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印度加爾各答這座城市,很多人都比較陌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加爾各答歷史上曾產生過3位諾貝爾獎得主:泰戈爾: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拉曼:193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德蕾莎修女:1979年,諾貝爾和平獎。
那是十一月份的加爾各答,早晚比較涼爽,中午氣溫還挺高,來自世界各地的志願者們每天早上齊聚特蕾莎修女創辦的motherhouse籤到。
然後再分別組隊到仁愛之家幾個不同的分支機構,由做義工時間最久的志願者帶領我們去premdon做義工,大約有4公裡了路程,在這段徒步的中能真切的感受到加爾各答人的種種生活狀態。其中印象最深刻之一的就是男人們沿街洗澡。
女人們大早上拿著瓶瓶罐罐到傳統的人工壓力水井處,開始打水,洗衣服。她們很有意思,很少看見有一個人洗衣服的,都是組團洗。旁邊就是男人們裹著簡單的被單開始洗澡。
加爾各答街上有很多這樣的露天洗澡堂,黝黑的印度人成群結對的躬身在一面矮牆裡,腰間裹著簡單的被單,旁若無人的洗刷刷。
這樣的情景對於外國遊客是新奇的,忍不住停下來拍照,但對於路過的當地人來說早習以為常,女人看到這種狀況也都面無表情,不會抬眼看更不會直勾勾盯著他們洗澡。
男人們也大都沉浸在洗刷刷的歡樂中,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男人們大搖大擺的露天洗澡,從來沒看過女人這樣幹過。
很多露天洗澡堂洗白了印度男人,但是澡堂子卻留下了髒亂差,牆壁上汙垢看似n年沒人清理了。印度很多城市都有露天澡堂的設置,不知道他們這樣搞的出發點是什麼。
也許是大多數人家裡都沒有洗浴設備或是沒有通自來水,亦或許這樣的設置為了方便無家可歸者能洗上澡。我沒有深入他們家裡,也無法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