齊聚蘇州大學,東吳大學法學院10位校友參與東京審判並立下汗馬功勞的輝煌往事得到了校友和專家學者們的強烈關注。東吳大學法學院1915年9月創建於上海,專以講授比較法為主,因而又稱「中華比較法律學院」。
  • 「清代檔案與清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
    新聞網訊 6月7日至9日,「清代檔案與清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本次會議由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我校歷史學院和文學院聯合主辦。研討會以海內外利用檔案研究清代社會的理論方法與實踐、國際視野下晚清檔案與清代社會、清朝檔案反映的法治與社會、膠海關與青島地方社會等為主題,旨在擴大國際視野、凸顯本土優勢,深入挖掘清代檔案資源,推進清代社會史、財政史、法律史、中外關係史、海關史等領域研究。
  • "偏微分方程分析、計算及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
    5月18日,「The  First Workshop on Analysis, Scientific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of PDEs」 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圖書館五樓報告廳舉行,來自國內外30餘所知名院校近50位學者齊聚工大,「論劍」偏微分方程分析、計算及應用。齊魯工業大學副校長曹茂永教授出席開幕式並致歡迎辭。
  • 2016年義大利語翻譯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
    6月5日,2016年義大利語翻譯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本次會議由義大利駐中國大使館文化處與我校聯合舉辦。
  • 煙臺大學舉辦英美法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
    8月6日-7日,英美法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在煙臺大學舉行。    研討會開幕式由煙臺大學副校長房紹坤教授主持。煙臺市委副書記範慶梅和煙臺大學校長郭明瑞教授分别致歡迎辭。    我國著名比較法學家、翻譯家潘漢典教授在發言中對煙臺大學為英美法教育研究作出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
  • 我校潘漢典教授榮獲「東吳大學法學教育卓越貢獻獎」
    6月1日,臺灣東吳大學代表團來訪法大,在學院路校區向我校潘漢典教授授予了「東吳大學法學教育卓越貢獻獎」。
  • 第二屆沈家本與中國法律文化學術研討會暨紀念沈家本誕辰180年周年...
    11月21日,由中國政法大學與湖州市委市政府共同舉辦的第二屆沈家本與中國法律文化學術研討會暨紀念沈家本誕辰180周年活動在浙江湖州東吳開元名都酒店開元廳盛大召開。本次活動由中國政法大學與湖州市委、市政府共同主辦,中國政法大學科研處、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湖州市法學會、司法局等單位共同承辦。
  • 「東吳法學」一百年
    它的法學教育飲譽海內外,它的學生中於國際知名的法學家不在少數,身影更是出現在東京審判、香港基本法制定等諸多重大歷史事件中。今天紀念這座學院,緬懷歷史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從它身上汲取今天的法學教育所需要的營養。  上海市崑山路146號,一棟4層小白樓,方方正正,隱匿於市井街巷當中。
  • 回望東吳法學百年,有些人有些事永志難忘!
    ,今天迎來其百年誕辰,與今天刷屏的主題相關的是,東京審判,東吳法學人是主力,必須堅持:為人類和平和社會公平正義盡力!」正是在這場大審判中,東吳大學法學院的師生們大放光彩。巧合的是,東吳法學院今年正好是百年誕辰。回望東吳法學百年,看見君不由得心潮澎湃,盤點歷史,更感到有些人有些事永志難忘!東吳大學(Soochow University),1900年由基督教監理會在中國蘇州創辦,是中國第一所西制大學。其校訓為: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 張楚廷學術思想研討會在我校舉行
    開幕式後合影留念下午的研討會在我校教育科學學院101室繼續舉行(記者 胡明玥 歐陽小武 黃柳英)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5月28日,張楚廷學術思想研討會在我校國際學術報告廳舉行。研討會開幕式由劉起軍主持。他介紹了到會的領導和嘉賓,並代表組委會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和崇高的敬意,劉起軍簡要介紹了我校的基本情況,詳細介紹了張楚廷先生的學術成就。蔣洪新代表學校致歡迎辭。他對張楚廷教授學術思想研討會的召開表示衷心祝賀,並向出席研討會的領導、前輩和青年才俊們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的感謝。
  • 第十四屆中日韓泰四國研究生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學校召開
    第十四屆中日韓泰四國研究生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學校召開 10月18至21日,第十四屆中日韓泰四國研究生國際學術研討會(The 14th JKTC international student seminar)在青島農業大學舉行,來自日本岡山大學、日本宮崎大學、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 華東師範大學舉行紀念馮契 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
    11月2日至3日,「世界性百家爭鳴與中國哲學自信——紀念馮契先生百年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華東師範大學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100多名學者參加紀念大會和學術研討會。   馮契(1915—1995)是我國當代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中國哲學史家。
  • 江蘇省昆蟲學會迎來百年華誕 專家學者匯聚南京召開紀念學術研討會
    交匯點訊 起源於1920年成立的「六足學會」,正式成立於 1960年,江蘇省昆蟲學會迎來百年華誕。12月11日上午,紀念江蘇省昆蟲學會100周年學術研討會暨第八屆江蘇省青年科學家年會分論壇在南京舉行。 江蘇省昆蟲學會是我國首個昆蟲學術團體,也是江蘇發展歷史最悠久的現代學術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