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去月球》是一款 2011 年登錄 Steam 的 16 位像素風獨立遊戲,回溯一名老人的畢生記憶,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這部劇情向佳作於 2020 年 1 月 16 日正式登陸任天堂 Switch 平臺,更多玩家得以體驗這趟觸動人心的情感之旅。
原標題:《去月球》NS 版評測 8.25 分:揣在口袋裡的感人故事
本文基於篝火營地與Game Informer中華地區獨家授權協議,轉載請徵得同意。
在燈塔旁的一條偏僻小道上,兩位博士慢步走向立在峭壁旁的大房子。他們受僱改寫一位垂死老人約翰尼·威爾士的記憶,滿足他想要登上月球的臨終心願。這個過程並不輕鬆,隨著兩位博士深入約翰尼的記憶中回溯他生命中的重要時刻,他們也以倒敘的形式體驗了這位老人的一生。《去月球》可能玩法略微單薄,但在敘事方面講述了一個有關愛與悔恨的強力故事。在遊玩過程中,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幾段感情。
《去月球》宣傳片
I2011 年,遊戲設計師高瞰在 PC 平臺上發售了《去月球》,開發這款遊戲的初衷是因為自己的祖父病危,引發他對死亡的思考並開始開發這一款遊戲。原版遊戲使用 RPG 製作大師進行製作,為這款遊戲帶來了老派的格調,不過動人心弦的故事才是這款遊戲從眾多像素風獨立遊戲佳作中脫穎而出的原因。在近十年後,經 Unity 引擎重製的《去月球》登陸 NS 平臺。畫面上有著輕微改進,不過依然保持著原作老派的風格。
幸運的是,故事方面完全沒有變化,在發售十年後,這款遊戲的劇情依然能震撼人心。玩家在探索約翰尼單調又時常心碎的一生時,會遇到幾個奇怪的謎題。例如,為什麼他家裡堆滿了摺紙兔子?為什麼他的妻子對燈塔如此著迷?為什麼約翰尼的母親稱呼他為喬伊?這些謎題的答案通常叫人震驚又令人心碎。遊戲中的大部分時間你都在閱讀文本選擇對話,不過遊戲中的對白寫得很棒,我對約翰尼的人生回憶充滿興趣。總體而言,《去月球》的優異劇情讓我在通關前都捨不得放下 Switch。
雖然這款遊戲以劇情為重,不過其中也有實際遊玩的橋段。在不同的回憶中,玩家會收集到約翰尼生命中有意義的物件,從這些物件中收集能量以強化記憶。回憶物件並不難找,不過大量簡單收集的過程略微有些乏味。每段記憶中集齊 5 個物件後玩家需要解開一個簡單的謎題,才能連接至更深層的回憶中去。
《去月球》的劇情足夠動人心弦,簡單的解謎不會影響這趟震撼人心的冒險之旅。玩了《去月球》,我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遺憾,不斷捫心自問:如果能重來我會怎麼做。沒有機器能改寫我的記憶,如果有的話,我一定不會忘記這款遊戲。
總評:
概念
兩位博士試圖幫一位將死之人改寫記憶完成他的臨終心願。
畫面
《去月球》看起來像是一款 SNES 上的老派 16 位角色扮演遊戲。
音效
配樂略微重複,不過鋼琴主題曲觸動人心。
可玩性
大部分遊戲時間在閱讀文本,也有一些簡單的解謎玩法。
娛樂性
《去月球》側重於劇情,有著一個動人心弦的強力故事。
重玩性
中等偏低
篝火營地將持續為您帶來最新的遊戲資訊,最快的遊戲攻略評測,最精彩的深度好文。您還想看什麼樣的遊戲文章呢?歡迎評論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