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該咋養?家庭教育該咋做?真正的專家是你自己

2020-09-16 成都兒童團


文丨團媽

在孩子的養育上,很多問題和挑戰是大多數家庭都會遇到的。

為什麼有的家庭,問題出來了,可以被緩和、被解決;有的家庭,面對同樣的挑戰,卻需要花極大的精力去應對?王柳認為:關鍵在於,孩子背後有一個什麼樣的家庭。


王柳

約翰霍普金斯MPH碩士

海樂思非暴力溝通項目負責人


王柳畢業於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畢業後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攻讀公共衛生學碩士。回國後,王柳曾在一家留學機構工作了5年。正是這5年的經歷,讓已為人母的她選擇辭職去學習跟家庭教育有關的知識,並成為成都較早的家庭教育指導師。



大學畢業的時候,王柳身邊的人都以為她會成為一名醫生,她卻去了美國繼續讀書。回憶當時的選擇,王柳覺得自己不適合當醫生。不當醫生,當時也沒有人告訴她還能幹什麼,她自己也不知道可以幹什麼,乾脆就去讀書了。

因為有留學的經歷,王柳回國後進入一家留學機構工作。在工作中,王柳接觸了很多家長和孩子,這其中不乏優秀的孩子,也有一些讓她至今還印象深刻的孩子和家長。「有的孩子都要出國讀研究生了,所有的東西都是家長在包辦,孩子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去到國外,但凡有什麼風吹草動家長馬上打電話,讓我們去解決。」王柳說。



「跟一個孩子見面幾次,通過他的談吐、待人接物的方式,我大概能猜到他父母可能是什麼樣的。等見到父母的時候,跟我猜得八九不離十。他們的關聯性挺強的。」王柳說。當然也有例外!也有那種,孩子讓王柳感覺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一看父母,挺好的!遇到這種家庭,她就會很好奇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發生了什麼。

2007年左右,能送孩子出國讀書的家庭,家境都不差。他們捨得在孩子身上投入,送他們去參加各種項目,請很貴的私教,但有些家庭在家庭教育上明顯缺失。「他們認為要去賺更多的錢才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但是,如果在孩子最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沒有挪一點點時間去陪伴,等孩子長大之後,可能就需要花很大的代價去彌補。」王柳說。




身為人母,王柳也困惑過。有段時間,女兒不小心摔骨折了,她甚至想要不要給孩子改一個名字。那段的時間的王柳「很瘋狂,疑神疑鬼,當媽了就沒智商了」。

後來她開始反思,養孩子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到底要給孩子提供什麼樣的家庭環境?她發現,一旦把「媽媽」當成一種責任,背負了「媽媽」這個角色之後,媽媽們總容易陷入「我是媽媽,我就應該給孩子最好的人生」這樣的誤區。


一個追求事事都要給孩子「最好」的媽媽,一旦所做的事情不符合自己的標準,她就會向內攻擊自己,或者把這種攻擊轉移到孩子身上。有時候媽媽對孩子發火,只是通過罵孩子緩解自己的焦慮,她其實更想罵自己。



「如果把當母親看作是一種樂趣,不完全是責任的話,我覺得會放鬆很多。」王柳說。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媽媽都會花時間陪孩子讀繪本。如果今天你本來就很累,但是又覺得作為媽媽就有陪孩子讀繪本的責任,那你讀的時候會是什麼感受?有點煩,想儘快讀完!讀完了,你盡到責任了,滿足了自己,但孩子能感受你煩躁的情緒。

如果你把給孩子讀繪本當做一種享受,你就有選擇,而不是非得去完成一件必須完成的任務。今天太累了,你可以暫停一天。你也可以選擇把情緒先放一邊,很享受的和孩子一起讀書。



在留學機構工作到第5年,王柳的孩子也快2歲了。在和家長、孩子打交道時,她時常會想到自己的女兒,想她長大了會是什麼樣子?她也會去思考,如果這些家長當年能看到孩子未來是現在的樣子,他們會怎麼做?加上自己在孩子養育方面也有各種困惑,從留學機構辭職後,王柳開始學習育兒和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

王柳參加過很多家庭教育有關的工作坊,跟著不同的老師學習過,也跟著不同流派學習過。積極養育、正面管教、和平式養育、P.E.T 父母效能……當下國內流行的家庭教育理念她都了解。


2018年,《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爾森來成都,王柳擔任了老太太在成都期間的隨身翻譯。在與家長們交流中,簡·尼爾森建議家長們不要因為她是正面管教的創始人,就認為她說的話是至理名言,「在育兒中,你們可以去看一些書,吸收一些經驗,僅此而已。真正的專家是你自己,只有你跟你孩子朝夕相處。」老太太坦誠地說。



作為一名母親,王柳也認為:不管學了多少理論,在家裡都要「去專家化」。即使現在,她在給家長們做家庭教育知識的培訓時,她也會強調「我們只是引領你的人。但我的引領是有限的,因為我的生活經驗只有這麼多。你在學的過程中,不要相信我說的每句話。」

學習了幾大流派的養育理念之後,王柳發現其實這些理念有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比如,他們都會講到對人的尊重;建議家長養育孩子要從長遠來看,看終極目標;講怎麼增強孩子的內在動力。

王柳經常會被家長問「學了這麼多養育知識,為什麼用起來沒有效果?」在王柳看來,任何一本書,任何一種理念,僅僅是幫我們打開了一道門,這道門背後有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去學習。如果你沒了解這本書、這個理念背後更深層次的東西,用起來的效自然是要打折的。


以《正面管教》為例,簡尼爾森反覆強調一個核心——和善與堅定。和善是什麼?很多讀過這本書的家長都知道和善是對孩子的尊重。尊重孩子的什麼呢?當孩子說「媽媽我要吃冰淇淋」,你要尊重他,就給他買了?「你是尊重他的感受和需要,買冰淇淋可能不是他的需要,而是他的想要。」王柳說。



王柳強烈建議看《正面管教》的家長一定要看馬歇爾·盧森堡的《非暴力溝通》。從她自己的體驗來看,看了《非暴力溝通》之後再來用《正面管教》的方法養育孩子,會更得心應手一些。



從2012年開始,王柳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主要從事家庭教育方面的工作,服務對象既有孩子也有家長。

王柳希望通過為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提供相對應的情感課程和學習力培養來支撐他們順利成長。在她看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大多數問題都主要因為孩子不能處理好自己和父母的關係,自己和老師的關係以及自己和學習的關係造成的。



在成長過程中,孩子們需要學會怎麼同理別人、怎麼解決矛盾,遇到困難時,面前有ABC三個選擇,用什麼方式去做選擇。比如,小學三四年級,有孩子出現厭學情緒,覺得上課很無趣。王柳首先會建議家長問孩子「老師做了什麼讓你覺得無趣?」很多家長反饋「問了也解決不了,怎麼辦?」在王柳看來,大多數時候我們是跟問題共生的,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解決。最重要的是,家長要去了解孩子的內心。

「什麼樣的老師,什麼樣的課堂是你喜歡的?什麼樣的課堂你覺得有趣?爸爸媽媽能做什麼,讓你覺得有趣?」通過層層深入的問題,引發孩子們去思考他們所遇到的問題,是有哪些資源可以去解決的,而不是卡死在一根道裡。「永遠都讓孩子覺得有選擇,東方不亮西方還可以亮。」王柳說。



對很多家長來說,孩子越長越大,養育的挑戰也越來越大。在王柳看來,大多數時候不是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而是家長把低齡育兒的模式固化下來了,「根據孩子的成長,不斷地重新梳理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的需要,去思考該用什麼樣的養育模式和什麼樣的態度去支持她的學習」


對家長來說,他們要學習的不只是孩子的養育,還涉及到親密關係、自我療愈等。在和家長接觸中,王柳發現內心有過創傷的家長,在育兒過程中有時候會被孩子刺激,他們的情緒會很快爆發。「不是說這個人不想當一個好媽媽或好爸爸,而是他們內在的創傷還沒有處理好。」王柳說。看起來是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家長自我療愈的過程,當爸爸媽媽把自己內在的東西理順了,孩子的養育也就順了。


排版丨bei [END]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產檢該咋做
    原標題:疫情期間 產檢該咋做   疫情防控期間,準媽媽們最常問的問題是:能不能少做幾次產檢?瀋陽市婦嬰醫院產科門診副主任王曉彩表示,在不影響妊娠結局的情況下,可以減少產檢次數。
  • 娃娃發燒燒抽了該怎麼辦?
    娃娃發燒燒抽了該怎麼辦?那麼如果你的娃娃還不滿3歲以下,家長就要尤其注意高熱驚厥的發生。三、娃娃燒抽起了,家長該咋個應對呢?當娃兒開始燒抽的時候,家長一定一定先要努力保持鎮靜。
  • 產科醫生自己給自己「接生」?看鄭州專家咋說
    掃描到手機,看更多國搜資訊 您可以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您可以在手機國搜客戶端繼續瀏覽本文,並可以分享給你的好友
  • 愛咋咋地心態的句子,簡短精闢,讓人耳目一新!
    一、好好愛自己,不看別人的臉色,不聽多餘的閒言。怎麼活,自己說了算;咋樣過,自己有主見。二、別人怎麼看你和你毫無關係,你要怎麼活,也和別人毫無關係。自己活自己的,就是這麼酷。三、人生是一趟單程車,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好好善待自己,珍惜今天,期待明天。
  • 新手想養爬藤花,卻不知該怎麼選,聽聽專家咋說
    我們都知道,現如今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都已經將養花作為一種閒情逸緻來培養,那麼新手想養爬藤花,卻不知該怎麼選擇花苗的時候,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有經驗的人和專家怎麼說吧,其實我們都知道爬藤花是一種非常好的花卉,如果說您家有陽臺或者院子的話,在家裡面養上一些爬藤花是非常合適的!
  • 「我不管你了,愛咋咋」,父母這句話,對孩子的打擊堪比「末日」
    導讀:「我不管你了,愛咋咋」,父母這句話,對孩子的打擊堪比「末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我不管你了,愛咋咋」,父母這句話,對孩子的打擊堪比「末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愛咋咋地翻譯成英語原來如此有殺傷力
    通常將自己置身事外,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你愛咋咋地。●●例:Tom is always arrogant, so just let him do whatever he wants.湯姆總是這樣自以為是,就讓他愛咋咋地吧。
  • 校園欺凌該咋解決 老師專家有話說
    原標題:校園欺凌該咋解決 老師專家有話說 近來,華商報連續報導多起校園暴力事件,引起巨大反響。校園暴力事件的成因是什麼?應從哪些方面尋求合理解決?昨日下午,包括法官、律師、民警等在內的十餘名專業人士共聚一堂,就此展開討論。家長:教孩子在遇不法侵害時說「不」「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都像小綿羊一樣。」
  • 「我撞你扇你咋了?我家住這!想咋走就咋走!」大媽扇倒女協警耍無賴
    根據現場拍攝視頻顯示,該女子騎著自行車逆行在斑馬線上過馬路,被當成的執勤女交警攔了下來,女子被攔後,變得跟個潑婦一樣女子當街大喊:「我家在這,我願意咋走就咋走,咋了!咋了!」,你拉我過來幹嘛!旁邊有人幫執勤人員說話:「協警你就不尊重人家了?」該男子還囂張道:「協警就不配,怎麼了?」
  • 使用過的口罩該咋處理?這幾個雷區千萬別踩!
    使用過的口罩該咋處理?這幾個雷區千萬別踩! 原創 同您一起抗疫的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為防病毒,口罩成了人們日常出行的標配,而每一個被用過的口罩該怎麼處理
  • "與五個外國人合影" 咋就成了崇洋媚外?
    對此,該校李姓校長回應稱,該作業是個別班級的選擇性作業。(7月22日澎湃新聞)儘管這並非一項強制性作業,但還是引發不少家長反對,認為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作業,不少網友還質疑此舉有崇洋媚外之嫌。面對網上種種質疑,該班級班主任老師解釋,布置這一作業的本意是鼓勵學生運用所學英語知識,與人交流對話。
  • 我們的「雙一流」該咋建?
    我們的「雙一流」該咋建?今年,是國家「雙一流」建設第一個建設周期的收官之年,鄭大、河大即將迎來首輪「雙一流」建設的績效評估。學習了名校的經驗後,我們的「雙一流」該如何建呢?鄭州大學用「七個聚焦」來回答這個問題:聚焦加強黨的領導這一根本保證,聚焦一流學科這一建設核心,聚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聚焦人才這一關鍵要素,聚焦社會服務能力這一根本要求,聚焦做強做實二級學院這一關鍵支撐,聚焦大學文化建設這一內生動力。「去中山大學學習對我觸動最大的是改革。」
  • 6歲女孩坐公交虐待小倉鼠,孩子媽:我們自己買的,愛咋玩咋玩
    導讀:6歲女孩坐公交虐待小倉鼠,孩子媽:我們自己買的,愛咋玩咋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6歲女孩坐公交虐待小倉鼠,孩子媽:我們自己買的,愛咋玩咋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防病菌、防霧霾……在冬季口罩到底該咋戴?
    這些原則你要知道!  一、選擇適合自己的口罩  普通口罩及一次性無紡布口罩對於PM2.5等細顆粒物的防護是不夠的,一次性口罩如醫用外科口罩,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呼吸道感染,但防霧霾效果較差,建議選擇標有KN95、N95及以上標準的口罩。除考慮防護效果外,還要結合臉形和舒適性等因素進行選擇。
  • 篩查乳腺癌,是做乳腺彩超檢查,還是做鉬靶檢查?聽聽專家咋說
    聽聽專家咋說。目前,乳腺癌發病率已位居我國女性惡性腫瘤首位,並且呈現出年輕化趨勢,嚴重危害到廣大女性的健康。調查發現,乳腺癌發病主要集中在兩個年齡段:其一是45-55歲,其二則是70-74歲。當然,乳腺癌並非女性專利。男性乳腺癌患者也並非沒有。
  • 異地戀的女朋友自拍了一張照片,朋友卻說我被綠了,咋看出來的?
    3、雪花的形成過程,大自然是最好的藝術家4、好可愛呀,以後也生個娃娃玩5、剛給女友買的項鍊,不知道她為啥會生氣6、這要是網不結實呢,怎麼辦7、女人養狗狗的諸多好處!11、這個打火機有點酷炫12、哥們,你的車趕緊停停,後面的豬跳車跑了13、知道屁是可燃氣體,但問題是那個火種是怎麼穿過身體的14、這是發生了什麼?這妹紙怎麼躺地上了呢15、這是發生了什麼?
  • 家庭教育真正的缺失在哪裡?
    在我國,太多的家長自己的言行舉止都無法成為「模範標杆」,就開始結婚生子養育下一代的比比皆是大有人在。至使在家庭教育的方法上、力量上、收效上有很大的局限。那麼,家長在教育孩子問題上真正欠缺的是什麼呢?其實是真正欠缺的是狀態,是父母的教育狀態。
  • 蝦說人生之:小蝦米該不該有理想!同伴說:你咋不上天呢?
    這時候的小蝦米,覺得自己經過外面的風浪洗禮,變得無比強大,仿佛那有力的拳頭可以擊敗一切敵人。小蝦米再次離開了平靜而乏味的小水灣,在波濤洶湧的海域尋找理想。可是卻一敗再敗,才明白生存之不易,而自己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強大,全力揮舞拳頭也並不能激起多大的浪花。
  • 技能| 消防逃生繩該咋用?
    而登山繩屬於動力繩,具有彈力,發生墮落時可以吸收勢能,減低衝擊力保護人體,消防逃生繩則不具備該功能,在超過3米的高空發生墜落時對人體造成傷害。還有一個區別是逃生繩具有耐燒和耐高溫性能,而登山繩則沒有。大家都在看人民日報:新火患,該咋治?
  • 後半生,咋順心我就咋過
    後半生,咋開心我就咋活,咋順心我就咋過!後半生,緣分我不強求,該來的總會來,想走的總要走。在乎我的人,我拿命守候;不在乎我的,我坦然放手。做就做不可替代的唯一,要就要情深似海的專一。我要活得揚眉吐氣,一身傲氣! 我想要的未來,是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