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助力業務增長 多家銀行中報交出相應成績單

2020-12-17 金融界

來源:中國基金報

作者:劉芬

近幾年,無論是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還是城商行等,均在金融科技(Fintceh)有一定的建樹。多家銀行中報顯示,通過對金融科技的大筆投入,銀行的借記卡、信用卡、對公業務的獲客均有較大幅度提升,服務效率也大幅提升,未來將持續加大金融科技相關的人力、物力投入。

銀行獲客量大幅上升

招行中報顯示,上半年信息科技投入達36.33億元,同比增長63.87%,佔營業收入的 2.81%;截至6月底,招行累計申報金融科技創新項目1601個,累計立項1169個,其中500個項目已投產上線,覆蓋零售、批發、風險、科技及組織文化轉型的各個領域。

通過數位化獲客,截至6月底,招商銀行(港股03968)App累計用戶數達9275.80萬戶,借記卡數位化獲客佔比提升至25.78%;掌上生活App累計用戶數達8083.94萬戶,信用卡數位化獲客佔比提升至62.65%。通過數位化經營,「招商銀行」和「掌上生活」兩大App上半年月活躍用戶達8511.11萬戶,較上年末增長5.01%,兩大App已成為招行客戶經營的主要平臺。

工行中報顯示,截至6月末,工行智能線上金融交易平臺融e行客戶3.33億戶,融 e 購用戶1.33億戶,融 e 聯註冊用戶1.59 億戶,企業手機銀行動戶數128萬戶。

農行中報顯示,截至6月末,農行借記卡累計發卡 10.19億張,較上年末增加0.31億張,存量居四大行首位。上線並推廣智慧信貸管理平臺,完善客戶統一視圖,實現全行570多萬對公客戶「一戶一畫像」,為客戶精細化管理提供技術支持。上半年企業網銀和企業掌銀活躍客戶數分別新增46.31萬戶和33.51萬戶。

上半年交行手機銀行註冊客戶數較上年末增長7.54%,交易金額同比增長26.20%。基於微信開放平臺搭建雲端銀行,已在11家分行推廣,累計用戶數77萬戶,實現理財銷售金額人民幣1.01億元;交銀智慧金服平臺推出物業、醫藥、養老等10餘個行業網際網路金融管家產品,近200家對公客戶上線使用。

此外,中國銀行(港股03988)堅持科技引領,優化資產配置策略,上半年「中銀慧投」智能投顧銷售額達到47億元,持有客戶數超過10萬人。建行大力推進「龍財富」智能投顧服務創新,全力推動金融科技戰略在同業領域落地,上線同業合作平臺運營系統,推出人臉識別、雙錄雲、代理保險雲平臺、財務公司雲、金融租賃雲等產品,以科技力量積極踐行金融普惠。以客戶需求和金融科技為驅動,大力推進「人工+智能,線上+線下,服務+營銷」的遠程智能銀行建設。

將持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

銀行在取得Fintech驕人業績的同時,均表示在人才、硬體資源等方面全面加碼投入,進一步加快金融科技創新和數位化轉型。值得注意的是,國有大行中,工行、中行已率先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交通銀行(港股03328)表示將全面啟動Fintech管培生、金融科技萬人計劃、存量人才賦能轉型三大工程,為集團數位化、智慧化轉型提供人才支撐。

招行中報顯示,集團業務及管理費381.57億元,同比增長12.69%。業務及管理費增長主要是因為實施3.0數位化經營模式轉型,推進金融科技戰略落地,提升客戶獲取、經營與服務能力,針對數位化網點建設、兩大App經營和各類金融科技創新進一步加大專項費用投入,並匹配投入相應IT軟硬體資源及開發人力。

建行中報表示,將持續加大金融科技創新投入的力度,統籌兼顧研發、建設和運維,重點支持智慧金融技術能力應用研發,夯實災備和雲基礎設施環境建設,確保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建設一體化協同研發平臺,實現靈活、高效、數位化、自動化的協同研發管理。

此外,工商銀行(港股01398)、中國銀行半年報披露了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成立情況。5月8日,工銀科技有限公司在河北雄安新區掛牌開業,工銀科技主要業務方向是以金融科技為手段,聚焦行業客戶、政務服務等金融場景建設,開展技術創新、軟體研發和產品運營。6月13日,中國銀行在上海成立全資子公司中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中銀金科主要業務方向是運用金融科技手段,開展技術創新、軟體開發、平臺運營與技術諮詢。

相關焦點

  • 郵儲銀行2020年中報:手機銀行客戶2.79億戶 交易金額同比增長74.52%
    疫情發生後,郵儲銀行迅速響應、精準對接,全力為抗疫企業提供金融支持,堅決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郵儲銀行積極落實人民銀行抗疫專項再貸款政策,累計向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內近700家企業發放專項再貸款,為各類疫情防控相關企業發放貸款超過千億元。
  • 入圍「深圳金融名片」 薩摩耶數科5年交出不俗「成績單」
    原標題:入圍「深圳金融名片」 薩摩耶數科5年交出不俗「成績單」   1979年7月,開山填海的炮聲炸醒了沉睡的蛇口。
  • 銀行推進戰略轉型,大數金融提供科技助力
    小微金融服務是銀行在經濟金融領域履行社會責任的重點方向,近年來,監管層對於銀行開展小微金融服務也愈發重視。2019年,人民銀行提出「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30%以上、小微企業信貸綜合融資成本降低1個百分點」的目標。
  • 銀行金融科技投入產出半年考:新兵斥巨資 "前輩"虧損
    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國有大行中報合計提及金融科技超過60次,而更多銀行加大了對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其中,平安銀行上半年IT資本性支出同比增長超三成,招商銀行同比增長超六成。不過在銀行不斷加碼金融科技布局的同時,最早成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興業數字金融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業數金」)卻陷入淨利潤虧損1.67億元的泥潭。
  • 金融科技已成為各家銀行半年報的高頻詞彙和聚焦點
    金融科技的火熱在銀行半年報中再一次得到體現。據記者統計,國有大行中報合計提及金融科技超過60次,而更多銀行加大了對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其中,平安銀行上半年IT資本性支出同比增長超三成,招商銀行同比增長超六成。
  • 浦發銀行以金融科技提升金融服務能級 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浦發銀行(600000,股吧)北京分行不斷探索金融科技新模式,助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更好地服務北京地區企業平穩發展。  日前,浦發銀行行長潘衛東在銀保監會例行發布會上稱,浦發銀行在科技金融方面持續探索,打造了「批量獲客、投貸聯動、以大帶小」為核心的科技金融生態圈服務模式。
  • 信雅達助力希望銀行打造全媒體金融客服中心
    民營銀行是當下銀行業改革的「重頭戲」。截至2016年6月末,中國首批5家民營銀行交出了不俗的「成績單」,資產總額達1149億元,主要經營指標快速增長,監管指標基本符合要求。近期,隨著重慶富民銀行、四川希望銀行和湖南三湘銀行的獲批籌建,新一輪民營銀行籌建加速。
  • 眾安科技總經理助理田海江:助力銀行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增長大腦
    在活動第二日的「數字驅動普惠金融新時代」論壇上,眾安科技總經理助理田海江發表了《助力銀行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增長大腦》的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我今天要分享的助力銀行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增長大腦,就是姜興提到的,我們怎麼去把眾安科技這家公司核心的產品和能力更多的推廣到銀行,這是我要跟各位分享的主要內容。  眾安科技是一家立足於保險科技的公司,第一個話題就很簡單,很多管理者會問「眾安科技跟保險什麼關係?眾安科技的哪些產品可以服務銀行?以及我們跟銀行的化學作用火花在哪裡?」
  • 國金證券2019年營收淨利雙增長 金融科技繼續助力業務提升
    國金證券表示,2019年,公司堅持合規風險管理與業務創新發展並重,持續加強各項業務能力,受益於資本市場改革、行情回暖、證券市場成交量增加,全年經營業績同比增長。《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伴隨著2019年行情回暖,國金證券證券經紀業務、自營業務、投資銀行業務經營業績較上年同期均實現增長。
  • 銀行卡業務收入大爆發:17家銀行保持兩位數增長
    截至8月31日,A股26家上市銀行中報悉數出爐。在明確披露銀行卡業務收入的22家銀行中,19家實現了同比增長,17家增幅均超10%。平安銀行的銀行卡業務收入以80.1%的增速領跑,杭州銀行以-39.31%墊底。從銀行卡收入絕對額來看,建行以227.43億元位居首位。
  • 貴陽銀行2019年成績單:營收淨利雙位數增長 擬每10股派現3.1元
    4月27日晚間,貴陽銀行發布2019年度經營業績,交出一份良好的成績單。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貴陽銀行資產總額5603.99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45%,撥備覆蓋率291.86%,資本充足率為13.61%。2019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46.68 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8億元。
  • 打出系列「組合拳」,四川金融業2020年交出出色「成績單」 從...
    極不平凡的2020年即將過去,四川金融業交出了這樣一份成績單:1-11月,存貸款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存貸比再創歷史新高;直接融資增速大幅高於間接融資,A股新增上市公司數量為近5年最高;不良貸款率創下近5年來新低;融資成本明顯降低,9月加權平均利率創下15年來最低水平。
  • 兌吧(01753)發布2020中報:SaaS業務收入增長166%,客單價提升近一倍
    SaaS業務客戶數和客單價等多項業務指標保持高速增長,截至2020年上半年,付費客戶數達到727個,同比增長28%,更加亮眼的是籤約客單價的翻倍增長,上半年籤約客單價11.5萬元,同比接近翻倍。且SaaS業務的重要指標客戶流失率僅為6.5%,遠優於行業平均水平。
  • 現金白卡:運用金融科技 助力銀行轉型發展
    近日,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表示,中國金融科技發展目前已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且類型較為豐富,中國國內已經有了不同類型的金融科技公司。「現金白卡」認為,目前,傳統銀行可運用大數據支持、規模、發展速度、盈利等具體環節中轉型發展。
  • 入圍「深圳金融名片」 薩摩耶數科五年交出不俗「成績單」
    2015年5月,薩摩耶數科於深圳特區成立,以AI為驅動,助力金融行業實現線上化、智能化的數位化轉型。生於特區,長於特區,薩摩耶數科自成立起,血液中便刻下了特區的創新基因。勇於創新,引領金融科技行業,與特區同振,成為了深圳改革開放歷程中一面生動的 「鏡子」。
  • 中信銀行信用卡:打造金融科技「新名片」
    中信銀行是這其中的代表性銀行,其8月27日公布的2020半年報也揭開了信用卡金融科技落地的典型路徑:一方面主動加大金融科技創新,推動信用卡自主研發突破新高度;另一方面,信用卡向數位化深度轉型,主動調整策略激發消費者線上需求,並通過多舉措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可以說,信用卡的數位化轉型舉措,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疫情帶來的困境。
  • 零售銀行金融科技論壇上,口袋零錢:共創共享助力銀行轉型升級
    (原標題:零售銀行金融科技論壇上,口袋零錢:共創共享助力銀行轉型升級)
  • 兌吧(1753.HK)發布2020中報:SaaS業務收入增長166%,客單價提升近一倍
    SaaS業務客戶數和客單價等多項業務指標保持高速增長,截至2020年上半年,付費客戶數達到727個,同比增長28%,更加亮眼的是籤約客單價的翻倍增長,上半年籤約客單價11.5萬元,同比接近翻倍。且SaaS業務的重要指標客戶流失率僅為6.5%,遠優於行業平均水平。
  • 助力「家門口」的進博會,上海虹橋商務區內多家銀行創新金融服務
    記者了解到,同處上海虹橋商務區的招商銀行虹橋天地支行早在幾個月前,就已著手推進多項創新服務舉措,為各國貿易夥伴提供優質的延伸性服務,助力第三屆進博會成功舉辦。 招商銀行成立於1987年,是中國境內第一家完全由企業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 中報放大鏡:私人銀行梯隊分化 頭部機構著力差異化服務、中小機構...
    隨著疫情對個人客戶信用及財產管理帶來挑戰,客戶資產配置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商業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發展加速。而作為財富管理金字塔頂尖的「明珠」,私人銀行業務更是各大銀行爭相佔領的高地。9月6日,據北京商報記者根據2020年度中報及業績說明會披露情況不完全統計,已有6家商業銀行私行業務管理的資產規模破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