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草案一審宣判,應該告訴孩子們社會既美好也很危險

2020-09-22 墨黑紙白

李心草案一審宣判,應該告訴孩子們社會既美好也很危險

撰文丨墨黑紙白

一、我們應該從李心草身上再看到些什麼?

時隔一年之後,該案件有了一審判決,審判結果的好壞似乎已經不能再是人們討論的點了,那麼人們應該從李心草身上再看到些什麼呢?

9月21日,李心草溺亡案一審公開宣判,被告人羅秉乾因過失致人死亡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附帶賠償63257元。李心草母親表示,將會繼續上訴。



辦案機關認為:羅某為安撫李和讓其醒酒,對李實施俯身貼近、掌摑行為,主觀上沒猥褻,侮辱意圖,客觀上沒接觸李隱私部位,不構成強制猥褻、侮辱罪

這個相關判決我們了解下就行了,無論是滿意的人,還是不滿意的人,一個年僅18歲的生命已經離開了我們的社會,她本該更好的為我們社會貢獻。

但是社會也是殘酷的,雖然我們的書本或者我們的媒體總是會把它描述得很美好,但事實上我們仍未構建一個完全美好的狀態。

二、有些細節我們已不能去梳理,只能梳理一些脈絡

至少我們應該梳理的脈絡中能讓我們更深認知,從該案案發後「草率定性」到現場辦案人員「不夠走心」,再到該案一審宣判。

我們已經很難從李心草案上會得出更多有益於社會的可能性,雖然她的母親依然表示會上訴,而這可能是紙白君今年行文中情緒最低落的一篇。



那麼讓我們繞開這個案子吧,我們回首下我們的社會,我們只說普通人之間都沒有太多的彼此認同與寬容,也沒有建立很好的溝通與解決問題的渠道。

也就不必說與普通人完全不相同的非普通人群體了,這不應該只看做是一種社會現象或者人情世故,而是應該被我們納入到社會生存成本中。



因為這些成本可能要高出賺錢過日子的成本,因為它帶來的可能是一個家庭的破碎,可能是一個人生的消亡,這都是無法挽回的損失。

我們有社會各機構,我們也有司法,我們還有輿論,但是這些都不解決根本問題,即無法挽回一個逝去的生命,尤其還是花季之齡。

去年紙白君在為此事撰文時,就談到女孩需要小心的並不只是毒閨蜜,而今年紙白君還是要堅定這個觀念希望提醒更多人,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人。

三、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人,你需要深知你經不起任何折騰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人,你是經受不起任何一種折騰的,哪怕只是很小的事件,都會讓你心力交瘁去處理,這種狀況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如果是天大的事,以後可能真的很難會有諸多圍觀了,所以還是儘量避免讓自己陷入天大的事,為人謹慎小心點,這是在各方面仍需進步時自我必須保持的。



所以還是要積極的告訴我們的孩子們,社會有它美好的一面,但也藏滿了殘酷的一面,為人做事一定要把握在自己能處理的範圍之內,避免失去自我掌控。

有些不必要的局千萬不要強赴,我們中國人對飯局最耳熟能詳的就是鴻門宴這個典故了,以紙白君對酒局的揣測,任何一種酒局多多少少都有鴻門宴的影子。



當然和自己家人的基本可以除外,有些人在利益與權欲的薰陶下成長起來的,他們不會懂得什麼是尊重生命與人格,他們生來就是踐踏他人的生命與人格的。

四、有些人是在利益與權欲薰陶中成長起來的,需要普通人深度防備

這些都是必要了解的,不要總覺得這種思維太過黑暗,任何一種生物都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進化,一旦停止進化也就停止了繁衍的生命特徵。

有句話是紙白君在大學時就聽到的,現在依然很適用,身處劣勢怎能不攻於心計?至少對於普通人來說,大家都處於劣勢狀態,多些思考也就多一份保障。



紙白君一直都很反對那些身處劣勢的人,還整天沒心沒肺,認為一切都很美好,無視社會所帶來的無常,然後還要求身邊的人都一起歲月靜好中做無知者。

時代一直在變化,我們大多數人也應該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理想主義和樂觀主義並不解決任何問題,相反有可能會被逆淘汰出環境進化。



當然上述這條非世界性規律,總之多些為自己和家人保底的思考吧,那些非普通人,他們的人生經得起折騰,善良的大多數普通人折騰不起也玩不過人家。

落筆之際紙白君再囉嗦一句,李心草的媽媽為保護李心草一直以灌輸自我保護意識在教育她,但即便如此她仍未能逃過此劫,或許防備意識缺乏深度思考吧。

2020—9—22落筆於墨辯閣

相關焦點

  • 李心草案一審開庭:被告人羅秉乾認罪認罰 法院將擇期宣判
    法院將擇期宣判。(原標題《李心草案一審開庭:被告人羅秉乾認罪認罰,法院將擇期宣判》)
  • 李心草案:輿情長尾導致事件再引熱議
    庭審結束後宣判後,李心草母親向媒體表示並不滿意判決結果表示將依法提起上訴,繼續追究其餘二人的刑事責任。李心草案的司法判斷表明該案告一段落,在給予涉案各方一個來自一審法院的專業認定的同時,也通過司法公開的制度安排,為社會公眾詳盡呈現和梳理了焦點個案的來龍去脈,試圖通過對證據和事實復盤從客觀的角度回應輿論關注。
  • 李心草案一審宣判!法學專家專業解讀
    點擊藍字查看 李心草案回顧2020年9月21日,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法院依法對被告人羅秉乾過失致人死亡罪、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美蓮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被告人羅秉乾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判令羅秉乾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美蓮經濟損失人民幣
  • 關注丨「李心草案」一審宣判 曲新久:羅秉乾為何不宜認定「強制猥褻、侮辱罪」?
    9月21日上午,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法院對備受關注的李心草一案宣判,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被告人羅秉乾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判令羅秉乾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美蓮經濟損失人民幣63257元。記者就本案的法律適用問題採訪了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曲新久。
  • 望眼欲穿的李心草案,還需要繼續等待,請給她的家人一個公道
    她和「那些消失的姐姐」不同,「李心草案」有足夠的證據(網傳視頻和相關證人),讓我們看到罪惡的可怕。等了太長時間,所有關乎「李心草案」的爭論,其實也是對當代青少年命運的嘆息。眾所周知,「李心草案」不是個例,涉及青少年犯罪的案件太多,其中校園相關的黑暗是我們無從得知的。所以,一想到李心草的媽媽和家人那種焦灼與痛苦,心中難過不已。
  • 【以案釋法】「李心草案」一審宣判|曲新久:羅秉乾為何不宜認定「強制猥褻、侮辱罪」?
    9月21日上午,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法院對備受關注的李心草一案宣判,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被告人羅秉乾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判令羅秉乾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美蓮經濟損失人民幣63257元。曲新久認為,「李心草案」主要涉及過失致人死亡之罪與非罪的定性,在訴與不訴以及是否判處刑罰方面司法官有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間。在此法律領域範圍內,人們應當尊重司法官根據具體案情所作出的法律裁判。羅秉乾行為為何不宜認定「強制猥褻、侮辱罪」?
  • 「李心草案」16名民警被處理 不護短才有公信力
    2020年9月21日,「李心草案」一審公開宣判,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法院對被告人羅秉乾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至此,這起備受關注的爭議性案件,終於在司法流程上有了一個結果。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法院對羅秉乾宣判的同一天,昆明市有關辦案機關也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圍繞此案對網民關注的問題一一作出了回應。在受訪過程中,針對辦案前期有民警在調查取證過程中履職不到位的情況,昆明警方不僅坦率地承認了相關問題的存在,而且果斷亮出了對此類現象絕不姑息的鮮明態度。與此前發生過的類似事件相比,昆明警方這種事發後「不護短」的表現,無疑值得我們認可與肯定。
  • 李心草案的另類思考,女大學生社交安全存在隱憂,別拿性命當兒戲
    important}2020年9月21日,李心草案一審判決結果出來了,最終犯罪嫌疑人李秉乾被判刑一年半,這一天與李心草在盤龍江醉酒溺亡的2019年9月19日正好相距一年零兩天。正值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卻不幸香消玉殞,讓人唏噓不已。
  • 李心草案一審宣判
    9月21日,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法院依法對被告人羅秉乾過失致人死亡罪、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美蓮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被告人羅秉乾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判令羅秉乾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美蓮經濟損失人民幣63257元。
  • 李心草案被告當庭認罪認罰,法院將擇期宣判
    法院將擇期宣判。早前報導8月12日,檢察案件信息公開網公布,該案嫌疑人羅秉乾被盤龍區檢察院公訴,涉嫌的罪名是過失致人死亡。2019年9月8日,就讀於昆明理工大學物聯網專業的大二女生李心草,跟室友任某某和男子羅秉乾、李某某昊一同晚餐後輾轉3個酒吧消費。
  • 「李心草案」一審宣判|羅秉乾為何不宜認定「強制猥褻、侮辱罪」?
    9月21日上午,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法院對備受關注的李心草一案宣判曲新久認為,「李心草案」主要涉及過失致人死亡之罪與非罪的定性,在訴與不訴以及是否判處刑罰方面司法官有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間。在此法律領域範圍內,人們應當尊重司法官根據具體案情所作出的法律裁判。羅秉乾行為為何不宜認定「強制猥褻、侮辱罪」?
  • 剛剛,李心草案一審宣判
    2020年9月21日,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法院依法對被告人羅秉乾過失致人死亡罪、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美蓮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法院綜合考慮羅秉乾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及認罪悔罪態度,依法作出上述判決。被害人家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記者及部分群眾旁聽了案件宣判。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 李心草案一審宣判
    2020年9月21日,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法院依法對被告人羅秉乾過失致人死亡罪、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美蓮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被告人羅秉乾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法院綜合考慮羅秉乾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及認罪悔罪態度,依法作出上述判決。被害人家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記者及部分群眾旁聽了案件宣判。
  • 專家:「李心草案」中被告為何不宜認定「強制猥褻、侮辱罪」
    9月21日上午,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法院對備受關注的李心草一案宣判,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被告人羅秉乾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判令羅秉乾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美蓮經濟損失人民幣63257元。記者就本案的法律適用問題採訪了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曲新久。曲新久表示,死亡乃自然現象,不為法律所關心。
  • 李心草案結果宣判:誰都不敢說,其實他才是罪魁禍首
    01近日,拖了近一年的李心草案有了結果,被告人羅某以過失私致人死亡罪判處有期徒刑18個月,附帶經濟賠償60000萬餘元。2019年9月8日,李心草跟另外三人逛街後去吃火鍋,之後又去了幾家酒吧喝酒,期間視頻監控有拍到被羅某打耳光的動作,案發後解釋說是幫李心草醒酒。
  • 「李心草案」一審宣判|曲新久:羅秉乾為何不宜認定「強制猥褻、侮辱罪」?
    9月21日上午,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法院對備受關注的李心草一案宣判,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被告人羅秉乾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判令羅秉乾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美蓮經濟損失人民幣63257元。記者就本案的法律適用問題採訪了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曲新久。 曲新久表示,死亡乃自然現象,不為法律所關心。
  • 16名民警被問責處理,李心草案「反轉」之後更須反思
    備受矚目的李心草案,終於塵埃落定。9月21日,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法院依法對被告人羅秉乾過失致人死亡罪、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美蓮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被告人羅秉乾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判令羅秉乾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美蓮經濟損失人民幣63257元。這個有罪判決並不出人意料。
  • 快評丨16名民警被問責處理,李心草案「反轉」之後更須反思
    備受矚目的李心草案,終於塵埃落定。9月21日,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法院依法對被告人羅秉乾過失致人死亡罪、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美蓮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被告人羅秉乾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判令羅秉乾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美蓮經濟損失人民幣63257元。這個有罪判決並不出人意料。
  • 雲南昆明李心草案一審宣判
    2020年9月21日,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法院依法對被告人羅秉乾過失致人死亡罪、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美蓮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被告人羅秉乾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判令羅秉乾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美蓮經濟損失人民幣63257元。
  • 李心草案被告當庭認罪認罰 李心草溺亡案將擇期宣判
    【李心草溺亡案將擇期宣判,李心草案被告當庭認罪認罰】據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法院官網,2020年9月19日,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對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羅秉乾犯過失致人死亡罪、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美蓮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案進行了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