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宇浩
2020年12月31日晚,由浙江音樂學院主辦、學院國樂系承辦的2021新年國樂音樂會在音樂廳上演。音樂會由浙音民族樂隊學院藝術總監、國樂系主任王甫建教授執棒,攜手浙音國樂團及國內知名演奏家、學院優秀教師聯袂呈現。演出以「國韻繚繞」「國風悠然」「國樂激揚」三個音樂主題篇章貫穿,為杭城音樂愛好者獻上了一場民族音樂的饕餮盛宴。
音樂會以熱烈歡騰的民族管弦樂《春節序曲》拉開帷幕。隨後的第一篇章「國韻繚繞」演奏了兩首傳統樂曲——編鐘與樂隊《春江花月夜》及浙音附中副校長章怡雯領銜演奏的古琴與樂隊《流水》,這兩部作品的主奏樂器跨越了千年的歷史文脈,通過中國傳統經典樂器與民族樂隊新形式的結合演繹,展現了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藝術。
第二篇章「國風悠然」特邀中國戲曲學院教授王彩雲等演出了京胡、青衣與樂隊《夜色深沉梨花開》,盡展國粹藝術魅力;由聲歌系副教授金瑤演唱的《採茶舞曲》和《陽光路上》,清新秀美的旋律令人耳目一新;國樂系教授杜竹松以一曲《百鳥朝鳳》將觀眾帶入百鳥和鳴的意境;國樂系青年教師李躒和上海音樂學院大提琴演奏家陳衛平為觀眾帶來民族管弦樂版本《彝族舞曲》,以抒情優美的旋律、粗獷強烈的節奏,描繪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歡樂的場景。
隨著民族管弦樂作品《風之歌》的輾轉,音樂會進入了第三篇章「國樂激揚」。聲歌系教師葉勇帶來的獨唱《絨花》和《我和我的祖國》,表達了對祖國母親深深的祝福和讚頌;由國樂系二胡教師張詠音擔任主奏、管風琴專業教師李藝花、國樂系藝術指導楊夢漪助奏的二胡協奏曲《鑄夢》中的第三樂章《蔚藍》也驚豔亮相,描繪了一幅積極昂揚、富有中國精神與中國氣象的音樂畫卷,該作品獲批「2020時代交響—中國交響音樂作品創作扶持計劃」。
音樂會的最後,中國鼓樂與樂隊《龍騰虎躍》在浙音國樂系教師馬麗的激情領奏中震撼奏響,樂曲以浙東鑼鼓《龍頭龍尾》的音調為素材加工而成,表現了人民龍騰虎躍、奮勇前進的風貌。
每年,國樂系新年音樂會已成為浙江音樂學院學院的年度傳統大戲,為音樂愛好者們帶來高質量的音樂視聽享受與別具一格的審美體驗。隨著民族樂隊學院的成立,浙音師生激發了更大的創作熱情,努力實踐演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的民族音樂精品,為民族音樂教育事業傳承發展做出更多探索與更大貢獻。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