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重慶之美丨山城「掛毯」記:看「最美坡坎崖」如何扮靚城市

2020-12-27 上遊新聞

山城重慶,坡多坎多。

坡坎崖是重慶獨有的「優質資產」,最能展現山水城市的本質之美。

2019年10月,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主城區坡地堡坎崖壁綠化美化實施方案的通知》,啟動實施主城區坡地堡坎崖壁綠化美化地塊309個,面積約1323萬平方米。

11月26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局獲悉,截至11月23日,中心城區坡坎崖項目已完成254個,面積1198.9萬平方米,完成工作總量的86.6%。今年將完成工作總量的90%,明年將基本完成。

以「小切口」惠及大民生,打造像「掛毯」一樣的坡坎崖綠化美化。一張張坡坎崖「掛毯」不僅扮靚了城市,也提升了市民生活品質,讓城市面貌更美、環境更優、品質更高。

這些「掛毯」究竟有多美?記者帶你探訪2020發現重慶之美推選出的「重慶最美坡坎崖」部分項目,一起去看「最美」的城市新風景。

堡坎上的「鋼琴鍵」

渝中區虎頭巖公園及周邊品質提升項目

虎頭巖公園坡坎崖改造前 

虎頭巖公園坡坎崖改造後

從水泥澆築的格構柱狀堡坎,到多種植物精心裝扮的「鋼琴鍵」,這樣的神奇變化就發生在渝中區虎頭巖公園外的長和路。

自從這些「鋼琴鍵」出現之後,很多路過的人總忍不住想要多看幾眼。

11月24日下午,從杭州來重慶遊玩的李菲和同伴原本乘車去打卡長和路的螺旋式隧道,快要到隧道口時卻提前下了車。因為他們也被這些「鋼琴鍵」吸引住了。

長和路的「鋼琴鍵」其實指的是長和路堡坎的立體綠化。它是2020發現重慶之美「重慶最美坡坎崖」收穫市民點讚最多的項目——渝中區虎頭巖公園及周邊品質提升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堡坎型坡坎崖綠化美化的典型代表。

在「鋼琴鍵」下,李菲和同伴拍了不少照片。既多彩又有質感的立體綠化成為了他們合影的最美背景板。

「以前也見過一些立體綠化,但是這麼好看又有新意的,還是第一次看到。」李菲說,這些「鋼琴鍵」是她這次重慶之行的一個驚喜。

正如李菲所說,長和路堡坎的立體綠化的確頗有新意。每一個「鋼琴鍵」除了使用立體綠化常見的佛甲草、鴨腳木、礬根、金邊吊蘭等植物外,還在最靠近人行道的區域使用了立體綠化中並不常見的五色梅。

這樣的巧妙設計讓過往行人不僅能賞景,還能賞花。

長和路堡坎為何要實施綠化美化?渝中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解釋了原因。

原來,今年5月,渝中區啟動虎頭巖公園及周邊品質提升項目,將經緯大道旁的一個入口通道打造成了開敞式的入口廣場。從那以後,從這個入口進入虎頭巖公園的市民明顯增多。市民順著步道往裡走,長和路堡坎很快就進入視野。

「以前的水泥堡坎質感生硬,缺乏觀賞性,而且堡坎上的坡地也雜草叢生。」相關負責人說,這樣的坡坎崖不僅影響了公園的整體景觀,也影響了市民逛公園的心情。

因此,渝中區城市管理局因地制宜,採用琴鍵式高低錯落的設計思路,利用堡坎原有的27根柱體造型進行綠化美化,打造出2000平方米「鋼琴鍵」垂直立體綠化景觀。「鋼琴鍵」上方的坡地也進行了綠化美化,成為了一片陽光疏林草坪。

如今,很多市民走在公園內橫跨長和路的長廊步道時,都會放慢腳步特意欣賞公園外的這片美景。

「城市越來越美,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70歲的吳群英在公園旁住了40多年,見證了公園從無到有,坡坎崖「掛毯」。她比喻說,長和路的螺旋式隧道就像是高音譜號中間那一個圈,與隧道外的「鋼琴鍵」交相呼應,共同譜寫著城市的美麗樂章。

坡地上的「立體畫卷」

南岸區黃桷灣立交西側邊坡治理項目

黃桷灣公園坡坎崖改造前

黃桷灣公園坡坎崖改造後

打卡重慶「最複雜」立交橋——黃桷灣立交的最佳位置在哪裡?

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橋下,而是在公園裡。

在黃桷灣立交西側的黃桷灣遊步公園內,分布在不同區域的多個觀景平臺為遊客打卡黃桷灣立交提供了更多視角。

黃桷灣遊步公園是2020發現重慶之美「重慶最美坡坎崖」獲獎項目——南岸區黃桷灣立交西側邊坡治理項目的成果,也是城市山體型坡坎崖綠化美化的典型代表。

公園位於福民路的盡頭,緊鄰莫比時代小區。住在這個小區的很多居民都親眼見證了坡地變公園的「奇妙」過程。

「最開始聽說這裡要建公園的時候,我和很多居民都不相信。」小區居民李倩茹說,小區外的這片坡地雖然是一塊綠地,但是植物雜亂無序,還有不少「禿斑」。由於地勢陡峭,居民也無法進入其中。

2019年11月,黃桷灣遊步公園建成投用,周圍很多居民都聞訊趕來,想要看看家門口的這個坡坎崖公園究竟長啥樣。

「驚豔!」這是李倩茹當時看到公園的第一感受。很多居民也和她一樣,對這裡的「蝶變」稱讚不已。

從那以後,黃桷灣遊步公園就成了很多居民每天都要來逛一逛的地方。

「以前小區的這個側門沒什麼人走,現在每天早晚都有很多居民從這裡進進出出。」李倩茹說,小區的東北門因為與公園只有一街之隔,如今已成為了小區的「新大門」。

面積只有4.2萬平方米的黃桷灣遊步公園為何如此受歡迎?南岸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公園受歡迎的原因,首先是因為它是建在老百姓家門口的立體公園。同時,公園的讓原本無法進入的坡地實現了「眼可見、手可觸、身可入」。

走進黃桷灣遊步公園細細品味,你會發現這是一個極具山城特色的公園。它將山地坡陡的「劣勢」,通過連點成線、步移景異等景觀手法,巧妙轉換為優勢,在坡地上合理布置了集散廣場、觀景平臺、林下漫步、山間花海等景觀場地。

同時,公園內依山而建的登山步道將黃桷灣橋下公園連接在了一起。一株株九重葛順著步道自上而下延伸,為坡地勾勒出了一條美麗的「花帶」。

值得一提的是,公園種植的植物以開花植物為主,有美人梅、紅葉碧桃、叢生紫薇、藍花楹、早櫻、九重葛、桂花、西洋娟、木春菊、繡球等品種。這些植物讓公園實現了四季有花,也為黃桷灣立交增添了一幅「立體畫卷」。

崖壁上的風景線

巴南區龍洲灣公園坡坎崖綠化美化項目

龍洲灣公園坡坎崖改造前

龍洲灣公園坡坎崖改造後

龍洲灣公園北臨龍洲灣商業街,西望長江,是巴南區人氣最旺的城市公園之一。今年,龍洲灣公園完成坡坎崖綠化美化升級後,新建的攬江棧道吸引了很多市民前來「打卡」,成為公園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11月24下午,家住城南未來南苑的居民張曉玲特意帶著朋友來龍洲灣公園的攬江棧道上拍照。「風景好,站在棧道上長江岸線一覽無餘,還能望見對岸的釣魚嘴半島。」張曉玲說,龍洲灣公園建成後,她一有空閒就會來這裡散步休閒,一走就是一個多小時。

龍洲灣公園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覆蓋周邊5個居民小區及商業街客流,服務約周邊5萬市民。2019年10月,巴南區城市管理局結合地形特色和周邊居民的需求,按照坡坎崖項目特色和要求對龍洲灣公園啟動了精品打造。

在公園北門入口,提檔升級後栽植的12棵藍花楹枝繁葉茂。待到明年初夏,這裡將變成一片紫色的花海。

沿著石階上行,一條條人行步道蜿蜒在綠意盎然中,兩旁或是草坪,或是古樹;來到公園中部,荷花池水清澈見底,金魚暢遊,池中還建有噴泉設施,在陽光的照射下,還能拍出彩虹美圖……

不少市民來到公園總會不自覺地放慢腳步欣賞周圍的美景。一步一景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過去這裡沒什麼風景,植物也很單一,有的還擋住了長江岸線的風景。」張曉玲說,她在這裡住了十多年,如今的公園變得更漂亮開闊了。

正如張曉玲所說,曾經雜亂的西側懸崖是龍洲灣公園「美中不足」的地方。「為了更好地體現坡坎崖特色,我們在不破壞原生植物的基礎上,在臨龍洲大道的西側懸崖邊植被進行梳理,栽植了三角梅,對崖壁進行改造提升景觀效果,同時在頂道沿線打造觀景平臺和250米長的攬江步道。」巴南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改造後,市民不僅可以在公園內一覽長江風景,在龍洲大道上過往的行人也能感受到坡坎崖的立體城市風貌和景觀。

如今,龍洲灣公園已經成為周邊居民漫步休閒的首選目的地。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劉波 攝影 任君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山城「掛毯」記看「最美坡坎崖」如何扮靚城市
    山城重慶,坡多坎多。坡坎崖是重慶獨有的「優質資產」,最能展現山水城市的本質之美。2019年10月,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主城區坡地堡坎崖壁綠化美化實施方案的通知》,啟動實施主城區坡地堡坎崖壁綠化美化地塊309個,面積約1323萬平方米。
  • 虎頭巖公園獲評「重慶最美坡坎崖」 盡顯山城立體之美
    山城是重慶的代稱,有山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坡、坎、崖。在不久前進行的「2020發現重慶之美」調查推選活動中,渝中區虎頭巖公園及周邊品質提升項目(一期),被評為「重慶最美坡坎崖」。這幾年公園變化很大,不光是平地,連坡坡坎坎的都搞成了景觀,這點功夫可不簡單吶!」他說。虎頭巖公園上接石油路,下臨化龍橋,東西長820米,南北平均寬100米,佔地7.14萬平方米。記者在現場看到,公園面積不大,東西長南北窄,呈條狀分布。憑欄遠眺,便是江北區。往下俯瞰,是化龍橋片區,高低落差很大,幾近垂直形勢。公園內有健身步道,宛如一條綠帶鑲嵌在山麓,十分美觀。
  • 美了美了!巴南這一公園獲評「重慶最美坡坎崖」!
    美了美了!巴南這一公園獲評「重慶最美坡坎崖」! 20日夜間到21日白天小雨氣溫11~17℃好消息好消息在「2020發現重慶之美
  • 慢下來,發現城市之美
    本報訊(記者凌雲)冬日霧都,陰雨連綿,但行走在街巷步道和坡坎崖間的政協委員們,卻為滿目青山綠意盎然的城市風景而倍感振奮。近日,在重慶市政協副主席譚家玲率領下,市政協人資環建委的委員們「爬坡上坎」深入主城腹地,視察調研山城步道、山城崖壁、山城公園、山城記憶等「山城系列」打造情況,為城市品質提升出謀劃策。  江峽相擁的重慶,城市山水骨架、綠色基底特色突出。
  • 「發現重慶之美」啟動3天傳播超過3000萬人次 市民寫來「推薦信」
    7月9日,「發現重慶之美—2020重慶最美環衛工暨最美坡坎崖調查推選活動」正式啟動,邀請市民來當「推薦官」。在2020「發現重慶之美」8大獎項中,有多個獎項是首次設置,「重慶最美坡坎崖」就是其中之一。2019年,重慶啟動對309個地塊、1323萬平方米的坡坎崖實施綠化美化。到2021年底,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坡坎崖綠化美化將基本完成。隨著坡坎崖綠化美化項目有序推進,重慶新添了不少美麗的城市「掛毯」。它們不僅讓城市的「顏值」更高,也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質。
  • ...重慶之美」4項大獎, 3項提名獎。「最美公園」——楓香湖兒童公園
    10月25日,在2020「發現重慶之美」——重慶最美環衛工暨最美坡坎崖調查推選活動頒獎典禮上,璧山區榮獲「最美環衛工」、「最美城市管理志願者」、「最美坡坎崖治理項目」和「最美公園」4項大獎,以及「最美環衛工」、「最美垃圾分類示範社區」、「最美垃圾分類示範村」3項提名獎。
  • 來看「坡坎崖」怎樣變身休閒公園 兩江新區計劃實施70個地塊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兩江新區了解到,為消除城市綠化「禿斑」、增加城市綠量、修復城市生態,兩江新區積極開展坡地堡坎崖壁(以下簡稱坡坎崖)綠化美化。以禮仁公園為代表的坡坎崖綠化美化工作,兩江新區總共計劃實施70個地塊,總面積約360萬平方米。
  • 奉節縣拆掉城市「創可貼」 讓詩城推窗見綠出門見景
    坡地堡坎崖壁多是山城特色,也最能展現山水城市的地形特徵。今年以來,重慶市奉節縣結合實際,以「乾淨整治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業宜遊」為工作目標,推進轄區坡地堡坎崖壁綠化美化工作切實落地,打造出獨具特色的立體綠化景觀,優化城市生態空間布局,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優美環境。
  • 坡坎崖綠化美化顯成效 大足城區「顏值」大提升
    坡坎崖綠化美化工作是區公園管理所今年工作重點之一,目前區公園管理所精心打造的六大坡坎崖綠化美化工程均已完工,成功治癒城區高切坡和自然山體崖壁等綠化「禿斑」,進一步提升城區綠化品質,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環境需要。
  • 「區縣解讀」南岸 提升城市品質 增添美麗風景
    ,聚焦老舊小區改造、山城步道建設、馬路辦公、坡坎崖綠化美化等方面,進一步做靚城市名片,提升城市發展能級,推動城市顏值更高、氣質更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坡坎崖綠化美化 城市「瘡疤」變身「立體公園」 重慶作為山城,地形起伏,存在大量坡地堡坎崖壁。多年前,部分坡坎崖一度成為被遺忘的角落,或雜草叢生,或土石裸露,淪為城市容貌的「瘡疤」。
  • 鏡頭定格山城步道之美
    北碚區住房城鄉建委 供圖實地體驗全方位感受步道之美作為攝影大賽的重要子活動,特攝團兵分三路走進渝中區的西南大區步道棗子嵐埡段、半山崖線步道三層馬路段,沙坪垻區的沙磁步道川外小鐵路段、歌樂山步道,以及位於北碚區的縉雲山步道黛湖段、北塘峽江步道張飛古道段,通過實地體驗和採風全方位感受濱江步道、街巷步道、山林步道的建設成效
  • 山城重慶,美的的地方遠遠不止是山
    為什麼重慶被稱為山城?昨日回答了頭條朋友提出的一個問題。「山城」不是重慶的專用稱呼,凡沿山而建的城市均可稱為「山城」,重慶是最有名,也是最大氣磅礴的那座山城,這座城市在抗戰期間曾經被日軍連續數月轟炸沒有倒下,被稱為「英雄之城」。
  • 發現重慶之美丨他推薦的環衛工是不知道名字的「老熟人」
    △「推薦官」吳杭拍下的「最美」照片幾天前,家住江北區北岸江山小區的吳杭當上了「發現重慶之美」的「推薦官」,向我們推薦一位北濱路上的「老熟人」。說是「老熟人」,但吳杭連她的名字都不知道。吳杭只知道自從搬到這個小區來住,就經常在北濱路上見到她。
  • 【聚焦第三屆城市花博會】最美「城市美容師」遊園引共情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27日14時44分訊(記者 林森)昨(26)日正值「環衛工人節」,城市花博會的現場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重慶江北區城市管理局特別邀請區內50位環衛工人前來觀展,其中楊望、鄧人梽和鄭開友三位環衛工人在25日舉辦的2020「發現重慶之美」——最美環衛工暨最美坡坎崖調查推選活動頒獎典禮中,榮獲2020年重慶「最美環衛工」稱號。當身穿統一橙色工裝的環衛工人們來到花博會,秋日裡的花團錦簇讓他們對花博會充滿了好奇。
  • 絕美山城之九大神級梯坎,你走過那條梯,到過那條砍?
    山城重慶,顧名思義是一座有山、有城還有水的一座城市。地處中梁山和銅鑼山之間,坐擁嘉陵江和長江流經的河谷、臺地及丘陵地帶。城市建築依山而建,道路也是高低不平,建築錯落而有致,因此,別稱山城。也是我國最大、最著名的山城!神級梯坎之一:十八梯象徵著真正的山城老重慶。儘管如今十八梯也逃不過城市建設的腳步,還未知其命運,但依然無法將其忽略,因為若想要領略真山城、老重慶,十八梯是最好的教科書。
  • 三進山城——洪崖滴翠
    不管怎麼說,來一趟重慶也不容易,還是出去走走吧,打車前往洪崖洞。洪崖洞是個地名,一般感覺還以為是什麼溶洞,之前對這裡毫無印象,四年前來重慶時才發現的一個景點,其實離解放碑的直線距離很近,但海拔落差卻是相當的大。 說到重慶的地名,一路看來感覺土名特多、怪名也不少,很土、很俗很奇葩。
  • 重慶坡坎崖美化 逛完紅巖景區還可步道賞春
    近日,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局獲悉,截至3月底,主城區已完成坡坎崖綠化美化項目146個,面積670萬平方米,完成坡坎崖綠化美化工作總量的51.36%。不少坡坎崖綠化美化項目融合休閒、健身、觀光、智能為一體,充分展現重慶山、水、橋、崖等景觀,為老百姓帶來了綠色福利,受到廣泛好評。
  • 「區縣解讀」渝北 城美山青扮靚重慶「窗口」
    「近年來,我們立體化打造臨空花園城市,使城市品質得到明顯提升。」渝北區城市管理局負責人說,城美山青,讓重慶的「窗口」更美。 立體綠化—— 彰顯山地城市魅力,讓城市穿上漂亮的「衣裳」 「這是一幅綠色壁畫,好美!」
  • 看效果|「城在山水間人在公園中」 重慶正展開「城美山青」這幅...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裕錕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27日14時訊(記者 董進 實習生 李金恆)你有沒有發現,近年來重慶這座城市的「顏值」不停提升,山清水秀美不勝收。重慶圍繞城市「增顏值、提氣質」,強力實施「七大工程」,利用778個重點項目為城市「梳妝打扮」。
  • 音樂人李娟一曲《魅力山城》獻給最美重慶
    重慶因其依山而建,傍水而築,有「山城」之名;又有「江都」之稱。被群山擁抱的重慶城,又與嘉陵江、長江環繞,山水相映,山-水-城融為一體,有山之起伏,有水之靈性,更有城之魅力。