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涉世家》這篇課文伴隨著許多代學生度過了中學的歲月,甚至可以將這篇課文理解成很多中年人的青春回憶。不過最近幾年,隨著語文教材課文的調整,這篇課文被教材編撰機構移除了,那麼,這其中緣故何在?並且這種替換是否存在著依據?
圖片來源於網絡:《陳涉世家》節選
一、被替換的內容
替換這篇《陳涉世家》的課文是《周亞夫軍細柳》。
1、課文來歷
《周亞夫軍細柳》和《陳涉世家》一樣,都是一篇文言文課文,並且這兩篇課文,都出自漢代歷史學家司馬遷的著作《史記》,不過陳涉的出生年代和周亞夫的生活年代相差了幾十年。
2、課文簡介
《陳涉世家》的內容在我國民間可謂耳熟能詳,即便是初中沒畢業的人也知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因此限於篇幅,本文不多做介紹。
而《周亞夫軍細柳》這篇課文,講的是漢景帝時代的名將周亞夫,在細柳營附近管理麾下軍隊的事情,名將周亞夫管理的軍隊,軍紀嚴明,而且,《周亞夫軍細柳》這個典故在唐詩裡面時常出現,細柳營也被視為軍營的代名詞,因此這篇課文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影響也是十分深遠的。
圖片:名將周亞夫劇照
二、合理性探究
在我國古代有這樣的一句話:術業有專攻。對於課文替換這種事情,在教育界內部,專家並沒有提出任何的非議,反倒是在家長的群體裡引起了軒然大波。
但是,畢竟在任何領域面前,專家才是專業的人士,而家長是業餘人士,業餘人士對專家的業務工作指指點點,這未免是十分不合時宜的事情,因此,在這裡大慧先表個態:對於這篇課文的替換,個人感覺是非常合理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專家
1、教學目的
首先,語文課本中課文的選擇,要保證這樣一點:思想內容一定要進步、積極而且健康。給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也是教學目的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價值觀這個角度上來看,《周亞夫軍細柳》並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除此之外,語文教材中選入《陳涉世家》也好,選入《周亞夫軍細柳》也罷,其目的都是通過讓學生對於這類課文的閱讀和理解,來傳承古代的文化,並且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閱讀能力。
因此,從這一點來說,《陳涉世家》和《周亞夫軍細柳》所能起到的作用並沒有任何差別。
圖片來源於網絡:《周亞夫軍細柳》全篇
也有家長認為,《陳涉世家》可以起到鼓勵學生敢於奮鬥的精神,而《周亞夫軍細柳》不能夠做到這一點,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謬誤的,除了語文課本上提到《陳涉世家》以外,在歷史課本中,陳涉起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知識點,並且在思想政治課上,也會經常提到人應該懂得奮鬥的精神。
甚至從這一點來說,即便是語文教材中移除了《陳涉世家》這篇課文,也不會影響學生對這類知識點的接受,以及對這類精神的傳承。
更何況,如果歷史和思想政治這兩門課程所傳播的知識點,學生都沒能掌握的話,即便是在語文課本中增加《陳涉世家》這篇課文,其實也是無濟於事的,畢竟,學渣的各科成績都是差不多的,大多數學生都是一科好,科科好;一科差,科科也都差。
所以,從教學目的角度來看,將《陳涉世家》從語文教材中移除是沒有任何不妥之處的。
圖片:《陳涉世家》這篇課文資料截圖
2、當代語文學習
事實上,從大趨勢來說,從此以後不論是中考還是高考,語文教材所起到的作用,已經越來越弱了。甚至可以這樣理解,在未來的歲月裡,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語文的教材只是起到一個大綱的作用。
語文的教材其實就是一套大的目錄,可以讓學生知道應該學習哪些東西,而具體的內容需要學生從課外圖書去尋找,比如語文教材裡面收錄了散文,那麼學生該積極尋找散文去閱讀;語文教材裡收錄了博爾赫斯的小說,收錄了拉美魔幻現代主義的作品,那麼,學生可以通過課外途徑,來搜尋相關的內容。
其實自古以來,求學都是多元的行為,局限於學校教學內容,是很難掌握好成績的。比如,新聞就曾經提到過中考和高考改革的事情,教育部相關人員認為,以後很多中考和高考的內容,需要通過課外閱讀才能掌握,事實上,早在本世紀之初,中考和高考的題目裡面就存在5-10分關於課外閱讀的內容。
換句話說,這就意味著,即便是《陳涉世家》從課本上刪除了,但是只要有點課外閱讀經歷的人,就可以在別的課外輔導書上發現這篇文章。
圖片:閱讀課外書籍劇照
其實,這種現象對於當代的中年人來說也並不陌生,當代中年人上小學的時候大概是上個世紀的80年代或者90年代,當時很多中小學生都會選購一些課外書,比如唐詩三百首、成語故事,因此這些中小學生對唐詩的掌握,其實已經遠遠超過課本中那些少得可憐的內容。
上個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中小學生尚且能夠做到這一點,更何況在資訊發達和圖書資源泛濫的21世紀?因此,認為《陳涉世家》這篇課文被移除,會影響學生的學業水平和知識結構這種想法,其實是非常杞人憂天的行為。
此外,真正愛學習的人,學習的範圍絕對不會僅僅包括課本,如果學習光是依靠課本就可以的話,那麼學校還為什麼還要讓學生訂購一些教輔材料和練習冊?原因就在於教材課本的內容是屬於最基礎的。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圖文由子皓影視製作工作室原創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