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Henry Lin
出品 | 網易航空
前段時間,一華人小夥在德國的杜塞道夫機場被沒收了87萬歐元。
87萬歐元是什麼概念?這筆錢按今天(12月5日)1:7.77的匯率換算成人民幣大概是676萬元,已經夠在北京西北五環外買套小二居,就算是三環內10萬一平的大三居,也能買半套了。
沒想到,過個安檢的功夫,「這套房」就免費送給了德國國庫。
為什麼錢會被沒收?全怪小夥子自己不守法,偷帶現金出境。
根據外媒報導,被查獲的華人小夥年僅26歲,目前生活在法國。
當天其正計劃從德國返回中國,並在俄羅斯進行轉機。在機場通過海關時,安檢人員發現小夥的行李有異常,便將其攔下檢查。
結果,小夥的行李箱內裝滿了被偽裝成中文書籍的現金,經統計後,這些現金面值高達87萬歐元。顯然,這名華人青年試圖偷帶這些現金離開歐盟。
由於沒有經過申報,又說不出現金的用途和來源,德國海關最終決定將現金全額沒收,並成立專案小組對此事進行調查。
不過,德國海關並沒有扣押攜款過海關的華人青年,而是將其釋放,並允許其繼續前往中國。
根據德國海關的說法,允許小夥子繼續行程是為了保障他的權利。當然換個角度想,反正錢都已經被我沒收了,小夥子扣不扣押,意義又有多大呢。而且,沒了近700萬人民幣,小夥的返華旅途想必不會怎麼愉快。
其實,小夥子犯的錯誤在現在的世界也很常見。類似的還有攜帶巨額未經申報的黃金造罰沒的新聞:
例如2017年農曆新年時,一名國人攜帶千萬日元現金欲從上海出境,被海關查獲扣押。另外,幾年前,有一香港人從深圳過關,身上攜帶了400多萬元港幣現金被查獲。其自稱這筆錢是用於在深圳買房,但仍舊因違反規定遭處罰。
為了打擊洗錢、防止走私,各國都對攜帶巨額現金出入境的行為作出了限制。例如中國規定,對人民幣現鈔,旅客出入境可攜帶額度不超過20000元。而對外幣現鈔,旅客當天首次出境時攜帶限額不超過等值5000美元,如果多次出入境,則額度還會進一步下調。入境時,若攜帶超過等值5000美元的外鈔,也需要申報。
當然,各國在這塊的標準上不太相同,不少國家會比中國限額高,但大多在也僅是1-2萬美元/歐元的限額。
現在我們出境一般也不看申報通道或非申報通道。但如果攜帶超額的現金出入境而未申報,一旦被查到,就會面臨沒收和罰款,甚至還有附帶的遣返、拘留等處罰。
至於採用何種處罰,海關一般會依據的是現金的用途及來源作出判斷。另外,如果攜帶超額現金出入境,海關有權拒絕通關。
像本次事件中的小夥子,如果不是過於明顯的藏匿行為,而只是看起來腦子發糊帶多了錢,或許也不會面臨全額收繳的情況。當然,即便是腦子發糊,拒絕通關和罰款也難以避免,按小夥子這個額度,罰款估計要20萬歐元往上。
由於各國法律不同,小編還是建議大家出國前根據目的地查找資料多做準備,這邊也不過多展開。
但是,小編也想說說過海關真的是門玄學。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明知違法,還要試圖違規攜帶走私物品現金出入境,也都是因為有「玄學」的存在而心存僥倖。
對於大部分國家來說,出入海關人員亂雜、無法做到1人1檢。但是檢查是少不了的、即便有工作犬、安檢儀器的幫助,還是有不少「漏網之魚」。
這時候,就需要對旅客進行抽查。而抽查標準,沒有具體的細則,但大概來說還是看臉。
小編認識的人就經歷過類似的事情。當年他去美國幹活,身上帶著7000美元現鈔出境。這其實是個無心之舉,因為現金是給一個團的人用的,但全放他身上了。這個額度的現金其實符合美國入境標準,但不符合中國出境標準,因為未申報為全團所用,超過個人標準。不過大概是看起來太正人君子了,所以出境時海關也沒有對他仔細檢查,從而通關。
但是,也是這個人,平常入境美國時一直都沒被查過。但是有一次和一個長相不那麼端正的夥伴一起入境,結果兩人雙雙被美國海關扣住開箱檢查。包內所有物品被翻出,連帶著內褲襪子一籮筐到在那,確認無誤後才放行。
所以,長相端正還是很有用的,起碼在平常出國旅遊回國時,不容易被海關誤當代購扣住檢查。
當然,最後提醒一句,不管怎麼樣,遵紀守法才是王道。否則,一不小心就會像人家小夥一樣,搭進去北京西北五環一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