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在中國期刊協會、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聯合召開的「2019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上,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發布了《世界學術期刊影響力指數WAJCI年報》。
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基於近8年來期刊評價研究實踐,在堅持用引用頻次這一文獻計量學方法對期刊進行客觀評價的基礎上,對世界學術期刊評價提出了以下方法改進。
1. 統計源期刊遴選方法改進,擴充的中國優秀期刊更好地代表了中國期刊的發展實際水平。《WAJCI指數年報》在國際公認的優秀期刊資料庫——科睿唯安的WoS(Web of Science)資料庫基礎上,採用不低於其收錄標準的標準遴選增補中國期刊。入選的中國期刊其國際影響力指數WAJCI不低於該學科Q4區JCR期刊的均值。2019版最終採用的統計源期刊共22077種。涵蓋了11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WOS資料庫統計源期刊21165種,增補中國期刊(特指有CN號,下同)1160種。該報告統計了國外期刊引用中國期刊的引用頻次,也統計了中國期刊引用國外期刊的引用頻次,實現了國內國際期刊在同一引文資料庫的同臺競技。打破了過去國際期刊評價與國內期刊評價兩套獨立系統的壁壘。
2. 學科領域劃分與國際接軌,專業細化,有利於交叉新興學科期刊發展。《WAJCI指數年報》2019版按照237個學科領域(其中科技175個、社科62個)對13088種世界範圍內傳播較廣、影響面較大、影響力較強的學術期刊發布了WAJCI指數,其中海外學術期刊11659種、中國期刊1429種,分學科呈現國內外期刊列表,有利於同質等效使用。
3. 期刊評價指標綜合影響因子和總被引頻次,克服單指標評價局限性,體現期刊「既要辦好,也要辦大」的導向,其評價結果更加接近學者經驗認識。《WAJCI指數年報》2019版延續2018年提出的期刊綜合評價指標WAJCI算法,並對同學科期刊降序排列,根據數量等分為4個區域。並遴選Q1(前25%)區內的期刊為「世界學術影響力Q1期刊」(簡稱「WAJCI-Q1期刊」),遴選Q2(前25%-50%)區內的期刊為「世界學術影響力Q2期刊」(簡稱「WAJCI-Q2期刊」)。
1429種中國學術期刊與11659種海外學術期刊「同臺競技」結果顯示, 我國共有10種期刊的WAJCI指數進入世界前5%(科技5種、社科5種),126種期刊進入世界Q1區(科技89種、社科37種),288種期刊位列世界Q2區(科技193種、社科96種)。
本文匯總了世界學術影響力指數WAJCI-Q1、WAJCI-Q2科技期刊中的「體育學」(PHYSICAL EDUCATION)期刊給大家,筆者把這個榜單稱之為中國版的SSCI期刊。
表1 WAJCI社科期刊-體育學榜單
中國版的體育學SSCI期刊共收錄雜誌39種,上表呈現其中的Q1區和Q2區中的前19種。和科睿唯安的 2019年體育學SSCI期刊影響因子報告 比較,期刊還是有所不同。
世界學術影響力指數TOP 10依次為: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SPORT MANAGEMENT REVIEW,SPORT EDUCATION AND SOCIETY,EUROPEAN SPORT MANAGEMENT QUARTERLY,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CHINA SPORT SCIENCE(體育科學),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WILDERNESS & ENVIRONMENTAL MEDICINE。
而JCR體育科學SCI期刊的TOP 10依次為: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European Sport Management Quarterly,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Sport Management Review,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和SPORT EDUCATION AND SOCIETY。
中國版的評價系統把科睿唯安的「餐旅、休閒、體育與旅遊」SSCI分法,一分為二:體育學;餐旅、休閒與旅遊。而且,直接把SPORT變為PHYSICAL EDUCATION,這樣其實更加合理:出現了社科版的體育學和科技版的運動科學,這個創新不錯。
兩個評價系統不同區別,新生事物值得鼓勵,留給讀者來討論和留言。本榜單為社科期刊中的體育學期刊,科技期刊中的運動科學期刊(中國版的SCI)排行,排行見另文。
更多閱讀:
2019年體育學SSCI期刊影響因子
2019年中國體育學期刊影響因子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