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中華民族悠久的傳統民俗節日,也是當今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祭祀屈原、吃粽子、掛艾草、賽龍舟、佩香囊等習俗已經成為端午節的標誌被傳承下來。端午節於2006年列入國家級非遺項目。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圖說/儀式前一般都會選擇屈原的後裔來吹響第一聲號角
同時成為中國首個世界級的非遺項目。而屈原的故裡在湖北宜昌的秭歸,每到屈原祭日這裡的人民都會為他舉行隆重的祭奠儀式,已經形成這裡的傳統。 圖說/屈原後裔在端午祭江前的進行祭品祭拜儀式
圖說/屈原祭拜儀式前還包括對領頭的龍舟龍頭進行祭拜儀式
圖說/屈原的後裔和民群在祭品前祭拜
圖說/屈原故裡的樂手還會對祭品進行單獨的儀式
圖說/屈原的後裔和秭歸群眾在祭品前祭拜
圖說/ 祭奠儀式還包括表演形式的龍舟舞
圖說/屈原後裔根據輩分大小,每家拿出祭品排隊走向屈原祠
圖說/舟賽前穿古人服飾德高望重的人宣讀對屈原的祭詞
圖說/正在準備表演比賽的龍舟船隊
圖說/透過祭式的火焰看到不遠處正在划動的龍舟
圖說/屈原祠裡的4米高大屈原雕像下跪拜著屈原的後裔
圖說/在祭奠屈原活動中,會選擇有威望的屈原後裔在屈原祠前說句祭語
圖說/穿著屈原式的服飾的屈原故裡秭歸學生在屈原祠內進行表演
圖說/屈原祠裡面的工作人員正在看著窗外的祭屈原表演
圖說/比賽後的龍舟靜靜的臥在江邊,不遠處是世界著名的三峽大壩。仿佛在告慰屈原中國現在已經強大。
圖說/屈原故裡秭歸的村民都會在端午當天在自己家門前掛上艾蒿等
圖說/ 屈原的後裔孩子正在與龍舟嬉戲,仿佛神龍在現。
圖說/每年的屈原後裔,都會讓自己的孩子與龍舟零距離接觸,讓他們去感受祖上的文化。
圖說/在端午當天一個當地搬家群眾拿著衣鏡走過屈原祠門前。
圖說/ 宜昌秭歸屈原故裡的一個龍舟打造者展示著政府頒發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牌匾。
圖說/湖北宜昌秭歸的屈原祠大門前的廣場,已經成了當地民眾健身好去處。
圖說/現在的端午不光是屈原故裡人吃粽子、掛艾草、賽龍舟了,已經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很多國家人民都把它定為了節日
圖說/祭祀屈原習俗已經成為端午節的標誌。端午節已列入國家級非遺項目。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它已經不僅僅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