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飛機翅膀都買不起」到成為「香港地王」及Uber等大公司股東...

2021-01-16 中國經濟網

海航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峰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近年來,海航動作之大讓人咋舌。

  國企、世界500強、旗下數十家上市公司、瘋狂「全球購」買買買......這是關於海航報導的熱度標籤。這家傳統公司一年內,還參投了Uber、途牛、樂視體育,不斷與網際網路發生著交集。收購飛機租賃業務,讓其看上去又在向GE看齊,但缺乏科技感,卻又讓它與GE相去甚遠。

  成為「香港地王」這類事情,對海航而言也正成為家常便飯。11月2日,香港地政總署公布,海航集團旗下的香港海島建設地產有限公司擊敗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等其他19家對手,以88.37億港元中標香港九龍原啟德機場區第1K區3號住宅地塊。造價高出市場預期上限約88%,創三年半以來香港最高官方住宅地塊拍賣記錄。

  虎嗅梳理了海航的發家史、投資路徑,從中窺探這家傳統公司不傳統的資本運作手法,揭露幕後掌門人陳峰的「皮影」控股術。

  從「飛機翅膀都買不起」到6000億資產

  1993年,37歲的陳峰辭任海南省省長航空事務助理,受海南省政府之命拿著1000萬起手,正式組建運營海南航空公司,用陳峰本人的話說,那點錢「飛機翅膀都買不起」。

  而當時中國商界的風雲人物是牟其中,經歷兩次牢獄之災後,1991年,他用「罐頭換飛機」的事跡震驚海內外。當時蘇聯剛解體,工業品過剩,而基礎生活用品匱乏,牟其中用價值4億元人民幣的500車皮日用小商品換購4架蘇制飛機,然後把飛機轉手賣給了四川航空公司,成了中國最大的「倒爺」,他自稱從中賺到1個億。

  陳峰從商之際,已經錯過了牟其中當時「倒賣」的機會。而彼時的陳峰已經諳知資本「槓桿」的力量。當時海南成為首批股份制試點省份,憑藉陳峰個人背景及政府背景,海航向海南省政府提出的股改申請很快通過,完成股改後海航順利進行了2.5億元人民幣定向募資,這算是海航步入正軌的開篇。

  1999年海航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發行16400萬股 A 股,融資9.43億。2000年起,民航總局開始著手對國內航空公司進行戰略重組,三大國有航空公司唱主角,吞併地方航空公司。為了不被「吃掉」,海航主動出擊「壯大自己」, 2000年至2001年海航先後併購重組長安航空,新華航空與山西航空。

海南系航空公司「委託持股情況」,來自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16 年半年度報告

  此後,海航還投資了香港航空公司、重慶西部航空公司、天津航空公司,與桂林市政府組建了桂林航空公司,加上投資法國、巴西、土耳其等國家的空公司,海航的航空作戰「軍系」已達19家。

  而海航自己已從最初的兩家飛機,發展到現在運營228架飛機 (數據來源《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10月主要運營數據公告》)。

  2008年之後,海航以集團控股的形式 (2000年組建海航集團,海南航空成為其子公司)大舉進軍實業、物流、旅遊、科技等多多個領域。

虎嗅根據海航官方最新披露數據製圖

  今年7月《財富》雜誌公布的「世界500強」,2015年海航集團以營業收入295.6億美元 (約合1900億人民幣)位列第353位,排名較上年上升111名。根據海航集團官方介紹,集團總資產逾6000億人民幣。

  海航的資本「空手道」

  90年代初的「海南淘金熱」,一定程度上給海航這家地方國企有了爆發的機會。時勢造英雄,我們耳熟能詳的是馮侖、潘石屹、王功權等在海南發跡的企業家們,而海航創始人陳峰的名氣相比要小很多,但他的資本「空手道」並不遜色於經常上鏡的那些企業家,這也是海航能躋身世界500強的原因所在。

  虎嗅統計了海航集團旗下 (含參投資)上市公司情況,其中A股上市公司8家,港股上市公司3家,新三板公司12家,另有3家公司 (思福租賃、海航酒店、渤海保理)待新三板掛牌。「海航系」三大板塊上市公司淨資產約1900億人民幣。

 

圖中佔股未包含「一致行動人」

 

  值得注意,近年來海航「出海」的海外投資併購非常之瘋狂:

  2015年

  9月,斥資25.55億美元併購飛機租賃公司AvolonHoldingsLtd.(AVOL.NYSE)的100%股權。

  7月,與私募股權基金PAIPartners在蘇黎世籤署協議,收購Swissport的100%股權,交易規模約為27億瑞郎(約合175億人民幣)。

  8月,收購英國路透社總部大樓,但並未透露收購金額。

  2016年

  1月,投資優步中國,交易金額未透露;

  2月,以60億美元投資全球最大IT分銷商英邁公司,未透露交易金額;

  4月,以15億美元對瑞士航空服務公司Gategroup發出收購要約;

  9月,同意以100億美元收購CIT Group Inc.旗下的飛機租賃業務,相等於資產淨值溢價6.7%,預期2017年首季完成。

  10月,以9.3億美元的估值從黑石集團手中購買文思海輝,隨後,海航以65億美元從黑石集團購買希爾頓25%的股權;此外還斥資1.3747億美元收購美國華盛頓州的八個高爾夫球場。

  據可查材料粗略估算,今年1—10月份海航海外投資涉及金額已經達到250.7億美元 (約合1680億人民幣)。

  還有未披露公司,海航系公司大大小小加起來已上百家,為了便於理解海航「八爪魚」式併購,虎嗅將海航所有的投資併購概括為:圍繞航空為主線,運輸及服務為載體,金融租賃做槓桿,旅遊實業做保值。

  「土豪」海航胃口如此之大,能吞下這麼多公司的前提是能搞到錢,海航融資能力著實讓人驚訝。舉三個早期案例:

  1993年,海航以「內聯股份制」的融資模式向社會公開發股,募資2.5億。

  1995年, 陳峰在華爾街找錢,順利從索羅斯量子基金拿到2500萬美元,後者獲得海航25%的股份,成為當時第一大股東。

  1997年,海航發行7100萬股境內上市外資股(B股),募集資金2.77億元,成為國內首家境內上市外資股的民航企業。

  當時中國股市開啟不足10年,資本市場並不成熟,一個地方國企剛從引進國外資本,除了膽大還賦有眼界。

  融資方式無外乎股權投資 (私募、股票等)、債務融資 (公司債券、銀行貸款等),海航也是「雙管齊下」,其資「本空手道」主要招式:

  一、海航系互保,抱團舉債,借錢不難

  為了更快、更多融資,陳峰在1993年出奇招,把當年定向募資而來的2.5億元作為信用擔保,向銀行貸款6億元,用來買2架波音737,開通了海口至北京的首航。然後又以2架波音737為擔保,再向美國方面定購2架飛機……如此循環,屢試不爽。

  海航系上市公司及關聯公司間相互擔保成慣用手法。如海航集團在2014年底,為上市公司海南航空對外擔保餘額為73.1億元。期間,渤海租賃對海航集團進行過一筆10.6億元的擔保;另有天津海運為關聯方大新華物流提供1.2億元的擔保等等,海航系擔保步步相接,環環相扣。

  這樣做有三大好處:「虛胖」分化風險,提高銀行授信額度 (如聯想控股類似方式,2016年上半年,銀行授信額度未使用的額都有800億),以及提升評級。2015年海航機場集團發行8億元的公司債券,評級為AA,無擔保進行。根據海航2015年發布的債券募集書顯示,2014年海航集團負債總額為2494.67億人民幣。

  二、上市公司分兵行動,連環定增,降低負債率

  海航系互相擔保,債務融資帶來的是整體高負債率,海南航空起家時負債率一度高達90%以上。2007年,海航資本正式創立後,開始收購/參股上市公司,找殼布局新三板等,動作頻繁,在二級市場用股權融資與此前的債務融資對衝。

  埋下種子,花得開一季了。2015年4月份,在9天時間裡,海航集團旗下5家上市公司陸續拿出定增募資預案,其中海南航空 (600221.SH)240億元、海航投資 (000616.SZ)120億元、凱撒旅遊 (000796.SZ)8億元、渤海租賃 (000415.SZ)160億元、西安民生 (000564.SZ)9億元,合計定增537億。

  其中有一半以上是用於金融融資租賃業務,海航的租賃可以「以租養營」,從飛機到港口貨櫃,融資租賃業務將資本槓桿進一步放大。2016年2月,海南航空165億定增申請獲證監會審核通過。

  虎嗅統計了「海航系」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股權融資的情況:

 

  三、加速國際化,尋找優質標的,「待價而沽」

  海航投資的邏輯:買進要「奇貨可居」,賣出要「待價而沽」。具體表現有二:

  其一是資產本身的增資,助推資本運作。海航在收購美蘭機場後獲得了9000畝老機場土地,這些土地在2006年那波房地產暴漲中升值數倍,利用這個結合,海航集團完成了自身增資40億元及向海航股份定向增資28億元等一系列資本運作。

  其二是系內關聯交易可帶來資產溢價,同時帶來授信增加。曾經海航被質疑的意向關聯交易:2008年海航集團與旗下上市公司平臺對科航投資的倒買倒賣,交易標的從3.01億到轉手時17.28億作價,一年時間一次騰挪增值14億!

  買地蓋房子、蓋機場,甚至買酒店、買高爾夫球場……海航都能將投資標的進行資本化,換句話說,「出手什麼樣的項目,就能拿到什麼樣的錢。」

  海航的危機衝關,陳峰的非「董王」之宿命

  在海航20多年的發展裡,「高負債率」一直備受質疑,上文虎嗅統計的「海航系上市公司圖」中,20餘家公司的平均負債率在75%左右,這是高出行業平均指標的。對此,海航方面曾回應稱,航空行業本身屬於重資產的高負債率行業,「80%的負債率非常健康」。

  的確如此,海航高負債率居高不下,一方面是因為租賃業務,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海航的瘋狂投資併購。在虎嗅看來,海航的危機並非是高負債率,而是「海航系統風險」——海航系互保舉債,業務關聯大,只要航空服務/運輸根基不動搖,信譽體系不受損,海航就不會發生大的危機。當然,海航擴張的速度與節奏把握準是前提。

  如今,海航已是多元化集團,但為防止海航主業經營風險帶來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需要建立自己的「熔斷」安全閥。

  海航歷史上曾發生過兩次大的危機:

  第一次危機是2001年,美國爆發的「911事件」,受此影響,全球航空運輸量驟降20%,整個業內一片哀鳴。2003年「非典」又接踵而至,海航成立10年來首次出現虧損,而且是一年虧損近15億,巨虧引起證監會注意 ,兩年後其公布調查結果顯示:「因財務處理不當」,海南航空不僅在2003年增加了4000多萬元虧損,還隱藏了與集團公司的4.4億元關聯交易,引起輿論譁然。

  第二次危機是2013年的「扣船事件引發海航債務危機」:當年9月海航集團旗下的「海娜號」郵輪在韓國濟州港被當地法院扣留,船上共有2300多人,其中乘客1659名。因為海航集團參股的大新華物流拒絕履行5800萬美元債務,海航集團作為擔保人須履行擔保責任。類似事件並非一例,在2011、2012兩年間,海航的貨船油輪分別在印度、南非被扣押過。

  債務糾紛問題,2013年海航與國美曾就關於「國美商都項目」的28億元尾款未付各執一詞,最終對簿公堂。

  每次危機能順利化解,除了背景因素外,管理層「沒有窩裡鬥」能齊心協力是一個關鍵因素,而這點不容忽視創始人陳峰的作用。

1993年5月2日,陳峰在海航首航波音737飛機上為旅客服務,

  他要求空乘人員必須有「店小二」精神

  1956年出生的陳峰背景頗顯神秘,他30歲之前的簡歷少為人知。公開資料顯示,陳峰1984年從聯邦德國漢莎航空運輸管理學院 (有報導稱,他們那屆裡中國學員僅17人)畢業後,在中國民航局計劃司、國家空中交通管制局從事多年管理工作,職位在副處級,1990年轉任海南省省長航空事務助理。

  陳峰的企業管理之道受國學影響深遠,海航創立之初,他將國學大師南懷瑾的著作《論語別裁》改編成《中國傳統文化導讀》然後延伸出《同仁共勉十條》,人手一冊,他要求海航的每位員工必須將其熟記於心。海航20萬員工,陳峰說自己就管7個人 (董事成員)。

  與陳峰同一時期在海南「淘金」的「萬通四君子」也是公務員背景,他們中的馮侖、潘石屹下海從商的第一站卻是投靠了牟其中,之後才有他們各自的故事,相比之下,陳峰是政府「點將」,起點高不少,算是改革開放後「草莽英雄」時代中的精英。

  與萬科的王石、格力的董明珠、健力寶的李經緯等一批挑梁立業的企業家相比,陳峰亦有口碑卻宿命不同。之所以陳峰在海航面臨危機,以及多元化擴張中沒有遇到內部阻力,至今也沒被「踢出局」。虎嗅認為,除了海南省政府沒有像當年廣東的三水地方政府與健力寶後期發展矛盾突出外,陳峰還有一套避免股權戰爭的武器——「皮影」控股術。

  如果說王石、董明珠的「出局」,是因為管理層控股太少和個人控股太少,我們可以拿海南航空公司為例分析,查閱他們股本結構會發現管理層持股為0,前五大股東中,四個為海航集團控股的公司。

  此前有媒體報導,在海航20周年大慶之際 (2013年11月),陳峰、王健、李先華等高管和創業元勳,將個人持有的海航集團約20%的股份,捐獻給慈航基金會做慈善事業。即便如此,陳峰等人也未失去控制權。如圖:

  陳峰的「皮影」控股術,隱藏了「單一大股東」的局面,同時海航系公司相互參股,由集團進行控股,比如:海南航空也持有海口美蘭國際機場8.2%的股份。即滿足海航系公司各取所需,對各自財報編制有「活躍」空間,又讓嫡系關聯公司協同作戰,構建抵禦「門口野蠻人」之牆,最終還是反哺到海航資本運作之中,滾雪球。

  或許有人也會感慨,海航能進世界500強,而陳峰卻不能像馬雲、馬化騰、王健林他們一樣高居富豪榜,從財富的視角看,海航身上映襯陳峰的身影,或許這正是他「隱」之道,似皮影,觀者見臺前異形,而無視幕後藝人。

  如今,面對AI、VR等科技浪潮到來,海航又該如何揚帆起航?傳統企業轉型的課題,交給了今年3月成立的「海航生態科技」,也就在今天,海航科技正在他們的起點「海口」開「新師大會」 (海航生態科技戰略大會),虎嗅受邀參與其中,希望能在我們前線有最新洞察與你分享。

相關焦點

  • 這家香港公司什麼來歷?參股四大國有銀行,也是平安集團大股東
    這家香港公司什麼來歷?參股四大國有銀行,也是平安集團大股東。根據工商網信息顯示,四大國有銀行的控股股東是中央匯金投資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是代表國家行使對國有銀行的出資人權利和義務。同時,四大國有銀行的十大流通股東中都有一家香港公司,這家公司就是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是中國建設銀行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6.79%;該公司是中國農業銀行的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為9.41%;該公司是中國銀行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7.83%;該公司也是中國工商銀行的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4.17%。
  • 飛機發動機重量這麼大,為什麼飛機翅膀能承受得住?
    科技發展到現在,人類早已經實現了很多以前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最讓人歡喜也是最快速的就是人類用來實現飛天夢的工具,飛機了。飛機的形狀我們都知道,而飛機的發動機可以說是非常的大了,為什麼飛機翅膀能承受的住?飛機的發動機雖然很大,並且對於飛機的作用也是很大的,但是發動機的重量對於飛機翅膀來說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原因很簡單。首先,我們要知道發動機的體型雖然很大,但是重量卻不大,一般的發動機只有幾噸重,就算是帶有整流罩,掛架和帶反推的發動機也就十幾噸而已,對於飛機翅膀來說就是很簡單的事情。
  • 「買飛機的老闆」涉黑被捕,香港上市公司驚的一顫
    2016年中國深商大會上,張偉自述:16歲當兵,退伍後帶著2000元到深圳,從保安做起,白手起家。不過目前「深商風雲人物」的歷屆獲獎名單中已經沒有了張偉的名字。此外,張偉還擁有眾多頭銜,如香港工商總會會長、深圳市工商聯副主席、深圳市人大經濟工作委員會委員、2010年度深港投資十大人物及2015年中國金融管理年度創新人物……光鮮的衣袍下,爬滿了蝨子。
  • 普及--你真的知道uber怎麼讀嗎?
    小E偷偷告訴寶貝兒們,「超」最流行的英語表達方式,就是「uber」。  首先,uber不讀「喲步兒」  uber的正確讀法是/'u:b?/ ,「u」發音為「烏」,別被著名打車軟體的中文名給忽悠啦!  其次,uber意思是「超級的、極好的」  uber起源於德語,原生為Über,就是above/over(在……之上)的意思。演變至今,uber這個單詞在德語本義的基礎上,引申出類似「超」的意思。
  • 王強 造飛機的理髮師
    王強和他自製的「飛機」——「王強二號」一亮相就震驚全場。   37歲的王強,長得很帥,也有很多「粉絲」。擁有兩份工作的他,白天是一名理髮師,每天在理髮店裡忙碌著,客人對他的手藝讚不絕口;晚上他搖身一變,成為「設計師」,把自己關在一間屋子裡製造他的寶貝——飛機。要知道,這不是玩具,也不是模型,而是讓人駕駛在高空飛行的飛機。   這些年來,王強駕駛著自己製造的飛機已經上天幾百次。
  • LVMH集團旗下 DFS 成為深圳免稅集團旗下電商公司第二大股東
    原標題:LVMH集團旗下 DFS 成為深圳免稅集團旗下電商公司第二大股東
  • 註冊香港公司和新加坡公司的區別與對比
    一、國際環境及競爭力 香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廉潔政府、良好治安、法制嚴明,與深圳接壤,距離上海3個小時飛機。 新加坡:獨立國家,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74%華人,政治穩定、經濟發達、法制完善,距離中國4-5個小時飛機。
  • Uber出售司機租車業務 擬回籠4億美元彌補財務黑洞
    Xchange Leasing 圖 Fortune Xchange Leasing是Uber在2015年推出的服務,目的是為了吸引那些因為信用評級不夠而買不起車,但是又想成為此前uber租賃業務投入3萬輛規模的車隊,以每輛車1萬美元左右的平均售價來看,僅車隊採購投入就已上億美元,並且,3萬輛車的規模相比美國人均汽車保有量來說並不算大,在成本控制上uber並未佔到優勢。
  • 拿下內地總價地王 香港置地超300億摘徐匯濱江項目
    2月20日下午,上海土地市場迎來一宗大單交易,徐匯濱江綜合體地塊最終由香港置地聯合體競得,成交價310.5億。此價格比2016年招商華僑城聯合體在深圳獲取的新會展商業用地高出0.5億,成為截至目前的內地第一總價地王。 消息一出,地產金融界的朋友圈裡發出不少感嘆,「拿地也是抗疫」「土地是不要錢了嗎?」「港資都這麼有錢的嗎?」
  • 溫企2.57億港元成為香港衛視第二大股東 進軍香港傳媒
    近日,法派出資2.57億港元入股香港衛視,成為香港衛視第二大股東。彭星出任香港衛視董事局副主席,正式進軍香港傳媒業。  因為與香港衛視國際傳媒集團董事局主席高洪星是同學關係,彭星從去年10月份香港衛視正式開播以來,便開始關注香港衛視。在得知香港衛視需要增資擴股的消息時,第一時間與之接洽,並最終成功入股。法派持股10%,成為第二大股東。
  • 河南農民自製飛機讓老婆試飛!網友:翅膀都飛掉了人怎麼樣
    簡要介紹:河南有位農民大叔自製了一架小型飛機,老婆也來到了試飛現場,自告奮勇的要嘗試一下開飛機的感覺,勇氣可嘉但結局很尷尬!據網友拍攝的視頻顯示的這架飛機,從外形上來看還是蠻不錯的,雖然比不上波音和空客兩家公司飛機霸氣,但是可以媲美二戰期間的那些老式戰鬥機!
  • 公司一年才賺8億,卻怕畢業生在香港買不起房,免費借1億給他們
    現在北上廣深的畢業生起薪不過才幾千元,香港的畢業生可能高一些。不過香港的房價也遠遠超過了北上廣深。 目前在北上廣深你可能要十幾年不吃不喝才能夠攢到首付,在香港則需要20多年。香港已經是全球最難買房子的城市了,沒有之一。不過即使要這樣,你需要發展得好,許多普通人甚至一輩子都攢不夠首付。
  • 美高梅擬香港上市 何超瓊讓出大股東位置
    據港媒報導,信德集團(242)董事總經理何超瓊,私人持有的澳門賭牌營運商美高梅中國控股公司(MGM China Holding Ltd.),上市計劃有新進展。
  • 長案釋法|某香港投資公司與孫某、上海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股東資格...
    具體運營模式為:某香港投資公司通過定期的合伙人會議(合伙人即董事總經理)對公司項目或者其他合伙人感興趣的項目進行討論,對於合伙人會議認定有價值、願意投資的項目,則通過合伙人和某香港投資公司共同設立項目公司方式進行培育,某香港投資公司會視情提供一些人員、財務等方面的支持。項目公司一般由某香港投資公司員工擔任股東,通過書面代持協議為原告公司及項目合伙人代持股份。
  • 蔡少芬曬香港豪宅,面積小的可怕,明星難道都買不起香港房子?
    蔡少芬曬香港豪宅,面積小的可怕,明星難道都買不起香港房子? 蔡少芬在香港是一名非常有知名度吧的演員,她的演技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耳濡目染,最近幾年蔡少芬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大陸發展,相信大家一定都看過《甄嬛傳》吧?在這部劇中我們由此可見蔡少芬的演技水平真的很厲害。
  • 小早說學生角度談一下使用uber的心得
    (主打中高端用戶,uber今後搶佔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從To C 擴展到To B目前市場上的打車軟體都是面向個人(to Customer),面向企業公司(to Business)也許是一種新的模式。場景分析:以深圳南山科技園舉例,因為大部分公司晚上10點之後打車是可以報銷的,每天這個時間點,車輛數是供不應求。這個時候大家會打開打車軟體,因為目的地不同,大部分情況一輛車是坐不滿的。
  • 一路狂奔,17730元/㎡高橋地王誕生,再也買不起了!
    一路狂奔,17730元/㎡高橋地王誕生,再也買不起了!土拍市場,總不缺頭條新聞,就在我們以為房價就此將要「降落」時,今天高橋土拍樓面價創新高。拍的這塊地,地塊處於高橋的核心區域,周邊有高橋政府、文體中心、萬科印象城(在建)起拍價就高達樓面地價人民幣13300元/平方米,創下了高橋的起拍價新高。據網傳,分別有21家房企參與競拍,分別為:新希望、榮安、德信、中海、新城、萬科、金茂、華鴻&大發、碧桂園、佳兆業、弘陽、招商、禹洲、金地、保億、綠城、保利、南山、濱江、藍光&國鴻、雅戈爾。
  • 兩位傳奇槍王不同命運:一位擁有私人飛機,一位連飛機票都買不起
    ▲美國槍王尤金·斯通納(右)和俄羅斯槍王卡拉什尼科夫人們總是拿AK47與美軍突擊步槍M16相比,而且在比較兩款傳奇步槍的同時也喜歡比較槍的發明者,M16設計者尤金·斯通納是與卡拉什尼科夫齊名的槍王,二人生前曾經「華山論劍」,他們雖然都因槍成為傳奇
  • 湯君年:「浦東地王」的絕版傳奇
    當年離開浦東開始人生之時,湯君年僅4歲,乳臭未乾;而如今當他離開浦東步入生命盡頭之時,已成為浦東地王。10月14日,湯臣集團及川河集團大股東湯君年因糖尿病併發症而在香港養和醫院病逝,終年56歲。  雖然出生上海,但湯君年的童年並非在上海度過,4歲便隨父親到香港定居。
  • 如果買不起深圳的房,可以買深圳萬科,照樣成為深圳房地產股東
    公司在1984年成立1991年上市,是中國第一批上市的股份制企業。如果你在1991年投資1萬塊錢買入深圳萬科,長期持股不動,那麼現在你的身價也就是195.75萬元。20年時間幾乎翻了200倍。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戰亂買金和平買房。深圳是中國經濟改革的火車頭。20年前的一個小漁村現在已經成為能夠媲美北上廣的新一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